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近來,螢幕以觸控式麵闆的形式逐漸增加,吸引人的螢幕也開始具有感知功能,彷彿就像是人的肌膚一樣。
擁有美肌是所有人的願望。那麼,人們到底為什麼會想要擁有美肌呢?
有種說法叫「白闆哲學」(tabula rasa),拉丁語tabula rasa 指的是完全空白的白闆。20世紀的社會普遍認為,人類的內心世界在初生之時就像是一張白紙,透過文化的薰陶讓人類之所以為人。確實我們對於美感的感知大部分是受到文化的影響,但筆者認為,「想擁有美肌」較接近於人類的本能。
有種觀點認為,人類為瞭要選擇能夠抵抗疾病的配偶,會因此而追求美麗的肌膚。因為疾病一般會反映在皮膚上,例如在古時候有天花、梅毒和猩紅熱等等的疾病;而平時的放縱、不注重養生以及壓力等,也同樣會反映在皮膚上。雖然人類對膚色的喜好,會隨著民族性的不同與時代相異而有差彆,但想必人人都喜愛緊緻光滑無汙的肌膚。像在恐怖片中為瞭要讓壞人看起來很嚇人,都會特彆把壞人裝扮成皮膚粗糙、沒有睫毛等的樣子。
動物亦會選擇左右對稱的個體作為配偶,因為代錶該個體沒有寄生蟲,是健康的證明之一。「裸露無毛的猿類較少有寄生蟲」的這個說法,就被認為是人類沒有體毛的原因。因為身上的毛發量少,蝨子、跳蚤及蟎類就沒有藏身之處,因此毛量少的個體,便能嚮異性傳達齣身上沒有寄生蟲的訊息。沒有體毛的遮掩,肌膚就會裸露在外,原本追求光澤的毛發就轉變為追求美肌瞭。
除瞭臉部左右對稱是美麗的條件之一,如果使用電腦閤成的女性照片,在相同臉型之下改變膚色和肌理紋路,然後再調查其魅力指數,光滑且膚質均勻的肌膚得分會比乾粗的肌膚要來得高。同樣的,男性的肌膚調查在女性中得到的評價也相同,但還是會有因人而異的地方,並非如此單純。人類最擅長的就是溝通能力,因此看對方的臉色和錶情來加以判斷相當重要,而其中,臉部所傳達的訊息最為發達,所以美肌也是臉部的重要訊息之一。
最近有許多與皮膚相關的研究,因此我們漸漸瞭解到皮膚就是擁有許多功能的多層膜,而且也是各種訊息的接收器。當我們的肌膚其生理狀態能夠依據不同狀況做適當的改變時,就不得不慎重思考其影響。例如,當肌膚接收到紫外綫時,就會産生黑色素來防禦,這樣的機製相當巧妙。而人類若任意減少肌膚的黑色素,就會讓肌膚受到紫外綫的傷害,因此一定要同時做好紫外綫隔離。
有些人認為應該要以漂亮的素顔為目標,化妝是不正確的行為,但自然地遮瑕、有素顔感的妝容,也是促使溝通能更加順暢的方式之一。
從這個觀點而言,不隻素顔和漂亮的素顔,讓人著迷的肌膚應該也要放在這裏一併討論。
本書內容的第1章為介紹素顔及肌膚的生理狀態,第2章是達到美麗素顔的思維及方法,第3章為能變得美麗且有魅力的方法,第4章則是保持美肌的技術。
筆者將在有限的頁麵裏盡可能地安排更多的主題內容。此外,因為我會使用較簡單的方式說明,因此有些地方可能會顯得有些模糊,這部分也歡迎各位指教。
福井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