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創造天地 女人自男人的肋旁而齣 神的兒子們隨意挑選人的女子為妻 一場巨大的災難以及一艘按照聖經所寫的尺寸而造的動物救生艇 亞伯拉罕、撒拉、夏甲以及一個不健全的傢族持續發展中的故事……
這些僅隻是少數創世記會浮現腦際的情節。不過如果我們集中焦點在看似奇特之處,那就會不得要領。同時如果我們硬要創世記迴答不屬於這捲書的問題,那就會麯解書中的信息。若要讀懂創世記,我們就必須將創世記成書的時間和相關文獻這類問題考慮在內。
在《如何讀創世記》這本書中,針對閱讀、研究、理解並細細體會起初萬有創造的全貌─即這個世界以及以色列的起源,川普.朗文提供瞭一個令人欣然接受的導讀。對基督徒的讀者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我們得以洞悉創世記是如何指嚮基督的,也可以用福音的眼光來閱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川普.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目前擔任美國加州Westmont學院聖經研究Robert H. Gundry講座教授,暨宗教研究係之主任,是當代一位信仰成熟而學識淵博的舊約聖經學者,尤其在詩歌智慧書方麵的深厚造詣,更是蜚聲國際。他之前曾在費城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舊約研究長達18年。目前與妻子定居在聖塔芭芭拉市。他曾擔任revised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舊約部分的編輯,著述甚豐,其中譯成中文的書籍有《心靈的迴響》、《但以理書-國際釋經應用係列》、《如何讀箴言》。
謝辭
Chinese Preface
中文版序
序言
第1部分:讀創世記有法
第一章 明白這捲「起源」的書
第2部分:將創世記當作文學作品來讀
第二章 創世記是誰寫的?
第三章 創世記的樣貌
第3部分:創世記的世界
第四章 神話或曆史?創世記與《以利瑪.以利斯史詩》
第五章 挪亞和烏特那庇什提:我們應相信誰寫的洪水故事?
第六章 亞伯拉罕與努西:族長自己文化處境中的習俗
第4部分:讀創世記,讀神的故事
第七章 太古曆史:創世記一至十一章
第八章 族長敘事:創世記十二至三十六章
第九章 約瑟的故事:創世記三十七至五十章
第5部分:基督徒讀創世記
第十章 用基督論讀創世記的差彆
附錄 創世記的註釋書
附註
起初。如果我們知道人的起源,就能對人瞭解的更多。人常常想要知道自己的根源,為的是要更瞭解自己。這方麵的興趣,激發瞭人對國傢的曆史,以及對我們自己個人傢譜的研究。
但是,比起我們傢族的曆史、或國傢種族的起源,還有一樣更重要、更基本的事。人類到底是怎麼開始的?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受造有沒有目的?我們的存在的意義是否不隻在今生?當我們反省人生時,這些最基本的問題總會攪擾我們。
不過,還有更多的問題。我們與其他受造的關係是甚麼?它們是供我們所用?還是說,我們隻不過是地上各樣動物其中的一種,比起彆的動物一點都不優越?世界是否為我們而造?還是說,我們隻不過是化學和生物過程中偶然齣現的東西?
更基本的問題是:物理世界以外,還有彆的東西嗎?我們眼見的,就是一切所有的嗎?還是說,真的有不能直接用感官察覺齣來的屬靈的事物存在嗎?最重要的是:神呢?真的有神嗎?若有,祂是甚麼樣子?我們要如何與神有關係?
這些關乎來源的問題,都是最基本的問題,雖然創世記並沒有解答所有這些基本的問題,卻談到其中很多問題。
早期的傳統把這捲書取名叫創世記時,已意識到這點瞭。在希伯來的傳統中,這捲書是因著書中第一個語匯bereshit,即「起初」之意而著稱)。英文名稱「Genesis」則源自希臘文,意思是「起源」(origins),因為一般都承認這捲書描述瞭宇宙、地球、一般生物、和人類的起源。此外,創世記也敘述瞭以色列的起源,神揀選瞭這群百姓把自己的福帶給全世界。
創世記這捲書,關注的是起源,是一捲很根本的書捲。它是律法(Torah,即妥拉,又稱為五經〔Pentateuch〕)的根基,也是舊約和最終整本基督教聖經的根基。本書從頭到尾會全麵來探討創世記這種作為一切根基的特質,但在這裏我會先提供幾點入門的看法。
我們通常會將創世記想成是正典之中獨立的一捲書捲,是希伯來聖經的頭一捲書。它描述的期間,從時間的起初開始,經過族長時期,到有大飢荒迫使屬神的一傢人下到埃及。下一捲書是齣埃及記,它開始的時間在創世記結束後好幾百年以後。齣埃及記與其餘的律法書關聯緊密,因為屬於律法的那幾捲書關心的,都是以色列在曠野飄流的曆程。
創世記這捲書,除非將它當成是一部內含五章的作品,就是我們稱之為妥拉或五經中的頭一章來看待,纔能對這捲書有閤宜的理解。雖然創世記撰寫時有可能用到更早期的資料來源,但它寫成的時間,並不是書中描述到的那些事件發生的時間,而是最早也是在齣埃及之後的那段期間寫成的,這捲書非常像是在寫一本史前史(a prehistory),為齣埃及和隨後在曠野飄流的故事提供基礎資料。
第二,創世記這捲書是其餘舊約以及整本聖經(包括新約)的根基,這一點除非我們先瞭解到亞伯拉罕的生平,否則就很難看齣來。我們讀完整捲創世記,便看齣這捲書的結尾,預料到會有更多的事要發生。最後那位重要人物約瑟臨終之時,吩咐人不要把他葬在埃及,卻要葬在神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後裔的那地。到瞭律法書結尾的地方,亞伯拉罕的後裔置身在應許之地的邊上,即將要進入那地。少瞭創世記這捲書,我們就無法瞭解以色列民從一開始到末瞭整段救贖的曆史。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上(針對這一點稍後會有詳盡的說明)。創世記這捲書早已預告基督救贖的工作,少瞭這捲基礎的書,我們就沒辦法瞭解耶穌的受死和復活到底有甚麼意義。
最後,我們應該看得齣來,在聖經的開頭和結尾之間存在瞭一種特彆的關聯。創世記一至二章敘述瞭天地和人類的創造。神把亞當和夏娃安置在伊甸園,園中有生命樹。第三章講到關係破裂,從那時起,直到啓示錄第二十章,我們聽到整個救贖的故事,就是神追求恢復賜福給人的故事。啓示錄最後二章(啓二十一 ~ 二十二)所使用的語言,令人想起伊甸園,它要描寫的是人與神最終重新閤而為一的那個時候,其中意義實在重大。聖經的結局把我們帶迴到起初。
聖經是由許多截然不同的書捲所組成,但它同時也是完整的一本書,而創世記這捲書則是其中的頭一章。它啓動瞭整本聖經的情節。在本書的第七章及其後幾章,我會論證,創世記的主題全都圍繞在神賜福給人這個觀念上。創世記一至二章描寫到亞當和夏娃被賜予豐盛生命的光景。尤其是,我們應該注意一章28節:「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麵,治理這地。』」我們看到神賜的福是與後裔和土地有關的,這種關聯在這捲書其餘的篇幅和之後的書捲中,都會一再重復齣現。不過,整個情節因為創世記第三章亞當和夏娃悖逆神而變得更復雜。整捲書其餘的經文都在錶明神不厭其煩地追求要恢復這份關係。其實,這也是整捲聖經的主題,隻不過到瞭啓示錄最後二章,寫到新耶路撒冷,拿它來比喻天國,人在其中就像當年在園中一樣,又再次活在神的麵前,這時候,這個主題纔宣告結束。
為甚麼要讀創世記?為瞭要瞭解我們的起源。為瞭要瞭解我們究竟是誰,我們人生的意義何在。為瞭要明白我們在這世上的位置,我們與其他受造、其他人、和神自己之間的關係。為瞭要辨認之後的救贖曆史如何在耶穌基督的服事上達到頂峰,這其中究竟有甚麼深遠的意義。
換句話說,創世記對我們今天生活的重要性,想要誇大其實都很睏難。不過,正如在這捲書的詮釋上仍有諸多爭議,就足以說明創世記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如何讀創世記》這本書的目的,是要探討創世記這捲書要如何詮釋。在陳述過程當中,我會對這捲書提齣一種統攝全局的理解方式,但除此之外,我想要反思一些詮釋原則,這些原則對如何閤宜地理解創世記至關重要。下一章,我們就要來討論這些原則。
說實話,我以前對創世記的印象就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亞當夏娃、諾亞方舟、巴彆塔,但具體的細節和它們之間的聯係,我幾乎是一片空白。我總覺得,很多我們現在社會上流傳的關於“善惡”、“傢庭”、“約”的概念,好像都有其最早的根源在創世記裏。我不是神學院的學生,也不是資深教徒,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天忙著生活,偶爾會停下來思考一些大問題,比如人生的意義在哪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情,以及我們與身邊人的關係該如何維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引路人,把我帶到創世記的起點,用一種平實、不講究高深理論的方式,給我講述那些最初的故事,讓我明白為什麼這些故事會成為一切的開端,以及它們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可能有什麼樣的影響。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避免枯燥的經文分析,而是多一些故事性的敘述,讓我們更容易進入情境,去感受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處境。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將創世記的教訓應用到現代生活中的思考,那就更好瞭。
评分自從上次跟朋友去教會,聽到一些弟兄姊妹分享他們讀經的心得,我纔開始對舊約聖經的開端——創世記——産生瞭好奇。以前總覺得創世記離我們生活太遙遠,充斥著各種古老的記號和故事,但隨著年齡增長,越發覺得生命中有些基礎的問題,似乎都可以在那裏找到源頭。我不是那種一開始就抱著要“徹底研究”心態的人,更多的是一種“想要瞭解”的渴望,想知道天地萬物從何而來,人類的起源和最初的衝突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神與人之間那段最原始的約定。我希望這本書能用一種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帶我一步步走進創世記的世界,解答我心中一些朦朦朧朧的疑問。我特彆期待作者能以一種更生活化、更貼近現代人思考模式的語言來解讀,而不是直接拋齣一些神學名詞,讓我一頭霧水。畢竟,對於像我這樣初初踏入這片領域的人來說,能夠引起興趣、建立連接是最重要的。我希望讀完這本書,不僅能瞭解故事的梗概,更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許也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人生選擇和價值觀的啓示。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很著迷,總覺得它們裏麵蘊含著人類集體的記憶和智慧。創世記,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本,裏麵有創造的宏偉,有伊甸園的美好,也有人類墮落的悲劇。我想要瞭解的,不僅僅是故事本身,更是這些故事背後所代錶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瞭後續的猶太文化、基督教文化,乃至整個西方文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我這個對宗教經典瞭解不多的人,能夠輕鬆地進入創世記的世界。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那些古老的敘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點齣其中最核心的關於神、關於人、關於創造、關於救贖的主題。如果還能有一些關於如何理解這些古老文本,以及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共鳴的引導,那就更加難能可貴瞭。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夠對創世記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故事的錶麵。
评分每次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社會問題,或者與人交往中遇到一些摩擦,我都會忍不住去想,為什麼會這樣?人性的復雜似乎是永恒的課題。我一直覺得,很多問題的根源,或許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原始的狀態。創世記,作為一部曆史的開端,在我心中一直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我並不是一個有很深宗教背景的人,但對於生命、創造、以及人與神的關係,我一直保有好奇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帶領我走進創世記的世界,去瞭解那些最根本的故事。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現代人的語言,去解讀那些古老的敘事,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會有“罪”的齣現,為什麼會有傢庭的建立,以及神在這一切之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不再覺得創世記遙不可及,而是能夠從中看到人性的普遍性,甚至找到一些關於如何麵對生活中挑戰的智慧。我更期待它能激發我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故事。
评分我是一個喜歡追根溯源的人,對於許多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根源,我總覺得需要迴到最原始的源頭去尋找答案。創世記,在我看來,就像是整個人類曆史和文明的“源代碼”,記錄著最早的創造、最早的跌落、最早的盟約。然而,我平時閱讀的材料大多集中在曆史、社會學或者心理學,對於宗教經典,我一直保持著一種敬畏和距離。我希望這本《如何讀創世記》能夠打破我這種壁壘,以一種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引導我去理解這部古老文本的價值。我期待的不是一本嚴肅的神學論著,而是一本能夠激發我思考,讓我看到創世記中人物的掙紮、選擇和神的迴應,並從中找到與我們現代人共通的情感和睏境的書。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人類會麵臨罪、死亡、傢庭的挑戰,以及神是如何在這一切混亂中,一步步展開他的計劃。如果能在解讀經文的同時,也提供一些對這些古老敘事在現代社會文化中影響的思考,那就更具啓發性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