李鼇殺人事件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李鼇殺人事件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大宴出版社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3/04/02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1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你知道的台灣史:
  兩百年前台灣發生林爽文事變,清廷派福康安渡海平定。

  你不知道的台灣史:
  諸羅縣民陳誥因託寄包袱為好友李鼇所殺,竟驚動乾隆皇帝親自判案……

  何以至此,最後結局如何?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兩百年前台灣府諸羅縣──
  李鼇殺人事件

  乾隆五十一年,發生在台灣的林爽文起義震動了萬里之外的北京,撤換了多名畏縮不前的官員後,朝廷最終委派陝甘總督福康安率領十萬大軍渡海平亂。
  
  就在林爽文兵臨諸羅城下之際,諸羅縣民陳誥,將裝有金銀細軟的包袱託給了好友李鼇代為保管,自己出城避難去了。
  
  戰亂平定之後,陳誥找李鼇要回包袱,沒料到李鼇翻臉不認帳,陳誥反而惹來殺身之禍……

  要命的包袱始終沒找到,殺人犯逃了,縣令想吃案,知府小題大作,竟上奏驚動乾隆皇帝欽批,結果有人因此掉了腦袋,有人丟了官發配新疆……。

作者簡介

林育德

  生於宜蘭,曾任《工商時報》攝影記者、《人間》雜誌採訪編輯,現居北京。

  著有《記憶郵遞:百年前發自中國的50封明信片》,《記憶版圖》繁、簡體版。

著者信息

李鼇殺人事件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話本開講:話說「闊水先生」

一、一個要命的包袱
只有兩個人知道包袱裡裝的是什麼,但是,一個被打死了,一個拎著包袱落跑,其他一大幫和包袱並不相干的人,卻因此掉腦袋的掉腦袋、貶官的貶官、流放的流放……對他們來說,包袱裡裝的到底不是金銀細軟,而是一場萬劫不復的災難。

二、福康安過台灣
「蚶鹿對渡」一直是閩台之間最便捷也最安全的航路。乾隆五十二年九月初四,福康安赴台平定林爽文之亂,統領數萬大軍由蚶江啟碇,「一晝夜間揚帆穩渡,所帶兵船百餘號,同時到港」。從蚶江到鹿港只用了一個晝夜時間,這大概是帆船時代兩岸之間最快的一次渡海記錄。

三、諸羅城內的一場鬥毆
陽春三月,正是嘉南平原一年中最好的時節。陳誥三人慢慢悠悠的漫步在兵亂之後百廢待興的縣城大街上,他們渾然不知,一起因一個包袱引發的血案正朝著他們節節逼近……

四、來自北京的諭令
「今當賊匪甫經蕩平之後,正當趁此兵威,隨時嚴辦,使匪徒斂跡,盡絕根株……凡犯該死罪者,俱立置典刑」。「勿拘泥,勿姑息,有犯必懲」,「……若照內地,只應照例問擬,即以台灣地方民情刁悍,必當嚴示創懲……」

五、陳誥之死
陳誥死了,奪人包袱、害人性命、還「詛咒予別人死」的李鼇卻跑得無影無蹤。想不到他這一跑,不止李同、李熊等人,連帶嘉義縣令唐時勳、幕友潘鴻緒、長隨翁元和那個「牽猴仔」的掮客呂傑都遭了殃。

六、光棍李熊的五十圓番銀
李同許給李熊五十圓番銀,並曉以大義,李熊終於同意為李同頂兇認罪。美麗的憧憬迷了李熊的心竅,壓根兒沒碰著錢,就稀哩糊塗的「自行投案」去了,並當庭供認自己就是殺死陳誥的元兇。

七、唐縣令的抉擇
全部八名案犯只抓捕了三人歸案,還不到一半。如果過半,哪怕就抓了五個,嘉義縣令唐時勳也不至於進退兩難。但天下事往往就是這麼不盡如人意。不知是太過自信,還是太過大意,唐縣令最終還是把自己給兜了進去。

八、為著「台灣人出頭天」咱來去偷牽牛
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彰化轄內的莿桐腳莊附近發生一起「盜牛案」,首犯陳顯能言善道,說起話來,激情中滿懷舍我其誰的悲情,明明是一樁下三濫的偷牛案,他能硬坳成「漳泉械鬥」;他捨生冒死去搶牛賣錢,也是為了他們泉州人能早日「出頭天」。

九、師爺的「錦囊妙計」
如果在內地,如果沒有林爽文這個亂子,如果不是在嘉義這座光榮的城市,估計還是有可能蒙混過關。可是,不知道是唐時勳高估了自己的能量,還是他錯誤估計形勢,潘師爺輕描淡寫的信口一說,他便「亦即允從」了。

十、五百圓番銀買條活命
李同一口氣拿出五百圓番銀買自己的一條活命,誰成想,衙門竟是個進得去出不來的虎穴狼窩,拿了你的錢財還要你家破人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以為天衣無縫,卻還是百密一疏。

十一、楊廷理的疑慮
楊知府抽絲剝繭,明察秋毫,很快便釐清了整個案情,但仍然心存疑慮,他覺得,唐時勳、潘鴻緒竟敢如此膽大妄為,難道,真的有上層官員從中支應?

十二、在府城大堂上
除非讀書人,一般老百姓幾乎都聽不懂北方官話,這無疑增添了案件審理的難度。楊廷理是廣西人,萬鍾傑是雲南人,奎林是在西北地區征戰多年的滿人,他們說起官話來都難免南腔北調,但不管什麼口音,對一個台灣生台灣長的平頭百姓來說,聽起來同樣是霧煞煞的一頭霧水。

十三、治台用重典
北京紫禁城裡,年逾古稀的乾隆皇帝氣度雍容的將朱筆一勾,幾千里外撮爾小島的台灣就有一顆人頭落地;再一勾,又有一顆人頭落地……。

十四、從台灣到新疆的發配之路
由於身處民風刁悍的台灣,而且事情又發生在甫經平定「林爽文事件」 之後,呂傑最終被「從重發往新疆,給種地兵丁為奴」。由於同樣的原因,唐時勳也被從重發配到新疆,此外,他還有一個「枷號一年」 的附加刑。

十五、塵埃未定
一些人因李鼇而丟了性命,一些人因李鼇而改變了命運,而歷史卻還是一再的重複,許多在歷史夾縫中似曾相似的小人物總是在不經意間再次跳上台面,把幾百年前的老戲碼又搬演一遍。二百多年前,嘉義出了個見利忘義的李鼇,誰能說,二百多年後什麼地方不會再出來個李鼇?

圖書序言

話本前言:話說「濶水先生」(摘錄)

「濶水先生」是我的曾祖父。我一直想僭用了他的名諱,用來寫一些類似「話本」的鄉土傳奇,卻一直遲遲不敢僭越。現在,即使已經寫完《李鼇殺人事件》也還是拿不定主意。萬一,在本書付印之時,我真的拿他的大號做了筆名,但願他天上有知,千萬別怪罪我這個不肖子孫。

美其名曰「濶水先生」,其實,粗鄙的叫法就是「濶嘴先仔」,同輩人則索性叫他做「濶嘴仔」。「先仔」就是先生或老師的意思;也有人理解為「仙仔」,沒錯,這其中確實包含著「仙」的含意,不過不是「仙飄飄」,而是很臭屁的樣子,叫「仙噠噠」。

我沒見過我的曾祖父,對他的所有印象全都是聽來的。據說,這人長得瘦高瘦高,但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滿臉都是嘴。這個說法確實有些嚇人,但也僅僅說明了我曾祖父的嘴大得充滿戲劇性。那麼,到底有多大?

聽老人們說,我曾祖難得有不說話的時候,這時,只見上下兩片微閉的嘴唇像一彎靜謐的溪水流淌過嶔崎磊落的臉龐,上揚的嘴角幾乎快抵著腮幫子。所謂「口若懸河」,據熟悉我曾祖父的老人說,我曾祖父一張嘴說話,那就是一個潺潺流水綿綿不絕,話到激動處猶如巨浪滔天,激憤時猶如驚濤拍岸,溫柔婉約時又猶如涓涓細流。

據說,他張嘴說話時,光嘴巴就占了半張臉;他又喜歡仰著頭哈哈大笑,猛一看,可不是「滿臉都是嘴」。

我聽過見過的傳奇人物很多,僅就長相而論,其中最富戲劇性的莫過於我的曾祖。我一直熱衷於收集奇人異士的故事,目的之一,就是想找出一個比我曾祖生得更奇特的人,很遺憾,以我淺薄的閱歷,至今還未見到有出其右者。不過,也可能是我把他想像得過於傳奇。他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照片,這反倒給我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但終究是一種遺憾,我從未見到那張有若懸河之口恣意奔流的行狀。當然,隨著光陰的流逝,再也沒有人能為我轉述那條靜謐的、澎湃的、婉約的、激情的河流曾經的低迴、怒吼、傾訴和歡笑。

在我們世代居住的這個小縣城裡,我們家並不屬於早期開疆辟土、從而佔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強;不是豪紳富賈;雖然有讀書之風,却只把讀書當作消遣而不求甚解,也就無緣於科甲功名。

對於「功名」,我曾祖有一套他自己的說法。他自認無緣於科甲功名,對他來說,當他去莊裡清收租銀時,往稻埕上一站,滿嘴跑火車,那叫「稻埕功名」;往廟埕上一站,一通胡吹亂侃,那叫「廟埕功名」;在菜市場裡插科打諢,這是他的「菜市仔功名」。

在那個沒有收音機、報紙、電視和網絡的時代,口頭傳播可說是唯一僅有的傳播工具。衙門外張貼的告示只是說明事情的結果,他不會告訴你太多過程,事情的細節,只能在市井間口口相授,最後由一名能言善道的人將其總結成為完整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有多少是穿鑿附會?有多少是無中生有?就只有說書的自己清楚了。但聽書的不在乎,好聽就行。

都說我和我曾祖長得像,都瘦條瘦條、手長腿長,臉上還掛著一張大嘴巴,既貪吃又愛說話。可是,在我二十四歲以後所有這些特徵就全走形了,自從做了盲腸手術,整個人就跟吹氣球似的,一天胖過一天,慢慢的,肥厚的腮幫子也把一張大嘴擠成了櫻桃小嘴。

其實,我根本不可能和我曾祖長得像,因為我祖父是抱養的。我曾祖一直到接近中年時都沒有生養,只好從一戶外姓人家那裡抱養了一名男嬰作為子嗣。但奇怪的是,很多見過我曾祖的老人還是堅持說,我和我曾祖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不止長得像,連個性都差不多,都是那麼愛吃愛喝愛說話,都是人未到聲先到,都笑得滿臉是嘴,還都裝著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這似乎就是一種宿命。他的「市井功名」,不也就是我混跡塵世的「野路子功名」嗎?

我是辛年生人。按紫微斗數的推算,辛年生人巨門化祿、太陽化權、文曲化科、文昌化忌。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三方會照,巨門、昌曲對我的影響終將貫穿了我的一生。和我的曾祖一樣,註定無緣於科甲功名,只能遊走在勾欄瓦舍之間,搬弄點嘴皮文章,換回來三頓飽飯。

聽我祖母說,可能是工作的關係吧,我祖父經常往來台海之間,有時候去廈門、泉州,有時候就去寧波、上海,每次回家,別的沒有,就只背回來一堆書。和我曾祖不同,我祖父不愛說話、而且脾氣暴躁,閒暇時總是靜靜待在大廳裡讀書寫字,這時,全家人誰也不敢大口喘氣。很奇怪,我父親就跟我祖父很像,卻養出我這麼一個跟他祖父一樣的兒子。

我曾祖大約生活在道光中期到光緒晚期,中間經歷了咸豐、同治兩朝。我們的近代史,就是他們的當代史,他們說起林爽文事件,就跟我們說「二二八」差不多。在《李鼇糾眾持械尋毆傷人致死事件》發生的時代,我們家所在的縣份還沒納入大清帝國版圖,但是,若干年後,經過不斷的口口相傳,這個案件照樣能成為我曾祖熟爛于胸的話本。案件本身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出人意表的是,一個堂堂縣令竟因此備受凌辱,從而斷送了一生的功名,而且,整件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嘉義。

案情是真實的,也都有據可查,但千萬別將這話本當作論文。我只不過是試圖僭用我曾祖的名號,私自揣摩他的說話方式,將發生在二百年前的這個案子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如此而已。

圖書試讀

None

李鼇殺人事件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李鼇殺人事件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李鼇殺人事件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李鼇殺人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