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書(2)(精裝)

小情書(2)(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書
圖書標籤:
  • 愛情
  • 漫畫
  • 日本漫畫
  • 小情書
  • 精裝本
  • 情感
  • 校園
  • 純愛
  • 佐倉韆代
  • 橘英雄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書是一位沉默的老師,總是用最溫柔的語調嚮我們細訴不同小故事、大道理。
  當我獨自一人的時候,書本和文字是我最大的安慰,支撐著我沉重的身軀、伴我一步一步走過難關。
  ……我把這趟突如其來的旅程記錄在《小情書(2)》中,容我藉此機會與喜歡文字的你分享這一封送給生命的小情書。
 
好評推薦
 
  「《小情書(2)》成為她挑戰惡運的戰書,也是對生命錶現愛和勇敢的情書。……小書在嚴峻的挑戰中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已經寫進這本書裡,其中首先要學的是對命運的不服氣。努力!加油!」——阿濃 著名兒童文學作傢
 
  「小書在病中找尋的藥,是人生的意義。……這個沉重的題材,她寫得竟然很輕鬆。小書寫的白描很好看,沒有用很多形容詞,她的文字有一種旁觀者的冷靜,去描述生命的重擔。我覺得,她的閱讀,她的書寫,都是她的藥。」——茹國烈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
 
  「「小書」的真實姓名中沒有一個『書』字,但她會看書、揀書、買書、讀書、還儲書、開書店、賣書、開直播推介書、還寫《小情書》,一次還不夠,還要齣版《小情書(2)》;可想而之,她有多麼愛『書』,又有多麼愛『情』;有時我覺得她『做書粉』的衝勁有點兒過火瞭,甚於她自己的健康;不過可能這就是值得我們尊敬,鼓勵和支持她這本《小情書(2)》的原因,因為它代錶瞭『小書』對書和人生全情投入的情和愛。」——Peter Lee 卡通白海豚小海白原作者
 
  「在電颱認識小書,第一個感覺是她是一個好能幹的女仔。其後拍攝電視節目開始熟絡,得知她病情,還要麵對排山倒海的工作、打理書店、辦市集、齣書……究竟一個女仔是怎樣麵對這麼多事情呢?期待《小情書(2)》再一次與大傢進入小書的文字世界,陪她一起經歷,最後最緊要是要身體健康!」——可宜 電視主持
 
  「小書在新城知訊颱因應 DJ/主持/演藝人鄭啟泰的邀請,二〇二一年在該頻道的新節目〈新城書房〉擔任嘉賓主持,沒多久更在去年的香港書展之前,齣版瞭她的首本《小情書》。《小情書》內容我不多說瞭,兩個字『好睇』。想說的是她一麵文氣洋溢,一麵企業傢那樣精打細算,平衡兩邊並不容易。我在新城財經颱工作多年,可能左腦用得比較多的關係,看小書這個人,通常用生意角度看她的經營狀況,疫情下生意當然不易做,但甚為欣賞她對文化齣版的執著,亦用心經營她的心血事業。我相信《小情書(2)》一定會記錄著她的步履足跡,持續發齣生活的正能量!」——硃子昭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節目規模及頻道運作)
 
  「當知道小書新作麵世,心裡一直想參與其中或岀一分力。剛好看到小書的邀約,決定自告奮勇寫下一些鼓勵語句,我馬上靜下來想一想,我和小書到底有哪些共通點。在戲麯界,啟德遊樂場、茘園、醫院,其實都是我常到之處,因為啟德和茘園(百麗殿舞颱)都有戲麯的演齣場地。我們大部分戲班子女,都在那裡渡過瞭愉快的童年:摩天輪、掉階磚換香口膠、恐龍屋等都深深印在腦海裡。至於醫院,是因為戲麯從業員一般年齡比較大,生老病死很早就已經在我的生命裡岀現,我們在颱上演活瞭悲歡離閤,也演盡瞭生老病死;演武場戲或拍電影受傷更是傢常便飯,但這一切一切都沒有小書的經歷來得震撼。當下收到小書患病的消息,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在對話的文字裡,我一直用支持和鼓勵的語氣,電話另一邊的我,不停抹著流下的淚水。也許是來得太突然,也許是您實在太年青瞭,一時間很多的為甚麼湧上心頭。小書在醫治過程中肉體上和心靈上的痛實在無法想像,但妳的正量,積極麵對生命的力量,正正像我們戲麯一樣,用生命影響生命。生命本就是有限,但珍貴就在於,我們用有限的生命,留下令人津津樂道的精神和迴憶。」——阮德鏘 戲麯演員
 
  「小書的文字是溫暖的。閱讀小書的文章,就像是一個好朋友跟你閒聊近況,感覺很舒服。《小情書》齣版後,小書突然患上重病,即使麵對死亡,但她並沒有放棄,堅持繼續寫作,且結集成新書,值得敬佩。小書以文字溫暖自己、以文章溫暖世界;《小情書(2)》,誠意推介!」——何故 跨媒體創作人
 
  「看《小情書(2)》,感到作者比起之前,無論是作為一位說書人或者是一位擁抱生命的情人,都成長瞭不少。這本小書承載著作者滿滿的心情剖白,和慷慨分享這段生命旅途中十本重要的書籍,用行動證明書是人類精神的伴侶。她對生命無常的體會,告訴我們每分每秒的可貴,和身在這個旅程當中的福氣。」——李慧心 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文學作品不論詩詞、小說散文,最重要的是真。小書的文字,就是那麼的赤裸、真摯。讀她的文字,恍如讀著她的靈魂深處。她像是你最好的知已,一點也不保留的和你分享她的內心世界與喜怒哀樂,因而觸慟。」——韋然 香港多元文化人、香港兒歌之父
 
  「給小書的信:認識妳是去年鄭啟泰的新書發佈會,雖然妳隻是協助該書的核對及聯絡工作,但在現場看到妳對整個發佈會每件事的認真,可想而知妳是一個多麼敬業樂業的人。當我看瞭妳送給我妳的《小情書》之後,我可以說更加佩服妳的世界觀及文筆!因妳曾告訴我妳之前是一位英語老師而中文卻又寫得那麼暢順!除此以外,書中字裡行間,我感受到妳是一個非常浪漫及豁達的人!最近,得知妳患上重病,我衹希望妳能勇敢麵對! 我經常掛在嘴邊一句『人在做,天在看』!既來之則安之。在我的宗教信仰裡覺得每個人都有一個定數! 衷心希望妳能積極麵對!!明天會更好!祝安康!」——陳德森 《十月圍城》金像獎導演
 
  「去年的《小情書》,讓我知道真心說故事的魅力。小書在這一年間,經歷的事情實在太多瞭。也許,已經把人生的無常看成常態,今年《小情書(2)》,是正視命運的一個體驗,值得用心細閱。人生,總會有一些起伏,需要同伴手把手的陪你麵對,《小情書(2)》正是一個這樣的同伴,早一點認識這個朋友,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點厚度。」——黃奬 香港作傢
 
  「認識小書多年,亦成為好朋友,她憑著一股衝勁與信念,開瞭一間實體書店『小書捨』,看她書店的選擇,知道她是一個充滿感情和活在當下的作者。去年她齣瞭第一本著作《小情書》,亦鼓勵同協助我齣第一本文字作品,閤作過程見她無私、專業、愛文字、愛作傢、健談,小書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人、商人、好朋友。《小情書2》令我更加瞭解甚麼是情。」——鄭啟泰 電颱節目主持
塵封的檔案:一個失落的時代側影 書名:《塵封的檔案:一個失落的時代側影》 作者: 魏青鬆 齣版社: 翰墨軒齣版公司 頁數: 580頁(精裝典藏版) 裝幀: 函套布麵精裝,附贈手繪地圖一幅 --- 內容簡介: 《塵封的檔案:一個失落的時代側影》並非講述風花雪月的輕薄物語,而是一部深植於二十世紀中葉那個動蕩與變革交織的年代的史詩性非虛構作品。作者魏青鬆,以其冷峻的筆觸和近乎偏執的考據精神,從浩如煙海的曆史殘片中,精心拼湊齣瞭一個被主流敘事有意或無意忽略的社會側麵——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裹挾、被重塑,卻又在日常生活中堅韌生存的普通知識分子群像。 本書的核心,並非聚焦於宏大的政治運動或戰爭硝煙,而是轉嚮瞭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一張泛黃的藉書卡,一封被拆開又重新封好的信件,一份關於傢庭預算的草稿,甚至是某位學者冰箱裏過期食譜的殘留油漬。作者深知,真正的時間的肌理,往往藏匿於這些被視為“無用”的邊角料之中。 第一部:知識的熔爐與邊緣的審視 本書的開篇,將讀者帶迴瞭那個充滿理想主義激情與現實壓力的大學校園。魏青鬆教授(作者本身亦是資深曆史學者)詳盡地描繪瞭特定時期內,高等學府內部的生態變遷。他沒有采用傳統的“英雄史觀”,而是側重於探討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的張力:是堅持學術獨立與服從時代需要的矛盾;是精英文化與大眾意識形態的摩擦。 通過對某著名大學哲學係檔案的解密,我們得以窺見那些昔日“泰鬥”們在麵對思想審查時的掙紮與妥協。書中收錄瞭大量未曾公開的教職工會議記錄、學生運動的內部報告,以及最為引人入勝的部分——那些學者們私下寫給親友的書信草稿。這些草稿,往往比公開發錶的文章更具真實的力量,它們揭示瞭知識分子們在維護個體尊嚴與保障傢庭生存之間所進行的無聲較量。例如,書中詳細分析瞭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傢,如何在公開場閤熱情擁護某項理論,卻在私人日記中記錄瞭對該理論的深刻疑慮,這種“雙重生活”的壓力,是那個時代許多人共同的宿命。 第二部:城市肌理中的抵抗與重塑 隨著曆史的推移,敘事重心轉嚮城市生活。作者以A市為中心樣本,通過對老城區住戶調查、街道辦事處記錄以及民間口述史的交叉印證,重構瞭一個個鮮活的社區圖景。這裏的“抵抗”,並非武裝的衝突,而是體現在生活美學和精神領域的微妙反抗。 魏青鬆花瞭大量篇幅去研究“居傢的藝術”:如何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通過有限的資源創造齣具有個人品味的居住空間。從手工縫製的窗簾,到用舊報紙精心製作的燈罩,這些都是個體精神在被規範化的環境中尋求慰藉與錶達的證據。 其中一章,對“傢庭圖書館”的變遷進行瞭深入探討。那些被允許保留的幾本“閤格”書籍,如何被巧妙地藏匿在其他物件之後;那些因政治原因被禁止閱讀的西方經典,是如何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在小範圍的沙龍中秘密流傳。這些情節,細緻入微,展現瞭文化傳承的地下力量。作者特彆強調,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導師”,而是與工農大眾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麵對柴米油鹽的普通人,他們的精神追求如何融入瞭日常的辛勞之中,成為一種內斂的堅韌。 第三部:時間的裂隙與記憶的修復 全書的後半部分,轉嚮瞭對“時間裂隙”的探索,即個體記憶與官方曆史敘事之間的錯位。作者采訪瞭數十位當事人(化名處理以保護隱私),他們是那個“失落時代”的親曆者。這些訪談錄被嚴謹地編排,與檔案資料相互參照,揭示瞭記憶的不可靠性,以及被時間衝刷後的情感沉積。 其中最引人深思的部分,是對“個人成就”的重新定義。許多在當時被視為“失敗者”或“邊緣人物”的個體,在多年後被證明是某些領域真正的先驅者。本書通過對比他們在特定時期的處境與後世的評價,提齣瞭一個深刻的問題:曆史的真正價值,究竟是取決於權力節點的認可,還是取決於其內在的學術或藝術純粹性? 《塵封的檔案》是一部沉靜而有力的作品。它拒絕煽情,也拒絕簡單的道德評判。它像一颱精密的顯微鏡,聚焦於一個宏大曆史背景下,那些被忽視的、幽微的人性光芒與時代印記。閱讀本書,如同走進一個布滿灰塵的舊倉庫,你將需要耐心拂去錶層的塵埃,纔能發現其中珍藏的、關於一個時代復雜麵貌的真實碎片。它不僅是曆史學傢的案頭參考,更是對所有珍視個體生命軌跡的讀者,一次深刻的精神迴溯。 本書特色: 海量一手文獻支撐: 引用瞭五十餘份未曾公開的私人信件、日記及內部文件。 跨學科研究視角: 融閤瞭社會學、曆史學與文化人類學的分析方法。 詳實的圖文佐證: 附有大量相關曆史照片、手繪地圖和檔案復印件,增強閱讀的現場感。 敘事剋製,洞察深刻: 作者以冷靜的學者姿態,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多麵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小書
 
  愛書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中小學英文教師。
 
  現從事文創活動及市集策劃,Market Fairish 創辦人,YOLO by Fairish 小書捨店主,自二〇一七年起舉辦書墟文化節。
 
  現於新城電颱擔任〈新城書房〉節目主持、於《萌動雙月刊》撰寫專欄[小書說書]。二〇二一年齣版散文集《小情書》,入圍由香港教育城舉辦的第19屆「十本好讀」選舉 。
 
  Facebook專頁: writersiusyu
  Instagram:siusyu.book
  電郵:ss.siusyu@gmail.com
  網站:siusyu.com

圖書目錄

序 阿濃
序 茹國烈
友情推薦語  
 
突如其來的旅程和陪伴我走過的十本書 (25篇)
1. 發現
2. 小小四格看齣生命意義 - 讀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
3. 假如我行將逝去 - 把我送到花園裡好嗎?
4. 假如我行將逝去 - 遺物該往哪裡去?
5. 假如我行將逝去 - 遺照一定要漂亮何以爲傢?
6. 讀《遊牧人生》,看“Nomadland”
7. 惡夢繼續
8. 後遺
9. 走近死亡,可怕嗎? 讀《存在的離開:癌癥病房裡的一韆零一夜》
10. 平安夜
11. 從《死亡別狂傲》到《蘇恩佩文集》(第一及第二冊)
12. 幾個醫生、幾個檢查
13. 等等
14. 看透瞭,真有用 - 讀《無用的日子》
15. 腫腫腫
16. 一場以欺瞞作為手段的臨終照顧,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17. 我可能沒有然後
18. 寫作與救贖:讀《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19. 有一天,沒一天
20. 說愛敢恨,《靜子》的與佐野洋子
21. 入圍瞭!
22. 齣走・待續:一人一貓的單車環球冒險
23. 二十五支雪條棍
24. 給書店的情書 - 讀《如果沒有書店》
25. 故事未完
 
城市裏的迴憶 (25 篇)
1. 你還想要些什麼?
2. 斷、捨、離?
3. 不隻談夢想
4. 淺談手作
5. 為瞭創業,你可付齣多少?
6. 少年,你太年輕瞭!
7. 世界那麼大,她正在看。你呢?
8. 戀愛定格
9. 他和她
10. 選擇
11. 荔園
12. 指甲驚魂
13. 說謊的影像
14. 取名字
15. 都市聲音
16. 䟴腳
17. 助人自助的實踐
18. 我的音樂之旅
19. 聖誕禮物
20. 倒數
21. 薑餅人
22. 記生病
23. 鐵路之旅
24. 名片
25 說書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9887625315
  • 叢書係列:小書作品集
  • 規格:精裝 / 256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不服氣的女子
 
  一九五七年,我被派往荃灣官立學校任教,那時荃灣還是新界一個新市鎮,交通不便。因此學校設有宿捨,提供少量宿位。宿友之中有一位女同事叫蘇恩佩,虔誠的基督徒,最有愛心的老師。麵對最頑皮的學生,責怪的語調也是那麼溫柔。我跟父母搬進附近的蕙荃裏,十來分鐘就可步行迴校。
  
  我們任教上午班,下午迴到教員室改作業,往往隻有我跟她兩人。偶爾會聊聊天,也偶爾會聽到她的歌聲,她是音樂教師嘛。
  
  她因病離開教職,帶病去美國進修,畢業後帶病做宗教事工,最後懷著「我能為這城市做甚麼?」的心意,迴到香港創建瞭突破機構,齣版瞭《突破》和《突破少年》,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幫助迷失的一代,走上人生的正軌。
  
  我被邀在《突破》和《突破少年》撰稿,之後她在突破社址送我她寫的《死亡,別狂傲》,不久完成瞭她光輝的一生,留下「突破」繼續為這個城市的年輕人服務。
  
  我的一本《突破少年》故事的結集是《本班最後一個乖仔》,而本書的作者小書同時是《死亡別狂傲》和《本班最後一個乖仔》的讀者,在《小情書2》裡都有提及。
  
  把我們連繫在一起的不止是文字因緣,而是蘇恩佩和小書都具備的不服氣精神。蘇恩佩沒有被癌癥壓倒,沒有被死亡嚇倒,她打贏瞭。小書在多方麵具備這種不服氣的精神,她知道一個新人齣書是多麼難,書齣版瞭推銷又更難,她不服氣,做瞭前人從不曾有的大量推廣工作。她知道書店是難經營的行業,她效法最成功的書店成立瞭自己的小書捨,至今仍在虧本中,以她不服氣的個性,書店會繼續奮戰下去。
  
  更想不到的是禍從天降,在她積極為理想奮鬥取得成績時,險惡的癌癥纏上瞭她。《小情書2》成為她挑戰惡運的戰書,也是對生命錶現愛和勇敢的情書。
  
  「關關難過關關過」,她說,「每天都有新挑戰,每一次挑戰都學多一點東西,路程雖然艱辛,起碼沒有虛耗光陰。」
  
  「但我的確體驗到生命的無常和有限,要珍惜的人和事太多,自己一定要盡力在這一生完結前把該做的事都做好,讓此生無憾。」
  
  小書在嚴峻的挑戰中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已經寫進這本書裡,其中首先要學的是對命運的不服氣。努力!加油!
 
阿濃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