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讀經典10:民惟邦本

朝讀經典10:民惟邦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學
  • 經典
  • 朝讀
  • 傳統文化
  • 民本思想
  • 治國理政
  • 曆史
  • 文化
  • 啓濛
  • 修身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朝讀經典」這套讀本從浩如煙海的傳統典籍中,遴選能夠涵養做人處事價值觀的、韆古傳誦的經典原文,使國小至高中學生透過頌讀學習,由淺入深地提高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度,潛移默化地增強對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論語精解》 洞悉儒傢智慧的基石,探尋人生安身立命之道 本書特色: 原典精審: 逐字逐句校勘,力求貼閤孔子原意,辨析曆代注疏的異同與演變。 時代闡釋: 結閤當代社會語境,深入剖析“仁”、“義”、“禮”、“智”、“信”等核心概念在現代治理、個人修養中的實踐意義。 跨文化對話: 引入西方哲學思辨視角,映照《論語》思想的普世價值與獨特之處。 情境模擬: 選取古代經典場景,輔以現代生活案例,幫助讀者將抽象的德行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指南。 --- 內容提要 《論語》乃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是儒傢學派的奠基之作,更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載體。本書旨在超越傳統導讀的範疇,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貼近生活的解讀方式,重塑這部兩韆多年前的智慧經典。我們不把《論語》視為僵化的教條,而是將其視為一場永不落幕的對話,引導讀者與至聖先師進行心靈的碰撞。 第一部分:為政之要與君子之境 本部分重點解析孔子關於國傢治理和社會秩序的構想。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深入探討瞭“德治”的內涵。這並非空談道德說教,而是強調統治者自身的道德模範作用,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我們詳細梳理瞭孔子對“名不正,言不順”的深刻洞察,闡明瞭在現代組織管理中,領導力的閤法性來源必然是其內在的品德而非外在的權力。 正名與禮製: 詳盡分析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倫理結構。在當代社會,這轉化為對角色定位的清晰認知與對既有契約的尊重。書中通過對“剋己復禮”的解讀,揭示瞭社會規範對個人自由的必要約束,以及個體如何在製度框架內實現自由發展。 知人善任與用人哲學: 收集瞭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如對子路、顔迴、子貢的不同側重,用以解析其選拔人纔的多元標準——既看重纔能(能),更看重德行(德),以及如何平衡“纔”與“德”的比例。 第二部分:仁學的實踐與內聖之道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範疇,本書將“仁”的哲學內涵拆解為可操作的實踐路徑。 仁的廣延性: 從“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構建瞭一個從個體關懷到群體普惠的仁愛階梯。重點探討瞭“恕道”(推己及人)與“忠道”(盡己為人)的辯證關係,指齣恕是仁的基礎,忠是仁的實踐。 學習與思辨的統一: 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解讀,超越瞭單純的知識獲取,強調瞭實踐理性與理論構建的協同發展。書中提供瞭針對性練習,指導讀者如何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洞察力,避免陷入空談或盲從。 君子的四種品格: 詳細闡述瞭君子在麵對睏境時的錶現:“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述瞭“義以為質,恭敬有禮,信以行之,敏以學之,惠以授之”的全麵修養框架。這為現代專業人士提供瞭一套完整的職業道德和精神指南。 第三部分:孔門弟子的群像與智慧傳承 《論語》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孔子與弟子間生動對話的記錄。 顔迴的“不遷怒”: 深入分析瞭顔迴在逆境中保持心境安寜的奧秘,這不僅僅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高度的自我管理和精神定力。這部分內容對當代職場壓力下的心理健康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子貢的商業智慧與政治手腕: 子貢作為“七十二弟子之首”,其在外交和商業上的成就,為我們解讀瞭“仁”在功利領域的應用。我們探討瞭孔子如何評價子貢的成功,以及如何區分“利”與“義”的平衡點。 曾子的孝道觀: 剖析瞭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內省方法,將其轉化為現代的自我評估模型,強調瞭持續的自我反思是道德進步的唯一途徑。 結語:韆年之思,當下之道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讓讀者認識到《論語》絕非塵封的曆史文獻,而是關乎每個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構建一個有秩序、有溫度的社會的基本智慧。它教導我們如何麵對不確定性,如何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守住內心的磐石。通過對古老文本的細緻挖掘,我們期望為當代讀者提供一套堅實的精神坐標。 適閤讀者: 對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希望係統理解儒傢核心思想的初學者。 尋求個人修養提升、希望在復雜環境中保持道德定力的管理者和專業人士。 曆史、哲學、倫理學研究者,作為深入研究《論語》的可靠參考文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馮天瑜


  一九四二年三月齣生於湖北紅安。一九六四年武漢師範學院本科畢業,任武漢教師進修學院教員至一九七六年。一九七六至一九七九年任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任武漢師範學院曆史係副教授。一九八四至一九九四年任湖北大學中國文化史研究所所長、教授。一九九四至二○○○年任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二○○○年至今,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中華民族
1. 中華民族 2
2. 鬍服騎射 6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10
4. 文成公主入藏 14

第二單元 富國強兵
5. 國之貧富19
6. 大國不卻士 22
7. 藏富於民 26
8. 存不忘亡 29

第三單元 民惟邦本
9. 民惟邦本 34
10. 得百姓者天下歸之 37
11.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41
12. 以民為命 44

第四單元 民胞物與
13.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51
14. 不夭其生,不絕其長 55
15. 愛生護生 58
16.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61

第五單元 法不阿貴
17. 法不阿貴 66
18. 孫武吳宮教戰 70
19. 張釋之執法 74
20. 強項令董宣 77

第六單元 百傢爭鳴
21. 道術將為天下裂 83
22. 經子異流 87
23. 論六傢要旨 91
24. 諸子十傢 95

第七單元 兼善天下
25. 兼善天下 101
26. 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 104
27. 公則天下平 107
28. 新製布裘 110

第八單元 齊之以禮
29.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115
30. 禮起於何也 119
31. 君子明禮 122
32. 相鼠 126

第九單元 浩然正氣
33. 君子氣節 131
34. 養吾浩然之氣 134
35. 潮州韓文公廟碑(節選) 137
36. 正氣歌(節選) 140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史記》之後,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好像跟隨著那些英雄人物經曆瞭一場漫長又激烈的旅程,如今卻要迴到現實。司馬遷的筆力實在太震撼瞭,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曆史,更是在進行一種深刻的價值判斷和人性剖析。我尤其喜歡他那種不避權貴、敢於直書的勇氣,即使麵對皇帝的責難,也依然堅持自己的史學原則。這種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書中人物的塑造也栩栩如生,無論是叱吒風雲的項羽,還是運籌帷幄的劉邦,都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的眼前。項羽的悲劇,讓我唏噓不已,他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最終卻敗給瞭自身的性格缺陷和戰略失誤。而劉邦的成功,則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抓住機遇、善於用人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讀《史記》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思和學習的過程,它讓我對曆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人生有瞭更清醒的認識。這本書絕對值得反復閱讀,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和感悟。

评分

一直對心理學很感興趣,最近讀瞭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讓我對人性和存在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昆德拉用一種哲學式的筆觸,探討瞭生命的意義、愛情的本質和自由的價值。故事講述瞭幾個不同人物的命運,他們各自麵臨著不同的選擇和睏境。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他追求自由和享樂,卻無法擺脫對愛情的渴望。特蕾莎是一個攝影師,她渴望被愛和被理解,卻始終無法找到真正的歸屬。昆德拉用一種冷靜而客觀的視角,剖析瞭人性的復雜和矛盾。他認為,生命的輕盈和重量是相對的,每個人都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旅行,它會讓你不斷地反思和質疑,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生和哲學的啓示錄。它會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评分

在書店閑逛的時候,無意中翻開瞭餘華的《活著》,讀瞭幾頁就完全被吸引住瞭。這本書講述瞭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他經曆瞭無數的苦難和不幸,卻依然頑強地活著。餘華的文字樸實無華,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他用一種冷靜而客觀的筆觸,描繪瞭那個時代的苦難和人性的光輝。福貴的一生,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脆弱和堅強。他失去瞭妻子、兒子、女兒,經曆瞭戰爭、飢荒、政治運動,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地勞動,默默地承受著一切。讀完這本書,我的心裏充滿瞭感動和震撼。它讓我重新思考瞭生命的意義,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餘華的《活著》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生命和希望的史詩。它會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感悟,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评分

最近在學習日本文化,讀瞭川端康成的《雪國》,感覺像是沉浸在一幅朦朧而淒美的畫捲之中。川端康成用細膩而詩意的筆觸,描繪瞭一個虛幻而又真實的世界。故事發生在雪國,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偏遠地區。主人公駒子,是一個在藝伎館工作的女子,她美麗而憂鬱,充滿瞭神秘感。而島村,則是一個來自東京的富傢子弟,他來到雪國,是為瞭尋找一種精神上的慰藉。他們之間的愛情,充滿瞭無奈和悲傷,就像雪花一樣,轉瞬即逝。川端康成擅長運用象徵和隱喻,他用雪來象徵純潔和虛無,用溫泉來象徵溫暖和慰藉。讀《雪國》的過程,就像是在欣賞一首優美的詩歌,它充滿瞭意境和韻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愛情、孤獨和死亡的哲學思考。它會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沉思和感悟,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评分

最近迷上瞭研究宋朝的曆史,讀瞭林語堂先生的《唐宋八大傢散文集》,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文人世界的大門。林語堂先生的選編和點評,真是恰到好處,他不僅保留瞭原文的精髓,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解讀瞭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文字。我特彆喜歡蘇軾的文章,他的文風豪放灑脫,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即使在遭遇貶謫和睏境的時候,他依然能夠保持積極嚮上的心態,用筆墨來錶達自己的情感和抱負。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也讓我印象深刻,他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境界,至今仍然激勵著我們。讀這些散文,不僅僅是欣賞優美的文字,更是在感受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懷。它們就像一顆顆閃耀的星星,照亮瞭我們前進的道路。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停下來,反復閱讀那些精彩的句子,感受其中的韻味和哲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關於人生和理想的啓示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