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健康,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王炯珵醫師
我時常和老教授、醫學前輩聊起醫師這個行業,以及醫病互動模式,發覺現在與以前有很大不同,歸納起來大約可分成:堯舜、戰國與民主三個「時代」。
三、四十年前由於醫藥常識普遍不足,醫師的權威性很高,病患一切依賴醫師、言聽計從,即使偶而遇到手術併發癥或誤服藥物,也隻能自認倒楣,「罪不上大夫」;這時期醫師高高在上,彷彿三皇五帝一樣,可以說是「堯舜時代」。
資訊(特彆是網路)發達之後,大傢取得相關知識的管道既多且方便,譬如上Google網站隨便打個關鍵字,就有成韆上萬筆資料,包括醫藥常識在內。但資訊的來源五花八門、有正有誤,開玩笑、純批評或「置入性行銷」更是所在多有,有些讓人看瞭反而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哪種治療方式對自己最好。有時道聽塗說,加上有心人士的鼓動,稍有醫藥上的閃失或者治療效果未達理想,就疑心生暗鬼,動輒訴諸媒體或法律,造成醫病關係緊張;醫師為瞭保護自己,不得不採取防禦性醫療,結果不但浪費健保資源,對醫師或病患都是雙重損失。這時的醫病關係好像春鞦戰國、彼此徵伐,所以我用「戰國時代」來形容。
為瞭改善這種現象,很多國傢(包括颱灣)的衛生、健康保險機構,都在努力訂定「治療準則」,依據過去具有「科學價值」的醫學研究與疾病治療經驗,理齣一個原則以供醫師參考,讓醫護人員知道該如何根據病情的輕、重與嚴重程度做處理,既避免糾紛,也可找齣最有效、最省錢的醫療方式;此種終極追求目標就是「民主時代」的思維之一。
攝護腺肥大的診斷和治療也一樣,目前美國、歐洲都已經有「治療準則」,但一般人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其內容,也無法知悉自己需要的檢查項目,或「最適閤」的治療方式。所謂「最適閤」是一種比較級,要比較就會用到數字;本書的特色之一就是十幾道數學題和問答題,隻要仔細迴答,就可以充分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態,進而改善疾病,或與其和平共處,掌握健康、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
過去醫病關係如單行道,病患隻能聽、不能問,現在「時代」不同瞭,電視上隨時有叩應(call-in)節目,我不管是在門診中或私底下總是力求做到有問必答,符閤患者的迫切需要;所以本書中也有一個「叩應」單元,這是平時最多人問到的部份,希望有助大傢進一步瞭解「攝護腺肥大」。讀者若覺得還有疑問,歡迎以電子郵件溝通,我將盡可能解答,希望「互動」也能成為本書的特色。
很多人知道攝護腺疾病主要有三種:攝護腺炎、攝護腺癌和攝護腺肥大,坊間的書籍大都一概而論,對於有攝護腺肥大睏擾的讀者而言,頗有「搔不著癢處」之感,因此我盡量將焦點集中在「攝護腺肥大」(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力求「專一」,這是本書的第三個特色。
俗話說「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以上三個「特色」雖然是賣瓜者之言,但真心希望如此翔實的介紹,有助於解決攝護腺肥大者的睏擾,為中高年男性朋友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可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恩主公醫院泌尿科全體同仁的大力協助,因為我不會中文打字,書中每個字、每個圖都由專科護理師楊舒惠小姐代勞,如果沒有她幫忙,不知還要拖多久纔能定稿。當然也要謝謝傢人的支持、師長的教誨,感謝恩主公醫院的大老闆「關聖帝君」的默默照顧,一路保佑平安!
推介序:男人必讀,女人更要看的書
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學科教授兼主任 郭漢崇教授
攝護腺在哪裏?這個問題恐怕一半以上的社會大眾都答不齣來。記得以前在颱大醫院帶學生實習時,一個女學生居然將「攝護腺肥大」作為老年女性病患排尿睏難的鑑彆診斷項目之一,當場令大傢啼笑皆非。連醫學係的女學生都會弄錯,何況一般人呢!
攝護腺肥大是大傢都耳熟能詳的老年男性疾病,可能造成頻尿、夜尿、急尿甚至是尿失禁,但究竟位置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造成排尿不順等諸多癥狀?很多傢裏有老年人同住的年輕朋友,往往把傢裏老年人半夜起來如廁視為生理的常態,心裏想反正年老瞭就會變成這樣。因此有些男性隻要因為夜間頻尿去看泌尿科時,往往會問醫師:是不是攝護腺肥大所緻?可是他的年齡不到三十歲,應該不至於齣現這方麵的睏擾。那麼究竟在我們幾歲時攝護腺纔會開始肥大?多嚴重纔需要治療?此外,最近幾年來,我們的確在泌尿科門診中看到「攝護腺肥大年輕化」現象,尤其是攝護腺肥大導緻下尿路癥狀;這些到底是遺傳的關係?還是營養過剩、油脂攝取過多所造成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急欲知道。
三十年前,我還在颱大當住院醫師,當時治療攝護腺肥大癥通常隻有開刀一途,有些萬年老國代一聽到要開刀,立刻想起當年老總統請美國醫師專程來颱為他手術,結果齣現術後漏尿的情況,就搖頭說「我不想開刀,你還是幫我裝一條導尿管,每個月換一次就好瞭。」如今,不管是藥物或手術的研究發展都有瞭相當大的突破,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式有瞭更多選擇,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譬如可以使用藥物讓攝護腺縮小,或放鬆攝護腺平滑肌,以解除排尿睏擾。手術方麵的發展更加精進,以前必須由下腹部開刀,現在則隻要從尿道即可颳除攝護腺的肥大部份,侵襲性較小,也大大減輕手術的痛楚;其他如最近幾年流行的高熱治療、微波治療,乃至於各式各樣的雷射手術,都使得攝護腺肥大的治療越來越簡單,也越來越安全。
不過許多泌尿專科醫師也由經驗中發現,真正導因於攝護腺肥大的下尿路癥狀,事實上大約隻有五成到六成,其餘四到五成可能隻是膀胱收縮力減弱、尿道括約肌放鬆不良,或者是膀胱過動癥所造成。如果沒有經過仔細診斷,就立刻給予藥物或動手術治療,預後一定不佳。同樣地,患者及其傢屬如果不瞭解圍繞在攝護腺肥大癥周圍的種種問題,包括癥狀本身的發展、影響,以及藥物、手術或其他治療方式的利弊得失,那麼治療的結果很可能會與預期有落差。因此確實需要有一本專門的衛教書籍,來傳達正確觀念、提供最新的醫療資訊,起碼也可作為醫病之間的橋樑;民眾有瞭基礎常識之後再去看醫師,就可以節省很多說明的時間,也不緻浪費健保資源,可以說一舉數得。
王炯珵醫師是我的學生,相當聰穎,腦筋也動得很快,本來我認為他走泌尿科有點浪費,不過他樂此不疲,深入研究排尿障礙方麵的問題,頗有心得;行醫十年之後,有感於一般人對攝護腺肥大有諸多誤解,因此最近幾年利用公餘之暇,在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推廣正確的診斷、治療與保健、預防常識,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紛紛要求結集成書,以方便閱讀及保存。但王醫師認為短篇文章的寫作方式與錶現技巧比較刻闆,因而重新改寫,加上很多實例、問答題與風趣對話,用最簡單的文字,說明枯燥保守的醫療知識,就像在聊天說故事一樣,很容易就可理解,真可以說是中高年男性朋友的福音。
過去七、八年來,本人一直是「颱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後來又擔任理事長一職,加上門診與教學工作,可以說忙得不可開交;所幸王醫師幫忙分憂解勞,不但針對醫護人員做再教育工作,還經常撰寫衛教文章刊登於尿失禁防治協會會訊,在普及泌尿道知識與防治尿失禁方法方麵厥功甚偉,他的熱心與用心實在令人佩服。
王炯珵醫師所寫的文章原本涵蓋泌尿科的很多範疇,但坊間的類似書籍已經很多,反而沒有一本解決中高年男性攝護腺睏擾的專書,因此重新編整,隻挑選與攝護腺肥大有關的部份,內容钜細靡遺,真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本完整、實用的「攝護腺」相關問題參考書,不但所有的中高年男性都要看(因為幾乎每一個男性都無法免於護腺睏擾),女性也要有些瞭解纔不會對老伴或父親産生誤解;我甚至認為多數醫護人員(包括泌尿科醫師)都值得一讀。
在新書齣版之際,我除瞭恭喜王醫師外,也期待他再接再厲、發揮所長,將各式各樣的泌尿科疾病及排尿障礙也同樣撰寫成書,讓更多的民眾可以獲益,既普及泌尿醫學教育,提升醫學常識,保障國人健康,還能節省健保資源。(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學科教授兼主任、花蓮慈濟綜閤醫院泌尿科主任、颱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
2007年4月15日謹誌於花蓮
推介序:總有一天等到你
颱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 餘宏政教授
身為泌尿科醫師,平常和一些中老年男性朋友聚會時,最喜歡開玩笑的說「總有一天等到你」,意謂一個男人隻要活得夠老,一定會有泌尿係統方麵的問題求助於泌尿科醫師,尤其是攝護腺肥大,絕大多數的中老年男性都無法避免,一定要坦然麵對。
攝護腺肥大是一種長壽病,大多數齣現在老年人身上,其所引發的健康問題包括:解尿不順、頻尿、尿失禁甚至攝護腺癌等。根據統計,颱灣的老年人口目前已經佔總人口數的一成左右(「老年社會」的標準為六十五歲人口超過百分之七),加上攝護腺肥大患者有年輕化現象,我們可以預期攝護腺肥大癥患者勢必會愈來愈多,所以中高年人一定要未雨綢繆,妥善防治,纔不會因此受苦。
坊間有關攝護腺肥大癥的中文書籍並不多,而且大多是專業醫學書籍,內容較為艱深、枯燥,頗為難懂;拜讀瞭王炯珵醫師的著作後,不禁贊嘆「這纔是我想要的一本泌尿科中文書」!書中,王醫師憑藉他與病人多年的溝通經驗,將專業艱深的醫學常識,以淺顯有趣的文字錶達齣來;難能可貴的是,書中有許多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可以加強讀者的理解與記憶,不僅適閤一般大眾閱讀,非泌尿科醫師也值得一看。
王醫師年輕有為、積極進取,在颱大醫院完成泌尿科住院醫師訓練後,奉派到三峽恩主公醫院擔任泌尿科主治醫師,由於錶現優異,很快就升任泌尿科主任;後來又利用公餘之暇,到中原大學醫工所修讀博士學位。即使工作這麼繁忙,他還是能在看診與研究之餘,撥齣時間迴答患者的疑問、撰寫文章在各大媒體發錶,甚至將多年文稿結集、改寫成書,造福普羅大眾,真是令人欽佩。我相信讀者在看過本書之後,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本文作者為颱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
2007年4月於颱大醫院泌尿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