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上∕6
梁惠王下∕68
公孫醜上∕153
公孫醜下∕222
滕文公上∕287
滕文公下∕344
離婁上∕411
離婁下∕501
萬章上∕601
萬章下∕663
告子上∕719
告子下∕790
盡心上∕859
盡心下∕976
序
本書有彆於坊間或一般善書店所齣版的既有內容及模式,除瞭基本的註釋、翻譯、注音,及每篇的篇旨、每章的章旨之外;其最值得參研的,是以現今白陽修辦道之體驗扣入明師一指之義涵的「寓意」。將「寓意」放在最後,目的是為瞭幫助讀者整理讀後心得,使融入修辦要義及生活修持,最後再印證佛佛惟傳、師師密付的大法,原來就在聖人心傳的隻字片語,更在吾人真心顯現的那一剎那。
如何護持本心?善守一念?進而推動道場更精微的修持道風,讓每位修辦前賢更自在更富慈悲與智慧的修道與辦道,也讓社會大眾感受到道的吸引力,蔚成人人有道、個個歡喜的彌勒傢風,是本書付梓最大的期盼。
這本書的譯文質量著實令人稱道。譯者在保持原文意思準確傳達的同時,又注入瞭現代漢語的流暢與生動,讀起來毫無生澀之感,仿佛在閱讀一篇篇精煉的現代散文。對於那些對古文感到畏懼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大福音。譯文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轉換,更能感受到譯者對原文深刻的理解和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很多時候,讀到某個句子,總覺得譯文比我原本想象的更貼切、更精闢,仿佛譯者能洞悉孟子當時的心境,並將之用最恰當的語言錶達齣來。這種譯文,既能讓我輕鬆理解原意,又能讓我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邃哲理,是一種非常愉悅的閱讀體驗,也讓我對中國古代哲學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
评分我個人對書中關於“仁政”和“民貴君輕”的論述印象深刻。譯者在翻譯和注釋時,非常注重將這些古代政治思想與現實社會進行對比和聯係,這讓我看到瞭這些跨越韆年的思想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如果古時候的君王真的能踐行孟子所倡導的理念,曆史的進程是否會截然不同?這種引人深思的解讀方式,讓我不再將這些古代思想視為陳舊的文獻,而是活生生的、能夠指導現實的智慧。書中對於孟子論證這些觀點的邏輯過程也進行瞭細緻的梳理,讓我更能體會到這位古代思想傢是如何一步步構建起他的政治哲學體係的,這種邏輯的清晰性也讓我覺得信服。
评分這本書在注釋方麵做得非常詳盡,也極具啓發性。我尤其欣賞注釋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解釋瞭生僻的字詞,更深入地剖析瞭孟子思想的背景、流派以及與其他思想傢的聯係。很多時候,一個詞語的注釋就延伸齣瞭一段精彩的論述,讓我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孟子這句話的意義。注釋的語言也十分清晰,避免瞭故弄玄虛,而是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闡述復雜的概念。有些注釋甚至會引用其他經典著作來佐證觀點,或者提齣不同的解讀角度,這大大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對孟子及其所處的時代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這種詳實的注釋,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本可以深度學習的工具書。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初次接觸《孟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可讀性非常高。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慢慢走進這位偉大的思想傢的世界。從譯文的流暢到注釋的詳盡,再到對一些核心概念的深入淺齣地講解,都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我發現,原來理解這些古代哲學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睏難,隻要有好的引導,其中的智慧是可以被每個人理解和吸收的。書中穿插的一些旁徵博引,也讓我對中國古代文化有瞭更廣泛的瞭解,感覺閱讀過程不僅僅是學習《孟子》,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探索。這本書確實是我開啓《孟子》閱讀之旅的絕佳選擇,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吸引人,封麵采用瞭水墨風格的插畫,意境深遠,讓人一看便心生親近之感。書頁的紙質也相當不錯,厚實而不失細膩,翻閱時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非常適閤捧在手裏細細品味。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十分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那種古樸與現代相結閤的排版方式,既保留瞭古典書籍的韻味,又兼顧瞭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讓閱讀體驗更加流暢。內頁的插圖雖然不多,但每一幅都恰到好處地呼應瞭文本內容,為理解書中的思想增添瞭幾分感性色彩。總而言之,在物理層麵,這本書就已經給瞭我極大的驚喜,讓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開,探索其中的智慧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