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

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佛教
  • 淨土宗
  • 淨土三經
  • 佛教經典
  • 心靈成長
  • 修行
  • 佛學
  • 阿彌陀佛
  • 往生淨土
  • 佛教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佛教經典100句係列,輕鬆閱讀經典,領會佛經智慧

  「佛教經典100」針對普及性高、重要性強的佛經,精選經典名句100則,就該經句的語譯及智慧,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破除佛經給人艱深難懂的印象,輕鬆領會佛經智慧,並融入生活中。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詞語解釋】名詞、梵語、法數的解釋與引伸意義。

  【經句語譯】用白話方式直接呈現經文意義。

  【經句齣處】經句齣處及完整經文內容。

  【經句的智慧】解讀名句內容、故事背景與典故,解讀名句背後思想。

  【隨喜思惟讀經句】以現代的語言、觀念加以錶達經典文意。並列舉古今中外、現代或曆史相關的意思或引用此名句的例證。

淨土三經——

  《阿彌陀經》:強調隻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死後就可往生西方。除此之外,此經也深刻描述瞭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以及闡明阿彌陀佛佛號由來與意義。

  《觀無量壽經》:藉神話傳說,宣揚極樂淨土的美妙莊嚴,強調信眾若真心修持或思念阿彌陀佛,即可滅罪消災,死後往生極樂淨土。但是念佛的果報是隨著個人修淨業的深淺、善根的不同,有分上、中、下三等。

  《無量壽經》: 眾生如果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隻要臨終之時能夠持念阿彌陀佛聖號,並且心不顛倒、一心不亂,阿彌陀佛與你有緣的佛菩薩就會接引你去西方極樂世界。

《禪思妙悟: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的精粹與現代啓示》 一部跨越時空的智慧之旅,深入探索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脈絡與不朽價值。 在這部浩瀚的文化探索之作中,我們聚焦於中國哲學史中最為璀璨奪目的三大思想體係:儒傢、道傢和墨傢。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這些學派的觀點,而是以一種深度對話的方式,引領讀者穿梭於春鞦戰國的風雲變幻,體會先哲們對“人何以為人”、“治世之道”、“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 第一部分:儒傢——入世的倫理構建與和諧之道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以孔子和孟子為代錶的儒傢思想。我們著重探討瞭“仁、義、禮、智、信”五常如何在動蕩的時代中成為構建社會秩序的基石。書中詳細闡述瞭“仁”的實踐路徑——如何將愛人推廣至“泛愛眾”的境界,以及“禮”在維護等級製度和人際關係中的微妙作用。 重點章節包括對《論語》中“君子與小人”辨析的現代解讀,以及孟子“性善論”的哲學基礎——“惻隱之心”的心理學根源。我們不僅追溯瞭儒傢思想在漢代被確立為官方學說時的曆史必然性,更審視瞭宋明理學對儒傢心性的深化,特彆是硃熹對“格物緻知”的界定,如何試圖在本體論層麵為倫理道德提供堅實的支撐。 本書特彆關注儒傢思想在處理個體責任與集體義務之間的張力。我們展現瞭傳統士大夫如何以“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階梯式實踐,將個人道德完善與國傢治理緊密聯係起來,探討這種入世情懷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二部分:道傢——齣世的自然逍遙與宇宙本源 當我們翻開老子和莊子的篇章,視角從塵世的喧囂轉嚮瞭對宇宙終極規律的體悟。道傢,作為對儒傢積極乾預世界的反思,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學。 本書細緻解析瞭“道”的不可言說性與無為而治的政治智慧。我們探究瞭《道德經》中“柔弱勝剛強”、“知足常樂”等辯證思想,揭示瞭其背後對權力運作規律的深刻洞察。莊子的“齊物論”部分是本章的高潮,我們試圖還原莊周夢蝶的哲學意境,討論絕對的相對性與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如何看待“有用之用”與“無用之用”的辯證關係?莊子提供瞭一種超越功利價值的生命尺度。 書中還收錄瞭對道傢養生思想的考證,如導引、吐納,並將其置於先秦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背景下進行分析。我們著重探討瞭道傢如何通過“返璞歸真”的理念,為知識分子在政治失意或社會動蕩時期提供瞭一種精神避難所。 第三部分:墨傢——兼愛、非攻與功利主義的實踐哲學 墨傢,作為先秦諸子中獨特而富有批判性的力量,其思想體係的結構性與實用性,構成瞭本書探究的第三極。 我們對“兼愛”與“非攻”進行瞭詳盡的剖析。墨子的“兼愛”並非簡單的情感宣泄,而是一種基於功利主義原則的理性選擇——即通過推己及人,最大化社會整體的利益。本書詳細對比瞭墨傢的“兼愛”與儒傢的“差等之愛”在邏輯起點和實踐效果上的差異。 墨傢的“尚賢”與“尚同”反映瞭他們對精英政治和中央集權的高度推崇,這與道傢的隱逸和儒傢的德治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書中特彆關注墨傢在工程技術、軍事防禦方麵的實踐成就,以及其嚴密的組織結構,這些都是其哲學思想轉化為社會實踐的具體體現。通過對墨傢經典的梳理,我們得以一窺古代中國社會中,一種強調效率、紀律和實用主義的“技術官僚”群體是如何運作和思考的。 跨越時空的對話:現代啓示錄 在全書的收尾部分,本書將曆史的目光拉迴到當下。麵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突、環境危機以及個體意義的迷失,中國古代三大哲學的智慧是否仍具生命力? 我們探討瞭:儒傢倫理如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重塑“契約精神”與“社會責任”;道傢思想如何為高壓下的現代人提供“減壓閥”與“心性調適”的路徑;以及墨傢兼愛精神如何啓示我們構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國際關係模型。 《禪思妙悟》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讓讀者領略中國古典哲學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思想遺産,它們如同深埋的礦藏,等待著今天的我們去挖掘和提煉,以應對二十一世紀的復雜挑戰。本書是一部獻給所有對人類智慧、文化傳承與自我探尋抱有熱忱的讀者的深度讀物。

著者信息

編、總策劃者簡介

陳劍鍠教授

  高雄巿人,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學士、香港大學中文係哲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淨土思想及宋明學術思想。現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主任。

  著有:《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2009,商周)、《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啓化》(2002,東大)、《淨土或問.導讀》(2004,東大),以及學術論文十餘篇。

顧問群

藍吉富教授

  中華佛教研究所研究員

陳一標老師

  玄奘大學宗教學係副教授

陳又新老師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第1句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3,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4,今現在說法。

◆詞語解釋
1. 佛土:指一尊佛所住的處所,或是所教化的國土,其領域為三韆大韆世界。
2. 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Amitayus,音譯阿彌多廋)、無量光(Amitabha,音譯阿彌多婆),因此,阿彌陀佛也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經句語譯
釋迦牟尼佛教示長老捨利弗:「從此處往西邊的方嚮,經過十萬億尊佛所教化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這個國土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如今正在對眾生宣講教義。」

◆經句齣處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韆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經句的智慧
「從是西方」是指方所,遠指此土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是指須經過的佛土數量;「有世界名曰極樂」是顯示國名;「阿彌陀」是極樂世界的教主;「今現在說法」錶示阿彌陀佛現今正在說法度眾。

這個世界為何稱為「極樂」?經文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說:「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如此殊勝的環境,是修行的絕佳處所;況且教主現今正在度化眾生,古代大德曾說:「現在說法,漠然不顧;甘墮城東,是則名為可憐憫者。」因為眾生與過去、未來之佛,皆未能相逢,現今透過釋迦牟尼佛的教示,而得知阿彌陀佛正在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現在如果空過,則為可憐憫者。

◆隨喜思惟讀經句
《佛說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世尊)無問自說的一部經典。通常世尊敷演教說前,必有眾生請法,然後世尊纔接著說法。不過,這部經典並非如此,可見其殊勝處。世尊為瞭傳達經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有一個佛土叫做「極樂世界」,希望祂所教化的娑婆眾生忻慕此土,而願意往生。從宗教信仰的立場來說,這是解脫的終極關懷,救度的成效得以豁顯齣來。這道理很簡單,因為西方極樂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現正在說法,那裏的環境非常理想,適閤修習佛法,倘若依循佛力的加被,容易成就無生法忍,親濛授記,證得佛果。等到自我功夫成就,便能來去自如地倒駕慈航,普渡眾生。

此句經文還有一個值得提齣的問題,即凡夫如何能夠往生到遙遠的極樂世界。經文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的西方,博地凡夫如何能到?這可從兩個立場來看,一是涉及到「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或是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說法,這屬自力的範疇;一是據彌陀神力加被,則再遠的他方世界皆可到達,這屬他力的範疇。有關「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問題,我們在論述《觀無量壽佛經》的「自心作佛,自心是佛」的經句時,會再深入探討。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這本《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我心裡默默讚嘆。平日裡,我們總是聽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對於淨土三經這三大經典,卻往往隻能仰望其巍峨,而難以觸及其實質。這本書以「100句」為索引,簡直是為像我這樣,有心精進卻又能力有限的修學人,量身定做的「速成」指南。 我最期待的是,這100句是否能將淨土三經中那種「無量光、無量壽」的悲願,以及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莊嚴,用最精煉的語言展現齣來。我希望它能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聯起淨土法門的精髓,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往生的希望,感受到阿彌陀佛的引導。 我特別想知道,書中的解說會不會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或是更偏嚮於學術性的考據?我個人比較傾嚮於能夠有一些溫暖、親切的開示,讓讀者感受到佛法的力量,而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如果書中能融入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如何運用淨土法門來化解的例子,那就更好瞭。 此外,我也很想瞭解,這100句的選擇,是否涵蓋瞭從發願到往生的整個過程?比如,如何提起信願,如何專心念佛,如何在臨終時濛佛接引等等。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能成為一本「修學手冊」,在我們日常的修行中,能夠隨時翻閱,獲得啟發和鼓勵。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研讀的佳作。

评分

哇,拿到這本《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真是太開心瞭!我一直對佛教的淨土法門很有興趣,聽說這本書是從《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這三部重要的淨土經典中,精選齣100句精華。我平常比較忙,很難有時間深入研讀整部經典,所以有這樣一本濃縮的讀本,真的非常適閤我這種小小的在傢居士。 我特別期待書中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比較深奧的佛法概念。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想修行,卻被那些艱澀的文字給嚇退瞭。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100句」就能點亮心中的燈,讓我更清楚地理解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及往生淨土的殊勝。我希望它不隻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能夠真正引導我們去體悟,去實踐。 看書名,感覺這本書的編排應該會很有係統,也許會按照主題、或者重要的概念來分類這100句。我蠻好奇它會如何呈現,是單純的文字摘錄,還是會加入一些簡單的註釋和解說?如果是後者,那真是太貼心瞭。畢竟,對新手來說,一些背景知識和初步的理解,非常重要。而且,如果能有一些小故事或實際修行上的引導,那就更完美瞭。 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修行路上的良伴,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寧靜與智慧。尤其是在這個步調快、壓力大的社會,心靈的寄託顯得尤為重要。淨土法門強調信願行,如果這100句能幫助我加深對這三者的理解和信心,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真的無法衡量瞭。很想趕快翻開來看看!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實在是讓許多想親近淨土法門卻又苦於經典浩瀚的同修,如獲至寶。我本身對淨土三經一直有很深的嚮往,但每次翻開經文,那種莊嚴肅穆的文字,有時候會讓我感到有些望而卻步,總覺得自己理解力有限,怕是辜負瞭佛陀的慈悲。因此,當我看到這本《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時,眼睛都亮瞭。 「100句」這個數字,聽起來精煉卻又有份量,讓我覺得它應該是經過嚴格篩選,將淨土三經中最核心、最關鍵的教誨提煉齣來。我猜想,這裡麵一定包含瞭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以及往生淨土的種種功德與方法。我特別希望,書中能夠點明如何將這些教義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讓我們不必閉關修行,也能在生活中實踐淨土法門的精髓。 我期盼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更貼近現代人思維的方式來呈現,或許會有一些簡潔的現代文翻譯,或者是一些引人入勝的譬喻。畢竟,佛法是無邊的,但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和受用,纔是最重要的。我希望這本「100句」能夠成為一個「敲門磚」,引導我去深入瞭解更廣闊的佛法世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 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修行上的建議,像是如何念佛、如何迴嚮,或是如何保持信願,那就更棒瞭。我非常希望這本小書,能夠成為我日常生活中隨時翻閱的「心靈點滴」,在我感到迷茫或懈怠的時候,能夠給予我力量和指引。期待它能幫助我,在這個娑婆世界,種下往生極樂世界的善根。

评分

收到《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這本期待已久的新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名很直接,點明瞭其內容來源——淨土三經,而且是精選齣100句。這對於像我這樣,想要瞭解淨土法門,但又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研讀龐大經典的佛學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份非常貼心的禮物。 我尤其好奇,這「100句」究竟是如何編排的?是按照經文順序,還是按照重要的主題來劃分?例如,會不會有專門講述阿彌陀佛願力、專門描繪極樂世界莊嚴、或者專門闡述念佛方法的部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清晰地呈現淨土法門的核心要義,讓初學者也能夠快速掌握。 此外,我希望這本書在文字的選擇上,能夠盡量使用淺白易懂的語言,避免過於艱澀的佛學術語。當然,如果有一些必要的術語,希望作者能夠提供簡潔的解釋。畢竟,佛法是智慧的結晶,但它的傳播,需要我們用能夠被大眾接受的方式去呈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橋樑,連接經典與現代讀者。 我還在想,這100句的內容,是否能夠觸及到如何將淨土法門的實踐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麵對煩惱時如何提起佛號,在做善事時如何觀想迴嚮,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修行方法。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這樣的啟示,那將會非常有價值。總之,我對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能它能點亮我的淨土修行之路。

评分

這本《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的封麵設計和書名都散發著一種莊嚴而又親切的氣息,讓我一看就心生歡喜。作為一個對淨土法門一直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浩瀚經文的深度所震懾的學佛者,我一直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抓住淨土法門「核心」的書籍。這本「100句」的設定,讓我感覺它或許就是我尋覓已久的解答。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精準地提煉齣淨土三經中最為重要、最能引導我們生起信心的那些句子。這包括阿彌陀佛的無盡慈悲與宏願,極樂世界的殊勝依正莊嚴,以及往生淨土的殊勝利益。我希望這100句,能夠清晰地告訴我,為何淨土法門如此殊勝,為何它被譽為「易行道」,又該如何纔能真正契入。 我很想知道,這本書在解釋這些經典語句時,是否會用一種貼近現代人理解的方式?比如說,會不會加入一些通俗易懂的譬喻,或者是一些簡短的開示,來幫助我們理解那些深奧的佛理?如果能夠將古老的智慧,用一種新的麵貌呈現齣來,讓更多人能夠無礙地接受,那就太好瞭。 另外,我也希望這100句能夠涵蓋修行實踐的層麵。例如,對於如何念佛,如何培養往生的信願,書中是否會有具體的引導?畢竟,淨土法門強調信、願、行,光有理論是不夠的,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纔能產生實質的受用。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它能成為我學習淨土法門的入門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