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日益受到重視。2009年增訂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明定稅法解釋及事實認定應以實質經濟原則認定之,其中第3項更明定課稅要件事實之實質認定,應由稽徵機關負舉證責任。颱灣之稅捐稽徵實務,於立法、行政及司法層麵,嚮來強調依法課稅,對於納稅人基本權利之保障則未予以相對應之重視,於2010年修正公布納稅人權利保護章,首度承認納稅人權利並予以明文保護。同時並有稅捐稽徵法第28條第2項退稅請求權等條文之新修正,於形式意義及實質意義上為納稅人權利保護開啓嶄新之扉頁。
因此,本書從實質課稅原則與納稅人權利保護觀點齣發,就兩岸之稅捐法製作進一步之探討,藉以釐清稅法與民法規範之關係,並就澳洲、韓國、法國等法製國傢相關製度作一比較研究與討論。
本書係颱灣大學法律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閤作主辦「第十四屆兩岸稅法學術研討會—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之論文集,內容包含:一、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二、經濟轉型中的稅收調節機製與政策選擇-兼及國傢課稅權的憲法界限;三、實質課稅原則內涵之再探;四、契約類型自由與契約當事人之認定;五、韓國納稅人權益保護製度分析;六、日本、美國、法國稅法上的實質課稅原則。
目 錄
序 葛剋昌
前 言 葛剋昌、賈紹華、吳德豐
作者簡介
總 論
第一章 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 葛剋昌∕3
第二章 經濟轉型中的稅收調節機製與政策選擇——兼及國傢課稅權的憲法界限 賈紹華∕33
第三章 Beyond Form Versus Substance:
A Road Map for Chinese Tax Lawyers Serious about the Rule of Law Yuri Grbich 59
【中譯文】形式與實質的區彆與超越——緻華人稅法界關於重視法治原則的指引 藍元駿;鄭皓文∕115
第四章 論實質課稅原則之功能定位——以徵稅事實為切入 閆 海∕153
第五章 權利(權力)濫用限製視角下之實質課稅原則 席曉娟∕183
第六章 實質課稅原則內涵再探 蔡朝安∕203
第七章 實質課稅原則的憲政評價與適用界限 劉映春∕235
第八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收法定原則的衝突與協調 黃 樺∕255
第九章 稅製變遷的一個分析框架——兼論實質課稅為何以及何以産生 梁文永∕269
第十章 實質課稅類似案例之歧異判決 黃俊傑∕305
第十一章 關於中國大陸實質徵稅原則的立法探討 楊 萍∕335
各 論
第十二章 契約類型自由與契約當事人或納稅義務人之認定 黃茂榮∕357
第十三章 從颱灣實質課稅原則案例看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未來修法方嚮 許祺昌∕417
第十四章 從實質課稅原則視角分析非法收入之徵稅 史正保∕467
第十五章 特殊目的公司穿透製度中的納稅人權利保護 劉天永∕499
第十六章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之立法評析——居住正義之實現與奢侈稅之開徵 廖欽福∕517
第十七章 論有限公司股東之繼承人作為清算人並限製齣境是否妥適?——以實務判決之觀察為中心 邱祥榮∕559
第十八章 論大陸公司閤併中的虧損扣除 李俊明∕585
比較法
第十九章 韓國的納稅人權益保護製度分析 韓相國∕601
第二十章 Default Tax Assessments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 Australia/China Comparison of Rule of Law Implications Nolan Cormac Sarkey∕631
【中譯文】相異體製環境下之逕予核定稅額製——中澳憲法治之比較 藍元駿;鄭皓文∕657
第二十一章 法國稅法上的實質課稅原則及其憲法界限 黃源浩∕673
第二十二章 藉鏡韓國思考颱灣納稅人權利保護製度之興革 黃士洲∕693
第二十三章 以美國Coltec Industries案例簡介「經濟實質標準」 鍾 騏∕725
第二十四章 從日本租稅法律主義與實質課稅原則之爭論稅法解釋與納稅人權保護 蔡孟彥∕743
第二十五章 從國際間解決重復課稅的原則論颱灣所得稅法第8條第3款所得來源地的判斷方式 謝如蘭∕767
附 錄
附錄一 2011年第十四屆兩岸稅法研討會活動紀實——颱北活動花絮∕799
附錄二 2011年第十五屆兩岸稅法研討會活動紀實——瀋陽活動花絮∕803
附錄三 兩岸相關法製∕807
附錄四 本書兩岸用語對照錶∕827
序
契約自由為個人自主發展與實現自我之重要機製,並為私法自治與市場經濟之基礎。除契約經濟內容受財産與工作經濟基本權保障外,亦屬概括行為自由權之一種。為實現個人自由、發展人格及維護自由,除消極排除免受公權力或第三人侵害;國傢仍須積極盡保護義務,建製使契約自由發揮功能之客觀法律製度,使其得以在實現社會中充分發展。
同時,國傢須依法律課稅,從而承擔依現實經濟能力,平等負擔稅負(量能負擔原則)之任務。將量能原則貫徹在稅法之解釋、事實認定方麵,即為實質課稅原則。廣義之實質課稅原則,還包括利用稅法漏洞以規避稅法之強製規定(脫法避稅行為),依稅法立法意旨(量能平等負擔)予以調整,是為契約自由濫用之規製。由於稅法係以量能原則為其結構性原則而與民法以契約自由為基本原則尚有差異。稅法民法同樣規範人民之經濟生活,後因民法發展在先,二者使用相同之法律術語,但由於基本原理與立法意旨有異,是以稅法一直緻力於脫離民法之羈束,重塑其獨立自主性,構成以量能原則為主之法律體係。稅法所規範之對象,雖具有民法上法律形式與契約類型,但僅為其外錶,稅法所須掌握者為私法形式外衣下,依量能原則觀點下之實質負擔能力。
惟量能原則使稅法固然在事實認定與法律解釋上與民法不必一緻,但稽徵機關在個案適用,則須將量能原則具體化,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解釋法律,並將理由告知納稅人。由於兩岸稽徵機關,法律訓練仍未充分,重大實質課稅案件宜踐行正當法律程序,並由外部專業人士參與、立場公正之委員會經充分討論後,作成具有說服力論證說理之決定。實質課稅原則在稅法上誠不可免,惟不能逾越憲法界限,尤其不得侵犯契約自由之核心領域,例如對當事人民事法律關係予以侵擾,或依實質課稅或避稅行為在補稅之外,另予處罰。
兩岸稅法學界及實務界二百餘人,鑑於實質課稅對納稅 人權利影響甚大,有必要形成共識以建製正當法律程序。於2011年4月颱北春暖之時,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在賈紹華副會長率領下渡海匯集颱大法律學院熱烈討論,成果豐碩集為一冊。承資誠聯閤會計師事務所,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在薛明玲所長、吳德豐營運長領導下齣力齣資,其中尤以林東翹會計師、蔡朝安律師、劉力文先生、蕭貴珠女士,世新大學蔡孟彥講師及颱大法律學研究所財稅法組吳怡鳳、林柏霖、陳孟嬋、柯宗佑、曾玠智、鄭皓文同學等齣力特多,使兩岸稅法智慧得以廣傳於世,功不可沒。開幕時颱大法律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同日成立,尤值紀念。斯書既成,綜覽各章,每年兩次兩岸稅法界聚首,場內熾熱之辯駁切磋,場外舊遊之蹤跡,當年之風雨,均點染於筆墨之間。是為序。
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暨財稅法學研究中心主任
葛剋昌 2012.2.1
《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本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最近幾年在颱灣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的許多稅務案件。我相信,很多讀者和我一樣,在看到這些案件時,都會對“公平正義”産生疑問,也會對“納稅人的權利”感到擔憂。所謂“實質課稅”,它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原則,更是對稅收公平的追求。它要求稅捐的徵收,要符閤經濟實質,不能僅僅因為一些形式上的巧閤,就造成稅負的扭麯。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在現實的稅務稽徵過程中,如何去界定“實質”,往往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有時候,稅務機關的解釋可能會讓我們覺得難以接受,或者我們覺得自己受到瞭不公平的對待。這時候,“納稅人權利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兩個方麵,提供清晰的解讀和實用的指導。它應該會詳細闡述,當納稅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哪些法律武器可以使用,有哪些程序可以遵循,以及在整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這對於維護我們作為納稅人的基本尊嚴和閤法權益,至關重要。
评分老實說,看到《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書名,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很多我自己在處理稅務問題時遇到的睏惑。尤其是在我經營小生意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各種稅務申報和核定的問題,有時真的覺得很復雜,也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哪裏沒有做得對,或者會不會被誤解。所謂的“實質課稅”,我理解起來,就是政府不能隻看錶麵現象來收稅,而是要看這個交易的“真”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真的産生瞭應該繳稅的利潤。這聽起來很閤理,但實際操作起來,很多時候都很難界定。比如,有時候跟彆人閤作,金額不大,但形式上有點復雜,稅務員會不會就按字麵意思來收稅,而不是去考慮我們實際的閤作情況?這就涉及到“納稅人權利保護”瞭。我們是不是有權要求稅務員更深入地瞭解情況?在被查核的時候,我們有哪些權利?這本書名讓我感覺,它會深入淺齣地解釋這些概念,並且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告訴我們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评分“實質課稅”和“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兩個概念結閤在一起,感覺這本書的齣發點就非常務實,而且相當有深度。我認為,這兩個概念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所謂的“實質課稅”,固然是為瞭稅收的公平和效率,防止稅負轉嫁和避稅行為,但如果執行不當,或者標準模糊,就很有可能過度侵蝕到納稅人的閤法權益。反之,如果“納稅人權利保護”的原則能夠貫穿於“實質課稅”的實踐中,那麼稅製纔能夠真正做到既有效率,又閤乎公平正義。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從理論層麵,深入分析“實質課稅”的法理基礎,以及它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實踐情況。同時,也可能探討在“實質課稅”原則下,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納稅人權利保障機製,比如,在信息公開、解釋說明、聽證陳述、以及爭議解決等方麵,應該有哪些更具體、更有效的規定。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稅製改革的建議,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稅收徵納環境。
评分哇!看到《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本書名,真的讓人眼前一亮!作為一個在颱灣生活、工作、繳稅的普通民眾,對“實質課稅”這四個字一點都不陌生。平常報章雜誌、甚至親朋好友聚會時,都可能聽到或討論到這個概念,尤其是在一些關於稅務改革、或者是有爭議的稅務案件新聞齣現的時候。我覺得“實質課稅”的精神,其實就是要求稅捐的徵收,要看事情的“本質”,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法律條文的字麵意思。也就是說,政府在徵稅時,不能隻看名義上的交易,而要穿透錶麵,去探究實際的經濟實質。這對於很多中小企業經營者、或者是有復雜財務規劃的個人來說,可能影響非常大。我一直覺得,法律的條文有時候會顯得僵化,而“實質課稅”的原則,就像是給冰冷的條文注入瞭一絲人性化的考量,讓稅製能夠更貼近實際的商業活動和生活形態。不過,如何準確地把握“實質”的界定,就成瞭一個相當專業且復雜的問題。書中應該會深入探討這部分的判定標準、各種案例分析,以及在司法實踐中是如何應用的吧?光是想到這些,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相當紮實,能夠提供許多實用的指引。
评分《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個書名,就像是在為我們這些在颱灣認真繳稅的民眾,打瞭一劑強心針。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稅製是公平的,稅負是閤理的。我常常在想,“實質課稅”這個原則,它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就是為瞭防止“穿鑿附會”,而是要抓住交易的本質,去判斷稅負的歸屬?在實際操作中,我知道這非常不容易,因為很多交易都可能包裝得很復雜。但關鍵是,在復雜之下,我們必須尊重交易的真實麵貌。而“納稅人權利保護”,在我看來,就是對“實質課稅”原則實施過程的一種監督和製約。如果“實質課稅”的界定過於寬泛,或者過於主觀,就很容易變成“任意課稅”。因此,我們需要有明確的規則和程序,來保障納稅人的權利,確保他們不會因為一些不清晰的規則而濛受損失。這本書名讓我感覺到,它可能會深入探討如何在“實質課稅”的框架下,建立起一套更加透明、更加公平的納稅人權利保障體係。
评分“實質課稅”和“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兩個詞在我心裏已經不僅僅是法律名詞,而是代錶著一種更公平、更有人性的稅收環境。我相信,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對颱灣的稅製有深入的瞭解,並且深刻體察到在實踐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關注“實質課稅”如何在具體案例中得到體現。例如,在一些涉及集團企業內部的交易、或者是在海外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如何去判斷其經濟實質?會不會有一些模糊的地帶,讓一些企業有機可乘,而另一些遵守規則的企業反而處於不利地位?而“納稅人權利保護”更是我關心的重點。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在稅務稽徵過程中,納稅人應該享有的知情權、申辯權、以及在發生爭議時的救濟權。特彆是,如果遇到稅務機關的認定與我們實際情況不符時,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提齣證據,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申辯?這本書名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是一種對改善稅收徵納關係的呼喚。
评分這本《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份量,也很有看頭!在颱灣,大傢對稅務問題常常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每天都要接觸,陌生是因為背後的邏輯和法律條文有時候太復雜,我們普通人很難完全理解。我特彆好奇,“實質課稅”這個原則,它到底是如何在實際的稅務行政和司法判決中應用的?在很多涉及避稅、逃稅的案例中,我們經常聽到這個詞,但它的具體操作標準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南?同時,“納稅人權利保護”更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我一直相信,稅收不是單方麵的索取,而是一種社會契約。在履行義務的同時,我們作為納稅人,應該享有哪些不被侵犯的權利?這本書會不會詳細列舉這些權利,並且給齣在實踐中如何去維護這些權利的方法?我想,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把這些復雜的理論概念,轉化為我們普通人能夠理解和應用的內容,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稅務方麵的挑戰。
评分“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仿佛就是對颱灣當前稅製的一種深刻反思與期許。我認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稅收體係,絕不能僅僅是追求稅收收入最大化,而必須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礎之上。“實質課稅”原則,在我看來,正是為瞭實現稅負的實質公平。它要求我們不能被錶麵的形式所迷惑,要穿透復雜的交易結構,去還原經濟活動的真實本質,從而做齣閤理的稅收判斷。然而,在實踐中,如何界定“實質”,往往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這就更突顯瞭“納稅人權利保護”的重要性。這本書名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會深入探討,在“實質課稅”的實踐過程中,如何構建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機製,來確保納稅人的閤法權益不被侵犯。比如,在信息公開、程序正義、以及爭議解決等方麵,有哪些更完善的製度設計?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和前瞻性的建議,指引我們邁嚮一個更具公信力、更受尊重的稅收環境?
评分光是看到《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個書名,就覺得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精準。它觸及瞭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非常核心的議題——稅。而且,“實質課稅”這個詞,聽起來就很有學問,它不僅僅是關於法律條文的堆砌,更是關於如何真正理解和應用法律的精神。在颱灣,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元復雜,各種金融創新、商業模式層齣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稅製還停留在過去那種比較僵化的思維模式,就很容易産生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比如,一些人可能通過巧妙的安排,規避瞭本應承擔的稅負,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因為不瞭解情況,承擔瞭過重的稅負。“實質課稅”的原則,正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它要求我們超越錶麵形式,去探究交易的真實目的和經濟實質。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在不同類型的交易中,如何去認定“實質”,以及在認定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和爭議。這對於企業在進行財務規劃,以及個人在進行投資理財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评分《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這本書名,光是“納稅人權利保護”這幾個字,就立刻觸動瞭我心中最柔軟也是最關注的部分。身為一個誠實納稅的公民,我一直深信,在履行公民義務的同時,我們也理應享有相應的權利,而且這些權利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在颱灣,雖然整體的法治觀念和保障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但畢竟在實際的稅捐稽徵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睏惑、甚至是不公平的情況。比如,有時候會覺得稅務稽徵機關在認定課稅上有過於主觀的成分,或者在程序上沒有充分給予納稅人解釋和申辯的機會。這本書名所傳達的“權利保護”,讓我期待它能夠詳細地闡述,在麵對稅務機關的查核、評定、甚至處罰時,納稅人有哪些法律上的依據和保障?哪些行為是違背法律規定、侵犯納稅人權利的?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說明納稅人是如何成功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的,以及在遇到稅務糾紛時,有哪些有效的救濟途徑?這些實際操作層麵的信息,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能夠提升我對自身權利的認識,並且在必要時,知道如何有效地去爭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