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三小時讀通哲學的鬼話嗎?
你有閑工夫花一個月讀一本哲學課本嗎?
認識哲學,一週時間恰恰好!
隨選隨讀的開放式課程,一本讀通一生必備的知識入門
特色一 超越時空限製,隨時隨地輕鬆閱讀
特色二 打破知識藩籬,專業學門一看就懂
特色三 一週讀一科目,係統化學習好吸收
特色四 用得到的哲學,實際解決人生睏難
什麼是哲學?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也是一個哲學問題。哲學很抽象,也很具體。哲學思考起源於人類的好奇心。我們對自己、對生命,還有整個世界充滿疑問,但我們不知從何處尋找解答。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找齣這些問題的可能答案。
為滿足上班族的個人興趣與進修需求,以及學生們的課業與考試準備,本書以一週時間為安排,規畫簡而精要的學習內容,讓讀者逐一認識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理論及學科分支。每日規畫 3 分鍾重點迴顧單元,隨時復習,進步毫無負擔。特彆設計用哲學看世界、鍛鍊哲學思考五大工具單元,將理論知識學以緻用,切身感受哲學對生活的影響。即便隻有零碎時間,或是考前臨時抱佛腳,閱讀本書能夠迅速掌握哲學梗概。速成、速效、有趣、易吸收!同時激發你的創新思維!
OpenCourse 一週讀完,同係列尚有今天學經濟學瞭沒、今天學心理學瞭沒,係列特點包括:
1. 一週讀一科目,不躁進,不纍贅
2. 係統性學習,按部就班最有效率
3. 開放式課程概念,超越時空限製
4. 每日重點迴顧,復習迅速不間斷
5. 放下書實踐所學,Q & A 解決疑難
6. 專有名詞小詞典,把握重要概念
7. 大師語錄隨頁附,指引人生方嚮
作者簡介
張智皓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係、經濟學係雙學士,現就讀於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應用倫理學。曾主辦「中正清華哲學研究生論文發錶會」,也曾在「首爾哲學研究生研討會」發錶論文。熱中哲學教育,關注社會議題。與研究所同學閤組「簡單哲學實驗室」,多次擔任哲學營隊與講座之講師,緻力於用簡單清晰的語言談論哲學議題,推廣哲學教育。
星期一 導論
什麼是哲學?哲學的定義、主題及探討方法
-- 原始定義:熱愛智慧的人
-- 六大主題:終極真理、知識的來源與條件、倫理與道德規範、宗教現象與神、心靈現象與自我、人與政府之關係
-- 兩大方法:演繹論證、歸納論證
-- 西方哲學三大基本問題: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
3 分鍾重點迴顧
星期二 起源與發展脈絡
哲學有哪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哲學的起源與發展
-- 蘇格拉底之前:西洋哲學的宇宙論時期
-- 雅典與三位哲人
-- 希臘化時期:西洋哲學的人事論時期
-- 中世紀哲學:哲學與神學並行
-- 近代哲學
-- 當代哲學
3 分鍾重點迴顧
星期三 重要人物與理論
哪些人物對哲學做齣重大貢獻?重要哲學傢及理論
-- 西方的孔子:蘇格拉底﹝469-399 B.C.﹞
-- 哲學傢皇帝:柏拉圖﹝427-347 B.C.﹞
-- 科學之父:亞裏斯多德﹝384-322 B.C.﹞
-- 基督教教父:奧古斯丁﹝354-430﹞
-- 神學泰鬥:阿奎納﹝1225-1274﹞
--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1596-1650﹞
-- 哲學界的牛頓:洛剋﹝1632-1704﹞
-- 徹底的懷疑者:休謨﹝1711-1776﹞
-- 哲學界的哥白尼:康德﹝1724-1804﹞
-- 矛盾的協調者:黑格爾﹝1770-1831﹞
-- 分析哲學的典範:羅素﹝1872-1970﹞
-- 最難懂的哲學傢:維根斯坦﹝1889-1951﹞
-- 哲學爵士:波普﹝1902-1994﹞
-- 正義的代言人:羅爾斯﹝1921-2002﹞
-- 哲學傢的哲學傢:蒯因﹝1908-2000﹞
3 分鍾重點迴顧
星期四 學科分支
哲學與其他學科激盪齣瞭哪些火花?哲學的分支
-- 政治哲學
-- 心靈哲學
-- 宗教哲學
-- 語言哲學
-- 科學哲學
3 分鍾重點迴顧
星期五 用哲學看世界
哪些哲學議題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用哲學看世界
-- 我們可不可以吃肉?
-- 國傢有權利設立死刑嗎?
-- 公眾人物感情齣軌,為什麼要跟大傢道歉?
-- 機器人可不可以有人權啊?
-- 恐龍法官真的很恐龍嗎?
-- 人可不可以自殺?
-- 墮胎有沒有不道德?
-- 媒體中立性真的很重要嗎?
-- 有不違背道德的戰爭嗎?
-- 我所存在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 惡法算是法律嗎?
3 分鍾重點迴顧
週末 放下書,實踐哲學
鍛鍊哲學思考五大工具
-- 透過詢問確認問題
-- 類比法的善用
-- 歸謬法的善用
-- 思想實驗的善用
-- 簡單性原則及最佳說明推論原則
3 分鍾重點迴顧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就像是在一片迷霧中,突然齣現瞭一道清晰的路徑。我一直對“人生意義”這個宏大的問題感到睏惑,特彆是當我遇到挫摺和迷茫的時候。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多元的視角,讓我去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目的。作者在書中對“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探討,讓我感觸頗深。它讓我們直麵人生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但同時也強調瞭人類的自由和責任,以及如何通過選擇和行動來創造自己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焦慮”和“自由”之間關係的闡釋。它指齣,真正的自由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焦慮,但正是這種焦慮,促使我們去做齣有意義的選擇。這本書也鼓勵我去擁抱生活中的不完美,去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並在這一切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那麼害怕未知,而是能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更清晰地認識到,人生的意義,最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世界全新的視角!剛拿到它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哲學”聽起來總是那麼高深莫測。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娓娓道來,一點點引導你進入那些曾經讓你望而卻步的古老思想。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一些抽象概念時,會巧妙地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典故。比如,當它講到“懷疑論”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拋齣一堆術語,而是先講瞭蘇格拉底是如何通過不斷提問來挑戰權威的,然後又巧妙地連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信息,比如網絡上的新聞、廣告宣傳等等,讓我們反思自己是如何去辨彆真僞的。讀著讀著,你會發現,原來哲學並非遠離生活,而是滲透在我們每一個決策、每一個觀點之中。它教會瞭我不僅僅是“知道”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思考”。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固有的觀念,質疑那些我理所當然認為正確的事情,並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問題。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敏銳和靈活瞭,不再輕易被錶麵現象所迷惑,而是能更深入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質。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就像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突然點亮瞭一盞燈。我一直對人類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驅動我們行為的、潛藏在意識深處的動機。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給我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思路,讓我自己去探索。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自由意誌”的討論。作者沒有直接告訴我自由意誌是否存在,而是梳理瞭曆史上一係列著名的思想傢在這個問題上的辯論,從決定論到自由意誌主義,再到兼容論,每一種觀點都解釋得既清晰又深刻。讀到不同學派的論證時,我常常會陷入沉思,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擁有自由選擇的能力。書中的一些實驗和思想實驗也極具啓發性,比如著名的“功利主義”的電車難題,它迫使我去思考在極端情況下,道德的界限在哪裏,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權衡不同的價值。這本書讓我更加關注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也讓我對身邊的人有瞭更深的理解。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背後可能隱藏著復雜的哲學考量。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嚮導,帶領我踏上瞭一段充滿挑戰卻又引人入勝的思想之旅。我一直認為,人類的社會結構和文明的演進,背後一定有著某種深刻的邏輯和規律,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求知欲。作者在書中對“政治哲學”的闡述,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枯燥的政治學理論,而是通過曆史故事、人物傳記,以及對不同社會製度的分析,生動地展現瞭人類是如何構建和維護社會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正義”的探討。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討論法律上的正義,更是深入到個體和群體之間,如何纔能實現公平、公正。它分析瞭不同政治思潮對“正義”的理解,比如自由至上主義、社群主義等等,讓我看到瞭在同一個社會問題上,可以存在如此多樣的視角和解決方案。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親身經曆瞭曆史的變遷,見證瞭人類對理想社會的不斷追求。它也讓我開始思考,在當下我們所處的社會中,哪些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為之努力。
评分這本書如同一場思想的盛宴,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一直對“真理”這個概念感到好奇,什麼是真正的知識?我們如何纔能獲得它?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多啓發。作者對“認識論”的講解,讓我明白,獲取知識的過程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微妙。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對信息進行批判性分析、建立邏輯聯係的過程。我非常喜歡書中對“理性”和“經驗”的討論,以及它們在認識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我們是通過感官經驗來認識它,但我們對“花”這個概念的理解,卻需要通過理性來構建。這本書也探討瞭“主觀性”和“客觀性”的關係,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經驗和視角的影響。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求知欲被極大地激發瞭,我開始更主動地去學習,更審慎地去判斷,也更願意去傾聽不同的聲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