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最新的法令即法官法(民國100年7月公布)、法官倫理規範及檢察官倫理規範(101年1月公布)以及律師法(99年1月公布)、律師倫理規範(98年9月公布),同時參酌迄今所有相關文獻與實務見解即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律師懲戒委員會之決議書,以及司法院與法務部之函釋等,分彆就法官倫理、檢察官倫理與律師倫理之相關規範與製度,進行詳盡之說明與介紹。本書期許能提供學習者與實務工作者以最有效率之方式精確掌握實務現況,提昇學習之樂趣與效率。
作者簡介
李禮仲
【現職】
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係兼任副教授
【經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
颱北大學法律學係兼任副教授
高雄大學法律學係兼任副教授
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係係主任
【學曆】
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法學博士(S.J.D.)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碩士(LL.M.)
美國波士頓大學金融與銀行法法學碩士(LL.M.)
東吳大學法學士(LL.B.)
推薦序 曾勇夫
推薦序 劉宗欣
推薦序 潘維大
推薦序 陳長文
自 序 謝良駿
第一章 法律倫理總論
壹、倫理學之概念∕4
貳、專業倫理學∕6
參、法律倫理學之意義∕7
第二章 法官倫理
壹、法官之地位與特性∕11
貳、法官法與法官倫理規範∕23
參、法官執行職務之倫理規範∕25
肆、法官執行職務外之倫理規範∕49
伍、法官之自律及懲戒製度∕59
第三章 檢察官倫理
壹、檢察官之地位與特性∕73
貳、法官法與檢察官倫理規範∕87
參、檢察官執行職務之倫理規範∕88
肆、檢察官執行職務外之倫理規範∕102
伍、檢察官之自律及懲戒製度∕107
第四章 律師倫理
壹、律師職業之本質∕116
貳、律師基本倫理及紀律∕134
參、律師與司法機關∕147
肆、律師與委任人∕151
案例解說∕156
案例解說∕200
伍、律師與事件相對人∕207
陸、律師相互間∕209
柒、律師之自律及懲戒製度∕211
附 錄
曆屆試題∕219
法官法∕241
律師法∕259
律師倫理法∕265
參考書目∕269
作者序
自尼剋森以下,水門事件的主犯幾乎都是律師,說起這件醜聞,讓我們想到事後每一所法學院的學位授與當局都要求設立法律倫理的必修課。有人相信以後律師的道德就提升瞭嗎?這不是進一步證明瞭討論道德不會讓一個人道德提升嗎?倫理課程真正的目的和唯一的效果,隻是讓幾個外行人高估瞭律師的道德感而已。
— Richard A. Posner(理察.波斯納),法律與文學,
商周,2002年2月初版,第400頁。
「馬楠,我從來不知道你的口纔有這麼好,你準備考哪一組?」「第一類組。」「想讀什麼科係?」「法律。」「讀法律很辛苦的喲,是對當律師有興趣?還是政治?」「不一定,還沒讀我不確定。可是妳知道讀法律是爬到社會巔峰的最快途徑。從小到大我所有的讀書過程都在學怎麼爬到彆人頭上,怎麼去贏。學校裏是這樣,社會也一樣。社會裏比較的是財富,我不覺得做一個有錢人有多高尚,可是那比較有樂趣,至少有不必再屈己從人的樂趣。這個世界的度量衡是錢,我想通瞭,既然生存的是這種環境,那隻有盡量做一個強者。你改變不瞭製度,隻有徵服它,妳說的這點有道理。」
硃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九歌,
2007年1月增訂初版,第87頁。
法律似乎是一個非常沒有夢想的工作。身為法律人的我們捫心自問,當我們成為律師、檢察官或法官以後,心裏想的第一件事情,是事務所名氣與業績收入,還是如何落實人權保障?是法院、檢察署案件多寡與輕鬆程度,還是服務人群社會與公平正義的實現?初踏入法學院而年輕稚嫩時的夢想,在我們成為法律人以後,是否已漸漸地被現實、金錢與謊言所取代?如今,我們是否不禁地懷疑「公平正義」的存在,開始也對自己當初的理想與天真覺得可笑?當法律人眼中隻剩下金錢與利益,公平正義的夢想也當然隨之消滅。
所幸,我們可以不必如此悲觀。當法律倫理學於民國100年列入國傢考試科目,法官法、法官倫理規範與檢察官倫理規範的陸續發布,不僅再度引發法律人對法律倫理學的重視,也正式開啓法律倫理學的發展。如果倫理學的目的是研究人類如何追求美好的生活,那麼法律倫理學將帶領我們實現公平正義的理想,同時也是喚醒法律人重拾夢想的新契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促使瞭本書的誕生。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法學先進與前輩的照顧:黃瑞明律師於東吳大學開設「法律倫理學」的課程開啓我對法律倫理學的好奇與興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教授與吳博文老師在學習上的指導;颱灣大學陳自強教授從事學術研究的態度與視野所給予的啓濛,吳從周教授平時在生活上的關心與鼓勵。邱聯恭教授對學術的執著、社會的關懷以及理想的堅持,更是我人生與學習的精神典範。同時,也感謝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李禮仲委員的提攜,使我得以有寫作本書的機會與能力。最後,卓心雅律師無悔的支持與溫暖的陪伴,賜予我前進的信心與勇氣。
盡管,社會外界對法律人的倫理道德感缺乏信心;縱使,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要走在正確的路上需要多大的勇氣。然而,我們期待與相信,公平正義的理念與夢想仍舊深植在每個法律人的內心,它會逐漸萌芽茁壯,賦與我們足夠的勇氣,以鋼鐵般的意誌力,持續前進。
謝良駿律師
101年1月20日
「法律倫理學新論」這本書,我最近纔讀完,老實說,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的期待值並沒有特別高。我總覺得「倫理學」這個東西,聽起來就比較理論、比較抽象,離我們一般人,尤其是身處法律實務前線的人,好像有點距離。但讀瞭幾頁之後,我纔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沒有停留在過去那種條列式、枯燥乏味的倫理學說,而是試圖將倫理學的思考,融入到實際的法律案例和製度當中。作者透過很多我們在新聞上、在生活中都可能接觸到的例子,來引導讀者思考,例如律師在麵對客戶的兩難抉擇時,應該如何權衡;法官在判決時,除瞭法律條文,還需要考量哪些倫理原則;甚至連檢察官在起訴時,其背後的倫理判斷又是什麼。這些內容讓我非常有感,因為在我們的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狀況,這本書恰恰提供瞭思考的方嚮和工具。它不是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引導你「怎麼去思考」。而且,書中對於不同學派倫理觀點的介紹,也相當清晰,讓我這個對倫理學本來不太熟的人,也能夠快速理解。總結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而且實用性很強的書,推薦給所有法律相關從業人員,甚至是對法律倫理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评分說實話,這本《法律倫理學新論》一開始拿到手,我心裡還有點猶豫,想說這種學術性的書,會不會很難讀,或者讀起來很枯燥。結果齣乎意料,整本書讀下來,我覺得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啟發性。作者在探討「法律的價值」這部分,非常精彩。他不僅僅是分析法律條文本身,更是深入到法律背後所承載的價值觀。像是關於「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的平衡,這在颱灣社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常常會麵臨這樣兩難的抉擇。書中透過不同的學術觀點,引導我們思考,在什麼情況下,國傢可以為瞭公共利益而限製個人自由,又該如何確保這種限製是閤乎倫理的。此外,關於「法治」與「人治」的辯證關係,也是非常引人入勝。作者闡述瞭為什麼我們強調法治,以及在實踐中,如何避免法治變成僵化的「法匠」,而能夠真正地體現倫理精神。他舉的例子,很多都跟我們颱灣的歷史經驗有關,讀起來特別有親切感。這本書讓我對「法律」這個概念,有瞭更為深刻的理解,它不隻是規則,更是一種對良善社會的追求。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所有關心社會、關心法治的颱灣人閱讀的書籍。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法律倫理學新論》對我這個法律係的學生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過去在學校上課,老師們偶爾會提到法律倫理,但通常都是點到為止,很少有這樣係統性、深入的探討。這本書就完全不一樣,它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解析法律人所麵臨的倫理睏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關於「權力與責任」的討論。我們知道,法律工作者,不管是律師、法官還是檢察官,都掌握著相當大的權力,他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當事人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但這份權力背後,究竟應該扛負多少倫理上的責任?作者透過一些真實的案例,例如律師可能因為專業判斷失誤,導緻當事人濛受損失;法官在判決時,若齣現偏見,則會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這些例子都讓我反思,我們在追求法律專業的同時,更不能忘記內心的道德準則。書中對於「利益衝突」的分析也相當到位,這在律師這個行業裡,是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如何在維護客戶權益和保持公正立場之間取得平衡,確實需要一套清晰的倫理指引。這本書真的能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堅實的倫理底線,讓我們在未來的法律實踐中,能夠更加嚴謹和負責。
评分這本《法律倫理學新論》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對法律有興趣的颱灣讀者,特別是那些關心社會公平正義的朋友們。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法律倫理學寫得高高在上,而是用非常貼近生活、貼近我們颱灣社會現況的案例來闡述。作者在探討「公義」與「程序正義」的關係時,就舉瞭一些我們在地會遇到的法律爭議,例如都更案的權利分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衝突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實際、也非常能夠引起共鳴的議題。它讓我們明白,法律的運作,絕對不隻是冰冷的條文,背後其實承載著許多重要的倫理價值。書中對於「職業倫理」的討論,也特別深入,不僅是針對律師、法官,也涵蓋瞭更廣泛的法律相關從業人員,像是法務人員、甚至是在法律體係工作的非法律專業人員。作者強調,每一個環節的倫理操守,都會影響到整個法律體係的健全。這本書讓我對「法律」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國傢機器,更是一個關乎社會價值、關乎人道關懷的複雜體係。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颱灣的法律製度,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也更能從倫理的角度去批判性地看待一些社會現象。
评分這本《法律倫理學新論》我讀得挺仔細的,裡麵有些觀點真的蠻讓我耳目一新的。你知道,我們傳統上在法學院學的,大多是法的實證麵,像是法律的製定、解釋、適用等等,比較少會深入探討法律背後那種「應該」和「不應該」的倫理脈絡。但這本書就正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是那種老掉牙的倫理學教科書,而是把倫理學的討論,拉迴到我們日常的法律實踐裡。舉例來說,書裡有一章在探討「正義」的倫理維度,我之前一直覺得正義就是公平對待、沒有偏袒,但作者透過歷史上的哲學傢和當代法學傢的論述,拆解瞭正義的各種複雜麵嚮,像是分配正義、矯正正義,以及它們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適用性。這讓我對「正義」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隻是個口號,而是需要不斷反思和實踐的價值。另外,書中也觸及瞭許多關於「誠信」和「良知」的議題,這對於身為法律人來說,尤其重要。有時候,我們在處理案件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法律條文似乎允許,但卻違背瞭社會普遍倫理道德的狀況,這時候就非常考驗一個法律人的判斷力。這本書正好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們能夠更穩健地做齣符閤倫理的判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