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生活、藝術和思想。隻要是好的文學作品,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其中,小說的形式鹹認較能錶現最多麵的人生,它也是人生的切片,小說傢必定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更是廣義的思想傢、哲學傢,帶給讀者寶貴的人生啓示,經由小說的閱讀,分享作傢的人生哲學,真是一種極其美妙的經驗。
經過歲月淬煉的小說,跨越時空,依然感動著讀者,除瞭有精采的故事、生動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蘊涵令人深省的思想以及作傢的人生哲學,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去體會與迴味。本書引領讀者鑑賞紫式部、夏目漱石、榖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鬆本清張、三浦綾子、村上春樹、斯湯達爾、毛姆、米蘭.昆德拉……等名傢小說,閱讀本書,就像參加一場世界經典文學饗宴,接受心靈的洗禮;讀過原典的人看本書,更可以進一步獲得寶貴的人生啓示。
作者簡介
歐宗智
1954年生於颱北,文化大學中文係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現任颱北縣清傳高商校長、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齣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等十餘種。近年以論述為主,鑽研大河小說,多次應邀於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錶論文,深受重視,著有《為有源頭活水來──書評集》、《走齣曆史的悲情──颱灣小說評論集》、《橫看成嶺側成峰──颱灣文學析論》、《東方白「浪淘沙」析論》、《多少英雄浪淘盡──「浪淘沙」研究與賞析》、《颱灣大河小說傢作品論》、《好書永遠不寂寞──書評與文學批評集》、《透視悲歡人生──小說評論與賞析》等,兼具論文之理與小說之趣,逸趣橫生,可讀性高,素有「校長評論傢」之譽。
小說的人生哲學──代序
【第一輯】
警醒世人的女性古典傑作──綜論紫式部《源氏物語》
人生無常的哀感──談紫式部《源氏物語》的主題特色
多情與報應──談紫式部《源氏物語》主角源氏的人物塑造
平安時代女性的悲哀──談紫式部《源氏物語》之女性塑造
貴族與風雅──談紫式部《源氏物語》的文化語碼
紫式部與白居易──以《源氏物語》為例
人間世界的諷刺與揶揄──談夏目漱石《我是貓》的主題意涵
說什麼與怎麼說──談夏目漱石《我是貓》之藝術錶現
夏目漱石與漢學──以《我是貓》為例
日本理想女性之塑造──談榖崎潤一郎《細雪》四姊妹
傳統女性的宿命與悲哀──談榖崎潤一郎《細雪》的相親結婚
勾繪關西上層生活麵貌──談榖崎潤一郎《細雪》風雅之美
芥川龍之介之死──由其遺稿談起
自我棄絕的悲歌──談太宰治〈人間失格〉
墮落頹廢與善良溫柔──談太宰治《維榮之妻》的男性角色塑造
社會性與文學性──談鬆本清張推理小說特色
拔除心中的刺──談三浦綾子《青棘》
探尋自我的存在與價值──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成人的愛情童話──談村上春樹《1Q84》
【第二輯】
充滿矛盾的人生悲劇──談斯湯達爾《紅與黑》的誌利安
愛情至上的浪漫──談斯湯達爾《紅與黑》的女性塑造
深刻的人生觀照與啓示──談毛姆《人性枷鎖》
人性的反映與諷刺──談毛姆《人性枷鎖》的寫作特色
「輕與重」的生命情境──談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主題
追求自由與快樂──談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人物塑造
黑暗時期難以磨滅的印記──談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對共産黨的批判
殖民與被殖民的嘲諷和批判──談歐約諾《老人與勛章》
坦白說,我對很多世界名著都有些望而卻步,總覺得它們晦澀難懂,需要極高的文學素養纔能品味。但這本書,卻像是搭起瞭一座橋梁,讓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巨著,變得觸手可及。我驚訝地發現,原來那些看似復雜的故事,背後蘊含著如此普世的道理,原來那些偉大的作傢,也曾與我一樣,麵對過生活中的迷茫和睏惑。它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用一種平等而尊重的姿態,與讀者一同探索。我常常會被書中的某些觀點所啓發,甚至會因此重新去翻閱那些曾經讓我睏惑的作品,結果卻驚喜地發現,一切都豁然開朗。這本書的存在,讓我不再害怕麵對那些“經典”,反而激起瞭我更強烈的閱讀欲望,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循循善誘,帶領我一步步走進文學的殿堂。
评分我一直對文學抱有一種敬畏之情,總覺得那些經典著作有著某種難以言說的距離感,仿佛是擺放在博物館裏的展品,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卻打破瞭我固有的認知。它不是冷冰冰的理論闡述,也不是生硬的文本分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用他自己獨特的視角,為我指點迷津。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物塑造的解讀,那些在文字中鮮活起來的靈魂,不再是符號化的存在,而是有著血有肉、有愛有恨的個體。通過這本書,我得以窺見他們內心的掙紮、他們選擇的動因,以及他們最終的命運。這種沉浸式的解讀,讓我對那些作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創作本身産生瞭新的思考。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經典,並非在於辭藻的華麗,而在於其能夠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並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印記。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位飽經風霜卻依舊眼神明亮的智者,它並非羅列枯燥的條目,而是以一種親切的姿態,邀請讀者一同潛入那些觸動靈魂的世界。我並非是專業的研究者,也無意去深究某個流派的源頭或者某位作傢的寫作技巧。吸引我的,是那些字裏行間流淌的真摯情感,是那些跨越時空卻依然能引起我內心共鳴的睏境與喜悅。翻閱這本書,仿佛有一扇扇窗戶被輕輕推開,窗外是截然不同的風景,有的是濃墨重彩的悲歡離閤,有的是細水長流的日常哲思,還有的是對人性深邃角落的挖掘。我常常會在某一個下午,或者某個寂靜的夜晚,捧著它,隨著書頁的翻動,思緒也隨之飄遠。它讓我看到瞭,原來那些遙遠的國度、陌生的文化,在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麵前,竟是如此的親近。它教會我,即使身處平凡的生活,也能從那些偉大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光景”。
评分自從讀瞭這本書,我對“人生光景”這四個字有瞭全新的理解。我曾經以為,最美的人生光景,一定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片段的描繪。但這本書,卻通過那些世界名著,嚮我展示瞭另一種可能:即使身處睏境,即使麵對磨難,那些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對生命意義的執著追尋,本身就是一種壯麗的光景。它讓我看到瞭,原來在那些看似悲傷的故事裏,也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在那些平凡的日常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本書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曾經忽略的角落,讓我明白,人生的美,並非隻有一種模樣,而是韆姿百態,豐富多彩。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更加珍惜每一個當下,也更加期待未來可能齣現的,那些令人心動的“人生光景”。
评分我嚮來不擅長長篇大論地去評價一本書,但這本書,卻讓我情不自禁地想用更多的筆墨去描繪它帶給我的感受。它不僅僅是一本鑒賞類的書籍,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在翻閱的過程中,我仿佛穿越瞭不同的時代,體驗瞭不同的人生。那些故事中的人物,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恨情仇,都深深地烙印在瞭我的腦海裏。我曾為他們的不幸而扼腕嘆息,也曾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動落淚。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讓你超越文本本身,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情感力量。它讓你看到,文學並非隻是紙上的文字,而是連接人心、傳遞情感的橋梁。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與偉大的靈魂的對話,都是一次對生命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