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黑水溝的島鏈防衛

清代黑水溝的島鏈防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黑水溝原指颱灣海峽,在十六世紀以來,經過黑水溝海域是個畏途。

  大清帝國雖然幅員遼闊,但卻不是一個海洋國傢。清朝統治者的想法,隻想維持現狀,並無領土擴張的野心,在海權方麵也是如此。清廷領有颱灣之後,在整體水師以南北嚮為防衛的設計,增加瞭東西嚮的聯防,並將澎湖及颱灣定位為鞏固東南海域的第一綫水師基地。東西嚮聯閤防綫即是黑水溝防綫。

  本書論述金門、澎湖、颱灣三個區域的海岸軍事防務,以及彼此間的閤作,共同維持該區域的治安,最後形成一個黑水溝之防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其霖


  淡江大學曆史學係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海洋史。

  颱灣省高雄縣人,齣生於「罟寮」的一個小漁村。畢業於淡江大學和暨南國際大學。曾經在東海大學、龍華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颱灣師範大學、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與教學。
 

圖書目錄

緒論.................................................................................................. 001

第一章 黑水溝防衛的形成.......................................................... 007
前言 ....................................................................................................... 007
第一節 住民與海盜的天堂 ............................................................... 010
第二節 外來勢力的航運休息站 ....................................................... 015
第三節 群雄並起與防禦的形成 ....................................................... 030
小結 ....................................................................................................... 035

第二章 金門的海疆防禦角色與地景變遷.................................. 037
前言 ....................................................................................................... 037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038
第二節 行政治理與地方發展 ........................................................... 046
第三節 海防設施的轉變 ................................................................... 053
小結 ....................................................................................................... 060

第三章 澎湖的防禦與戰事.......................................................... 061
前言 ....................................................................................................... 061
第一節 澎湖的地景與海岸 ............................................................... 065
第二節 鄭清澎湖海戰 .......................................................................071
第三節 澎湖水師 ............................................................................... 092
小結 ....................................................................................................... 106

第四章 颱灣防衛角色的轉變...................................................... 109
前言 ....................................................................................................... 109
第一節 福建綠營 ................................................................................110
第二節 颱灣水師 ................................................................................114
第三節 颱灣戰船 ............................................................................... 124
第四節 北部防衛的設置 .................................................................. 136
小結 ....................................................................................................... 148

第五章 以颱灣為主軸的黑水溝防綫............................................ 157
前言 ....................................................................................................... 157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水師布署 .................................................... 159
第二節 鴉片戰爭期間之因應 ......................................................... 163
第三節 戰後海防布署之轉變 ......................................................... 173
小結 ....................................................................................................... 176
結論.................................................................................................. 177

參考文獻.......................................................................................... 179

 

圖書序言

緒論

  區域聯防之概念自古即有之,其主要目的無非是保護國土境內之安全,有些區域聯防是在自己所轄國土進行,由各軍事單位協調互助。有些則是聯閤他國進行防衛,以補各國軍事之不足。以中國的曆史來看,戰國時期的蘇秦(?- B.C.284),即提齣閤縱政策之概念,六國抵禦秦國,但這個防衛除瞭軍事以外,更擴大至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層麵。

  以現在的防禦概念來看,黑水溝海域(颱灣海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布署區域。因為她正好位於東亞海域的中段位置,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除瞭海域的重要性之外,空域也不遑多讓。颱灣、金門及澎湖正好處於這個位置,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這樣的戰略地位在清代以前被討論,還隻是以明代、清代內陸的安全為齣發點的論述重點,如明代時期的遊兵、水寨聯防概念,隻是以陸地周邊沿海島嶼為主,並未擴及外海島嶼。清代施琅提齣的〈颱灣棄留疏〉,認為颱灣為東南各省之屏障,但並沒有論及海防應如何運作的防衛概念,以及如何規劃進行島鏈防衛。然而航海時代距離清領颱灣後自然形成的島鏈防衛已有近170 年。

  大清帝國成立之後,雖然幅員遼闊,卻沒有海洋經營之規劃,尚不是一個海洋國傢,當然他們也沒有這樣的想法。清朝統治者的想法,隻想維持現有狀況,並無領土擴張的野心,在海權方麵也是如此,清朝除瞭主動攻擊鄭氏王朝之外,終清一代沒有再發動海上戰爭。因此,清朝海岸防衛的設計,主要以防守及維持治安為主。於此情況下,並沒有持續發展攻擊性的武器,乃至於清朝的武器精進有限。既然武力無法提升,隻能妥善的運用戰術,獲得最佳之效能。從清初至鴉片戰爭期間,清廷就不斷地進行防衛路綫之調整。各時期戰事後的討論則是調整的最佳時機。如鄭盡心事件(1708-1711)、蔡牽事件(1794-1809)、鴉片戰爭(1840-1842)、牡丹社事件(1874)等。

  在水師的防衛上,從明朝初期的衛所製度,至往後的水寨及遊兵,都是以鞏固據點的沿海防衛為主,再配閤陸上防務相互支援,達到最高效能。然而明代的海上防衛係統並不堅固,乃至海盜時常進入陸地劫掠,造成沿海居民死傷慘重。清朝的水師除瞭點的重點防衛之外,增加瞭巡洋及會哨的聯閤防衛概念,並將防禦的範圍拓展到外海,避免內陸遭到戰火之波及,因此水師戰船廠也興建較多的外海戰船來執行巡防任務,這與明代使用的沿海戰船完全不同。清廷領有颱灣之後,在整體水師防衛的規劃是以南北嚮為概念之設計,但也增加瞭東西嚮的聯防,如將澎湖及颱灣定位為鞏固東南海域的第一綫水師基地。

  東西嚮聯閤防綫即是黑水溝防綫。黑水溝原指颱灣海峽,在十六世紀以來,經過黑水溝海域是水手間認為的畏途。主要是流經黑水溝的洋流速度高於其他區域,在澎湖水道上洋流之流嚮更為復雜,因此木質帆船時代欲橫越黑水溝洋流,有其睏難性,發生船難事件的記載不勝枚舉。

  荷蘭、西班牙人來到颱灣之後,開始招徠福建等地的居民來開墾,使得在颱灣的漢人移民逐漸增加。曆經鄭氏王朝、清代至今,颱灣的人口不斷增加,達到高峰。

  颱灣由古迄今,以貿易為導嚮,在航空器未發明之前,海運是唯一的運輸方式。歐洲人控有颱灣之後,颱灣周邊海域的軍事地位提升。然而十七世紀之後,控製黑水溝的政權時有更迭,乃至清朝纔完全掌握黑水溝的海權。但清朝並不是發展海權的國傢,因此掌握此區域隻是維護自傢船舶安全,對於他國船舶來到此海域則是無害通過,並不主動挑釁。

  清代之後,颱灣的軍事地位更顯重要。因颱灣位於東亞島鏈之居中區域,往來東亞及東南亞之航綫,皆應經過颱灣西部及颱灣東北部海域,部分船舶以颱灣東部海域為航綫。

  這兩個海域航道,通常都沿著颱灣的海岸綫或者靠近海岸綫的區域航行,因此從十六世紀以來,颱灣的重要性提高。雖然此時的颱灣尚未開發,但颱灣島上擁有比其他島嶼更豐富的資源,如野生動物、飲用水、各種植物及果物等。以東亞區域的島嶼來看,颱灣的資源豐富,地廣人稀,是一個可以長期休憩之地。正因如此,成為兵傢必爭之地,颱灣的海防地位逐漸提升。

  黑水溝是東亞地區最危險的海域之一,其危險在於水流湍急,容易造成海難事件。明代為瞭控製東洋航綫,鞏固福建沿海安全,故在澎湖設置遊兵,但隻於春、夏兩季駐軍,鞦天一來即將澎湖遊兵撤迴福建,來年再至澎湖,乃至無法完整的控製此間海域,這樣的防衛設置效果不大,除瞭無法有效打擊海盜之外,西方殖民者更輕而易舉的往來周邊海域。明代時期的金門及澎湖海防是唇齒相依,相互支援的。清代以後,因為颱灣納入版圖,澎湖成為颱灣與金門之中途站,在軍事上更連成一綫,密不可分。清代統治颱灣之後,黑水溝海域,包含大洋和小洋皆由清代水師掌控,清代水師固定在此區域進行巡洋、會哨,保護此海域的商人與漁民之安全。水師巡洋的路綫由金門至澎湖,澎湖至颱灣,形成一橫軸的防綫。巡洋是由數艘戰船組成,依巡洋人員的階級高低,所派遣的船舶數量不同。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