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延續以往傳統,將2010年舉辦第三屆「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健康與科學之人權議題」學術研討會時發錶之論文,集結成冊,收錄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與人權中心Stephen P. Marks教授之主題演說及會議論文共8篇,透過多元對話之方式解析健康與人權之鏈結,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之研究帶來不同之思考麵嚮與多元討論。
主編簡介
吳全峰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法學博士
導讀:科學與法律之價值衝突與調和
主題演說
Out of Obscurity: The Right to Benefit from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Health Stephen P. Marks
智慧財産權與健康
基因研究成果之專利保護及權利範圍──從美歐新近個案談基因專利權對公共衛生之影響 李素華
跨國製藥企業保障藥物近用權利之人權責任──演繹與規範 吳全峰
生殖與健康
從人權保障的觀點審視人工生殖法製所麵對的難題──兼論幾則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 戴瑀如
配子捐贈者身分之揭露或保密 林昀(女閑)
國際醫療與健康
國際組織之可課責性──以世界衛生組織與其H1N1新流感決策為例 吳建輝
全球衛生治理中之專傢決策與透明度問題──以H1N1新流感事件為例 蔡奉真
治理與健康
承載國傢重責大任的身體──菸害防製法禁止孕婦吸菸規定之社會意涵 官曉薇
齣版序
「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為本所一嚮著重的研究取嚮,也是本所「設所規劃書」所選定的六大重點研究領域之一。本專書作為係列專書,仍延續以往傳統,將2010年舉辦第三屆「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健康與科學之人權議題」學術研討會時發錶之論文,集結成冊。
專書之主軸則設定為「健康、科學與人權」,主要原因是著眼於健康照護領域科技之迅速發展,雖然對人類生命質量之提高具有積極正麵的意義,但也對既有價值觀與社會規範形成嚴重的衝擊,並與人權事務産生密切關連性。由於藉由多重意義之跨學科研究,納入整體多元之觀點,將有助於檢討並釐清現行法律架構之不足,並重新建立閤理之法律規範體係;因此,專書之主軸將圍繞在智慧財産權與健康、生殖與健康、國際醫療與健康以及治理與健康四大議題,題目多元且具實務重要性,分彆由李素華、吳全峰、林昀(女閑)、戴瑀如、吳建輝、蔡奉真、官曉薇等學者,以比較廣義的「法」領域作為研究範圍,針對醫藥專利、菸害、生殖科技、國際衛生等議題共提齣七篇論文,希望藉此激發討論火花,並有助於學術研究提升與實務問題解決。相關論文均經雙嚮匿名審查並經作者修正,再由本所「中研院法學期刊」齣版委員會審查通過;專書中並收錄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與人權中心Stephen P. Marks教授,以“Out of Obscurity: The Right to Benefit from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Health”為題所發錶之主題演說。
本專書之內容,延續本所係列專書多年來一貫重視的跨領域交流特色。除論文作者之多元背景外,亦廣邀不同學門領域學者進行審查;除嘗試突破法律與不同學科間,因邏輯與訴求不同所造成各自經驗與直觀價值之有限性,亦希望在傳統法律學術研究之外,建立一個跨學科領域的交流平颱,並從宏觀多元的角度加入對社會脈絡與社會成因的關懷。本專書藉由透過多元對話之方式解析健康與人權之鏈結,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之研究帶來不同之思考麵嚮與多元討論。
本專書之付梓首應感謝第三屆「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學術研討會執行秘書吳全峰博士(本所助研究員)之精心策畫與戮力執行,及會議專案助理許欣萍小姐、研究助理杜蕓珮小姐之熱心相助。編輯過程中,本所齣版助理葉欣怡小姐及陳妍小姐貢獻亦多,併此緻謝。
林子儀
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2012年12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