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書附贈傅佩榮教授主講「聽莊子說美感」有聲CD】
快樂不快樂、有錢不有錢?
跟著老莊一起顛覆你的人生相對論,
終結在善惡美醜中掙紮的自擾生活!
如果你不懂為什麼有錢的都是彆人、不是自己?
煩惱為什麼生活中痛苦比快樂多?
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追求名利、競爭到底?
其實,這些看似人生大哉問的相對祕密,
老莊早在幾韆年前就告訴你瞭!
【老莊的犀利觀點】
做人最好要「呆若木雞」,放空自己,營造莫測高深的假象,如此便能所嚮無敵!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雖然看似已經沒戲唱瞭,卻纔是修練的最高境界!
人生本來就是「生齣入死」,從齣生走嚮死亡,所以也就沒什麼好怕的瞭!
會叫的鵝不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纔會落得被殺來當下酒菜的下場!
不擇手段所獲得的財富,就像靠「吮癰舐痔」——舔人濃瘡、痔瘡換取富貴一樣,令人不屑!
國學大師傅佩榮教授透過多年鑽研心得,以《道德經》與《莊子》二書為文本,完整、有體係地探究許多人生中最根本的相對觀念,例如美與醜、苦與樂、貧與富、生與死等。帶你從寓言故事中看老莊的幽默風趣與犀利言詞,學習他們對擾人世俗觀的獨到見解,看透生命真相,活齣自在人生。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於颱北。輔大哲學係畢業,颱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颱大哲學係教授。近年緻力於在大陸推廣國學,曾在央視「百傢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東方衛視「世界文明講壇」擔任主講。2008年獲《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為文化類「年度風雲人物」。曾獲教育部頒發教學特優奬,並榮獲國傢文藝奬、中正文化奬。論著豐富,寫作涵蓋哲學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勵誌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解讀五大經典》係列、《原來孔子這樣說》係列、《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係列、《不可思議的易經占蔔》、《易想天開看人生》、《儒道天論發微》、《儒傢哲學新論》等百餘種。詳細介紹請參考「象飛音樂工作室」 flyinnmusic.pixnet.net/blog
自序
1號相對論 美與醜
豬跟蘋果長得怎樣,關人類何事!
誰是「環肥」?
受寵的醜妻
慢慢走,欣賞啊!
萬物的美,不需要說明
天下無美醜,庸人自擾之
2號相對論 善與惡
做好事不叫「善人」
為瞭行善,死瞭半村子的人
報德好?報怨好?
孝順的重點在於「忘記」
真性情纔能行善避惡
3號相對論 利與害
欲望帶來災難
莊子被當成瞭小偷?!
打滾的烏龜好過祭祀的牛
嬰兒比韆金璧玉更值錢
享樂前先問酒肉來源
拿多拿少,整體都是一樣的
4號相對論 爭與不爭
爭再多也是白費
做人要呆若木雞
蝸牛角上的競爭
把自己變成一艘空船
心靈無限大
5號相對論 有用與無用
用對地方纔有用
會叫的鵝反被殺
孔子的書都白讀瞭
在亂世中活得更自在
不為所動纔有真自在
6號相對論 苦與樂
容易滿足,就沒有苦樂的問題
苦樂全在一念之間
哪裏來、哪裏去
殘疾是最快樂的
超越苦樂的自在瀟灑
7號相對論 富與貧
藉錢藉得理直氣壯
貧窮不是病,有理想不能實現纔是病
平均是福,多餘是害
有錢人的六大災難
窮也要窮得快樂
8號相對論 生與死
生命是藉來的
死瞭變骷髏還比當人快活
莊子的特殊葬禮
莊子的「修心」之法
「死」引發根本的智慧
記得鞭打落後的羊群
9號相對論 外化與內不化
忘瞭我是誰
影子的故事
放下身段是第一步
莊子交朋友的原則
把「應該」變成「願意」
一切迴歸「道」
10號相對論 道與逍遙
螻蟻、雜草中也有「道」
「道」與「上帝」殊途同歸
用「無為」治療憂鬱癥
捉蟬的技巧
露肚皮的王羲之
自序>老莊的相對論 傅佩榮
人間有許多價值是相對的,譬如美與醜,善與惡,苦與樂,利與害,爭與不爭,有用與無用。這些相對的觀念不能脫離每個人「主觀」的判斷。即使是同一個人,從年少到年老,也可能對某種情況作齣相對的判斷。
老子與莊子代錶道傢思想,他們對這些價值的相對看法與一般人相同嗎?當然相同,但是卻另有一番深刻的思考。
一般人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觀察,談起相對的價值,就會齣現不確定的感覺,好像什麼都不可靠。老莊呢?他們提齣的「道」字,代錶瞭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代錶瞭包容一切的整體。由整體的角度看來,所有的價值都是相對的。這種觀點並非齣於個人主觀的體驗,不帶有任何情緒的因素,因而具有普遍的意義。
價值的相對性基於萬物的相對性而有。所謂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變化所代錶的是:齣於虛無,又入於虛無。因此,嚴格說來,萬物並不存在。
莊子認為:古人的智慧抵達至高境界,因為他們明白「未始有物」,亦即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過。真正存在的,自始至終都是「道」,或者應該說,無始無終都是「道」。沒有道,就沒有萬物;但是沒有瞭萬物,道卻依然存在。這是道傢立言的要旨。
依邏輯方式思考,從相對論必定衍伸齣懷疑論,從懷疑論又難免接上瞭虛無論。如此一來,人生豈非南柯一夢?道傢提醒我們:萬物確實如夢似幻,但是「道」卻是真實而永恆的。因此,人生的功課隻有一門,就是設法悟道。
既然談到功課,就錶示需要修練。莊子多次使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語,聽起來有些消極無奈,其實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唯有讓人的身心擺脫相對的欲望與意念,進入一種虛靜狀態,然後人的「精神」纔會展現齣來。此時所展現的精神,就是悟道的契機。
換言之,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莊子發揮此說,把「人亦大」落實於「精神」層次,可謂完美的詮釋。
問題在於:能夠經由修練而展現精神層次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莊子一再使用像「真人、神人、至人、天人」這些閤成名詞,目的是要告訴我們:單單做一個凡人是遠遠不足的。
有些人以為道傢是要我們順其自然,好像那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是誰能真正做到順其自然?少瞭對「道」的覺悟,又未能修練身心,則順其自然隻是放任、懶惰、推卸責任的藉口而已。
老莊的相對論並非一般的相對論,因此我們還可由此得知:富貴與貧賤是相對的,生與死是相對的。能明白這兩點,已經是不平凡的見識瞭。老莊還要再進一步,反璞歸真,肯定人類生命的意義,就是:外在與世人同化,內心卻完全不受乾擾;覺悟瞭無所不在的道,因而可以自在逍遙。這時所談的「外化與內不化」,以及「道與逍遙」,就不是簡單的相對論,而是人生的理想境界瞭。
我於二○一○年在東方衛視的「世界文明講壇」主講瞭十集「老莊的智慧」,講稿整理成書,形式有些特彆,其中加瞭許多像是旁白的問句,原是為瞭吸引電視觀眾的注意力,如今寫在書中彆有一些趣味,使閱讀變得較為輕鬆。
本書書名所用的「相對論」,當然不是物理學的意思,而是並列兩種相對價值,進行深入討論,藉此突顯老莊的思想。凡引述老子與莊子的語句,都在章後附上原文,以便讀者參考。
我近年齣版瞭幾本介紹道傢的書,本書是兼顧老莊而談的,所論較為完整。書中十章所列的十組價值觀,則是新的探討方式。我推廣國學的用心是一緻的:希望扮演橋樑,讓讀者更容易進入原典的世界。
這本《老莊的相對論》的名字,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對情感和人際關係睏惑的寫照。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看起來“不太搭”的人,卻能走到一起,而且還顯得那麼幸福?“美女愛野獸,帥哥迷恐龍”,這句話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和話題性,足以勾起任何一個對人性充滿好奇的人的探索欲望。我一直認為,老莊的哲學思想,尤其是“齊物論”和“逍遙遊”,都蘊含著一種超越錶象、追求內在自由的精神。所以,當我在書名中看到“老莊”二字時,我立刻就産生瞭強烈的興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運用中國古代的智慧,來解讀現代社會中那些看似違背常理的吸引力現象。也許,所謂的“吸引力”,並非僅僅是外在條件的匹配,更是內在需求的填補,是靈魂深處的共鳴,甚至是兩種截然不同特質的碰撞所産生的火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顛覆性的思考,讓我不再用單一的、功利性的眼光去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能夠理解到,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裏,總有一些看似矛盾的東西,反而構成瞭最奇妙的聯係。
评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就被它的書名深深吸引。“老莊的相對論”,這個組閤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哲學與現代科學碰撞的火花,而“為什麼美女會愛上野獸、帥哥會迷上恐龍?”這個子標題更是直擊人心,仿佛直接拋齣瞭一個所有人都曾好奇卻又難以解釋的問題。我一直覺得,我們對於“吸引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我們習慣於用外在的標準去衡量一切,卻忽略瞭內心深處那些更加復雜和微妙的驅動力。作者用“相對論”這個詞,我猜想是在強調吸引力的不確定性和多維度性,它不是一個絕對的公式,而是會隨著觀察者的角度、情境的變化而産生不同的結果。而“美女愛野獸,帥哥迷恐龍”這樣看似不閤邏輯的例子,恰恰可能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也許,所謂的“野獸”身上有著一種我們所缺失的自由和力量,“恐龍”則代錶著一種穩定的陪伴或者某種獨特的趣味。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固有的思維模式,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去理解那些我們看似無法解釋的情感連接,並且從中獲得一些對於人際關係更深層次的洞察。
评分這本《老莊的相對論》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一個“相對論”就點燃瞭我探究的興趣,再加上“美女愛野獸,帥哥迷恐龍”這樣的反差和疑問,簡直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瞭我內心無數的漣漪。我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力,很多時候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和單一,總有一些隱藏的、不閤常理的邏輯在裏麵。書名裏的“老莊”二字,更是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智慧的代錶,莊子“齊物論”的思想,虛實相生,辯證統一,在麵對愛情這種復雜的情感時,會不會有新的解讀?我期待著作者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將老莊的哲學思想與現代人的情感睏惑相結閤,為我們揭示那些看似違背常理的吸引力法則。書名中的“美女愛野獸”和“帥哥迷恐龍”雖然是極端的例子,但背後映射的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般配”的組閤,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與自身條件“不匹配”的人産生好感?是內在的某些特質吸引瞭對方,還是這種差異本身就構成瞭某種奇妙的張力?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書裏是如何剖析這些心理的。
评分一直以來,人類的情感世界都像是一個巨大的迷宮,充滿瞭麯摺和不確定性。尤其是當談及“吸引力”這個話題時,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門當戶對”的思維定勢,認為外貌、條件、地位等因素纔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然而,現實生活卻總是不乏那些“跌破眼鏡”的配對,讓我們不禁發齣“為什麼?”的疑問。《老莊的相對論》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痛點,它用一種極具概括性和顛覆性的方式,拋齣瞭“美女愛野獸,帥哥迷恐龍”這樣看似荒謬卻又引人深思的問題。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運用“老莊”的智慧來解讀這一切。是說“物極必反”,當一切都趨於完美時,反而會産生一種空虛感,而某種“不完美”反而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好奇?還是說,在潛意識層麵,我們都在尋找能夠彌補自身缺失的那一部分,而“野獸”和“恐龍”恰恰代錶瞭某種我們自身不具備的特質?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全新的觀察世界的視角,不再局限於錶麵的邏輯,而是深入到人性的幽深之處,去挖掘那些驅動我們情感選擇的隱形力量。
评分我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精美的封麵設計吸引瞭,古樸的字體搭配上充滿想象力的插畫,仿佛已經預示著一場思維的冒險。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質感,加上附贈的有聲CD,讓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又高瞭不少。我一直認為,對於“吸引力”這種抽象的概念,光是理論性的論述往往顯得枯燥乏味,而如果能配以生動的解讀和案例,那效果會截然不同。《老莊的相對論》這樣的命名方式,以及“美女愛野獸,帥哥迷恐龍”這樣大膽的設問,就已經暗示瞭本書的非凡之處。我猜想,作者並非要進行簡單的因果分析,而是會深入探討吸引力背後的深層心理機製,甚至是運用一種“移情”或者“投射”的視角,來解讀那些看似不閤邏輯的情感聯係。比如,所謂的“野獸”可能並非真的指代外貌醜陋,而是隱藏著一種未經雕琢的原始力量,一種安全感,或者是一種反叛世俗的特質,而“恐龍”也可能象徵著某種穩定、成熟,甚至是某種難以馴服的獨立個性。我期待書中能有很多齣人意料的解讀,能夠打破我固有的認知,讓我從新的角度去審視人際關係中的吸引力法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