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由袁教授近十年來有關先秦儒傢、道傢所撰寫的多篇論文,集結而成。錶麵上看,全書似集中在孟子、老子哲學的現代詮釋;但深入省察,卻發現整個研究主要是在參考海德格對西方古典形上學及近代主體性哲學的批判,針對當代新儒傢前輩已發展齣的現代詮釋架構,一步一步地予以鬆動、重建,從而勾繪齣中國古代哲學詮釋的一種新的可能性與方嚮,全書論證嚴謹,問題意識明顯深刻,字裏行間,不但可以看到袁教授對當代新儒傢前輩的敬重,而且也可以發現袁教授「按著講」而非「照著講」的決心與自信。
我最近剛翻完一本關於哲學思想的書,雖然名字有點繞,但讀完感覺收獲頗豐。它從古老的東方哲學,特彆是老子和孟子的思想齣發,一路探討到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我尤其喜歡它處理海德格爾哲學的那部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而是嘗試在他的思想體係內部進行解讀,去理解他“在世存在”、“此在”這些概念的深層含義,以及這些概念是如何與我們對生活、死亡、時間的理解息息相關的。然後,文章巧妙地將這些西方哲學中的深刻洞見,與老子關於“道”的虛無與生成,以及孟子關於“性善”的內在德性進行瞭對比和融閤。這種跨文化的對話,讓我看到瞭不同哲學傳統之間竟然存在如此扣人心弦的共鳴。比如,海德格爾對“遺忘存在”的批判,似乎與老子警惕“巧僞”的齣現,孟子強調“反省”的重要性有著異麯同工之妙。作者沒有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追溯瞭這些古老智慧如何在20世紀的中國哲學語境中被重塑和發展,尤其是當代新儒學,他們是如何在現代性的衝擊下,試圖重新找迴中華文化的根基,並與西方哲學進行對話的。整本書的論述邏輯清晰,引人入勝,讓我對哲學不再感到遙不可及,反而覺得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身的處境。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著實令我驚嘆。作者以海德格爾的哲學為起點,仿佛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現代西方哲學思想的窗戶,讓我們窺見瞭“存在”、“時間”、“死亡”等宏大命題的復雜性。他並沒有將這些概念直接灌輸給我們,而是通過對海德格爾思想的細緻梳理,讓我們逐步理解這些概念的生成和演變。隨後,作者將視角轉嚮東方,深入探討瞭老子和孟子的哲學思想,並且非常巧妙地將它們與海德格爾的某些觀點進行對比。我之前對老子的“道”和孟子的“仁”有些模糊的認識,讀瞭這本書之後,纔真正體會到它們在宇宙觀、人生觀上的深刻內涵。尤其是作者在對比海德格爾的“此在”與老子“道”的生成性時,我感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瞭不同哲學傳統之間隱藏的深刻聯係。書的後半部分,對當代新儒學的介紹更是讓我看到瞭中國哲學在現代的活力。作者清晰地勾勒齣瞭幾代新儒傢學者是如何在吸收西方哲學營養的同時,努力保持和發展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並試圖為現代社會提供新的思想資源。整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時而嚴謹求索,時而又充滿詩意,讓我領略到瞭哲學思想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在尋找能夠連接西方哲學和中國傳統思想的書籍,而這本《從海德格爾、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平】》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是簡單地將兩種哲學體係進行羅列,而是通過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瞭它們之間深刻的內在聯係和對話。作者從海德格爾的“生存論”齣發,引導我們思考“何以為人”,以及我們在現代技術社會中的存在睏境。這種思考的起點非常有現代感,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接著,作者將我們的目光引嚮東方,通過對老子“道”的虛靜緻遠和孟子“性善”的內省工夫的解讀,展現瞭中國古代先賢對於生命本源和道德實踐的深刻洞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比較海德格爾對“技術”的批判與中國古代“自然本然”的思想時,所展現齣的洞見。這讓我意識到,古老的智慧在麵對現代挑戰時,依然能夠提供重要的啓示。書的最後部分,對當代新儒學的梳理,更是讓我看到瞭中國哲學在當代的生命力。作者展現瞭不同學者如何在吸收西方哲學精髓的同時,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哲學體係,這對於理解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嚮非常有幫助。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哲學並非象牙塔裏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作者從海德格爾的哲學入手,帶領我們審視現代人存在的根本睏境,那種被技術和功利主義裹挾的“疏離感”和“不安感”。他並非直接批判,而是通過細緻的解讀,讓我們自己去體會海德格爾思想的深刻性。隨後,作者將我們帶入中國古代的哲學世界,從老子的“道”的無形無相,到孟子的“仁”的內在養成,展現瞭中國先賢對於宇宙人生本源的獨特理解。我尤其喜歡作者將海德格爾對“世界-曆史”的思考,與老子“道”的生生不息進行對照,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看到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對自身和世界共同的追問。更讓我感到振奮的是,書的後半部分對當代新儒學的介紹。作者清晰地勾勒齣幾代中國哲學傢,如何在吸收西方哲學養分的同時,努力挖掘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試圖為現代社會提供一種新的思想資源。這本書的論述,讓我覺得中國哲學並非僅僅是曆史的遺跡,而是在當代依然煥發著生命力,並能為我們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有益的啓示。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在理解中國哲學方麵。我之前對老子和孟子的瞭解更多停留在一些課本上的零散概念,比如“無為而治”、“仁義禮智信”,覺得它們有些晦澀,難以和現實生活聯係起來。但這本書卻通過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作為引入點,然後逐步深入到中國古代的哲學智慧。這種“西經東”的路徑,竟然比直接從中國哲學入手更能觸動我。作者在解讀海德格爾時,並沒有使用大量晦澀的學術術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將“世界-曆史”、“技術”、“詩意地棲居”等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然後,他將這些現代性的思考,巧妙地與老子關於“道”的自然本然,以及孟子關於“惻隱之心”的道德源頭進行對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將海德格爾對“技術統治”的擔憂,與中國古代“不爭之德”的思想進行瞭類比,讓我第一次覺得,古代的智慧並非過時,而是在某些方麵,甚至比現代思想更具有前瞻性。接著,書裏對當代新儒學幾位代錶人物的梳理,讓我看到瞭他們是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積極迴應現代性的挑戰,並在中西方哲學碰撞中,努力構建齣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漫步,每一次轉摺都充滿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