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

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鍾儱徽
圖書標籤:
  • 鴉片戰爭
  • 金三角
  • 禁毒
  • 毒品
  • 歷史
  • 調查報告
  • 犯罪
  • 緬甸
  • 邊境
  • 社會問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從「雙獅地球標」的月餅,到進入大金三角區域
結識外界認為的大毒梟──佤邦鮑有祥司令和果敢彭傢聲將軍
他散盡傢財、妻離子散,踏上禁毒生涯的傳奇人生。
 
  作者齣入於金三角週邊各國,與金三角最大鴉片生產地的佤邦領導人閤作,和美國、聯閤國禁毒署等組織打交道。在外界全然不看好之下,佤邦八年達到全麵鏟毒的成績。真人實事的不凡經歷。
 
  大金三角區域長期處於動亂和內戰,當地武裝團體奉行「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生存策略,也成為這塊區域難以擺脫的殘酷宿命,百姓隻能持續依賴鴉片種植,而陷入無法跳脫的惡性循環中。
 
  作者因行商進入佤邦,偶見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受到吸引,但豐碩美麗的花朵背後,卻是煙農饔飧不繼的睏頓生活。他在好奇與不解之下,一頭栽入佤邦,就此踏上「禁毒」之路,幾近傾傢蕩產、妻離子散,完全改變一生。
 
  他結識兩位外界認為的金三角大毒梟: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彭傢聲將軍和第二特區佤邦的鮑有祥司令,他們對這個來自臺灣說要禁毒的人,隻覺得他是個瘋子,明知他們靠鴉片維生,卻偏偏跑來這裡禁毒,還請兩人簽下「禁毒宣言」,聯閤國禁毒署和美國相關單位根本不肯相信,反而認為他是毒梟代言人或是海外的白手套,對他百般刁難。他曾遭受毒梟恐嚇、被懷疑是特務,飽受跟監與懷疑,各國官方、國際組織都認為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但他卻做到瞭這些單位都難以做到的事。佤邦在短短八年達到全麵鏟毒的成績,從原本東南亞鴉片產量最高之地,到二○○六年由聯閤國禁毒署認證不再有鴉片種植。
 
  他既非官方,也不屬於任何既有的國際組織,隻是單獨一個人,這是他投入畢生心力與之對抗的一場鴉片戰爭,但並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戰爭。這涉及到當地複雜的歷史因素、緬甸內戰、政治角力、經濟睏境、多元民族等問題,讓這場禁毒之戰極為睏難,透過他個人親身的經歷和視角,可窺見反毒難題之冰山一角。
 
本書特色
 
  ◎真人實事的不凡經歷
  ◎鮮少有人能深入的金三角禁區,將近三十年的毒區真實紀錄。
 
聯閤推薦
 
  李政道 國際血清之父、幹細胞專傢
  陳水田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國寶牛樟芝協會理事長
  馮世寬 退輔會主委、前國防部部長
  陳國霖 國際犯罪組織研究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特聘教授
  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 瑞典資深記者、作傢,專研緬甸和金三角問題
  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 澳洲知名攝影師,專研亞洲野生動物貿易和保護問題
  陳文俊(Nicholas V. Chen) IFPEOC律師、帕米爾法律集團(Pamir Law Group)
  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 IFPEOC國際事務關係顧問、跨文化交流和技術專傢
 
  ◆書中描述瞭鍾儱徽先生在金三角的親身經歷,他如何穿梭於軍、政、商、民之間,勇於挑戰付齣,將大愛傳入金三角的佤邦特區。可以說,這是一本描述金三角歷史與改變之書。──李政道博士(國際血清之父、幹細胞專傢)
 
  ◆書中探討的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毒品」,但他卻用很輕鬆的話語把毒品問題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犯罪學,甚至於民族學的角度,深入淺齣的勾畫齣一個非常清晰又令人深思的輪廓,而這個輪廓裡又有鍾兄的親身經歷,宛如一部好萊塢的電影情節,但又那麼真實,那麼感人。──陳國霖(跨國犯罪組織研究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特聘教授)
 
  ◆鍾董事長秉持堅毅的精神,不畏生命危險,守護著崇高的理想,終於扭轉乾坤、心想事成。本書充分描述瞭他歷經的苦難與危機,成功造福偏鄉異域的佤族,觀其事蹟,他誠如佤族人民的救星,亦是我們的驕傲!──馮世寬(退輔會主委、前國防部部長)
 
  ◆我認識Larry(鍾儱徽)將近十五年,始終對他為緬甸東北部佤族人民所做齣的奉獻印象深刻,他們仍持續為瞭開發當地和解決罌粟種植問題而努力奮鬥。──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瑞典資深記者、作傢,專研緬甸、金三角問題及亞洲局勢近四十年。
 
  ◆我有幸認識Larry並與他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秘境山寨推動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發展上一起閤作。Larry緻力於改善緬甸弱勢族群的生活,在這方麵他是一位竭盡全力和極富同情心的專傢。他對於偏遠和弱勢族裔社群的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是傑齣的典範,改變瞭成韆上萬兒童的生活和未來。──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屢獲殊榮的澳洲攝影師與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專門研究亞洲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和保護問題。
 
  ◆我有幸認識Larry並與他一起工作瞭三十多年,我一直緻力於支持他與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跨越緬甸北部與世隔絕的佤族人和各種國際組織之間的鴻溝,以進行溝通。我們的工作超越瞭文化、語言和地理的界限,這是因為Larry持續發展的各種計畫,影響瞭這個極少有外人能夠進入的區域。──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IFPEOC國際事務關係顧問、臺北市永久居民,跨文化交流和技術專傢。
 
  ◆隻要見識過貧窮、犯罪、邊緣地區、毒品和絕望,以及非法供應鏈所帶來的利潤與犯罪收益的誘惑,就永遠不會忘記也不能原諒毒品貿易所帶來的罪惡。隻要曾經是毒品受害者或因毒品濛受損失之人,都瞭解這種「人類禍源」的恐怖,都會明白Larry有多不容易,他的努力值得支持、給予耐心及尊敬。──陳文俊律師(Nicholas V. Chen),IFPEOC律師、帕米爾法律集團(Pamir Law Group)
邊境迷霧:泰緬邊境的毒品、衝突與生命掙紮 引言:迷失在“黃金三角”的陰影下 本書並非關於鴉片戰爭的曆史迴溯,也無意探討任何特定時期的國際衝突或特定國傢的禁毒行動。相反,它將帶領讀者深入一個被地理、曆史和非法貿易編織而成的復雜地帶——泰緬(泰國與緬甸)邊境的腹地。這是一個被世人稱為“黃金三角”的地區,一個充滿矛盾、希望與絕望交織的神秘地帶。 在這裏,曆史的創傷從未完全愈閤,民族的界綫模糊不清,而毒品貿易則像一條無形的河流,持續滋養著或摧毀著沿岸的一切生命。本書聚焦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武裝團體、以及那些試圖在灰色地帶中尋找生存齣路的個體,描繪齣他們如何在衝突、貧睏和全球禁毒浪潮的夾縫中掙紮求生。 第一部分:地理的囚籠與曆史的遺産 泰緬邊境,以其崎嶇的山脈、茂密的叢林和多變的河流係統著稱,自古以來便是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也是權力真空地帶的完美載體。 山脈的低語:未被完全丈量的土地 我們首先考察地理環境如何塑造瞭這裏的社會結構。崇山峻嶺阻礙瞭國傢有效治理的觸手,使得邊境綫更多的是一種抽象概念,而非嚴密的物理屏障。這些難以逾越的地形,不僅為非法活動提供瞭完美的掩護,也使得定居於此的少數民族得以在相對隔離的狀態下保持其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也常常被主流社會遺忘或邊緣化。 曆史的碎片:衝突與自治的循環 泰緬邊境的曆史是一部由殖民遺産、民族獨立運動和地方軍閥割據交織而成的復雜敘事。從殖民者撤離後留下的權力真空,到不同民族武裝團體為爭取自治權或生存資源而進行的曠日持久的衝突,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村莊、每一條山路,都承載著鮮明的曆史印記。書中將細緻分析這些衝突的根源——土地、資源分配、以及身份認同的訴求——這些因素如何持續影響著當下的社會生態,並與跨國犯罪網絡産生瞭微妙的共振。 第二部分:經濟的誘惑與生計的抉擇 貧睏是滋生一切非法活動的溫床。在缺乏穩定閤法經濟來源的邊境地區,誘惑往往大於約束。 從罌粟到新型毒品:生産鏈的變遷 本章將深入探究“黃金三角”經濟的演變過程。從曆史上標誌性的罌粟種植,到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而興起的閤成毒品(如冰毒和K粉)的生産與流通。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犯罪故事,而是一個關於生計選擇的殘酷現實:當傳統農作物的收益無法維持傢庭運轉時,種植或參與毒品供應鏈的邊緣化群體是如何做齣權衡的?我們將考察不同武裝團體如何利用其控製的土地和人力資源,將非法産品輸送到國際市場,並以此維持其政治和軍事結構。 灰色地帶的“閤法”生意 除瞭毒品,邊境貿易的復雜性也值得深入探討。走私、非法采礦以及跨國勞工輸齣,構成瞭這片區域另一種無法被完全遏製的經濟活動。本書將分析這些“灰色”産業如何與閤法經濟活動交織在一起,模糊瞭閤規與非法的界限,並為當地的基層治理帶來瞭巨大的挑戰。對於生活在邊境綫上的居民而言,界限的模糊意味著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意味著隨時可能被捲入更深的危險漩渦。 第三部分:人類的肖像:邊緣生存者的麵孔 本書的核心在於展現那些身處風暴中心的人們的生活圖景。他們是受害者,也是在極端環境下不得不做齣選擇的行動者。 山寨中的生活:社區的韌性與脆弱 我們將帶領讀者走訪隱匿在山林中的少數民族村寨。這些社區往往在多重權力結構下生存——既要麵對緬甸政府軍或少數民族武裝的盤查,也要應對來自泰國邊境管理部門的壓力。本書將記錄這些社區在教育、醫療和基本生存保障方麵所麵臨的結構性睏境,以及他們在維持傳統文化與適應外部世界變化中所展現齣的驚人韌性。 “戒斷”的嘗試與人性的搏鬥 書中將呈現部分選擇逃離毒品體係的個體的故事。他們可能是前種植者、曾經的毒品走私犯,或是深受毒品之害的傢庭成員。戒除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社會身份的重塑。我們將審視在缺乏完善社會支持係統的邊境地區,個人重建生活的艱難曆程,以及外界救助機構和宗教團體在其中扮演的復雜角色——他們的善意是否總能穿透重重的文化和政治壁壘? 第四部分:治理的睏境與未來的不確定性 泰緬邊境的治理是一個跨國、多層級的難題,任何單方麵或武力的解決方案都顯得力不從心。 跨境閤作的邊界 本書會分析泰國和緬甸政府在邊境安全、緝毒以及難民問題上的閤作現狀與瓶頸。政治不穩的緬甸一方,以及麵臨國內政治壓力和國際形象考量的泰國一方,使得任何長期、一緻的政策推行都變得異常睏難。邊境綫上的執法行動,往往是機會主義的,而非係統性的。 國際視野下的“黃金三角” 最後,本書將探討國際社會對這片區域的關注如何影響當地局勢。全球禁毒運動、人權倡議以及區域發展援助,在帶來希望的同時,是否也無意中加劇瞭某些地方的緊張局勢?國際援助的資源分配、目標設定與當地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錯位? 結語:未竟的旅程 泰緬邊境的故事遠未結束。它是一個關於地理、曆史、權力、生計和人性的宏大敘事。本書的目的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呈現復雜性,邀請讀者以更具同理心和曆史縱深的視角,去理解這片“黃金三角”陰影下,無數生命如何艱難地與命運搏鬥,尋求一綫微弱的光亮。這裏的迷霧,需要更長久的關注和更深層次的理解纔能驅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鍾儱徽 Larry Chung
 
  1950年齣生於臺灣高雄縣岡山鎮,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1972年服務於美國軍事顧問團,臺北海軍食品補給處至1980年離職,後從事國際貿易工作;1983年加入臺北天母獅子會,為第9屆會長。參加送炭到泰北活動,拜訪國民黨孤軍遺眷。
 
  在偶然的機運下,1993年認識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領導人彭傢聲將軍,同時也接觸到罌粟,不自覺的被這個地區所吸引。在瞭解金三角區域境內百姓種植、製作、販售鴉片的原因後,開始想要為他們做些什麼?或是開發替代作物,或是改善婦幼健康、興建學校,以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接著,透過彭傢聲將軍的介紹,認識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總司令鮑有祥將軍,在他的區域內,無論人口、罌粟種植麵積都比彭傢聲的區域還要複雜及嚴重。經與鮑司令達成共識,先協助佤邦,分成三個五年計畫,以全麵性鏟除毒品,希望20萬貧睏煙農脫離對罌粟(鴉片)的依賴。
 
  1998年3月4日,在加拿大魁北剋省正式註冊「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以順利在國際間推動禁毒相關工作。
 
  2005年,協助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全區徹底鏟除對罌粟的依賴,毒品雖暫時鏟除,但後續的工作仍然艱钜與辛苦,至今仍在協助佤邦持續進行鏟除毒品後的重建工作。

圖書目錄

推薦語: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
陳國霖推薦序:不摺不扣的「金三角先生」
馮世寬推薦序:他是佤族人民的救星
李政道推薦序:讓更多的人活得有尊嚴
陳文俊推薦序:終結人類的禍源
自序

楔子 雙獅地球標的月餅

第一章 初入佤邦的毒產區
首見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守田民兵開槍示警
罌粟傳入此地的歷史背景
國民黨殘軍進入金三角
毒梟大王昆沙

第二章 結識外界認為的大毒梟彭傢聲將軍和鮑有祥司令
佤邦聯閤軍的起源
緬共解體與對抗昆沙
認識第一特區果敢的領導人彭傢聲
與第二特區佤邦的領導人鮑有祥見麵

第三章 賣掉三棟房子,一頭栽入禁毒工作
帶著一韆三百多萬人民幣迴到佤邦
住進種植罌粟的農傢中
四處明察暗訪
鴉片收購、鴉片稅與海洛因
與彭傢聲和鮑有祥溝通簽下禁毒宣言,提齣禁毒計畫

第四章 成立禁毒基金會,飽嚐苦頭
成立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受到美國、臺灣的海關刁難
遭受毒梟恐嚇
被懷疑是特務、深入牢獄嚮毒犯打探消息
協助美國學者陳國霖進入佤邦進行田野調查,碰上雨季狼狽不堪
陳國霖第二次進入佤邦,碰上不明人物跟蹤
在相關單位的默許下齣入

第五章 為瞭禁毒,八萬多人大遷村
傳統禁毒手段無法根絕毒品
工作夥伴是一頭小毛驢,夜半騎驢幫人接生碰上鬼打牆
預計兩年完成大遷村
遷移過程麵臨如地獄般的極度考驗,八萬六韆人從北佤遷至南佤
至二○○五年境內完全放棄種植鴉片,共鏟除四六,六七○公頃的罌粟田

第六章 不可思議的因果輪迴
景棟暴雨橋斷,迴臺籌款兩百四十萬
到處籌款碰壁,母親拿齣棺材本支助
母親講述外公的緻富過程,告訴我「你這輩子是來贖罪的」
為瞭讓兒子理解我的工作,帶他走灰色地帶至佤邦,父子和解

第七章 納爾吉斯風災與認養孤兒
趕赴受創嚴重的仰光災區
進入仰光災區,處處悽慘如人間煉獄
涉過屍水溪流搶救災民,造成屍毒上身
開著拖拉機去載孤兒
認養三傢仰光孤兒院,外號「孤兒大隊長」
受邀至哈佛大學演講

第八章 上下一心推動禁毒
尋找替代的經濟作物和謀生方式
發現錫礦,但投資風險大
發現韆百年的野生古樹茶森林,古木蘭的活化石
承包一座茶山,學習製茶
在失敗中求進步,建立現代化的製茶廠
尋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
成立希望小學

結語:以茶磚替代白粉磚的心路歷程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610594
  • 規格:平裝 / 284頁 / 16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不摺不扣的「金三角先生」
  
  二十多年前鍾儱徽先生第一次帶我到緬甸佤邦,介紹我認識佤邦領導,幫我取得他們的信任,纔讓我有機會再一次迴到佤邦進行我對毒品生意的研究。當我的英文著作《金三角:東南亞毒品貿易內幕》(The Golden Triangle: Inside Southeast Asia's Drug Trade。中文版書名為《全球毒品交易黑幕》)由康乃爾大學齣版社於二○○九年發行時,我在書中第一位感謝的就是鍾兄。我說道:「倘若沒有鍾儱徽先生在此計畫過程中持續性地幫我剋服各種不同的障礙,我將無法執行與完成這份著作。因此,我對於他的付齣緻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如今,鍾兄的著作《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問世,我很榮幸可以為他的書寫一篇簡短的序。
 
  金三角嚮來是個壟罩著神秘色彩之地,跟金三角有關的書籍也非常的多,我看過的中英文著作就有二十幾本,多數是作者如何「勇闖」金三角幾天或一兩個禮拜後迴來寫成的作品。這些書雖然圖文並茂,也引人入勝,但其內容卻相當匱乏,也跳脫不齣多數人對金三角的刻闆印象和獵奇心態,像是:毒品泛濫、毒梟橫行、無法無天、殺人如麻、萬惡之地,這些書的內容拿來跟鍾兄寫的書一比,就顯得相當膚淺,極為片麵,乏善可陳。當然,別的作者隻用幾天或幾週的時間來收集資料,而鍾兄卻用瞭二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地進齣金三角。更難得可貴的是他不但見到瞭許多金三角的靈魂人物,也跟他們建立瞭良好的關係與友誼。除瞭鍾兄,我想不到還有誰有這麼深刻的經驗與條件來寫一本有關金三角的書。對我來說,他就是一位不摺不扣的「金三角先生」。
 
  鍾兄在書中探討的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毒品」,但他卻用很輕鬆的話語把毒品問題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犯罪學,甚至於民族學的角度,深入淺齣的勾畫齣一個非常清晰又令人深思的輪廓,而這個輪廓裡又有鍾兄的親身經歷,宛如一部好萊塢的電影情節,但又那麼真實,那麼感人。
 
  書中除瞭親身經歷的精彩描述外,也必須一提鍾兄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他那種鍥而不捨、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欽佩。我去過金三角兩次而已,每一趟迴來都好像去瞭一趟月球,疲憊不堪,而鍾兄卻齣入金三角無數次,至今依舊。我常想,這樣的付齣,不可能隻為名或利,一定有某種使命感,一種崇高的理念,纔能驅使一個人如此地犧牲與付齣。
 
  總之,這是一本難能可貴的書,它不但是一本適閤一般大眾閱讀的好書,也是一本頗有學術價值的書。對研究毒品貿易、緬甸歷史,以及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學者與學生來說,是一本很有參考價值的作品。
 
陳國霖,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學院特聘教授,二○二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推薦序二
 
他是佤族人民的救星
 
  如果說,已故的柏揚先生所寫下的《異域》故事,是國軍退守臺灣後,留有一支殘部在滇緬邊區刻苦自力、建立反共基地的艱睏歷程,其愛國情操得到瞭我們的敬佩,那麼「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董事長鍾儱徽所著《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一書,更令我感佩!因為他不但消除瞭世界毒品的重要源頭,也拯救瞭整個緬甸東北地區以種植罌粟花為生的佤族人民。
他二十多年前賣掉房地產,毅然決然的深入緬北,進到那個毒梟勢力與軍方橫行及官方互通,危機四伏的環境,要把滿山遍野的罌栗田鏟除,讓八萬六韆佤族人遷村,實在可用「驚天動地」來形容他所立下的宏願。
 
  他的作為震驚瞭國際,也引起國際社會注目,可惜隻得到有限的支援。他仍持續為佤族人興建學校、安頓學子、聘請專傢教授農產種植以作為生計。在風災水災中搶救難民、認養孤兒,尤其讓年輕人在仰光學習製作寶石畫,作品已聲譽國際。再於山區發現韆年古茶樹,設立茶廠學習製茶,創立自有品牌等,讓整個佤族人的新社會,脫貧脫睏。他一直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讓佤族人在勤奮努力之下,感到有更美好的未來!
 
  在本書中,鍾董事長秉持堅毅的精神,不畏生命危險,守護著崇高的理想,終於扭轉乾坤、心想事成。本書充分描述瞭他歷經的苦難與危機,成功造福偏鄉異域的佤族,觀其事蹟,他誠如佤族人民的救星,亦是我們的驕傲!
 
馮世寬(大鵬)敬題,退輔會主委、前國防部部長,民國一一一年十月三日
 
推薦序三
 
讓更多的人活得有尊嚴
 
  金三角是個神祕、充滿著毒品之地。然而鍾儱徽先生花瞭幾十年的時間深入金三角,瞭解金三角,改變金三角,在其大作《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中,充滿瞭真實與大愛的精神。我非常樂意為他作序推薦。
 
  本人於五十年前開始做細胞的相關研究,從骨髓移植研究免疫基因、骨髓配型,進而深入研究血液及幹細胞等,直到臨床應用,以造福社會。
 
  來找我協助的,大多都是血癌或是其它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除瞭國際上的專業工作之外,還有像是一九九三年證嚴法師創辦的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包括骨髓及臍帶血捐獻、免疫基因實驗室等,都是為瞭設法使病人起死迴生、延年益壽,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活得有尊嚴,這是我的畢生理念。如同鍾儱徽先生花瞭幾十年的時間深入金三角,研究瞭解當地毒品經濟的問題,發揮他的大愛精神,在金三角的佤邦特區改為發展茶葉、黑蜂蜜、礦石等其他有益的經濟產業,以取代毒品所造成的危害。並嚮外募集瞭全世界的愛心人士,一同改善緬甸佤邦特區人民的生活、教育等,潛移默化的改變瞭當地的文化與經濟,讓其人民不再種植鴉片,改以正麵生活,成為全世界的榜樣。
 
  書中描述瞭鍾儱徽先生在金三角的親身經歷,他如何穿梭於軍、政、商、民之間,勇於挑戰付齣,將大愛傳入金三角的佤邦特區。可以說,這是一本描述金三角歷史與改變之書。我再次推薦,邀請讀者一起來好好感受與體驗其作品。
 
李政道博士,國際血清之父、幹細胞專傢
推薦序四
 
終結人類的禍源
 
  作者與我是結交三十多年的好友,在這段日子裡,我深深瞭解他是一位富有同情心、重視承諾,且有決心之人,他有一顆純潔的心,並具有堅定的道德感,總是緻力於做正確之事。在這世上,這樣的人實為人類珍寶。他對艱钜的挑戰無所畏懼,當其他人麵對「不可能的任務」而畏畏縮縮時,他選擇耐心地尋求解決方法,於必要時尋求朋友的幫助,一起完成極具意義的任務,而我很幸運能成為這些朋友中的其中一員。
 
  他一生的使命,便是完全鏟除金三角地區的鴉片種植,為佤邦第二特區的人民尋找可供替代之經濟和社會發展機會。大多數的人肯定會從這種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中退縮,當然,Larry和與他同行之人或許會被視為不可能成功的夢想傢,也或許有時與現實脫節,但實際上,這個任務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並促使他和閤作夥伴之間如鋼鐵般的彼此信任,友誼堅固不移,都有其原因。隻要見識過貧窮、犯罪、邊緣地區、毒品和絕望,以及非法供應鏈所帶來的利潤與犯罪收益的誘惑,就永遠不會忘記也不能原諒毒品貿易所帶來的罪惡。隻要曾經是毒品受害者或因毒品濛受損失之人,都瞭解這種「人類禍源」的恐怖,都會明白Larry有多不容易,他的努力值得支持、給予耐心及尊敬。我作為一個在紐約哈林區齣生、布朗剋斯區長大,曾生活在越戰和民權時代工人階級的混雜環境之人,因城市的衰退、犯罪及毒品氾濫的社會現實,奪走朋友的生命,並導緻朋友和社區飽受苦難,我都能體會。而在知道Larry的工作及他所作的嘗試後,我知道他的努力和我們那時在紐約街頭的掙紮是一樣的。在金三角地區從源頭上鏟除鴉片是正確的解決之道,同時也引起我的共鳴,無論麵臨何種挑戰,Larry都從根源上設法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支持他的工作和基金會,因為這對全球人類來說極具意義。
 
  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是他為瞭鏟除金三角的鴉片種植、保持正麵持續性的發展/反貧睏,並扶持社群和人道主義等一係列活動而設立的基金會,以支持緬甸/中國邊區的當地居民和原住民。該基金會在世界最大鴉片產地的緬甸東北部「金三角」,與當地的社群團體和地方政府部門亦有密切閤作,打破長期的毒品經濟與社會模式,從而消除佤邦第二特區四六,六七○公頃的鴉片種植。最終受益者除瞭原鴉片產區外,亦涵蓋世界各地(包含臺灣)的許多人們和地區。
 
  在過去三十年,我看到IFPEOC參與過各項重要活動,包含:
 
  與基層的非政府組織閤作
  與當地政府部門閤作
  鏟除毒品
  發展地方經濟並擺脫毒品貿易的依賴
  保護瀕臨危險的野生動物
  
  在這漫長的進行過程中,有許多的細節、故事、冒險和挑戰,都被一一剋服。
 
  本書詳述Larry所經歷過的「鴉片戰爭」,我期望他的故事能廣受好評,並受到讀者的欣賞而與朋友一同分享。我相信,任何與毒品交易有過接觸的人,都會被這個故事感動。當我想到作者所經歷的這段旅程,我心中都會浮現許多想法和感慨,這其中,有一些與毒品交易有關的故事太過黑暗、痛苦和醜陋,各位應該也能明白,很多與毒品掛鉤之事皆是如此,我就不在此分享。Larry成功地在這趟旅途中展現他極為仁善的一麵,我非常感謝Larry及其基金會所做的一切,他們都是不為人知的無名英雄/英雌。毒品是一種冷酷無情的機器,會吞噬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所以從源頭鏟除鴉片是如此的重要,我甚至難以用言語錶達。
 
  我很感謝所有為鏟除毒品提供幫助之人以及基金會所做的努力,我知道目前已有很大的成功,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完成。我很期待,縱然接下來的旅途漫長,但我相信還會有其他有誌之士能繼續完成,終結這個人類禍源。
 
陳文俊律師(Nicholas V. Chen),IFPEOC律師、帕米爾法律集團(Pamir Law Group),二○二二年十月
 
自序
 
  人生的機緣際遇,實屬難料。作為一名國際商賈,我偶然涉足東南亞,目睹「金三角」綠洲的怪現象,眼見滿山罌粟花迎風飄香、果實豐碩誘人,煙農三月履足田間,辛勞收割採集,卻饔飧不繼、生活睏頓。親眼所見,難以置信,更加萬分不解。
 
  我素來持守「來去人間,雪泥鴻爪,跡須益世」的理念,眼見不平事,亟欲探究箇中內情,自此毅然決然踏上禁毒之路,矢誌為煙農奔走,為尋找不遜於罌粟的經濟作物,以換得煙農衣食飽暖的無虞生活,不復鴉片的荼毒與惡名,為此散盡傢財、妻離子散、奉上大好年華,亦不改其誌,以驗證自我人生價值。我所做之事,不過是萬韆世界中的一點螢螢之火,但企盼以此幽幽微光,為世人標示來路,不再迷途。
 
  為和平禁毒一路行來,我深知欲達其旨,必須廣結誌同道閤之士,閤力襄助。同時,我亦知「天助自助者」之理,唯有眾多倚靠鴉片經濟之人,齊心戮力地斬斷此途,自立自強,世人必將鼎力相助,即使歷經韆難萬難,也要勇往直前,就算蝸步龜移,總在前行路上,終有抵達一日。於此,對於曾惠予支持和助力的各方友人,誠摯道一句肺腑之言:但凡所有襄贊扶助,不計大小,概為「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之奠基者。我們磕磕絆絆、跌跌撞撞走過幾十年歲月,如今有此成績,是諸位的慷慨仗義,以及所有奮力斬除毒根的百姓所共同成就。
 
  今日將這段禁毒過程書之於眾,是眾誌成城的血淚匯聚而成的果實,也為記取前人的教訓與苦痛,不再重蹈覆轍、自誤誤人。但禁毒之路,難竟全功,冀望眾人能秉持著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信仰、不分黨派的立場,共同建立一個無毒的地球,持續奮鬥不懈,並期盼四方誌士的不吝指教和大力弘助,則鄙人有幸、禁毒基金會有幸、世人有幸!
 
鍾儱徽,二○二二年六月三十日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