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史學述論 下冊

近代中國史學述論 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注重歷史當事人的時代關懷,返其舊心,從廣義的文化視角考察近代中國思想與社會的權勢轉移。全書跨越思想史和社會史的學科藩籬,通過探討近代大變局中傳統的中斷與傳承,中西文化競爭與民族主義的特異,思想衍化與社會變遷的互動等各層面的多元互動,揭示近代中國社會新中有舊、舊中有新的豐富特性。隨著四民社會的解體和經典的隱退,出現了民國之中「國進民退」的傾向。這些演變既產生了眾多問題,又遮蔽了不少問題,當時就造成讀書人的困擾,迄今仍在影響我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志田


  1952年生,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七級畢業,新墨西哥大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先後在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現任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新書有《經典淡出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三聯書店)、《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圖書目錄

下冊

見之於行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論與表述  205
一 近代中國的變與不變  206
二 學術傳統的中斷與傳承  216
三 前後左右治史:史料與理論的互補  221
四 見之於行事:淺議史學表述  231

研討的取向
新舊之間:近代中國的多個世界及「失語」群體  239
民國史研究的「倒放電影」傾向  251
知常以觀變:從基本處反思民國史研究  257
一 充分認識五千年之大變  258
二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262
三 餘論  267

歷史記憶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271
一 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歷史記憶中的斷裂  273
二 歷史的「再造」:修改五四歷史記憶的一次嘗試  276
三 五四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289

陳寅恪的史料解讀與史學表述臆解  299
一 史料與歷史詮釋  301
二 史料與表述  308

史義的探索
不改原有之字以開啟「相異的意義體系」—舊文新解二則  319
學術「對手方」與專業知識的建構—傅斯年先生的啟示  335
往昔非我:訓詁、翻譯與歷史文本解讀  345
一 引言:郢書燕說的啟示  345
二 訓詁與翻譯  349
三 觀空與觀時的互動  358

相異相關的往昔:史學的個性與通性  371
一 歷史的「不共相」:承認往昔的獨特性  373
二 個性、共性與通性  380
三 小結  390

非碎無以立通:試論以碎片為基礎的史學  393
一 言有枝葉:直面歷史的斷裂和片段特性  395
二 以碎立通:收拾一地散碎的文辭  401
三 餘論  40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