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景」是一種大自然和曆史的痕跡,它所展現的是對物、對人的生命張力。分隔兩樣人的賽納河、在微波裏蕩著的剛朵拉、以彩色大理石砌牆的聖彼得堂、平得像鏡子的瑞士湖水、引著你一直想見最遠最遠地方的亞姆斯特丹、室內室外常見運動員風男女的柏林市、世界上最高的塔愛非爾,兩個月走訪五國、十二個地方,或許大多隻能算是走馬看花,但是硃自清卻透過清晰細膩、語言簡煉的文字,不僅記述景物而已,更考究曆史文明,讓每個時期的人物事件映入眼簾。體現瞭歐洲的風味,也意涵瞭硃自清對生活、品味的堅持。
一本體驗歐洲「真」、「善」、「美」,帶著讀者走過歐洲曆史景色,豐富多變的旅遊隨筆。本書記錄瞭歐洲各方麵的觀察和思考。全書從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滂卑故城、瑞士、荷蘭等介紹歐洲。作者接觸瞭歐洲各個層次的人物,經曆歐洲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並查閱瞭大量的資料,因此,能夠為讀者描繪齣一幅生動的歐洲印象圖。
本書特色
硃自清的文章嚮為曆代中小學國語文的選讀文章之必選,而歐遊雜記更是作者於遊曆歐洲後的隨想。作者的文筆輕鬆流暢,可讀性很強,適閤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書中更配閤些許鉛筆畫的圖片,生動地展現齣作者筆下景物的特色。
作者簡介
硃自清
原名自華,號實鞦,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幼年受傳統的古典教育,大學時代即開始創作新詩,一九二三年發錶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發生瞭很大的影響。一九二五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嚮散文,同時開始古典文學的研究。
抗戰爆發後,曾與葉聖陶閤著《國文教學》。享年五十一歲。民初散文傢鬱達夫曾說:「硃自清雖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傢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瞭。」
葉聖陶則說:「現代大學裏,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硃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可見硃自清在當代受到推崇的程度。
作品尚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有著作二十餘種,約二百萬字。
序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西行通訊
這本小書是二十一年五月六月的遊蹤。這兩個月走瞭五國,十二個地方。巴黎待瞭三禮拜,柏林兩禮拜,彆處沒有待過三天以上;不用說都隻是走馬看花罷瞭。其中佛羅倫司,羅馬兩處,因為趕船,慌慌張張,多半坐在美國運通公司的大汽車裏看的。大汽車轉彎抹角,繞得你昏頭昏腦,辨不齣方嚮;雖然晚上可以迴旅館細細查看地圖,但已經隔瞭一層,不像自己慢慢摸索或跟著朋友們走那麼親切有味瞭。滂卑故城也是匆忙裏讓一個俗透瞭的引導人領著鬍亂走瞭一下午。
巴黎看得比較細,一來日子多,二來朋友多;但是盧浮宮去瞭三迴,還隻看瞭一犄角。在外國遊覽,最運氣有熟朋友樂意陪著你;不然,帶著一張適用的地圖一本適用的指南,不計較時日,也不難找到些古蹟名勝。而這樣費瞭一番氣力,走過的地方便不會忘記,也不會張冠李戴—若能到一國說一國的話,那自然更好。自己隻能聽英國話,一到大陸上,便不行瞭。在巴黎的時候,朋友來信開玩笑,說我「目遊巴黎」;其實這兒所記的五國都隻算是「目遊」罷瞭。加上日子短,平時對於歐洲的情形又不熟悉,實在不配說話。而居然還寫齣這本小書者,起初是迴國時船中無事,聊以消磨時光,後來卻隻是「一不做,二不休」而已。所說的不外美術風景古蹟,因為隻有這些纔能 「目遊」也。遊覽時離不瞭指南,記述時還是離不瞭;書中曆史事蹟以及尺寸道理都從指南抄齣。用的並不是大大有名的裴歹剋指南,走馬看花是用不著那麼好的書的。
我所依靠的不過剋羅凱(Crockett)夫婦閤著的《袖珍歐洲指南》、瓦德洛剋書鋪(Ward, Lock & Co.)的《巴黎指南》、德萊司登的官印指南三種。此外在記述時也用瞭雷那西的美術史(Reinach: Apollo)和何姆司的《藝術規範》(C. J. Hclmes: AGrammarof-theArts)做參考。但自己對於歐洲美術風景古蹟既然外行,無論怎樣謹慎,陋見謬見,怕是難免的。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用意是在寫些遊記給中學生看。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書中各篇以記述景物為主,極少說到自己的地方。這是有意避免的:一則自己外行,何必放言高論;二則這個時代,「身邊瑣事」說來到底無謂。但這麼著又怕乾枯闆滯—隻好由它去吧。
記述時可也費瞭一些心在文字上:覺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難。顯示景物間的關係,短不瞭這三樣句法;可是老用這一套,誰耐煩!再說這三種句子都顯示靜態,也夠沉悶的。於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可以說「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的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遊人說,例如 「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若能將靜的變為動的,那當然更樂意,例如 「他的左胳膊底下鑽齣一個孩子」(畫中人物)。
不過這些也無非雕蟲小技罷瞭。書中用華裏英尺,當時為的英裏閤華裏容易,英尺閤華尺麻煩些;而英裏閤華裏數目大,便更見其遠,英尺閤華尺數目小,怕不見其高,也是一個原因。這種不一緻,也許沒有多少道理,但也由它去吧。書中取材,概未注明齣處;因為不是高文典冊,無需乎小題大做耳。齣國之初給葉聖陶兄的兩封信,記述哈爾濱與西伯利亞的情形的,也附在這裏。讓我謝謝國立清華大學,不靠她,我不能上歐洲去。
謝謝李健吾、吳達元、汪梧封、秦善軻四位先生;沒有他們指引,巴黎定看不好,而本書最占篇幅的巴黎遊記也定寫不齣。謝謝葉聖陶兄,他老是鼓勵我寫下去,現在又辛苦地給校大樣。謝謝開明書店,他們願意給我印這本插瞭許多圖的小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