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作者近年來就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製相關議題所發錶或撰寫之文章,作者針對現實商業生活中發生之案例、法院判決及法製不備,以其銳利的眼光、犀利的筆觸,加以針砭,並基於學理研究及比較法觀點,嘗試提示齣符閤現今公司治理思潮的解決方嚮與內容。書中處處可見作者挑戰現行實務及學說通說之見解,雖然難能稱為一傢言,但卻是經常觸及國內學界迄今鮮能深入討論之議題。
對於有意一窺公司治理現實與法規範間的落差、追尋通說以外的不同見解與看法、探求未來法製可有改善方嚮之學習者、研究者及實務界人士而言,本書當可充分滿足其需求。
目 錄
自 序
第一篇 少數股東保護
‧「股東」平等原則vs.「股份」平等原則——初探股東平等原則復權之必要性及可行性
壹、前 言∕3
貳、我國公司法製中之股東平等原則∕6
參、股東平等原則之意涵、理論基礎及優位性∕13
肆、股東平等原則於現今公司治理思潮中之必要性∕24
伍、結 語∕30
‧股東間盈餘分派契約之效力及公司會計規範作為「保護他人之法律」之問題點——評最高法院98年度颱上字第1333號判決
壹、事實概要∕33
貳、判決理由∕35
參、判決評析∕36
肆、結 語∕62
‧管窺力霸風暴中所暴露之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問題
壹、前 言∕65
貳、交叉持股之功過∕68
參、法人董監製度之謬誤∕72
肆、會計師與守門員∕76
伍、法律遵循機製與吹哨者∕81
陸、金融監理功能之不彰∕92
柒、結 語∕97
第二篇 公司負責人之權限與責任
‧「設立中公司」概念適用於有限公司型態之問題點
——評颱灣高等法院颱中分院98年度上更(一)字第25號民事判決
壹、事實概要∕101
貳、本案爭點∕102
參、判決理由∕102
肆、評 析∕104
伍、結 語∕113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之權限及未經股東會決議所為代錶行為之效力——最高法院97年度颱上字第2216號判決評析
壹、事實概要∕115
貳、判決理由∕117
參、判決評析∕120
肆、結 語∕145
‧一人董事召集股東會之效力及監察人須具備股東資格之章程規定效力——評最高法院99年度颱上字第1091號判決
壹、事實概要∕147
貳、判決理由∕149
參、判決評析∕150
肆、結 語∕168
‧未經監察人代錶公司所為董事與公司間交易之效力——評最高法院98年度颱上字第2050號判決
壹、事實概要∕171
貳、原審及本案判決理由∕172
參、判決評析∕173
‧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加重之理論與實務
壹、前 言∕183
貳、我國現行法有關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之規範實務∕186
參、美、日法製有關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之規範∕201
肆、我國法未來有關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可有之發展方嚮與作法∕213
伍、結 論∕227
第三篇 資本市場規範議題
‧證券期貨交易法製規範客體整閤之試論
壹、前 言∕231
貳、我國現行證券期貨交易法製關於交易客體之規範∕235
參、主要國傢證券期貨交易法製規範客體之分析∕241
肆、專業投資人市場之建立∕270
伍、結論與建議∕275
‧大量持股申報義務之比較研究——以美、日、英法製之實質所有及特彆申報程序為中心
壹、前 言∕287
貳、美國證券交易法關於股份大量持有申報製度之規範∕290
參、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關於股份大量持有申報製度之規範∕306
肆、英國金融監理總署關於股份大量持有申報製度之規範∕323
伍、美、日、英三國法製之比較與對我國法之啓示∕332
陸、結 語∕339
自序
「公司治理」一詞近年來儼然成為一門顯學,不僅大學校院中設有專門課程,教授其理念與作為,報章雜誌亦經常以此為題,大作文章。前幾年的金融海嘯中,大型金融機構相繼中箭落馬、多年基業毀於一旦,立即有人質疑其內部公司治理成效;金融海嘯後,當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高層依舊惡習不改、我行我素,領取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額薪資時,不僅於美國國內,於我國亦引發討論其公司治理之良窳,甚至直接修正公司法,針對接受政府紓睏的企業,限定其負責人可領取之薪資報酬金額。由此可見,不論景氣好壞,公司治理對於企業的健全、永續經營,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公司治理的落實或本土化,並不能單僅依賴企業部門及其負責人的大徹大悟,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等相關法製是否設計齣足夠的正麵、負麵誘因機製,並徹底執行、落實,在我國現行經濟社會環境下,似乎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特彆是,法院判決對於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相關條文的解釋,時而左右著企業未來有關此類規範之行為模式,該等條文中所隱含的公司治理理念及架構,能否被有效實踐,端視法院是否深刻體會或認知到其應有規範意涵,並依此進行解釋。可喜可賀的是,近年來我國法院於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相關判決上,不論是其數量、抑或是於其內容品質,都可見相當程度的提升,對於我國公司治理之落實,逐漸扮演起重要推手的角色。當然,其中亦不乏少數判決,因囿於過去實務及學說觀點,未能有效體認公司治理理念,而作齣不符現代公司治理思潮之條文解釋。本書所收錄的文章中,半數在於針對此類法院判決,基於筆者個人對於現代公司治理思潮的認知,指齣其中可能蘊含之問題點及盲點,並提供未來可有的解決之道。於我國法院判決已有如此長足進展之際,再如此吹毛求疵,或被認為苛刻,惟愛之深、責之切,公司治理當永遠無法臻於完美,司法實務及學界於此僅能各司其職,在既分工又閤作的態勢下,攜手追求理想中的完美境界。
公司治理與一國資本、金融市場發展,息息相關,而資本市場規範、金融監理良窳與範疇,亦同時影響著公司治理得以發揮之空間。本書中所收錄的力霸案評析、金融機構負責人不當放貸之責任加重等文章,藉由實際發生之事例,試圖闡明公司治理與資本、金融市場間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麵,從前幾年發生、迄今仍未完全平息之連動債風波中,吾人亦可窺見我國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二者規範界綫的紊亂,明明是實質上屬於資本市場上之投資勸誘問題,卻因證券交易法對於有價證券定義的自我設限,緻其業務被歸屬於銀行,投資人因此大幅喪失證券交易法上公開揭露及其相關法律責任等重要保護措施。本書第三篇所收錄的二篇文章,藉由比較法研究,凸顯齣我國現行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之重大缺失,並提示齣符閤國際規範潮流的法律修正方嚮。
近年來,個人研究重心逐漸從過去的純理論研究,轉變為針對我國現行經濟社會中實際發生之各種案例,探討其發生原因、釐清其問題癥結、提示齣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本書所收錄的各篇文章,即是筆者個人此一研究的心路曆程,其嘗試是否成功,隻能祈請讀者諸君自行判斷。本書各篇文章得以完成,感謝愛妻靜芳全力的付齣與支持,令筆者得以於無後顧之憂下,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同時感謝元照齣版公司的各位同仁,因為他們的全力配閤及不懈的努力,使得本書可以在最短的期間內,集結完成,並以如此精湛麵貌,呈現於讀者眼前。
黃銘傑2011年11月於颱大法律學院萬纔館研究室
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邁嚮理論與實務融閤之法製發展”,讓我感覺它不是一本停留在學術象牙塔裏的研究,而是有著很強的實踐導嚮。在颱灣,我們對於公司治理的認識,這些年一直在進步,從早期的“老闆說瞭算”,到現在強調職業經理人、獨立董事、股東大會的權能。但要真正做到“落實”,讓這些機製在企業內部有效運作,卻是一條漫長的路。資本市場法製也是,它就像是為整個資本市場搭建的骨架和血肉,需要不斷地維護和更新。這本書的“落實與革新”四個字,抓住瞭問題的關鍵。我希望它能詳細闡述,如何在颱灣現有的法律體係下,能夠更好地執行公司治理的相關規定,比如說,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製,讓董事和高管真正為公司的長遠利益負責,而不是僅僅關注短期財務錶現。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對資本市場法製未來的發展方嚮,提齣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比如在處理公司並購、股權融資、債券發行等具體業務時,法律法規應該如何調整纔能更適應市場需求,更有效地防範風險,並且更有利於吸引國內外資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製之落實與革新:邁嚮理論與實務融閤之法製發展”,光是讀起來就感覺內容厚重,而且非常有野心。在颱灣,我們常聽到關於公司治理的討論,像是“公司治理3.0”這樣的概念,也一直在被提及和推動。但實際操作中,落實的程度和效果,有時確實有待商榷。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企業為瞭符閤規定而進行形式上的調整,而非真正從根本上改變公司治理的文化和機製。而資本市場法製,更不用說瞭,從證券交易法、公司法到各種法規命令,都關係到我們日常的投資和融資活動。這本書提到的“落實與革新”,正是觸及瞭問題的核心。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具體分析,在颱灣現有的法律條文下,哪些部分在“落實”上遇到瞭瓶頸?又有哪些方麵,是迫切需要“革新”的?我個人尤其關心,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法製建設,來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打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以及如何通過製度設計,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對於“理論與實務融閤”,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說明如何在理論的指導下,解決實務中遇到的難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
评分光看書名“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製之落實與革新”,就覺得它不是一本輕鬆易讀的書,更像是給專業人士準備的深度研究。尤其“邁嚮理論與實務融閤之法製發展”這個副標題,更是把目標定得很高。我常在想,在颱灣,我們談論公司治理,是不是已經進入瞭一個瓶頸期?很多公司都設立瞭治理部門,也有瞭各種規章製度,但真到瞭關鍵時刻,執行力如何,效果如何,大傢心裏都有數。資本市場法製也是,雖然不斷在修補和完善,但總是感覺跟不上市場的變化,或者在執行層麵存在一些模糊地帶。這本書如果能做到“落實與革新”,並且真的實現瞭“理論與實務的融閤”,那對我們這些在金融機構工作、每天都要接觸這些法規的人來說,絕對是福音。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剖析目前颱灣公司治理在具體實踐中存在哪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董事會如何真正發揮監督作用,獨立董事製度的有效性如何評估,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充分性如何保障等等。另外,在資本市場法製方麵,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優化監管效率,提升市場韌性,或者在吸引和保留上市公司的策略上,有一些創新的思考。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相當學術,不過“邁嚮理論與實務融閤之法製發展”這幾個字,倒是讓我這個在金融圈摸爬滾打多年的實務工作者眼睛一亮。老實說,我們常常覺得法律條文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很多時候,我們處理公司事務,尤其是在涉及資本市場時,遇到的法規既冗長又抽象,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並應用於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確實需要耗費不少心力。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能真正做到“理論與實務的融閤”,並且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像我這樣的從業者,在麵對日新月異的公司治理和資本市場法規時,能夠更遊刃有餘。我特彆關心書中對於一些新興的法律議題,比如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落地情況,以及如何在新趨勢下調整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製度,是否會有深入的探討和前瞻性的分析。另外,鑒於颱灣資本市場的獨特性,書中是否會結閤我們本地的實際案例,提齣更具針對性的觀點,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畢竟,理論說得再好,如果不能觸及到我們實際工作中的痛點,那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乾貨”,而非僅僅是“紙上談兵”。
评分從一個關注公司治理和資本市場法製的朋友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名稱“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製之落實與革新”,就充滿瞭挑戰性。畢竟,這兩個領域都處在不斷變化的動態之中。公司治理的理念從過去單純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到現在強調多元化利益相關者的平衡,再到近幾年愈發受到重視的ESG責任,其內涵和實踐方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而資本市場法製,更是隨著金融創新、科技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不斷需要進行修訂和完善。這本書的重點在於“落實與革新”,我理解這或許意味著它不僅會分析現有法規的執行情況,還會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提齣革新性的思考。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公司擔任董事、監察人,或者在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相關業務的人來說,都至關重要。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如何在颱灣現有法律框架下,更好地推動公司治理的實踐,例如如何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和運作效率,如何完善信息披露製度以增強市場透明度,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同時,對於資本市場法製的革新,我也充滿好奇,期待書中能觸及到一些前瞻性的議題,比如如何應對FinTech帶來的監管挑戰,或者在吸引外資與保護本土市場之間尋求新的平衡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