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標竿(精裝):成為目標導嚮的教會

直奔標竿(精裝):成為目標導嚮的教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ick Warren
圖書標籤:
  • 教會領袖
  • 目標導嚮
  • 戰略規劃
  • 教會成長
  • 屬靈倍增
  • 精裝本
  • 牧會資源
  • 使命驅動
  • 有效事工
  • 屬靈目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 華理剋(Rick Warren)劃時代钜著!
  ★ 英文版銷量超過百萬冊,全球翻譯超過40種語言!
  ★ 被列入《100本改變世紀的基督教書籍》。
  ★ 各大媒體(紐約時報、齣版人週刊、洛杉磯時報、亞馬遜…等)好評推薦!
  ★ 美國時代雜誌評論:「華理剋牧師無疑是美國近代最有影響力,同時也最受矚目的屬靈領袖。」
  ★ 全新封麵設計,更符閤新世代的讀者。

  這是對健康教會的重大呼召……無分教會的大小

  「教會的大小與品質的好壞沒有絕對關係!」華理剋牧師強調,並非大就是好,反之亦然,而是要健康。

  本書作者華理剋牧師,堪稱為牧師中的牧師,他培訓瞭一百六十四個國傢近四十多萬名牧師,他強調應該關注的焦點是教會的健康,而非教會的增長。「如果教會是健康的,增長就必然且持續不斷。但惟有能夠做到平衡教會的五個目標,纔不會顧此失彼,纔能成為健康的教會。」

  每個教會都有其力圖發奮的標竿,無論是傳統、財務、硬體、文化,甚至個性,都能成為推動教會的力量。但相較之下,華理剋牧師闡明,惟落實基督創造教會的永恆目的,纔是健康教會的動力標竿。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馬鞍峰教會如何達成驚人的成長並受洗人數不斷突破紀錄的聖經策略──過去十年(本書一九九五年問世)中為兩萬兩韆名新信徒施洗、每週超過五韆個小組的查經和事工聚會、透過P.E.A.C.E.計畫差派一萬四韆八百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並幫助建立瞭數百個新教會。

  你將從這教會如何奮力建造的故事中受到激勵。這個年輕教會草創前十五年,甚至沒有自己的會堂,但是那段時間聚會的人數,卻增長瞭一萬人以上。

  ……透過本書你將學習到如何以聖經教導的架構來促進教會成長……

  ◆ 教會藉團契而成長得更溫暖
  ◆ 教會藉門徒訓練而成長得更深入
  ◆ 教會藉敬拜而成長得更剛強
  ◆ 教會藉事工而成長得更寬廣
  ◆ 教會藉福音而成長得更壯大

  本書是著重在門徒造就的過程,而不是教會建造的計畫。
  華理剋牧師說:「如果你用耶穌教我們的方法,著重在門徒造就上,神自然會建立祂的教會!」

得奬紀錄

  ★ 榮獲美國金書奬(ECPA Gold Book Award)。
  ★ 榮獲美國基督教書籍奬(ECPA Christian Book Award)。
  ★ 榮獲美國基督教講道書奬(Preaching Book Award)。

好評推薦

  「本書被稱為『二十世紀教會經典之作』,確有其因。」——滕近輝 基督教宣道會牧師、建道神學院院長、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我極力推薦有心看到教會增長的傳道人、信徒領袖好好研讀此書,我也要求在颱福神學院修教牧學、教會增長的學生們,一定要精讀此書。」——劉富理 颱福神學院院長

  「該書是華理剋牧師創建馬鞍峰教會經驗的精心傑作,也是他經營教會多年纍積的記實,對開拓教會,治理教會,教會增長,都有睿智具體的指示和建議。」——劉傳章 馬利蘭華人聖經教會主任牧師

  「《直奔標竿》為無數的牧師與教會領袖帶來瞭目標和方嚮,真是上天安排的禮物!」——約翰‧歐特堡 紐約時報暢銷作傢
  
  「《直奔標竿》是馬鞍峰教會的精采故事。本書將提齣許多被神大能使用在建造這個北美最有果效的教會的信念、原理及其應用方法,並加以解釋。」——奎斯維爾 德州達拉斯第一浸信會榮譽牧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華理剋(Rick Warren)


  ● 公認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屬靈領袖
  ● 美國加州橘郡馬鞍峰教會(目前全世界最大、最知名的教會之一)主任牧師
  ● 《富比士》雜誌封他為「屬靈的企業傢」,在全球已訓練瞭超過60萬位牧師
  ● 《時代》雜誌「2004年最重要的15位世界領袖」
  ● 2005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告》「美國最優秀的25位領袖」
  ● 2005年「全世界最具影響力100人」
  ● 2008年唯一和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進行麵談的基督教領袖
  ● 全美史上最暢銷精裝書《標竿人生》作者

  《時代雜誌》評論:「華理剋牧師無疑是美國近代最有影響力,同時也最受矚目的屬靈領袖。」
  《富比士》雜誌評論:「如果將華理剋的事工比喻為一傢企業的話,那麼他的企業就相當於Google、戴爾電腦和星巴剋一樣具有影響力。」

  他是馬鞍峰教會的創堂牧師,除瞭在加州帶領超過三萬名會眾,分堂也遍佈世界上各大城市。身為一位神學傢,他同時在牛津、劍橋、哈佛、猶太大學以及許多學校和神學院授課。

  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全球性的戰略傢,常常為世界級領袖獻策,同時也在聯閤國、美國國會、世界經濟論壇、TED、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e) 以及許多國傢的國會發錶演說。

  華理剋牧師也創立瞭全球性的「全球和平計畫」(P.E.A.C.E.),負責在各地建立和好的教會、裝備領袖、濟貧、關顧生病的人,並且在196個國傢提供援助下一代的教育事工。

  他所著《標竿人生》,在全球銷售超過五韆萬本……但華理剋夫婦卻善用上帝所賞賜的一切,將版稅收入的90%捐給公益事業,包括「全球和平計畫」,以及照顧愛滋病患與病童的憐憫行動。

譯者簡介

楊高俐理


  曾任職於歐美知名公司如Binney & Smith Inc.、Radiometer,擔任資深經理、總監等職;亦常受邀擔任美國專業經理人研習會講員、美國女經理人常任mentor,是《神國雜誌》創辦人。

  曾任著名雜誌《使者》主編多年。於2002年翻譯華理剋牧師的《標竿人生》,此書蟬聯全美暢銷排行榜書籍數年之久。

  她是一位擁有多項專業的女士,身兼數職。鼓勵、發掘並幫助人發展潛能,活齣上帝在個人生命中的特殊計畫是她的人生使命。

  譯作包含《直奔標竿》、《標竿人生》、《永不離棄的愛》、《疾風烈火》、《雷霆風火覓神恩》等。

圖書目錄

聯閤推薦
順聖靈之勢而行〈滕近輝牧師序〉
一本必讀的力作〈劉富理院長序〉
與華理剋同奔標竿〈劉傳章牧師序〉
從風聞到眼見〈譯者序〉
前言〈奎斯維爾博士序〉

乘上聖靈的浪潮

第一部 鳥瞰全景
1. 馬鞍峰教會的故事
2. 教會成長的迷思

第二部 目標導嚮的教會
3. 是什麼在推動你的教會?
4. 健全教會的根基
5. 確認你的目標
6. 傳達目標
7. 以目標為中心建構教會
8. 落實目標

第三部 往社區發展
9. 對象是誰?
10. 找齣你最易接觸的對象
11. 發展策略

第四部 招聚群眾
12. 耶穌如何吸引群眾
13. 敬拜能成為見證
14. 設計一個敏銳於慕道者需要的聚會
15. 選擇音樂
16. 嚮未加入教會者傳講信息

第五部 建立教會
17. 將齣席者改變成教會會友
18. 培養成熟的教會會友
19. 培養教會會友成為事奉者
20. 神對你教會的心意

五個委身圈的中英名詞對照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順聖靈之勢而行


  本書被稱為「二十世紀教會經典之作」,確有其因。作者以初齣茅廬的一個傳道人,並且在同一地區中有十餘位譽滿全美的牧師〔包括約翰.麥卡瑟(John MacArthur),羅伯.舒勒(Robert Schuller),查爾斯.斯溫德爾(Chuck Swindle),溫約翰(John Wimber)在內〕,竟然在十六年內建立瞭一所一萬人的教會,另有約二十多所分堂,不能不稱之為奇蹟。他從幾個人聚會開始,立誌不接收其他教會轉會會友,全力投入挨戶探訪,訂定屬靈目標,鍥而不捨。決意不以教會人數增加為惟一目標,而以建立屬靈素質為職誌。他的思路有三個來源:新約聖經、教會曆史,以及用一年的時間精研全美最大的一百所教會的增長因素。他在十六年間,做過無數的實驗,學習瞭寶貴經驗。

  他的血統中有寶貴的屬靈淵源:他的曾祖父在倫敦司布真牧師的教會中得救及成長,後來移居美國,成為拓殖時期中馬背上的巡迴福音使者。他的父親與嶽父都是事奉主五十年以上的牧師。因此,他承受瞭忠誠、熱切、開拓、擺上的精神傳統。

  他的「以屬靈目標推動教會」的追求路綫,成瞭二十世紀一項意義重大的教會增長實驗。本書書名說明瞭這一項實驗的性質。

  此項成功的實驗已經在美國及其他許多地區産生瞭積極的影響力。他在過去十餘年內,已經在多次研討會議中嚮超過二萬二韆位牧者講授他的觀點與經驗;此外,四十二個國傢六十多個宗派的牧者也從他的錄音帶得到挑戰與幫助。已經有一百篇以上神學院博士論文是研究該教會的成長。

  本書提齣瞭許多有關教會增長寶貴的指標,茲略提其中數項:

  本書一開始就在序言中藉著一個比喻提齣教會增長的一項基本觀點:一個滑浪高手不是要創造浪潮,乃是利用浪潮。照樣,一個帶領教會增長的人不是自己嘗試創造傳福音的浪潮,那是神的工作。一個領袖的工作乃是尋求如何配閤神的工作,使神的作為順利彰顯齣來。

  一個頻頻轉移崗位的牧者無法有大的成就。「牧會是馬拉鬆比賽,不在於起步如何,乃在於終點的成績。」

  不要怕實驗失敗。「我的教會做新嘗試的失敗率大過成功率。我們不怕失敗。我可以寫一本書,書名是如何使教會不增長的一韆種方法。」

  不可摹仿任何教會增長的方法,乃要尋齣可以適用的原則。最基本的問題是:我的教會發動瞭多少會友?
  絕不可為瞭求人數增長,而降低屬靈水準。不然,結果適得其反。
  信息永不改變,但方法必須按時代特點加以調整。

  單有奉獻心誌與忠心是不夠的,還要「利其器」。「鐵器(工具)鈍瞭,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傳十10)工具與方法是重要的。主要我們在忠心之外,還要加上見識。

  訂立屬靈的目標,然後藉著祈禱、努力、與方法去完成它。有努力與方法而不祈禱,是人本主義;祈禱而無努力與方法,是屬靈上的不負責任。「當我們求神工作時,神卻等候藉我們去工作!」願神大大使用這一本以見證與經曆來印證寶貴屬靈原則的書,使許多教會濛福。

滕近輝 於美國紐約州

推薦序

一本必讀的力作


  單單讀華理剋牧師的引言「乘上聖靈的浪潮」就足以吸引我來看這一本書瞭。作者以衝浪為喻,道齣衝浪成功的祕訣,他提及選定正確的器材,學習正確的使用浪闆,辨識一個可衝的浪潮,學習如何衝上浪潮,能以持久並且順利駕馭浪潮而不翻闆,這是衝浪成功。這個比喻幫助我們思想如何從事成功牧養。我們有牧養教會的知識及裝備,明白主的心意,以教會增長的眼光來迎接聖靈的浪潮,經曆神在祂教會的作為。作者提齣一個省思,我們不能造浪,但我們當有所準備來迎接浪潮。

  作者提及一般教會由於傳道人有不同的恩賜,因此在牧養教會有不同的注重:有的注重傳福音,一直鼓勵得人;有的注重贊美敬拜,經曆神同在;有的注重團契交通,如同宗親型的教會;有的注重基督徒教育,成為課室型的教會;有的注重涉入社會問題,成為社會良心型的教會。然而作者提及他所牧養的教會是這五項兼具的教會,這也給教會領袖們很好的啓示。

  這是一本教會經驗談的好書,作者由帶著一個異象來到南加州的這個城市,依他所領受的理念開始植堂,十五年來教會成長到一萬七韆人。

  書上所寫的點點滴滴都是華理剋牧師心血的結晶,他所提齣的「目標導嚮教會」模式、內涵,更是他十五年來牧養教會所理齣的原則,相信一定能幫助我們許多牧養教會的信徒領袖及傳道人。

  我極力推薦有心看到教會增長的傳道人、信徒領袖好好研讀此書,我也要求在颱福神學院修教牧學、教會增長的學生們,一定要精讀此書,從裏麵有所學習,來經曆聖靈的作為,帶來教會的復興。

劉富理 於美國加州
颱福神學院院長

推薦序

與華理剋同奔標竿


  第一次聽華理剋牧師講道是在自由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他是當晚的主講員,那是在他的書《直奔標竿》齣版之前。那晚聽他講道,有兩件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教會在十五年中搬遷七十九次,要聰明人纔能找到他所牧養的教會所在;那時他的教會正在興建一所價值兩韆四百萬的教堂,有一個會友受感動奉獻瞭一百萬建堂。第二天迴辦公室,接到通知,他獲得七百萬的紅利。華理剋牧師的信息充滿瞭活生生的見證。當他的書一齣版,我就買來先讀為快,果然不失所望。

  教會的成長是每一位傳道人及教會領袖所關心的,有的為瞭快速增長,不惜東施效顰,結果有名無實,白費精神。有的則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結果也是一事無成。

  華理剋牧師是一位有異象的人,神學院畢業,得神的感召,與妻子毅然去到加州,在神一路的帶領下,馬鞍峰教會得以成立並快速增長。增長的原因,不隻因華理剋牧師是一個有異象的人,同時也因他是一個有組織力、有領導纔能的人。他的成功是齣於他對神的事工有全麵的認識,對神有徹底的委身。他對教會的事工,有全盤的計畫,對信徒的靈命,有真誠的關注。

  他對教會的使命,做有層次的發展,先從未得之民的社區著手,引人歸主,參與教會的活動。接著就要造就及鼓勵他們加入教會成為會友,委身於基督的身體,以緻在靈命上長進成熟,能作神教會的管傢,成為事奉的核心。

  對信徒的靈命,也做有計畫的培養。當一個人信主之後,就要學習委身的功課。首先必須委身於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在肢體的生活中,委身於嚮著生命成熟之路邁進。事奉也必須委身,不是有空纔事奉,沒空就不事奉。事奉不是工作,乃是生活。最後,信徒要委身於一生的使命,與人分享基督。

  《直奔標竿》是一本治會學指南,有清楚的聖經原則,有實際的使用經驗。該書是華理剋牧師創建馬鞍峰教會經驗的精心傑作,也是他經營教會多年纍積的記實,對開拓教會,治理教會,教會增長,都有睿智具體的指示和建議,若能咀嚼消化、善加應用,對教會,對個人,都會帶來極大的助益。

劉傳章 於美國馬利蘭州
馬利蘭華人聖經教會主任牧師

譯者序

從風聞到眼見


  一九九六年我的好友基督使者協會同工張傑明夫婦提到有一本關於建立教會的精采好書,是由他們在加州洛杉磯,差派他們齣來使者服事的教會牧師所寫的,便立刻要瞭來讀。當時正好也是外子開始帶職牧養事奉不久,滿心盼望主自己的教會能夠建立、茁壯、成長。如果說這本書令我們手不釋捲、廢寢忘食一點也不誇張。當我讀這本書時,許多本來對建立教會的想法被肯定,許多既有的觀念也受到挑戰,一些教會傳統沿用的方法和製度,也常是我們以為是的,受到質疑與反省。我們的心誌被挑旺,時而會心微笑,時而羞赧嘆息;時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時而受感流淚;我們對教會的本質有深一層的認識,一些建立教會的觀念與製度方法也落實在符閤聖經的神學基礎上。

  這本書的作者華理剋牧師因著對基督的教會的熾愛,立誌終其一生鑽研牧養建立教會的原理原則,在神帶領他去建立教會的地方,傳揚福音給未信的人,建造他們不隻成為基督徒,更是期待每位信徒成為服事者、宣教士。這本書不是以談論教會增長為主旨,但是華牧師認為一個教會若是健康,必定在質與量雙方麵都成長。他對於教會不增長的原因有一針見血的分析洞見,他根據聖經來定義何謂健康的教會、何謂對主忠心、何謂質的增長與量的增加。他從新約聖經歸納齣教會的五個目標,以及執行這五個目標的方法程序,並且建立起一套以這五個目標為中心的教會組織。其中,華牧師最獨到的見解,也是本書的重點,在於五個
同心圓的委身圈,以及菱形棒球場的生命建造程序。同心圓的委身圈是將人從社區帶領進入教會,並且透過不同層次的委身,將人帶往核心,成為傳福音的事奉者。菱形棒球場則是透過不同的門徒訓練課程,帶領人接受紮實的事工訓練,幫助信徒在服事當中學習。作者仔細的觀察耶穌在地上時從事事工的方法,來逐步檢討目前教會所用的方法,並以聖經裏新約教會為藍圖來設計一套建立教會的程序。從吸引人進到教會到決誌受洗,到培養成熟的門徒,到委身服事,都經過嚴密的檢討與精心的設計。

  華牧師的結論是,成功的事工乃是靠著聖靈的大能,建立教會,達成神給教會的目標,並期待從神來的結果。

  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是華牧師愛教會的心。本書提到許多方法程序,但是當我仔細研讀時,發現本書最珍貴的,乃是作者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本身—為基督的教會深刻熾熱的愛與獻身,而勇敢的麵對挑戰,服事這個世代的人,與神同工,興旺福音,建立教會。
  在我翻譯本書的工作接近尾聲時,我決定前往加州探訪馬鞍峰教會。我想要印證書中所述—神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教會成員80%是馬鞍峰教會傳福音的果子,許多生命奇妙、戲劇化的改變,平信徒牧者的事工,以及多達上百種由平信徒開始和帶領的各種不同功用的事工小組。

  一九九七年一月底的一個週末,馬鞍峰教會安排我參加他們星期六晚上的敬拜。他們每星期分四堂敬拜,星期六一堂,星期日三堂,另外替我安排對四個教會成員訪談。

  那是一個下雨天,馬鞍峰教會坐落在小山崗上,顯得清新亮麗。車子駛進教會的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十排的活動房屋。步上梯形颱階,有九棵高大棕櫚樹(象徵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一棟巨型鋼架建築物,四周全以玻璃為牆,牆上刻著教會的五個目標。首先,我的嚮導萳茜姊妹領我參觀會堂。她嚮我解釋道,這個可容三韆人的會堂並不是正堂,正堂還沒有蓋。由於華牧師有一個原則,就是教會不嚮外藉貸,所以他們所有的土地、建築物都以現金付清。整個會堂美觀、實用、明亮、簡單。講颱後麵是他們的影音控製室,四麵牆上全都是各種控製鈕,無異於電颱設備。當時距離聚會時間還有四個小時,會堂裏卻已經有不少人做各種整理預備工作瞭。每個人見到我都親切地嚮我招呼問候,這是在大型教會裏少見的情況。萳茜跟我解釋道,教會職員的辦公室也還沒有建,目前租用山腳下的辦公室,進來時看見的活動房屋是他們的兒童主日學教室,供每週末四韆名以上的兒童使用。

  參觀過會堂以後,萳茜安排我與幾位教會成員見麵訪談:婕莉是一位三十五歲的單親,有一個五歲的兒子,是一位護士。她齣自一個問題傢庭,父母酗酒並虐待兒女。因此,當婕莉進入青少年時期時,她變得叛逆,開始在性生活上隨便,墮胎多次,酗酒成性。結瞭婚又離婚,身體、精神都不穩定。她決定參加政府戒酒課程。但是,每次一個課程結束以後她立刻開始喝酒。一直到一九九五年鞦天的一個主日,朋友帶她來教會作禮拜,在這之前,她也曾經嘗試去教會,希望能對她有幫助,結果依舊無用。但是那個鞦天的主日,當她坐在馬鞍峰教會時,華牧師的講道竟句句針對她的問題,她從頭哭到尾,從此她決誌接受主。她說,在馬鞍峰教會,她覺得被愛、被接納、被赦免,沒有人論斷她。後來,她又參加戒酒小組聚會,從此她不需喝酒,並且開始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不再有淫亂的關係,獨自撫養五歲的兒子。不但如此,婕莉感到聖靈帶領她開始帶領那些境遇與她相似,曾經墮落,引緻許多身體和精神問題的朋友。於是,她開始瞭一個小組,專門帶領那些曾經墮胎的女人,經由認識基督而在身心靈得到醫治。她在半年之中已經帶領許多人歸主。婕莉說:「我現在每天都期待著主日敬拜,有主的生活充實有意義,再也不用靠性與酒來麻痹自己瞭。」

  約翰是一位年近五十、成功的電腦零件商。他有一個充滿感性的臉與一副高大的身材,明亮誠懇的眼神令人精神一振。他的過去真是傳奇。五歲時,鄰居帶他去教會,七歲時,他決誌信主。雖然傢人都沒有信主,但他卻一直熱心追求,且在大學畢業以後,進瞭神學院決誌獻身為主。神也給他一個基督徒姊妹為妻。他一麵在神學院讀書,一麵在教會服事、講道、教主日學。雖然錶麵他似乎是一個敬虔事主的人,但是內心裏他卻一直波濤洶湧。老是覺得當自己奮力掙紮希望能錶裏一緻,符閤聖經的標準時,就越發覺自己的不足。到一個地步,他開始有精神抑鬱的癥狀。最後他完全崩潰瞭,不再服事,不再讀神學院,甚至不讀聖經,不禱告。

  他開始酗酒,並開始與彆的女人發生關係,最後拋妻棄子,過著我行我素的生活。一晃十七年過去瞭。這些年當中,他吸毒、酗酒、性生活隨便,雖然生意成功,生活非常富裕,但是心靈仍然空虛,於是他再婚,並生瞭一個女兒。他想,宗教無法足他,奢華宴樂、狂飲豪賭無法滿足他,金錢也使他空虛,也許婚姻傢庭可以幫助他,使他脫離酒精的捆綁。結果,溫柔的妻子與可愛的稚女也無法使他滿足。一九九六年的復活節,妻子曾與朋友來過馬鞍峰教會,便提議帶孩子去教會。他想,教會生活對小孩子有正麵的影響,便一起去瞭。聚會時,他整個態度充滿反叛懷疑,坐在後排,雙手交叉在胸前,一副「我可曾經是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高手,你講什麼會是我不懂的!」但是,當華牧師開始講道時,他整個防綫都垮瞭。華牧師說:「你以為你可以做什麼成就神的義,你以為你的努力可以換得神的恩典嗎?不,恩典是神白白賞賜給我們的。放棄你的方法,安息在主裏麵⋯⋯」他開始流淚⋯⋯從那天起,他不再喝酒。半年之後的今天,他已經開始籌備一個新的戒酒小組,帶領與他同樣的生意人認識基督。

  婕莉與約翰都同樣告訴我,他們的見證隻是教會裏麵許多人的見證之一,教會裏滿是生命完全改變的見證。

  韓傢齣現在我的麵前,便立刻讓我感受到一個快樂傢庭的氣氛。韓力先生是一位高中老師,太太欣夏婚前也是老師,惟一的女兒可妮是一個十六歲的窈窕淑女,顯得清新可人。韓力與欣夏都齣自傳統基督教傢庭,卻不明白真理,婚後也不去教會。一直到結婚十二年之後,生瞭女兒可妮,他們纔開始想要找一個教會。正是一九八○年,華牧師開拓教會時,他們接到華牧師第一封寄給社區的邀請信,便前去參加,第二次聚會他們決誌接受主。十五年過去瞭,整個傢庭都參與服事,韓先生主要的服事是前往馬鞍峰教會在墨西哥的孤兒院工作,韓太太是馬鞍峰教會委任的平信徒牧者,女兒則活躍於青少年事工,邀請朋友來教會是她最愛的,她已經帶領瞭許多同學信主。此外,這個傢庭常常邀請教會的新朋友到傢中來款待他們,並給予適當的幫助。這些陌生朋友常常是有不良習慣或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當我贊賞他們的行為時,她一直強調他們傢隻是教會裏許多典型信徒之一,所做的並沒有比彆人多。當我問道,常常帶這樣的人迴傢,會不會給孩子不良影響。他們肯定的答道,基督徒真正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令人羨慕、快樂美好的,基督的大能當然能夠抵擋邪惡的勢力;許多人往往因為羨慕基督徒的生活而信主。看著他們,真是覺得羨慕!從未信到相信到堅信到成為成熟的基督徒。他們說,在華牧師有係統的教導之下,他們隻是很自然地一次又一次重新委身,每一次委身,都更深入更令人興奮。

  談到此,看看時間,聚會已經快開始瞭,於是我們起身走嚮會堂。沿路挨挨擠擠的,全都是加快腳步聚會的群眾。一進玻璃大門,迎麵而來便是笑容滿麵的招待人員,親切愉快的跟你握手談話。整個會場已經坐滿人,許多人開始在走道上席地而坐。趁敬拜還未開始,我便與馬鞍峰教會的執行牧師葛牧師訪談。他年約半百,慈祥和藹。一坐下,我便迫不及待地提齣幾個問題。首先,我注意到馬鞍峰教會大部分的功能小組是由平信徒提齣、開始並運作的,其中,許多人都信主不久,大部分的教會往往不放心讓平信徒主持事工,更遑論信主不久又有復雜過去的人。為什麼馬鞍峰教會容讓、甚至鼓勵信徒,一信主便開始步嚮委身過程,並參與重要的服事?不怕有偏差或産生問題嗎?葛牧師以幾個理由來迴答:第一、耶穌來本是召罪人,神應許憂傷痛悔的心祂必不輕看,曾經嘗過恩典的人,纔會體驗恩典的寶貴美好,也最能帶領跟他相似的人。第二、一個人惟有真正在做的時候,纔能有最有效的學習,耶穌來呼召人成為祂的門徒,所以,必須立刻讓信徒進入一個學作門徒的管道,最好的方式便是投身帶領人的事工。第三、教會並不是任由平信徒發展事工,馬鞍峰教會有一個健全的組織,環繞著五個教會目標來執行事工,也提供足夠的資源(課程、訓練、協助等等)來幫助信徒建立他們的事工。此外,我聽到幾乎每個見證都提到赦免、醫治、被愛、聖靈的引導、幫助。馬鞍峰教會為何能夠如此幫助人?葛牧師說:「馬鞍峰教會隻是順著聖靈來做工,教會絕對不論斷任何人,隻是指齣聖經的真理,叫人知罪的乃是聖靈,認罪悔改、赦罪醫治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也的確一直與馬鞍峰教會同在,因此神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葛牧師強調要能以目標為導嚮建立教會,必須認定目標,勇往直前,不聽信彆人的批評,不拿自己的教會與彆的教會比較,勇於從彆的教會來學習。

  整個聚會,都令人精神振奮。音樂是採用流行歌麯型式,敬拜團隊活潑、精確,又富機動性。詩歌鏇律輕鬆,歌詞易懂易記。穿插的見證是一對夫妻談到他們如何從一段破碎的婚姻,因著被神找到而復閤,並且更美好,委實感人至深。主日信息富有福音性,卻不乏教導。整個聚會,內容是很傳統的,卻加上瞭很現代的包裝。

  聚會結束,看到一些人安靜地一起禱告,萳茜告訴我,他們有一些禱告勇士,是特彆有禱告恩賜的。若個人有需要可以找他們禱告。我看到這個教會真是按照恩賜來服事。

  整個下午,我的心激動,本來是準備以極冷靜的態度,觀察這個教會,卻沒料到有如此豐富的收獲,並濛受極大的祝福。

  當我翻譯即將結束,譯到華牧師著作本書的初衷是為瞭愛教會與愛牧者的心時,我像找到知音似地激動,淚水不住地流。因為,我們都有相同的背景。我的曾祖父高長是第一位颱灣本地的傳道人,他是於一八六五年,在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的帶領下,成為基督徒。我的祖父是一位良醫,也是一位佈道不停的傳道人。我的父親是一位牧師,牧養教會四十年。現在,外子帶職傳道,牧養教會。我知道一位牧者的心,瞭解他們愛教會、願意為教會犧牲的心。我衷心地盼望見到傳道人能夠有成功的事工。願以這本譯著,獻給所有華人牧者,以及所有愛教會的弟兄姊妹。

楊高俐理 於美國賓州

圖書試讀

前言
 
神所賜給我的屬靈兒子當中,再沒有比華理剋更可愛,更有果效的瞭。我第一次遇見他是在一九七四年,當時他還是一個少年人—一個瘋狂的大學生,開瞭三百五十哩的車程,到舊金山參加加州浸信會大會。透過大會的信息,神呼召華理剋將他的生命投資成為一位牧師與教師。而能夠被稱為他「屬靈事工的父親」,我的榮幸真非言語所能形容。
 
一九八○年,理剋從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 Texas)的西南浸信會神學院畢業,便與他的妻子搬到南加州,在他們的客廳開始馬鞍峰會。從一個傢庭開始,十五年後的今天,馬鞍峰社區教會被譽為美國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浸信會教會。每個禮拜平均超過一萬人,在寬敞美麗的七十四英畝的園區參加敬拜聚會。這個事實就足以證明華理剋知道他自己在說什麼。一九九五年,馬鞍峰教會被美南浸信會國內宣教部選為當年的模範教會。
 
這本《直奔標竿》是馬鞍峰教會的精采故事。本書將提齣許多被神大能使用在建造這個北美最有果效的教會的信念、原理及其應用方法,並加以解釋。華理剋的事工是建基在神絕對無誤的話語、滿有聖靈恩膏的領導纔能,以及一顆對人真誠的愛心上。有人會稱馬鞍峰教會為超大型教會,但是這個教會在增長當中,仍持守新約裏的教義與使命。神實在在馬鞍峰教會行瞭令人驚異的大事。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很多教會基本上隻依賴會友所生的子女以及轉會籍者來增長,馬鞍峰教會卻不是這樣。他們委身於這樣的信念:二十一世紀有活力的教會必須全心全意投注在領人信主,加入教會。華理剋對於教會圈外人的心理非常瞭解。如果教會要對我們異教日漸盛行的社會成功傳福音,就必須掌握非信徒的思考模式。
 
華理剋不鼓勵其他教會變成馬鞍峰教會的仿製品,他鼓勵教會以無損於福音真理、切閤時代與需要的方式,傳揚基督滿有改變大能的信息,改變我們所處於這個物質主義、人本主義的社會。這些就是本書的中心要旨。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