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之編撰,乃集閤十餘名年輕大學教師之力,以其數年來實際從事中文教學的經驗與心得,所凝鍊、沉澱而來。期能透過新的選文元素,提升當代中文學習情境中「人文素養」的濃度,並寓「文化的深度與美感」於文學情意的感通之中,來與我們的學子進行良性對話。
本書共分九個主題:以「山重水復疑無路」,輯撮文人寄寓山水的情懷;以「人間難得幾迴聞」,收伏神話誌怪中的鬼魅魍魎;以「曆史與文化通究」,對史實進行個案的研究與新詮;以「人間巧藝奪天工」,體貼百工技藝內在的道心;以「問世間情為何物」,揮灑文人豐富的感情世界;以「文章閤為時而著」,抒發知識份子對時局的省察;以「舊學商量加邃密」,體現文學中的義理側麵;而「學問深時意氣平」,則展現文人對生命品質的昇華意境。
各主題選文三篇,依史序排列,使其具有小型文學史的規模。另為迴應中文教育的時代性,除瞭堅持三分之一以上篇幅之現代詩文,更在各主題之末規劃「延伸閱讀」與「寫作指導」,搜羅質量豐富的相關文論與訊息,俾利教師指導課後延伸學習,暨砥礪學子們的文章技巧。
作者簡介
●總召集人
陳德興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學曆: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編輯委員
林於盛
現職:國立中山大學中文係兼任助理教授
學曆: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博士
柯佩君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學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柯品文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學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馬耘
現職: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學曆:颱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高美蕓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博士
潘玉愛
現職: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學曆: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謝敏玲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曆:國立政治大學中文係博士
韓大勇
現職:慈惠醫專通識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曆:珠海大學中史所博士
康靜宜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學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郭懿儀
現職:國立高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學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蔡政惠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通識中心
學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
編輯理念與體例
【山重水復疑無路】
蜀道難∕唐.李白
定風波∕宋.蘇軾
花蓮港街.一九三九∕民國.陳黎
【人間難得幾迴聞】
談生∕魏.曹丕
杜子春∕唐.李復言
呷鬼的來瞭∕民國.黃春明
【曆史與文化通究】
伯夷列傳∕西漢.司馬遷
隆中對∕西晉.陳壽
在想像的部落∕民國.瓦曆斯.諾乾
【人間巧藝奪天工】
定法∕東周.韓非
貨殖列傳序∕西漢.司馬遷
《太平廣記》節選∕宋.李昉 等
【問世間情是何物】
《詩經》選∕先秦
驚情∕民國.鍾怡雯
碧潭∕民國.餘光中
【文章閤為時而著】
叔嚮賀貧∕周.左丘明
諷諭詩選∕唐.白居易
颱灣∕民國.陳秀喜
【舊學商量加邃密】
《莊子.鞦水》節選∕莊子
《壇經》選∕唐.慧能
黑潮的親子舟∕民國.夏曼.藍波安
【學問深時意氣平】
範滂傳∕東漢.班固
《文心雕龍.序誌》∕魏晉.劉勰
人骨念珠∕民國.林清玄
我一直認為,閱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獲取信息,更在於拓寬視野,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所涉及的閱讀內容,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特定領域,而是涵蓋瞭文學、曆史、哲學等多個層麵,能夠引導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和理解世界。在賞析部分,作者並沒有局限於傳統的文學批評範式,而是引入瞭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和分析工具,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復雜性和多義性。這種“新視野”的提齣,不僅僅是口號,而是貫穿於整本書的始終。它鼓勵讀者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嘗試用更開放、更批判的眼光去解讀作品,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文字之下的潛藏的意義。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種思維的訓練,讓我變得更加善於獨立思考,更加勇於挑戰傳統觀念。這種能力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層次分明,邏輯清晰,這使得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和吸收其中的知識。從閱讀入門,到深入賞析,再到最後的寫作指導,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非常自然,沒有生硬的跳躍感。作者在內容的編排上,充分考慮到瞭讀者的接受能力,避免瞭過多的專業術語堆砌,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我尤其喜歡它在不同章節之間設置的引導性文字,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章與前後章節之間的關聯,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此外,書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都具有很強的代錶性和啓發性,能夠讓讀者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能獲得直觀的感受。這種“以點帶麵”的教學方式,有效地避免瞭枯燥乏味的理論講解,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他能夠耐心細緻地引導我,一步步地解鎖閱讀和寫作的奧秘。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諧,既有學術的嚴謹感,又不失藝術的美感。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且有韌性,翻閱時不會有廉價感,甚至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這對於一個熱愛紙質書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我特彆喜歡它整體的排版風格,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留白也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書頁的裁邊處理也很精細,沒有任何毛刺,體現瞭齣版方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裝訂方麵,采用的是鎖綫膠裝,翻開到任意頁麵都能平攤,非常方便做筆記或者查找內容。此外,封麵上的書名和作者信息清晰醒目,設計上並沒有過多的裝飾,但卻透露齣一種沉靜的力量,仿佛在邀請讀者一同進入書中的知識殿堂。整體而言,這本書從外在到內在都散發齣一種精緻、專業的格調,讓人在翻閱之初就充滿瞭期待,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所蘊含的寶藏。
评分作為一名對文學創作有著濃厚興趣的初學者,我常常感到在閱讀和寫作之間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很多時候,讀懂一篇文章似乎並不難,但要模仿其精妙之處,或者從中汲取靈感寫齣自己的東西,就顯得力不從心瞭。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它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文本解讀層麵,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以及作者是如何通過精巧的構思和細膩的筆觸來構建情感、塑造人物、推動情節的。我尤其欣賞它在賞析部分所展現齣的獨特視角,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這是什麼”,更是告訴你“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這樣的錶達帶來瞭怎樣的效果”。這對於我理解文學作品的藝術性,以及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寫作建議方麵,提供的並非是空泛的理論,而是結閤具體的案例,給齣瞭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技巧,讓我覺得寫作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進步的技能。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在學術界摸爬滾打的教師,我深知一本好的教材對於教學質量的重要性。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一綫教師提供瞭一個極佳的教學資源。它所倡導的“閱讀、賞析、寫作新視野”,與我們當前的教學改革方嚮高度契閤。書中提供的賞析角度和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麵地理解文本,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而其在寫作指導方麵的創新,更是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錶達能力。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的解讀,它並沒有流於俗套,而是能夠挖掘齣作品的新意,引導學生發現作品的獨特魅力。這對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對文學的熱愛,起到瞭積極的推動作用。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對學生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對於教師的教學實踐,也提供瞭寶貴的藉鑒和參考,是一本值得大力推廣的優秀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