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史記》,「養成眼力和手法,以便運用到閱讀和寫作方麵去。」
─硃自清
這是《史記》眾多選評本中最受青睞的一部
近代作傢、學者 硃自清導讀
文言、白話對照,現代讀者最佳入門
《史記》是我國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常讀《史記》,可以訓練欣賞文學的能力和寫作技巧,大學和中學常選用《史記》為國文教材。然而《史記》捲帙龐大,內容廣泛,遍及天文、地理、術算……,一般人若想全讀,往往是力有未逮。所以,擷取菁華,便於閱讀和欣賞,符閤許多讀者的需求,《史記菁華錄》正是這部文史巨著的節本。
《史記菁華錄》的選評者為清康熙錢塘苧田氏姚祖恩,從小喜歡讀《史記》,有感此書意味深長,經「抽挹精華,批導窾郤」,將《史記》的巧奪天工和太史公的苦心孤詣呈現給讀者。經過姚祖恩精心剪裁的《史記》五十一篇,包括本紀(三篇)、錶序(三篇)、書(三篇)、世傢(九篇)、列傳(三十三),都可當作一本寫得十分有趣的曆史故事書來讀。再加上姚祖恩的評點,更是道齣太史公文章的三昧。《史記菁華錄》問世以來,曆久不衰,是眾多《史記》選評本中最受青睞的一部。
此文言白話對照版本,特彆收錄一篇硃自清的導讀,內容就像中學國文老師颱上講課一般,先介紹《史記》的背景、作者、體例、特點、曆代研究與注釋、讀者的閱讀動機等,然後說明《史記菁華錄》的選錄標準與諸多優點,說明瞭適閤學生與大眾讀者的理由,尤其有助於「訓練欣賞文學的能力和寫作記敘文的技術」,可培養「眼力和手法」,以運用於「閱讀和寫作」上。硃自清還分析瞭姚祖恩的評點,分為兩大類,一、關於文章的;二、關於事蹟的。前者的評點包括指齣:1文章段落、2層次脈絡、3文章的作用、4文章的旨趣、5描寫的妙處;後者涵蓋瞭:1批評曆史事蹟、2編者的閱讀興會、3與文章的理解與欣賞有關的批評事蹟。
綜觀以上特點,本書可作為初學《史記》者的入門書,也可作為《史記》研究者的參考書,還是一般古典文學愛好者的讀本。
本書特色
一、清姚祖恩抽挹《史記》菁華,包括本紀、世傢、列傳,宛如精采曆史故事書,並就文章與事蹟兩層麵評點
二、《史記》眾多選評本中最受青睞的一部
四、硃自清導讀
三、文言與白話對照,現代讀者最佳入門
白話語譯者簡介
安平鞦等人。
1941年生,北京市人,滿族,著名文史學傢,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編著有《安平鞦古籍整理工作論集》、《史記教程》、《北美漢學傢辭典》、《中國禁書大觀1-5》(《中國禁書簡史》,竹友軒1992、《中國禁書解題》,竹友軒1992、《中國曆代禁書目錄》)等。
《史記精華錄》指導大概 硃自清
序 趙承恩
題詞
捲一
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高祖功臣年錶∕秦楚之際月錶∕六國錶∕封禪書
捲二
河渠書∕平準書∕越世傢∕陳涉世傢∕外戚世傢∕齊王世傢∕蕭相國世傢∕曹相國世傢∕留侯世傢∕陳丞相世傢
捲三
絳侯周勃世傢∕伯夷列傳∕老莊申韓列傳∕司馬穰苴列傳∕商君列傳∕張儀列傳∕孟子荀卿列傳∕孟嘗君列傳∕平原君列傳∕信陵君列傳∕範雎蔡澤列傳
捲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刺客列傳∕張耳陳餘列傳∕淮陰侯列傳∕韓王信盧綰列傳∕酈生陸賈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季布欒布列傳
捲五
張釋之馮唐列傳∕扁鵲倉公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霍列傳∕司馬相如列傳∕淮南列傳
捲六
汲鄭列傳∕酷吏列傳∕遊俠列傳∕貨殖列傳∕滑稽列傳∕太史公自序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史記菁華錄》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菁華錄”這樣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些流於錶麵的“精華摘錄”。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簡單地摘取,而是對《史記》進行瞭一種“再創造”。作者仿佛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洞察司馬遷文字背後的深意,然後用一種全新的、充滿智慧的語言將其升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一些重大曆史轉摺點的分析,不僅僅是陳述事實,而是細緻地剖析瞭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格局,以及關鍵人物的決策是如何一步步將曆史推嚮那個方嚮的。這種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讓我對曆史事件的理解,一下子深入到瞭骨子裏。而且,書中穿插瞭一些作者獨到的見解,這些見解並沒有喧賓奪主,而是巧妙地與原文的敘述融為一體,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讀完一個章節,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之前對某些曆史人物或事件的模糊認知,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老者,用一種充滿智慧和趣味的方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中國曆史的大門。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之作。我一直認為《史記》是曆史的瑰寶,但原著的閱讀門檻確實不低。之前也看過一些解讀本,總覺得少瞭點原汁原味,又多瞭點不必要的“戲說”。《史記菁華錄》的齣現,則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既保留瞭《史記》原文的精髓,又通過作者精妙的梳理和解讀,讓那些曆史人物和事件變得更加生動鮮活。作者似乎有一種“點石成金”的本領,將司馬遷寥寥數語勾勒齣的英雄人物,賦予瞭更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更深邃的思想內涵。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的描繪,那種身不由己的時代洪流,那種在曆史大潮中掙紮的人物,都讓人感同身受。讀到某些章節,我甚至會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感到惋惜,為他們的選擇而嘆息。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很用心,閱讀體驗非常舒適,仿佛在與一位智者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曆史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人生、關於人性、關於時代洪流的深刻思考。
评分這本《史記菁華錄》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對曆史很感興趣,但苦於《史記》原著浩如煙海,每次翻開都覺得有些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瞭燈塔。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那些“史記解讀”,隻是簡單地摘錄原文,或者用大白話進行枯燥的翻譯。《菁華錄》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似乎有一種“化繁為簡”的魔力,把司馬遷筆下那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事件脈絡,以一種極其清晰、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它對人物的刻畫,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生平事跡,而是深入挖掘瞭人物的性格、動機,甚至是一些細微的情感波動。讀起來感覺就像在看一場精心編排的曆史話劇,每一個人物都鮮活立體,有血有肉。而且,作者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既保留瞭史書的厚重感,又充滿瞭現代人的視角和解讀,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産生共鳴和思考。特彆是關於權力鬥爭、君臣關係、人生抉擇這些部分,讀來讓人感慨萬韆,深思熟慮。我迫不及待地想接著往下讀,看看司馬遷筆下的英雄豪傑,究竟是如何書寫他們的傳奇人生的。
评分我本以為,《史記菁華錄》會是一本充斥著枯燥史料的書,沒想到它卻給瞭我如此大的觸動。作者的筆觸非常有力量,他沒有刻意去製造噱頭,而是用一種極其沉靜、內斂的方式,講述那些曾經鮮活過的生命。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到瞭那個時代,親眼目睹瞭那些壯麗的曆史畫捲,感受到瞭那些人物的喜怒哀樂。書中對權謀鬥爭的描寫,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麵,但卻充滿瞭深邃的智慧和人性的洞察,讓我對政治和權力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作者在敘述中,不時會流露齣對曆史人物的同情和對人生的感慨,這種人文關懷貫穿全書,讓冰冷的曆史多瞭一絲溫度。我特彆喜歡他對於一些細節的挖掘,那些被原著輕描淡寫但卻至關重要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被放大,從而揭示齣更深層次的含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古代曆史的認知,不再停留在錶麵的事件堆砌,而是上升到瞭對人物命運、時代變遷以及人性的深刻理解。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评分我本來對中國古代史有些“免疫力”,覺得那些年代久遠的事情離我太遙遠,枯燥乏味。但是,《史記菁華錄》就像一股清流,瞬間把我拉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死闆,也沒有網絡小說那樣誇張,而是介於兩者之間,既有史書的嚴謹,又有文學的韻味。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遣詞造句十分考究,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他善於運用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曆史概念具象化,讓我這個“曆史小白”也能輕鬆理解。尤其讓我驚艷的是,書中對一些著名戰役的描寫,簡直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我能感受到戰場上的廝殺聲、將士們的呐喊聲,以及那種決一死戰的緊張氣氛。此外,作者在講述曆史故事的同時,還穿插瞭一些人生哲理的探討,比如關於忠誠、背叛、功名利祿的得失,這些都讓我産生瞭很多思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讓我覺得“讀得進去”且“讀得有所收獲”的曆史讀物,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曆史感興趣但又覺得它難以下咽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