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編劇》自1992年齣版以來,一直是大學電視或電影係教科書,以及電視、電影公司、寫作班的訓練教材,曆經多次增訂改版,與時俱新。
作者張覺明參閱大量中外的書籍,從參考書目就可以知道,他讀過中、英文編劇書近三百本,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及,所以本書資料最豐富,內容最實用,這就是本書的最大特色。他的書一直大受歡迎,最新增訂版改名《實用電影編劇》,繼續保持領先。
自序
電影發明於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法國人路易.呂美荷(Louis Lumiere)在巴黎大咖啡館放映最早的幾部影片。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這一天是結束發明階段,進入電影世紀的開始。
電影發明後的第二年,即傳入中國。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十一日,上海徐園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一九○六年,中國人已自己拍攝影片瞭。民國二年,中國已有影片《莊子試妻》在美國放映;同年九月,由鄭正鞦編劇的《難夫難妻》,成為我國第一部劇情片。
中國電影的曆史,與世界各國比較起來,毫不遜色,但近百年以來,中國電影水準提升太慢,無法在國際上爭一席之地,好的劇本難求以及編導技巧拙劣,實為原因之一。
在美國,電影公司都設有專門編劇的部門,有很多腳本是集閤眾人的智慧完成的。在這個部門裏,有的人提供故事,有的人負責編寫大綱,有的人專寫對白,有的人添加笑料。腳本完成後,若發現缺少哲學的對白,就有人加上兩句富有哲理的對白;若發現喜劇的效果不好,也有人加上兩句幽默的對白,或增加喜劇的動作。就這樣,凝聚瞭許多人的心力來完成腳本。而掛名的,隻是一兩個名編劇的名字。
在義大利,類似羅塞裏尼(Roberto Rossellini)、費裏尼(Federico Fellini)等大師,他們標榜著電影是錶現他們個人的思想,透過電影,他們可將自己的意念,傳達給觀眾。基於這點,他們在電影中,多半是身兼導演和編劇,在編導閤一的配閤下,完成他們的作品。他們認為,若是把一個導演的意念,通過編劇者的編寫,再拿來拍成電影,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作為一個導演,他有自己的世界觀,他對藝術的觀點、對社會和人生的看法,他所要錶達的完全是自我的思想。所以,編導閤一成為很自然的結閤。
在日本,一些名編劇如小國英雄、橋本忍,都各有其獨特的地位。拿黑澤明來說,他有一個編劇小組,通常他先把自己的意念交給編劇小組去研究(當然他也是一員),然後再編寫,最後編齣來的劇本一定是錶現他的想法,他的人生觀。這些編劇小組可以有很多意見,他們編大綱、寫對白,而真正貫穿整個劇本內涵的,則是黑澤明的思想,像這樣編劇和導演就溶為一體瞭。小津安二郎的作業過程,也類似黑澤明模式。
而國內的電影圈,編劇一直是最弱的一環,不但藝術修養不夠,對電影特質無法掌握,有些甚至連文字都不通,就貿然從事編寫電影劇本,劇本內容難以達到一個水平,自不在話下。
早期的電影理論傢普多夫金(Vselovod Illianarovich Pudovkin),非常注重電影腳本的編寫,他在《電影技巧與電影錶演》(Film Technique and film Acting)書中所建立的理論,除瞭濛太奇,最多的就是腳本的編撰原理。剪接和劇本的編寫,幾乎掌握瞭整個電影的藝術生命。對他來說,編寫電影腳本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瞭解電影的特性,他說:
每一種藝術都有它自己具有效果的特殊錶現方法,電影亦然。如果不懂得拍攝電影和剪接電影的方法,對導演電影的方式一無所知,就貿然要從事編寫電影腳本,則其愚蠢可笑的程度,與要一個法國人去讀一首從俄文直接照字麵翻譯成法文的俄國詩,那是沒有兩樣的。如果要把一首俄文詩的正確意思傳遞給法國人,則照字麵直接死譯必然行不通,首先一定要熟悉法文詩的特有形式。編寫電影腳本的道理與此相通,要編寫符閤電影拍攝方法的腳本,首先必須瞭解編寫電影腳本的特殊方法,以及懂得如何運用這種方法來感動觀眾的效果。
腳本的重要性,如今被認為是「電影的靈魂」,已殆無疑義,不論是以藝術或商業為著眼點,有瞭好的腳本,這部電影即使遇上不是很高明的導演,其成績仍相當可觀,但若是「先天失調」,腳本破爛不堪,那任憑再齣色的導演欲妙手迴春,結果往往是無足觀矣!晚近因為「作者論」(Auteur Policy)的興起,專事講究個人風格,於是「編導閤一」更成為許多電影編、導夢寐以求的事,電影腳本和電影導演的關係邁進瞭一步,無形中可帶動電影編劇的進步。
一九九五年,世界各地熱烈慶祝電影一百週年,迴顧這一百年,正是人類進入影像天地的二十世紀,電影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大眾傳播媒體,深入到傢傢戶戶,給人們打開瞭廣闊的視野,也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一八九六年,也就是電影誕生的次年,電影傳入中國,至一九○○年,電影開始在颱灣齣現,從此,電影正式進入中國人的生活。
從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九五年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國由於內憂外患,電影難以正常發展,直到近年來,海峽兩岸的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上大放異彩,紛紛在國際影展上展風騷,為中國人揚眉吐氣。
一九九二年,拙者《電影編劇》一書齣版,被各大學採用為教材,數年來,不斷增補改版。現今電影發展更趨成熟、理論也更充實,筆者為求精益求精,特彆增補大量最新資料,以嶄新麵貌呈現給讀者,並改書名為《實用電影編劇》,期能為中國電影事業盡一己棉薄之力。
張覺明
一直以來,我都對文字創作有著莫名的喜愛,從小說、散文到短詩,我都嘗試過。但近年來,我越來越被電影所吸引,電影視覺化的敘事方式,以及它能快速抓住人心的力量,都讓我深深著迷。我曾經幻想過,如果有一天,我能創作齣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影故事,那會是多麼瞭不起的一件事!因此,當我看到《實用電影編劇》這本書時,我內心的小火苗立刻被點燃瞭。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電影劇本與小說劇本的差異,以及電影語言的獨特性。我對如何塑造立體、飽滿的角色特別感興趣,我希望角色不僅僅是推動情節的工具,而是有血有肉、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的個體。我還想知道,在電影的框架下,如何纔能更有效地運用對白,讓每一句颱詞都充滿意義,而不是為瞭填補空白。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剋服創作瓶頸的建議,畢竟,靈感枯竭是每個創作者都會麵臨的挑戰。
评分最近在書店閒逛時,偶然翻到這本《實用電影編劇》,封麵的設計雖然不算特別搶眼,但幾個關鍵字「實用」、「電影」、「編劇」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我是一名大學電影係的學生,雖然在課堂上學瞭不少理論,但總覺得在實際應用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很多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編劇技巧,我聽起來都好像懂,但真正動手寫的時候,卻又不知從何下手,常常是一團漿糊。有時候,我會看著那些經典電影的劇本,覺得編劇們的功力真的太厲害瞭,他們能把這麼複雜的情感和情節,編織得如此流暢自然,而且每一步都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跟著劇情走。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導嚮性,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去解決我在寫劇本時遇到的實際問題。我比較關注的是如何讓劇本更具商業價值,或者說,如何寫齣一個能夠引起市場共鳴的故事。畢竟,電影不僅僅是藝術,也是一門生意,能夠打動觀眾,讓大傢願意走進電影院,也是很重要的考量。
评分一直很喜歡看電影,但總覺得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僅止於觀眾的角度,總想更深入地窺探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是如何誕生的。這幾年來,我也嘗試過寫一些劇本的草稿,但總是覺得劇情發展不夠緊湊,人物刻畫也略顯單薄,尤其是到瞭中間段落,常常會陷入瓶頸,不知道該如何推動故事前進。身邊有朋友推薦我去看看《實用電影編劇》,說這本書可以幫助我釐清許多編劇上的迷思,讓我能夠更有係統地去建構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很高,也常常在想,如果能把腦海裡那些零碎的想法轉化成一個個能夠感動人心的故事,那該有多棒!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學習到如何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如何製造懸念,如何讓角色在劇情的推進中不斷成長和變化,而不是隻是一個個臉譜化的符號。我更期待的是,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技巧,像是如何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如何在高潮處讓觀眾的情緒達到最高點,以及如何收尾讓觀眾迴味無窮。我相信,隻要有瞭正確的方法和不斷的練習,我也許真的能夠寫齣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评分最近剛看完一部非常喜歡的電影,讓我對電影的魅力有瞭更深的體會。電影裡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他們的每一個選擇和轉變都讓人覺得閤情閤理,而且故事情節的起伏跌宕,讓我全程都屏息以待。身為一個長期電影愛好者,我一直有個小小的願望,就是能更瞭解電影是如何被創作齣來的。我對編劇這個環節尤其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魔法,能夠將一個個零散的想法,變成一個引人入勝的電影劇本?《實用電影編劇》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樣的讀者準備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開我對電影編劇的想像,讓我明白電影敘事的邏輯和結構。我很想知道,編劇們是如何思考觀眾的心理,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裡,呈現齣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題。我特別想瞭解,如何纔能讓電影的節奏掌握得剛剛好,讓觀眾在緊張刺激和溫情感動之間找到平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