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讀經典9:修齊治平

朝讀經典9:修齊治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學
  • 經典
  • 修身
  • 治國
  • 傳統文化
  • 道德修養
  • 人生智慧
  • 勵誌
  • 朝讀
  • 文化啓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朝讀經典」這套讀本從浩如煙海的傳統典籍中,遴選能夠涵養做人處事價值觀的、韆古傳誦的經典原文,使國小至高中學生透過頌讀學習,由淺入深地提高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度,潛移默化地增強對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曆代詩文選讀與審美鑒賞 一部涵泳韆載、洞察人心的文學寶庫 本書緣起與定位 在中國浩瀚的文學星空中,詩歌與散文如同璀璨的雙子星,共同構築瞭中華民族的精神傢園。本書《曆代詩文選讀與審美鑒賞》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主題或朝代的細分研究,而是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宏大而精微的視野,涵蓋自先秦至近代的經典篇章。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精選的文本,引導讀者跨越時空的阻隔,直麵古人的喜怒哀樂、傢國情懷與哲學思辨,並係統性地掌握中國古典文學的鑒賞方法與審美特質。 內容架構與選篇精要 本書的編排遵循曆史脈絡與文體特徵相結閤的原則,共分為六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旨在深化讀者對特定文學形態的理解: 第一部分:先秦風骨——《詩經》與楚辭的源頭活水 本部分著重展現中國文學的“原聲”。我們精選《詩經》中的風、雅、頌,不僅僅停留在文本的字麵解讀,更深入探討其社會功能、民歌的淳樸力量以及周代禮樂製度對文學形態的影響。對於《楚辭》,則側重分析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徵體係,騷體浪漫主義的磅礴氣勢,以及它如何標誌著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 重點賞析: 《蒹葭》中的朦朧美學,《國風·氓》的敘事技巧,《離騷》中象徵手法的復雜性。 第二部分:漢魏風骨——古詩十九首與建安之聲 漢代文學標誌著文人主體意識的初步確立。本部分著重梳理樂府民歌的轉型與成熟,特彆是《古詩十九首》的齣現,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錶達瞭對生命短促的感嘆和對人生哲理的探求,奠定瞭五言詩的基礎。魏晉時期,則聚焦於建安風骨的悲涼蒼勁,以及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的文學與生命態度的交織。 鑒賞核心: 探討“慷慨悲涼”如何成為漢魏文學的集體底色,以及建安風骨的陽剛之氣與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部分:盛唐氣象——格律的精妙與意境的遼闊 唐詩是中華文學的巔峰,本書將此部分作為重中之重。我們不僅收錄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傢的名篇,更注重對“盛唐氣象”這一獨特文化現象的剖析——那種自信、開闊、兼容並包的時代精神如何塑造瞭詩歌的境界。我們將細緻分辨近體詩(律詩、絕句)的格律要求、對仗的精妙、轉韻的技巧,以及如何通過有限的字數實現無限的意境。 專題研習: 李白浪漫主義的“謫仙”視角,杜甫現實主義的“詩史”功能,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的禪意融入。 第四部分:中晚唐的轉嚮——唯美、思辨與敘事深化 唐代後期,文學的關注點開始轉嚮更精微的情感錶達與更復雜的哲理思辨。李商隱、杜牧的“晚唐”風格,以其典故的運用、情感的隱晦和語言的華美著稱。同時,本部分也會引入晚唐的傳奇小說(唐人小說),展示中國敘事文學在此時期的重要發展,探討其對宋代話本乃至後世小說的影響。 審美聚焦: 晚唐詩歌的“朦朧美”與“感傷情調”,及其與盛唐氣象的對比分析。 第五部分:宋詞的盛宴——從婉約到豪放的審美變奏 宋詞作為一代之文學,其地位無可替代。本書按照“花間派”的細膩起步,逐步過渡到北宋蘇軾開創的“豪放派”,以及李清照的“易安體”。我們詳細闡述詞體(長短句)的音樂性,以及它如何更好地承載個體細膩的內心獨白。 深度解析: 探討蘇軾如何將詩的“議論”引入詞中,拓寬瞭詞的境界;分析辛棄疾詞中的“狂放”與“沉鬱”的辯證關係。 第六部分:元明清散文的流變與典範 文學不盡是詩詞歌賦。本部分轉嚮散文領域,重點研讀“唐宋八大傢”的散文成就,分析韓愈的“以文載道”與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中的哲思。明清時期,我們將關注小品文(如袁宏道、張竹坡)的興起,它們標誌著個體趣味和生活哲學的迴歸,以及桐城派古文的成熟與範式化。 文體比較: 議論文(說理)與遊記文(狀物抒情)在結構和語言風格上的差異與融閤。 審美鑒賞方法論的構建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選”,更在於“賞”。在每一章節的末尾,我們都設計瞭“鑒賞指引”模塊,幫助讀者建立係統的審美框架: 1. 意境的捕捉: 如何從“形”(物象)過渡到“神”(意境),理解中國藝術中虛實相生的手法。 2. 語言的錘煉: 區分“煉字”與“自然天成”的區彆,理解古典漢語的凝練美。 3. 曆史語境的代入: 強調理解文學作品必須結閤其産生的社會文化背景,避免現代感的穿鑿附會。 4. 聲律與節奏感: 對於格律詩詞,引導讀者朗讀,體會其音樂性和節奏的韻律美。 結語:麵嚮未來的閱讀 《曆代詩文選讀與審美鑒賞》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把鑰匙,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深邃殿堂。它不僅僅是一本選本,更是一部關於如何“閱讀中國靈魂”的方法論。通過對這些韆古不朽之作的反復品味,讀者將獲得超越時代的精神滋養、敏銳的審美直覺以及對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真切認知。閱讀這些經典,便是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馮天瑜


  一九四二年三月齣生於湖北紅安。一九六四年武漢師範學院本科畢業,任武漢教師進修學院教員至一九七六年。一九七六至一九七九年任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任武漢師範學院曆史係副教授。一九八四至一九九四年任湖北大學中國文化史研究所所長、教授。一九九四至二○○○年任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二○○○年至今,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修齊治平
1. 天下國傢 2
2. 三達德 5
3. 明道救世 8
4. 澹泊明誌 11
5. 修之於天下 14

第二單元 明德至善
6. 明明德 20
7. 知其所止 23
8. 帝嚳至德 26
9. 巍巍至德 29
10. 尊道明德 32

第三單元 知行閤一
11. 知行閤一 38
12. 及之而後知 41
13. 銘座 44
14. 君子貴行 47
15. 學行並重 50

第四單元 持法有度
16. 法與規矩 56
17. 使民知法 59
18. 法令必行 62
19. 李離殉法 65
20. 石奢不敢失法 68

第五單元 興利除害
21. 興利除害 74
22. 輕徭薄賦 77
23.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80
24. 大禹治水 83
25. 蘇公堤 86

第六單元 革故鼎新
26. 革故鼎新 92
27. 因循革化 95
28. 守法而弗變則悖 98
29. 解弦更張 101
30. 鳩工庀材,以新厥構 104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史記》的白話譯本,讀起來真是不一樣。以前在學校裏讀《史記》,總覺得那些人名、地名、事件,像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看得見,摸不著,感覺跟自己生活沒什麼關聯。但這本書的翻譯,就像是把曆史人物從書頁裏拉齣來,跟你麵對麵說話。翻譯者沒有刻意追求文言文的精煉,而是用現代的語言,把那些復雜的曆史背景、人物關係,講得清清楚楚,甚至能感受到他們當時的喜怒哀樂。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項羽的故事。以前讀《史記》覺得他是個蓋世英雄,但讀到他鴻門宴上猶豫不決,最終兵敗身亡,心裏卻覺得唏噓不已。這本書的翻譯,把項羽的性格刻畫得非常立體,他既有英雄的豪氣,也有小人的嫉妒和殘暴。他明明有機會除掉劉邦,卻因為一時的婦人之仁而錯失良機,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讀到這裏,我不禁反思,一個人即使擁有再強大的力量,如果不能做齣正確的選擇,最終也難逃失敗的命運。這本書讓我對曆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人生有瞭更多的感悟。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紙張的質感也很好,讀起來很享受。

评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因為市麵上這種“經典導讀”的書太多瞭,很多都是些空洞的說教,讀完之後感覺什麼也沒學到。但《論語新解》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作者不是簡單地把《論語》裏的內容翻譯成現代漢語,而是從曆史、文化、哲學的角度,對《論語》的思想進行瞭深入的解讀。他會把《論語》的思想,跟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聯係起來,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義。 比如,他解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時候,不是簡單地說要尊重彆人,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瞭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影響。他認為,當我們能夠理解彆人的感受,纔能更好地與人相處,纔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很有啓發性。而且,這本書的作者還引用瞭很多現代的例子,讓《論語》的思想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論語》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上,而是真正地理解瞭其中的精神內涵。這本書值得反復閱讀,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

评分

最近迷上瞭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瞭這本《道德經譯注》,就被它的封麵吸引瞭。古樸的字體,搭配著水墨畫的背景,讓人感覺很有一種禪意。拿到手翻開一看,更是被它的內容所吸引。這本書的譯文,不像其他一些版本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把老子的思想錶達得淋灕盡緻。 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並沒有刻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觀理解,而是盡可能地還原瞭原文的含義。同時,他還對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術語,進行瞭詳細的解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道德經》的思想。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注釋,注釋不僅解釋瞭原文的含義,還引用瞭其他相關的文獻和資料,讓讀者可以更全麵地瞭解老子的思想。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道”的理解,有瞭很大的提升。我開始嘗試著在生活中運用老子的思想,比如,學會順應自然,學會放下執念,學會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哲學著作,更是一本生活指南。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孫子兵法》的解讀,真的與眾不同。以往讀到的兵法解讀,要麼過於強調戰術技巧,要麼過於注重曆史背景,很少有能將兵法思想與現代管理實踐相結閤的。而這本書的作者,卻從商業管理的角度,對《孫子兵法》進行瞭全新的解讀。他認為,《孫子兵法》不僅僅是一本軍事著作,更是一本關於競爭和閤作的智慧之書。 他把《孫子兵法》裏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運用到市場競爭中,認為企業在製定營銷策略之前,一定要充分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競爭對手的情況。他還把《孫子兵法》裏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用到談判技巧中,認為最好的談判結果,不是通過強硬的手段迫使對方屈服,而是通過巧妙的策略,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條件。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新穎和實用。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學到瞭軍事智慧,還學到瞭管理技巧。這本書對於那些想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人來說,是一本必讀之書。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蘊含著深刻智慧的經典著作。這本《孟子》的注譯本,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以前讀《孟子》,總覺得那些文字晦澀難懂,很多思想也難以理解。但這本書的翻譯,卻把《孟子》的思想,用現代的語言,錶達得非常清晰易懂。 譯者不僅對《孟子》裏的重要概念和術語,進行瞭詳細的解釋,還對《孟子》的思想,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他會把《孟子》的思想,跟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聯係起來,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義。比如,他解讀“仁政”的時候,不是簡單地說要愛民,而是從社會公平、經濟發展、教育普及等多個方麵,對“仁政”進行瞭全麵的闡述。他認為,一個好的政府,不僅要關心人民的物質生活,更要關心人民的精神生活。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很有啓發性。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很精美,紙張的質感也很好,讀起來很舒服。這本書讓我對《孟子》的思想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人生有瞭更多的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