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能參與一件革命性產品就足夠幸運,
他卻創造了網路世界的三個傳奇:
200萬用戶的Foxmail,一億用戶的QQ郵件,以及10億用戶的微信。
但你從來沒有聽過他的名字——張小龍。
現在的微信可以叫外賣、訂票、掛號、支付、粉絲團、自媒體、微電商……
這些改變10億人生活方式的事情,都是他創造出來的。
張小龍是騰訊科技進階副總裁,軟體工程師出身的他,
談吐比馬雲更理想性、更文青,語氣比馬化騰更銳利。
但我們在網路上最常見到的是馬雲、馬化騰語錄,
張小龍的作風極其神祕、低調,很少出現在媒體,只在自己的網誌上默默發言。
為了他,馬化騰破例讓他午後上班、廣州另設分部、讓他薪水比自己還高……
一切只為了不讓馬雲挖走他。
本書作者劉志則,是媒體人、暢銷書作家,採訪過上千位社會各行業精英,
他從張小龍的大學生活寫起,描述這個內向孤獨的理工男,如何創造出微信傳奇。
◎他開發出Foxmail,拿下200萬用戶,卻沒藉機賺到半毛錢 當時的張小龍只會寫程式,也只想寫程式,拒絕商業化(置入廣告),
光是維護網站就讓他心力交瘁、累個半死,加上任職公司倒閉,他只好賣掉。
他差一點只要價16萬人民幣就賣給小米的雷軍。
但,後來Foxmail又讓他賺進1,200萬人民幣!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把垃圾堆裡的QQ郵件變成黃金 因為任職公司關門,張小龍輾轉被騰訊創辦人馬化騰挖到騰訊,
重整沒人維護的QQ郵件,這一回,
張小龍成功轉型,讓QQ用戶瞬間突破1,000萬,怎麼辦到?
因為他說:「頂尖的產品經理,內心要住一個白痴級使用者。」
張小龍在內部推動「千百十」運動,翻轉了QQ,也翻轉了騰訊。
◎微信誕生,霸主降臨——孤獨、拙於社交,讓張小龍創造出「微信」 臉書花了5年半,才讓用戶數達1億,但微信只用了433天就辦到。
張小龍堅持,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一開始卻被團隊成員恥笑)。
他設計出「附近的人」,讓彼此陌生的男女可以馬上打招呼交朋友,
推出公眾號平臺,人人都可做自媒體,自己發聲。
一場過年上微信搶紅包的支付功能,更讓一向臭屁的馬雲開始如坐針氈。
於是,手機不再只是連絡的工具,只要搖一搖,掃一掃,
就可以叫車、訂外賣、甚至發長輩圖,改變你我的生活方式。
本書更獨家收錄你在其他地方絕對看不到的張小龍語錄,一窺他的思維邏輯: ◎講戰略,可以忽悠同事,但無法忽悠用戶。
◎偏執是一種純粹,需要「權力」的輔佐才能進行到底。
◎人和猴子的區別是,人更感性,猴子更理性。
◎沒有人喜歡開會,所以做一個取代開會的系統,是有前景的。
◎先萬念俱灰,再蠢蠢欲動。這個次序不能反。
◎iPhone和Android之爭,你說任何一方好,總會被另一方攻擊。凡忠必愚。
微信的最早登入介面,圖案是兩個人,但在張小龍的堅持下,換成了一個人。
團隊成員問:「微信不是社交軟體嗎?社交是眾人之事,怎麼是一個人呢?」
張小龍說:「人很孤獨,需要溝通。」這就是他開發產品的思維所在。
各界推薦 91APP 董事長/何英圻
Vista讀書會創辦人/鄭緯筌
如今,微信在網路世界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敵。張小龍說過:「為什麼微信會成功?微信跟同類的產品比,比它炫的沒它簡單,比它簡單的沒它快。快、炫、簡單,這些就是特性。用戶要的是特性,而不是功能,當你把功能打包成特性的時候,你才能真正做出一款有溫度的產品。」
未來:不在於能做多少事,而是擋掉多少事
在發展前期,面對微信頻繁的升級更新,有人問張小龍:「下一步微信要推出什麼功能?」他說:「不知道。因為下一步的新功能要根據使用者的回饋,這個版本剛發出去,用戶回饋還沒收集回來,怎麼知道下一步要開發什麼功能。」也有人問張小龍:「微信到底是什麼?」張小龍回答:「你如何使用微信,決定了微信對你而言,它到底是什麼。」
張小龍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好的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隨後得到業界回饋,說他是站著說話腰不疼,微信用戶量那麼大,用戶根本無法離開微信,所以他才那麼矯情。張小龍說:「其實真的不是這樣子,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好的產品就是一個好的工具,好的工具就不應該黏住人,應該幫助用戶非常高效率完成他的任務,而不是說用完了還要拿到手裡玩一會兒、多用一會兒,那不是一個很高效率的表現。但是對這樣的一些想法,我希望它能夠根植到大家意識裡,時刻想一下我們做的什麼事對用戶有價值。我願意在這個點上反覆跟大家說明。」
和以前相比,行動網路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不確定性變成了社會常態。在以前,只要按照固定的經驗、資源、研發方法,就可以做出一款被市場接受的好產品。但在行動網路時代,因為很多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團隊在開發產品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產品要朝什麼方向發展。面對用戶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想要做出好產品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研發人員和用戶保持零距離接觸,這樣才能做到產品和用戶零距離。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不斷更迭升級產品,才能保持產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