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著者 原文作者: Tulku Urgyen Rinpoche
齣版者 出版社:橡實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譯者: 項慧齡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0/09/20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1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挖掘你心中的寶藏吧!
  它能帶你直接走向心生恐懼的地方。
  它能幫你面對生命中的煩惱和難題。
  它能辨別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
  它能讓你看到自己的潛能,照見內心的覺醒!

  大圓滿瑜伽士 / 蓮花生大師伏藏持有者--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生命的最後兩年,最重要的心性開示
  引領修行者了悟自身真正的力量!

  《如是》分為上冊【心要口訣篇】、下冊【實修問答篇】。在這兩本書中,祖古.烏金仁波切為了傳授諸佛證悟最迅捷的道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兩年(1994年和1995年),將他一生實際應證佛法的經驗與靈修成就,直接引領禪修者認識自己的心。

  祖古.烏金仁波切的直接口耳教導,讓那些遇見他的人由衷敬慕、喜於修行,並且對教法產生深刻的信任與信心。在教導修行方法時,祖古.烏金仁波切把最重要的重點放在如何安住於正見的定靜之中。他一再地教導所有人從事不同層次的修行的重要性,也強調共與不共的前行法。他說在究竟上,教法和修行法門應該要讓我們直接認識心性。他總是教導三大傳統之無別見地:大圓滿的本淨見、大手印的心無為見,以及中觀的心無造作見。

  他說:請仔細觀見你的心性,這是所有大圓滿教法的精髓。只認識心性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發展這種認識的強度,然後獲得穩定的認識。就是這樣!透過不斷不斷地認識它、熟悉它,直到你瞥見它為止。因為這將使你邁向勝者的迅捷之道。

  當修行者透過上師的指點而認識自性時,這就是了知什麼是「如是」,即修持沒有受到二元執著染污的本初覺醒狀態,它代表所有顯現和存在的事物,都已經是遍在的清淨──勝者們的壇城,這蘊含著了悟自身真正力量的關鍵。

作者簡介

祖古.烏金(1920-1996)

  稱謂:
  祖古烏金,藏傳佛教噶舉派領袖噶瑪巴所賜予的名字,意指「一位了證大師的功德」。

  傳承: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秋.巴炯(Konchok Paldron)為大伏藏師秋吉.林巴之女,婚配給倉薩家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opel)。祖古.烏金仁波切也終其一生,全心全意地修持、護持這些教法。許多已經了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裡領受《新伏藏》灌頂。

  轉世: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二十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現居於印度比爾)之子,名為烏金.吉美.惹瑟(Orgyen Jigme Rabse)。

  成就:
  卓越的大圓滿祕密瑜伽士。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空氣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上說,「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是具有偉大了證次第的行者圓寂時的特徵。

  教學: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邃的禪修了悟聞名,也以傳授這些根本教法時,簡潔易懂又幽默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他的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不論對象是誰,他都能引領你一步步進入心的自性經驗;他會從每個可能的角度為你揭露心性,幾乎就是一再地向你灌輸,直到你瞥見它為止。由於他的話語都直接出自他的體驗與智慧心,所以他每次給予的直指心性教授,都不會有所重複。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
  現專事翻譯,作品包括《當和尚遇見鑽石》、《修行百頌》、《你可以更慈悲》、《拙火之樂》等。

著者信息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 言】
【導言一】無別的本質/確吉.尼瑪(Chokyi Nyima)仁波切
【導言二】覺受與證量的力量/慈克.秋林(Tsikey Chokling)仁波切
【導言三】無雲晴空∕措尼(Tsoknyi)仁波切
【導言四】平等的生活與修行/明就(Mingyur)仁波切

第一章 根基:佛性
一個瑜伽士就如同之前被附身,如今鬼靈已經離開的人。當我們「被附身」時,這個心在迷妄中思考,在迷妄中行動,但是在認識心性(本覺)的那一刻,附身的鬼靈立即消失。

第二章 岡波巴四法
每個人都具有佛性,一切有情眾生都具有佛性,無一例外。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擁有佛性,而落入迷惑之中,在輪迴中流轉。想像一顆如意寶掉入泥漿之中,外表覆上一層爛泥。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這顆如意寶;然後,需要清潔它。

第三章 佛不在他處
解釋心性的理論如同描述印度菜、中國菜等不同美味可口的佳肴,以及說明每一種佳餚的口味。你對這些菜餚嚐起來可能是什麼樣子有智識上的想法,但是你可以去聽一百場演說,有的仍然只是一個想法而已。

第四章 存在與不存在
如果你相信有一種東西稱為「心」,那麼它只是一種念頭;如果你相信沒有一種東西稱為「心」,那麼它只是另外一種念頭。你的本然狀態,離於任何種類的念頭,那即是佛性。

第五章 覺受
當過去已經消逝,未來尚未到達時,你當下的覺醒就在那裡。我們全都擁有這種覺察的品質,否則我們就是一具死屍!切勿調查這當下的覺醒,切勿對這當下的覺醒製造念頭,因為這是一種二元執著的行為。

第六章 生圓雙運
真正的生起次第應該在真如三摩地內開展,如同一個影像出現在一面明亮的鏡子上。明光三摩地如同唐卡繪畫的影像,當這個影像顯現時,鏡子不會失去它本身的明亮。換句話說,不要為了讓生起次第生起,而把圓滿次第拋在腦後。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
圓滿次第如同有一個電燈泡在你的心臟中央,而生起次第如同在一面牆上畫一個電燈泡。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打開畫在牆壁上的電燈泡,但是它將會提醒你有一個真正的電燈泡,使你能夠更輕易地認識真正的電燈泡。

第八章 克服障礙與魔羅
我們的概念思惟才是真正的魔羅,落入概念化即是魔羅。藉由認識我們的心性,所有的魔羅都被擊潰,四魔消失無蹤,所有障礙都被移除,重點在於修持那種對心性的認識。在輪迴與涅槃之中,最重要的要點在於遇見心性。

第九章 明覺的表現
心性的表現是你自己的表現,它來自你自己,而不是來自其他任何人,正如同陽光來自太陽本身,而不是來自任何其他的處所。

第十章 各種應用
證悟的狀態以各種不可思議的形式顯現來影響眾生,我們應該認識,任何出現在我們的覺受之中,使我們的心轉向認識自性的事物,不論它是善知識或一個影像,都是法身佛的化現。

第十一章 遍在的清淨
一切事物皆是遍在的清淨,這是金剛乘的觀點,這種方法不是想像、捏造某種事物,或把「非」想成「是」,金剛乘完全不是那樣。

第十二章 無別
在修持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時,你訓練自己看見事物的真實面貌,看見它們「如是」的面貌,而不是把它們看成完全沒有任何根據的幻想。

第十三章 二魔
所有的顯相都是一場魔幻的展現,只有心能夠有所體驗。這個心,每一個有情眾生的心,都可能達到穩定的狀態,不再受到愚弄或欺騙。不論我們談論的是哪一個人的心,在本質上,這個心和一切諸佛的心是相同的。

第十四章 忙碌
正是這個思惟的心創造世間的一切,創造喜悅、悲傷和冷漠,而不是其他的事物。所有的悲傷、歡樂,以及介於悲傷和歡樂兩者之間的一切,都是這個思惟的心所玩弄出來的魔幻把戲。

圖書序言

第四章 存在與不存在

如果你相信有一種東西稱為「心」,那麼它只是一種念頭;
如果你相信沒有一種東西稱為「心」,
那麼它只是另外一種念頭。
你的本然狀態,離於任何種類的念頭,那即是佛性。

  不論你從事什麼修行,請把三善法(three excellences)包含在你的修行之中。第一善法是前善(excellent preparation,善前行)──「發菩提心」。生起「我將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達到正等正覺」這樣的念頭,即是菩薩的決心,生起那樣的發心,是展開個人修行的一流方式。

第一善法──發菩提心
  對所有的佛教修行者而言,這前善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我們全都曾經擁有許多生世,而不是只有今生。正等正覺者的淨觀看見,我們已經經歷無數世,在這些過去世的每一世之中,都有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我們曾經有過那麼多世,因此每個有情眾生無一例外地都曾經是我們的父親和母親。因此,我們和所有其他眾生都有關連,而僅僅希望自己獲得解脫和證悟,未免太過有限。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式達到證悟,就表示拋棄了自己所有的雙親。

  請了解,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所有的父母,都想要獲得快樂。不幸的是,因為他們的惡業,他們只創造了進一步痛苦的因。請用心牢記這一點,並且思量我們所有的雙親,都盲目而永無止境地在充滿痛苦的輪迴狀態中流轉。當我們真的用心記住這一點時,就會出於慈悲,生起為了真正幫助一切眾生而達到證悟的發心。這種慈悲的態度是不可或缺的前行。

  「前善」也包括皈依。我們真的有幫助其他眾生的能力嗎?我們具有幫助其他眾生的力量、智慧和無量悲心嗎?目前我們沒有。有誰擁有呢?只有完全覺醒的佛陀,以及如何獲得證悟的清淨教法,才擁有保護他人的力量。除了佛陀和教法兩者之外,還有護持這些教法成為不間斷傳承的人。這佛、法、僧三者,是未證悟之眾生唯一真實的保護與救度。

  從現在開始直到我們獲得正等正覺之前,我們應該把佛、法、僧三寶當作自己的庇護、皈依和護衛。三寶體現了一個可靠、真正的保護來源。從現在開始直到我們真正能夠利益他人之前,把自己交託給三寶,信任三寶,這就是所謂的「皈依」。皈依和菩提心是「前善」,在本質上,皈依體現了所有小乘的教法,而所有大乘的教法則都包含在生起菩提心之內。

第二善法────超越概念的善正行
  三善法的第二善法是「超越概念的善正行」(excellent main part beyond concepts,或「超越概念的中善」)。這部分具有兩個面向: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超越專注於概念的善正行」是「金剛乘」的同義詞,也就是「密咒金剛乘」的同義詞。

  我們通常把生起次第了解為觀想佛土和天宮等所依物(support),以及觀想在佛土和天宮內的能依物──本尊的身相。宮殿和本尊被視為清淨的世界和清淨的眾生,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自己想像的產物,但是事實上,它是一切事物之本初狀態的複製品。它是一切事物原本的面貌,也稱為「顯現根基之大壇城」(the great mandala of the manifest ground)。因此在究竟上,觀想不是把某件事物想像成不是它自己的那個樣子,而是認為它就是那個樣子。觀想是認識事物原本的樣貌,這是金剛乘的根本原則,而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都包含了這項原則。

  生起次第不是把一塊木頭想像成為黃金,不論你花多久的時間把木頭想像成黃金,它永遠不會變成黃金。相反地,生起次第有如把黃金視為黃金,認識或看見事物真實的面貌,這即是修持本尊、咒語和三摩地的意義。本尊的身、語、意包含在金剛乘修行的三個面向之內,即生起、持咒和圓滿。

  所有的顯相都是本尊的壇城,所有的音聲都是咒語的壇城,所有的念頭都是證悟心的壇城。所有顯現的、存在的事物的本質(這整個世界和世界內一切眾生的本質)都是「顯現根基之大壇城」,也就是我們的本初狀態。這三種壇城展現為我們的根基,儀軌的修持是以「從這個根基顯現」為基礎,及以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則為基礎。這些原則是:密續被包含在表達陳述之內,表達陳述被包含在口語教導之內,口語教導被包含在儀軌本身的應用之內。

  讓我換一個方法來說明這個重點。在金剛乘之內,儀軌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顯現原本以本尊、咒語、三摩地等三壇城之形式所呈現的事物。當我們修持儀軌時,不是把某件假造的事物加諸在事物的本然狀態之上。相反地,修持儀軌是認識我們的本初狀態的一個方式。在這種本初狀態之中,本尊是一切色相的本質,咒語是一切音聲的本質,三摩地是心的本質,這是生起次第的基本原則。經典(sutra)和密續(tantra)的教法之間的深度差異在於教法有多麼接近本初狀態,金剛乘的教法最接近、最直接。

圖書試讀

None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如是(上):心要口訣篇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