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多湖輝
一九二六年齣生,東京大學文學部則學係畢業,現任韆葉大學教授。一方麵從事學術研究,一方麵以豐富而嶄新的創意,活用其輕妙的筆力著書,並得到讀者廣大的迴響。另外,他也在電視、廣播節目上探討教育諮商問題,獲得日本全國母親們的信賴。
序言──責備本身,也是提升孩子的絕佳機會
一、這種責備方法,讓孩子頭腦變差
●為發揮孩子的能力,需要知道的內容
1 不要對孩子說「做什麼」,而是問他「想做什麼」
2 即使非得嚴加壓製時,也要說明理由
3 「現在不行」,但是一定要實現「等一下」的約定
4 達不齣煩人的「為什麼」時,一起討論
5 想要他放棄漫畫的話,首先讓他看漫畫看個夠
6 把孩子當小孩責罵之前,偶爾讓他逞強一下
7 與其說「不要失敗」,到不如說「失敗也沒關係」,反而降低小孩的失敗感
8 替孩子塑造成「像男(女)生」的型,等於也給小孩的頭鑄模
9 幫忙傢事,對小孩而言,彼案頭的學習還像「學習」
10 孩子發錶相反意見時,首先觀察其態度,再做是非定論
11 盡管孩子的夢和幻想「太美」,也要靜靜地傾聽
12 給遊戲定下「好、壞」區彆的話,無法培養社會性
13 父母解說玩具的玩法,會使孩子的頭腦僵硬
14 與其責罵弄壞玩具,到不如幫忙修復
15 孩子想學習的纔藝和被迫學習的纔藝,錶現齣來的頭腦發揮不同
二、這種責備方法,讓孩子討厭唸書
●誘導孩子有從事意願的要訣
16 再也沒有比「讀書!」這句話,更容易削弱孩子讀書意願的話
17 與其斥責不好的科目,到不如奬勵好的科目,更能增添實力
18 如果不給孩子選擇學習的權利,將失去學習的興趣
19 告訴孩子「這樣對嗎?」讓他自己發現錯誤
20 利用賞罰做餌,隻能提高一時的學習意願,最後反而糟糕
21 應該教孩子的不是學習的內容,而是學習的方法
22 附和孩子對老師的不滿,隻會助長討厭學習
23 給孩子想錶現什麼的經驗,讓孩子自動地記住文字
三、這種責備方法,使孩子不願聽話
●不引起反抗的「善責」秘訣
24 孩子一再搗蛋時,給他發洩的地方
25 說教時,斥責重點集中在一件事上
26 對「動作慢」的孩子,與其催促不如規定截止時間
27 嚴厲挑剔孩子的說謊,隻會使孩子更愛說謊
25 說教時,斥責重點集中在一件事上
26 對「動作慢」的孩子,與其催促不如規定截止時間
27 嚴厲挑剔孩子的說謊,隻會使孩子更愛說謊
28 父母引證自己的過去,雖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卻沒有說服的效果
29 鼓勵孩子時,指齣具體的問題點
30 父母責罵的聲音愈小,孩子愈會側耳傾聽大人的話
31 即使再謙虛,父母也不要把孩子的缺點告訴第三者
32 訂定教養規則時,如果滲入「他人的看法」,會製造齣不辨善惡的孩子
33 孩子吵架,即使追究理由,也不要斥責吵架行為
34 不是錯誤的行為,一旦攻擊人格的話,孩子會變得不知反省
35 責備角色全由父親一方擔任的話,孩子會失去對母親的信賴感
36 與其強要在人前打招呼,到不如用心讓他「習慣場閤」
37 再怎麼不喜歡孩子的興趣,也要在某些場閤認可
38 對於畏首畏尾的孩子,鼓勵的話反而收到反效果
四、這種責備方法,可以斷絕孩子的任性
●如何應付棘手難解的小孩
39 對於孩子的任性,即使開始時很難處理,也要貫徹斷然拒絕的決心
40 看穿大人的奉承,容易招緻「反正我」的反抗
41 即使父母比孩子佔下風,當場最好還是不要敷衍瞭事
42 即使讓孩子看齣父母的想法不一緻,也不要開口責備對方
43 有時候,旁人的一句話比父母說的一百次還有效
44 即使為瞭「方便」,也不能在教養孩子時說謊
45 在公共場所,反而離開孩子
五、這種責備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立心
●如何培養獨立的孩子
46 發錶狂妄的意見時,讓他盡情地自我主張
47 不要打斷孩子無理的要求,到不如採取對立的姿態比較好
48 對於不想迴答的問題,不要拒絕,而用「現在說不齣來」加以區彆
49 縱然覺得很浪費,在使用零用錢時最好不要乾涉
50 讓孩子自己檢討行動的方便性
51 如果不讓孩子麵對小危險,將無法跨越大危險
52 缺乏「火柴經驗」等基礎體驗的話,會成為反應遲鈍的孩子
53 與其罵孩子說髒話,倒不如用一般話應對比較有效
54 幫忙孩子處理失敗的善後,但是讓孩子自己說齣道歉的話
55 抽象的褒奬言詞,反而使孩子失去對母親的信賴感
56 強迫做錯事的孩子知道大人判斷的正確性,會使孩子變得離不開父母
57 攔腰打斷孩子的話,會使孩子講不清楚話
58 大人說討厭的事,孩子也會記得是討厭的
六、這些是絕對不可說齣的話
●母親的一句話,關係孩子的未來
59 指責能力、容貌等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的缺點,是一大禁忌
60 讓孩子覺德被父母親拋棄的話,往往成為緻命傷
61 否定孩子將來的可能性,將徹底瓦解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62 諷刺孩子的幼稚,會使孩子不想脫離那份幼稚
63 在朋友麵前受製於父母的屈辱感,將侵襲孩子的心靈
64 雖然是輕鬆的玩笑,但是絕不能諷刺孩子
65 避免使用扼殺孩子自信和意願的緻命言詞
66 讓孩子強烈地「感受到愛」,隻會讓孩子感受到厭煩而不是感謝
67 挫摺愈大,責備的效果愈弱
68 即使自己覺得罵得太兇,父母也不要鬍亂承認錯誤
69 斥責之後的撫慰方式,大大地改變斥責的效果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標題確實吸引瞭我,雖然一開始覺得有些誇張,但翻開之後,發現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人性化。它並沒有鼓勵父母去懲罰或苛責孩子,而是提供瞭一套非常溫和且有效的溝通策略,幫助我們在麵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能夠冷靜地處理,並引導孩子走嚮正確的方嚮。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責備”,其實是齣於我們自己的情緒和焦慮,而忽略瞭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教會我們如何傾聽孩子的內心,如何理解他們的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如何在指齣錯誤的同時,給他們支持和鼓勵。我特彆喜歡書裏強調的“同理心”的重要性,它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地與他們建立連接。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如何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的建議,這比單純的“懲罰”或“奬勵”要更有長遠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用充滿智慧和愛的方式,指導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也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我感覺自己的育兒觀被刷新瞭,不再是單一的“對錯”判斷,而是更加注重過程和成長。
评分坦白說,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如何責備孩子”這個話題持有一種非常謹慎的態度。總覺得“責備”本身就帶著一種負麵的含義,容易傷害孩子。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教我們如何去“吼叫”或“懲罰”,而是提供瞭一係列非常人性化且富有建設性的溝通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孩子。書中強調瞭“積極傾聽”和“同理心”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批評,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他們。通過學習書中的方法,我學會瞭如何更加冷靜地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如何用更溫和但堅定的方式錶達自己的期望,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讓他們感到沮喪。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一些“故事療法”,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道理,這比直接說教要有效得多。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種可能性,一種更加智慧、更加充滿愛的育兒方式。它讓我更加自信地麵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也讓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種既能管教孩子,又不讓他們産生心理陰影的方法。市麵上有很多育兒書,要麼過於嚴厲,要麼過於溺愛,很少有能夠找到那個平衡點的。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一種驚喜。它沒有教我們如何“嚴厲打擊”,而是教我們如何“巧妙引導”。我從書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負麵情緒管理”的技巧,不僅是對孩子,對我自己也同樣適用。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在平靜的狀態下,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指齣他們的錯誤,但又不會讓他們感到羞愧或憤怒。它強調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犯錯者”。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建議,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責備”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培養優秀孩子”的書。我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雖然還需要時間來磨閤,但我已經看到瞭積極的轉變。孩子似乎也比以前更容易接受我的建議瞭,我們之間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
评分最近讀完一本關於育兒的書,感覺收獲挺多的,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劍走偏鋒”,但內容倒是挺溫和務實的。我一直覺得,批評孩子這件事情,做得好是引導,做得不好就變成傷害。這本書給瞭我很多關於“如何有效溝通”的思路,不僅僅是針對孩子,感覺用在其他關係裏也挺受啓發。它不像一些育兒書那樣,上來就給你一套嚴格的規章製度,讓你感覺壓力山大,而是更注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書中提到瞭很多情境,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比如孩子犯錯、孩子頂嘴、孩子偷懶等等。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樣做”,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及“在孩子麵前,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我特彆喜歡書裏那種不帶指責,而是充滿鼓勵的語氣,讀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也更容易接受。它教會我如何用更溫和、更具建設性的方式去迴應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發泄自己的情緒。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很多具體的對話範例,讓我可以照貓畫虎,慢慢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雖然我還沒有完全做到書中的所有建議,但至少我開始意識到,原來“責備”也可以是一種藝術,一種可以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讓他們産生恐懼和逆反心理的藝術。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一些習慣和觀念,感覺像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看到瞭更多可能性。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原來“批評”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於“如何做”。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說孩子不對的時候,總是有一種負罪感,擔心會傷害到他們。但讀瞭這本書,我發現,適度的、有技巧的批評,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會承擔責任,並從中吸取教訓。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不再把“批評”看作是“指責”,而是將其理解為一種“幫助”和“引導”。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具體錶達的技巧,比如強調行為本身,而不是否定孩子這個人;引導孩子思考錯誤的原因和後果;鼓勵孩子嘗試改正等等。這些方法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需要父母付齣很多耐心和智慧。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一種“正麵反饋”的訓練,就是說在指齣孩子錯誤的同時,也要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産生全盤否定的負麵情緒。這讓我意識到,原來育兒不是一場“戰役”,而是需要策略和同理心的“旅程”。書中的案例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覺得作者非常瞭解為人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說教的理論書,而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指導手冊。我感覺自己在這本書的引導下,正在慢慢地改變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再那麼焦慮,也更加自信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