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文學
  • 經典
  • 詩歌
  • 失樂園
  • 彌爾頓
  • 宗教
  • 神話
  • 史詩
  • 西方文學
  • 人文主義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多軸心的二十一世紀閱讀
打開傳說中的書
 打開夢想與未來

  ●香港、上海、北京、颱北,四地書展閤辦巡迴演講
  ●華文世界十位名傢導讀
  ●結閤文字、攝影、漫畫、插圖、圖錶的新型態齣版
  ●平凡、可樂王、541、吳孟蕓、李誌清等十位漫畫創作者參與
  ●颱師大、颱藝大、北藝大共同參與繪圖

  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最重要的作品《失樂園》(Paradise Lost),內容是聖經裏麵創世紀的第一章:亞當與夏娃受到撒旦的引誘,吃下瞭禁果,而被上帝驅逐齣伊甸樂園。

  張隆溪教授解釋,以往西方傳統的史詩故事,比如荷馬或維吉爾的史詩,總是關於戰爭和英雄,然而米爾頓的《失樂園》,它所描寫的不是一個肉體的形容,不是大英雄,也不是打仗、戰功,它寫的完全是精神性的。故事裏麵最中心、核心的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女人從樹上摘瞭一個果子吃,這個動作雖然很微小,但卻充滿瞭象徵意義,它的象徵就在於善跟惡之間的區隔,在於無知跟知識間的區彆。因此,張隆溪教授認為這部史詩是精神的史詩,因為它描述不是人肉體的力量,而是描寫人的精神,永恆的追求。

  此外,不同於傳統史詩,米爾頓選擇的主題是人──亞當和夏娃──而不是一個王。他寫的是很多人生活當中最根本的精神矛盾的追求,而不是王的輝煌業績,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也就是這一個特點,使得《失樂園》這部經典對於今日的讀者仍然充滿瞭吸引力,而其中所探討的知識、自由意誌、及善惡的問題,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值得人們深思。

作者簡介

張隆溪

  北京大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北大、哈佛、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2009年被遴選為瑞典皇傢人文、曆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主要從事東西文學和文化的比較研究,重要著作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走齣文化的封閉圈》、《中西文化研究十論》、《五色韻母》、《比較文學研究入門》等。

繪者簡介

吳孟蕓

  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多媒體組畢業。曾於米蘭藝術學院主修古典油畫、威尼斯國際平麵藝術學院研修金屬版畫,石版畫,與手工書籍裝訂。插畫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媒體書籍,創作技法多元豐富,內容多為純文學類作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0.0 訊息

他們這麼說這本書….. ------XX
There are such Talks

這本書的曆史背景------XX
Time line

這位作者的事情------XX
About the Author

這本書要你去旅行的地方------XX
Travel with the Book

和作者相關的一些人------XX
People related to the Author

這本書的譜係------XX
Books related to the Book

延伸的書、音樂、影像------XX
Further Reading and Watching

圖書序言

導讀
張隆溪

  德萊頓的批評其實很有啓發意義。他說《失樂園》「除靈魂的行動之外,不包括任何行動,」那句話說得大緻不差,然而「靈魂的行動」恰好是《失樂園》之精華所在,也是因之而使《失樂園》成為人之精神的偉大史詩,而不是贊頌肉體行動和英雄業績的史詩。

圖書試讀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張隆溪

不同於傳統的史詩
彌爾頓最重要的作品是取材自《聖經.創世紀》的長詩《失樂園》。這部作品初版於1667年,分為十部,1674年第二版重作調整,分為十二部,字句略有增刪,並在每部之前加上提要,略述內容大概。按照寫作史詩的慣例,故事須從中間說起(in medias res),所以《失樂園》開頭描述跟隨撒旦反叛上帝的天使們在地獄中苦受煎熬,撒旦決心報復,於是逃齣地獄,往上帝剛造好的伊甸樂園飛去。上帝在天堂已預知撒旦將引誘人類墮落,便對聖子耶穌基督預言亞當與夏娃將違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並由此而喪失樂園,帶來死亡。基督對於人類將因此受罰,頓生憐憫之情,便自告奮勇,願意犧牲自己,為人類贖罪。撒旦後來果然引誘夏娃吃瞭知識樹禁果,亞當不願獨自留在伊甸園,也吃瞭禁果,於是他們雙雙被逐齣樂園,走入人世,開始瞭人類艱苦的曆程。

彌爾頓的《失樂園》是一部史詩,而史詩和悲劇是文藝復興時代被視為最重要的文學體裁。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講述希臘大軍攻打特洛伊城的十年徵戰,《奧德修斯記》則記述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返迴故鄉,一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的奇特經曆。羅馬詩人維吉爾摹仿荷馬創作史詩《埃涅阿斯記》,講述特洛伊戰爭之後,埃涅阿斯曆盡艱辛,從特洛伊輾轉到意大利,在那裏建立起羅馬帝國的神話化曆史。希臘羅馬史詩成為史詩的規範,題材都是戰爭或曆險這類大場麵的故事,有眾多人物和麯摺的情節,但彌爾頓的《失樂園》卻與之不同,除開頭描繪地獄中反叛的天使較符閤規範之外,其核心內容卻既無轟轟烈烈的行動,也無眾多人物。彌爾頓自己深知史詩傳統,但他有意識打破傳統,創作一部他自謂「在散文和韻文裏迄無前例」的作品(I.16)。在文學上一如在政治上,彌爾頓都是一位激進的改革者。他詩中包含的思想,他對理性、德行、自由的強調,使他成為英國文學中極具聲望和影響的大詩人。例如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覺得當時英國有如一潭死水,大多數人都自私、粗野,便寫過一首十四行詩呼喚詩人重新到來﹕「彌爾頓!你應該活在此刻﹕英格蘭需要你」(MILTON! thou should’st be living at this hour: / England hath need of thee)。在華茲華斯詩中,彌爾頓顯然成瞭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象徵。彌爾頓不僅在英國文學中很有影響,而且在歐洲其他文學傳統中也像但丁、莎士比亞一樣,是具有典範意義的經典作傢。

描述靈魂的行動
彌爾頓的《失樂園》確實是一部氣勢磅礴的鴻篇巨製,然而在文學批評史上,這部作品並非一直受到眾口一詞的贊譽,卻不時有人對之略加微辭,甚至質疑其價值。美國作傢艾倫.坡在《詩的原則》一文中就說,《失樂園》如此冗長,不可能處處俱佳,所以我們「若要視之為詩,就除非忽略一切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即統一,而隻把它當作一係列較短小的詩來讀。」艾略特責備彌爾頓對英詩和英國語言有「很壞的影響」,說彌爾頓「寫英語好像是死的語言,」更貶責《失樂園》取材《聖經》極不妥當,認為「那個神話在《創世紀》裏好好的,本不該去觸動,彌爾頓也並沒有作齣任何改進。」他還說,彌爾頓在英國詩人中,「大概是最為古怪的一個。」艾略特認為「不該去觸動」《聖經.創世紀》裏人之墮落的神話,以為那不能做史詩題材,其實是十七到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時代以來一個尋常的批評觀念,也即所謂理性時代的一種科學精神。例如十七世紀古典主義詩人約翰.德萊頓在《論諷刺的起源和發展》(1693)一文裏,就認為《失樂園》是失敗的作品,而究其原因,也認為是題材選擇不當。德萊頓說:「失敗應該歸咎於我們的宗教。人們說古代異教信仰可以提供各種文飾,但基督教卻做不到。」對德萊頓及其同時代人說來,正像柏拉圖早已指齣過的,詩和真理乃南轅北轍,彼此不同,所以作為精神真理的基督教不適宜於詩之虛構錶現。法國批評傢布瓦洛在很有影響的《詩藝》裏就說,用詩去處理《聖經》題材,就隻會「把真神變成虛假的神(Du Dieu de vérité faire un Dieu de mensonges)。」德萊頓更進一步解釋說:「謙卑和順從是我們最注重的美德;這當中除靈魂的行動之外,不包括任何行動,而英雄史詩則恰恰相反,其必然的布局和最終完善,都一定要求轟轟烈烈的行動。」這的確講齣瞭以希臘羅馬神話為背景的荷馬史詩與彌爾頓取材《聖經》的史詩之間重大的區彆,尤其在「轟轟烈烈的行動」這一點上,彌爾頓的史詩確實很難與荷馬史詩那一類古典作品相比,因為荷馬史詩描寫的是阿喀琉斯的憤怒和特洛伊城之陷落,或是奧德修斯驚天動地的冒險經曆,而在《失樂園》的中心,唯一的行動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咬瞭一口蘋果而已。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段評價(抒情散文體)** 翻開《失樂園》,我仿佛被一股古老而神秘的力量牽引,跌入一個浩瀚無垠的時空。那是一種超越日常的體驗,文字如星辰般點綴著寂靜的宇宙,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星海中航行,時而迷茫,時而豁然開朗。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又充滿哲思的世界,讓我不禁思考起生命、自由、罪惡與救贖這些永恒的命題。那些鮮活的人物,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愛與痛,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上。即使在閤上書本之後,那些迴響依然在腦海中盤鏇,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一次對人性最深處探索的旅程。它讓我看到瞭人類的渺小,也看到瞭人類的偉大;它讓我看到瞭絕望的深淵,也讓我看到瞭希望的光芒。我願意將它珍藏,在每一個需要力量的時刻,再次迴到這個令人心神蕩漾的靈魂史詩中。

评分

**第五段評價(充滿贊嘆與期許)** 《失樂園》在我閱讀過的眾多書籍中,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它所帶來的震撼,是一種久久無法平息的迴響,仿佛在我靈魂深處種下瞭一顆種子,正待慢慢發芽。作者以非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世界。那些關於挑戰、關於救贖的篇章,讓我看到瞭人類精神的無限可能。每次重讀,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領悟新的含義,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我迫不及待地想與更多人分享這份閱讀的喜悅,希望他們也能在這部史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和啓迪。我相信,《失樂園》將永遠是我書架上最閃耀的那顆星,指引我不斷探索生命的奧秘,不斷追尋內心的光明。

评分

**第四段評價(略帶批判性思考)** 《失樂園》無疑是一部震撼心靈的作品,其宏大的敘事和深刻的思想性使其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齣。然而,在閱讀過程中,我也曾對其某些設定和情節産生過疑問。例如,作者對於某些角色的處理,是否完全符閤邏輯,抑或在藝術錶達上有所側重?書中對於極端睏境下的道德選擇,其解讀是否過於簡化,或是隱藏瞭更深層次的復雜性?當然,這些疑問並非否定作品的價值,反而說明瞭其引發思考的能力。正是因為這些能夠讓人産生討論甚至爭議的地方,纔使得這部作品如此具有生命力。它不像一本被動接受的書,而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一同參與到這場關於人性、信仰和命運的深刻辯論之中。這種互動性的閱讀體驗,正是《失樂園》最迷人之處。

评分

**第三段評價(個人感悟體)** 當我沉浸在《失樂園》的世界裏時,我感覺自己仿佛與那些角色一同經曆瞭他們的喜怒哀樂。那些關於犧牲、背叛、以及對真理的追尋的篇章,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常常會停下來,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如何選擇?那些書中人物的睏境,也讓我反思起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選擇和價值觀。它讓我意識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一綫光明,一種不屈的精神支撐著我們前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情感的細膩描繪,那些微小的細節,那些無聲的眼神,都傳遞齣復雜而深刻的情感。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自己的影子,讓我更瞭解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去愛和被愛。這次閱讀,無疑是讓我的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

评分

**第二段評價(理性分析體)** 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失樂園》無疑是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巨著。作者在敘事結構、人物塑造以及思想深度上都展現齣瞭非凡的纔華。其宏大的背景設定,跨越瞭神話、曆史與哲學,為故事提供瞭堅實的根基。人物的心理刻畫尤其令人贊嘆,每個角色都不僅僅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擁有復雜的情感和動機的個體,他們的內在衝突與外在的命運交織,構成瞭引人入勝的情節。此外,書中對一些核心概念的探討,如自由意誌與預定論、善惡的辯證關係等,都具有極高的思想價值,足以引發讀者進行長期的思考和討論。其語言的運用也堪稱典範,既有史詩般的莊重,又不失細膩的描繪,將宏大的主題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呈現齣來。閱讀《失樂園》的過程,不僅是對情節的理解,更是對作者思想體係的解析,是一種智力與感官的雙重享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