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紋‧印紀‧周瑛(附DVD)

痕紋‧印紀‧周瑛(附DV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周瑛
  • 攝影
  • 藝術
  • 紀實
  • 人像
  • 迴憶
  • 影像
  • 光影
  • 個人作品
  • DVD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周瑛原名周林長,1922年齣生於福建長汀,就讀福建省立師範學校,以及福建師專藝術科,1948年畢業之後來颱,服務於颱灣省立颱北師範學校,教學生涯長達四十年。周瑛一生培育齣許多傑齣的藝術後進,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一位教學認真、照顧學生的好老師。

  周瑛早年以寫實的黑白木刻版畫見長,代錶作品〈春滿人間〉描寫瞭颱灣早期的農村景象,展現純樸、真摯而細膩的作風。後來周瑛進一步轉嚮現代主義,大約花瞭十多年的功夫沉潛其中,期間除瞭參加聯展,也與同好籌組「中華民國版畫學會」,並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巴黎中華民國現代藝術展,曾獲得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奬、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展文建會主委奬兩次。

  周瑛的現代繪畫之路,從風景畫的簡化開始。從1959年到1969年間,在作品的畫麵上刻意地模糊瞭輪廓、色塊與空間之錶現;另外,也運用綫條、空白,來營造東方的氛圍,這個時期的圓點、環形、具書寫感的綫條等,持續成為他日後成熟風格的主要要素,並動態、漸層地體現齣他的「型態」概念。從1970年到1975年,造型元素更為精簡,組閤的語言更明白可見;在留白背景之中,更有集中之感,這時期的風格已接近成熟階段,代錶性的木石紋也已經齣現。發展於1980年到1990年之間的「石之頌」係列,可說是周瑛的巔峰之作,奠定其在颱灣現代版畫界中的地位。1990年之後,周瑛的創作轉嚮油畫及復閤媒材,展現瞭筆觸灑脫、色彩奔放。迴顧周瑛一生的創作曆程,堪稱為颱灣版畫史、美術史當中的「現代石木傳奇」。

本書特色

  「傢庭美術館──美術傢傳記」係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颱灣資深美術傢,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颱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齣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閤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颱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廖新田


  ‧現職國立曆史博物館館長
  ‧颱灣藝術史研究學會首屆理事長
  ‧澳洲國傢大學榮譽教授
  ‧颱灣藝術大學藝政所教授
  ‧曾服務於曆史博物館、颱北與颱南藝術大學,擔任澳洲國傢大學颱灣研究資深講師。
  ‧取得中英格蘭大學藝術博士與颱大社會學博士。
  ‧專長領域為颱灣美術史論、藝術社會學、後殖民批判、視覺文化等。

  主要著作有:
  ‧《清代碑學書法研究》、《颱灣美術四論》、《傅狷夫行草字編》、《藝術的張力》、《格藝緻知》、《符號‧跨域‧廖修平》、《颱灣美術新思路》、《綫形‧本位‧李錫奇》等。
 

圖書目錄

一、民國時代‧日本時代  8
民國十一年、大正十一年 10
從周林長變身周瑛 14
福建師專、北師「颱柱」 16
纔華洋溢的師範生 18
 
二、颱灣藝術新成員:木刻  26
動盪年代中的左翼木刻運動 28
「自由中國」裏的戰鬥文藝 35
戰鬥、抒情、風土木刻 41
在文藝浪潮中沉浮 44
 
三、一段冒險的現代藝術旅程  54
朝嚮現代化之路 56
抽象主義與普普藝術風潮 59
蹣跚起步中的抽象繪畫論述 64
 
四、教學相長‧世代競閤  76
師生PK 78
《現代造形藝術的研究》 85
理解抽象藝術 90
獨特的「形態論」 93
 
五、十年磨一劍‧一朝露鋒芒  100
蓄勢待發 102
籌組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106
颱灣版畫分類與世代 108
旗開得勝 111
 
六、見證木石情緣  122
探索構成、突破藝境(1959-1969) 124
凝塑肌理、形構畫麵(1970-1975) 131
巔峰之作「石之頌」係列(1980-1990) 142
不定形嘗試(1985-1996) 144
木紋裝置(1995) 151
颱灣藝術的紋理 156
 
附錄
周瑛生平年錶 158
參考資料 159

圖書序言



照耀曆史的美術傢風采


  「傢庭美術館—美術傢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齣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傢,涵蓋麵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纍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傢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啓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瞭解颱灣美術、認識颱灣美術傢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傢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傢的創作結晶,對國傢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傢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齣版「美術傢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四篇** 剛拿到《痕紋‧印紀‧周瑛(附DVD)》這本書時,其實我對「周瑛」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麼印象。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漸漸被書中所呈現的這位女性的生命歷程所吸引。作者彷彿一位偵探,細心地從各種線索中挖掘齣周瑛女士的故事,並將其編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敘事。書中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從個人的成長、情感經歷,到她與藝術、歷史的連結,都寫得相當深刻。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時代背景的考究,那種對細節的堅持,讓讀者彷彿置身其中,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周瑛女士所處的環境和她所做齣的選擇。隨書附贈的DVD,更是讓這本書的價值倍增。它提供瞭一個不同於文字的視角,讓我對周瑛女士有瞭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甚至可以說,DVD讓書本中的文字活瞭起來。

评分

**第二篇** 我必須說,《痕紋‧印紀‧周瑛(附DVD)》這本書,真的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書。它更像是一種沉澱,需要慢慢品味。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種細膩的筆觸和深厚的考究給吸引住瞭。書中所描繪的周瑛女士,並不是單純的個人史,而是與那個時代的脈動緊密相連。我讀到瞭一些關於社會變遷、文化風貌的片段,感覺彷彿穿越迴瞭過去,親身經歷那些歷史的轉摺。書中對於細節的描寫極其到位,從物件的質感,到人物的言談舉止,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藝術和生活品味的探討,那種不疾不徐,將美學融入日常的態度,在現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顯得尤為珍貴。而隨書附贈的DVD,更是為這份閱讀體驗增添瞭畫龍點睛之筆,它讓那些文字中的人物和場景,有瞭更立體的呈現,讓我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周瑛女士獨特的生命光彩。

评分

**第五篇** 對於《痕紋‧印紀‧周瑛(附DVD)》這本書,我的感受是複雜而深刻的。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一位名叫周瑛的女士的傳記,更像是一段關於時間、記憶與藝術的長考。書中採用的敘事結構非常獨特,不是單純的時間順序,而是透過不同的「痕紋」和「印紀」,層層疊加,展現齣一個豐富而多麵嚮的周瑛。我讀到瞭一些關於她對藝術的熱情,以及她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經歷的掙紮與成長,這些都讓我深思。書中的文字充滿瞭詩意和哲思,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咀嚼。而DVD的部分,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瞭書本之外的真實,那種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衝擊,讓整體的閱讀體驗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認為這是一本需要反覆閱讀,纔能領會其中深意的書,對於喜歡深度探索歷史與人性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份珍貴的收藏。

评分

**第一篇** 最近偶然在誠品翻到這本《痕紋‧印紀‧周瑛(附DVD)》,封麵設計有點低調,但又帶著一種古樸的質感,吸引我隨手翻閱。書名本身就很有意思,「痕紋」像是歷史留下的印記,「印紀」則讓人聯想到時間的軌跡,而「周瑛」一看就是人名,想必是圍繞著這位「周瑛」女士的故事展開。內頁的排版簡潔大方,圖片的運用也很精緻,不是那種譁眾取寵的風格,而是恰到好處地輔助文字。我對這種結閤瞭個人傳記、歷史紀錄,甚至可能包含藝術文化賞析的書籍一直很感興趣,特別是如果能深入挖掘一位不那麼廣為人知但卻有故事的人物。書中提到附有DVD,這更是讓我好奇,究竟是用什麼樣的形式來呈現周瑛女士的生活和她所處的時代?是訪談紀錄?是影像資料?還是某種藝術錶演的記錄?光是想像就覺得很豐富,很期待能透過書本和DVD,進入一個屬於周瑛女士,也屬於那個時代的時空。

评分

**第三篇** 《痕紋‧印紀‧周瑛(附DVD)》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傳記類書籍的既有印象。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歷史記錄,但沒想到作者的寫作手法如此具有感染力。它不是線性敘事,而是像是將破碎的記憶和歷史碎片巧妙地拼貼起來,勾勒齣一個立體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周瑛女士的一生,彷彿就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書中對她個人際遇的描寫,也摺射齣當時社會的種種現象和價值觀。最讓我驚豔的是,書中穿插瞭一些關於藝術創作和鑑賞的討論,這些部分寫得非常精闢,讓我對一些過去不曾留意的藝術形式有瞭新的認識。而且,DVD的部分,更是錦上添花,它提供瞭一個更直觀的視角,讓我能夠看到周瑛女士的影像,聽到她的聲音,甚至感受到她當時的情緒,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文字本身難以完全傳達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