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聚焦在「地形」上,
便能看到歷史全新的一面 。
歷史是人類行為的積累,環境對人類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影響。
這是一本令人興味盎然的書,從地理的角度來審視歷史,日本歷史的奧秘可透過「地形」來解答,進而推翻固有的歷史概念。
◎蒙古軍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泥質土讓」
◎信長打從心地畏懼「比叡山的地形」
◎家康最大的敵人是「利根川」
◎忠臣藏是德川幕府設計的龐大復仇劇
◎吉原遊郭搬遷是為了隅田川的治水
◎江戶無血開城的真正主角是「船」
作者竹村公太郎自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後,擔任過日本建設省、國土交通省等機關首長,負責水壩、河川等基礎工程的建設。因為工作的關係,他走遍日本全國,深知日本各地的河川、地形、氣候、環境及水利工程等基礎建設,加上他對日本歷史的喜愛,以及對江戶、東京地理地形的熟悉,從2005年起陸續發表以「地形」為主軸,探討「歷史、文明、文化」的文章與書籍。他不僅是江戶、東京歷史與地形地理的研究迷,也是江戶時代後期浮世繪名畫家歌川廣重的死忠粉絲,廣重的浮世繪因此常成為他解讀江戶歷史地景的重要史料。
「當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地形上,即可得出顛覆歷史定論的答案。」
本書作者仔細觀察地形後,發現了歷史全新的面貌。這份驚訝成為他重新觀察日本地形和氣象的原動力。這是一份需要勇氣的工作,因為以地形和氣象為中心來解讀歷史,有時得出的結果與以往大家所熟知的歷史定論有所出入。他認為,從人文社會的角度來闡述歷史事件或解釋人類的行為,是沒有一定標準。一個人物有許多面向,如果只聚焦於某一面,自然會忽略另一個面向。因此,人文社會領域的討論不僅差異性大,也經常沒有結論。如果從地形、氣象這些支撐人類社會的下層結構來思考,可以提供我們理解歷史的新角度,所產生的研究結果也比較客觀。
京都為何能成為日本的首都?賴朝為何將幕府設在狹小的鎌倉?家康為何在打贏關原之戰後立即返回江戶?本書十八章幾乎以日本歷史上的首都或都市為討論分析的場域,章名以「為何……?」作為標題,作者先提出對於日本歷史事件質疑的謎題或謎團,再試圖從其專業的地形、地理、氣候、環境等面向來尋找答案,並配合古地圖、浮世繪及現地觀察調查的方法來解開謎團。這樣的撰寫方式類似推理偵探小說如《名偵探柯南》的懸疑手法,先述說殺人事件,再提出凶手會是誰的疑問,最後邏輯性地找出答案。他以「地形」為主,加上地理、氣候、環境、基礎建設等資料來破解歷史謎團,可謂手法新穎,為歷史思考提供了另一扇門。
無論是對日本歷史或其他歷史,或對地形、地理、環境科學、都市計劃,甚或對推理偵探小說有興趣的讀者,都不可錯過這本有別於一般日本歷史的有趣書籍。
本書特色 ★本書日文版自2013年出版後暢銷至今,普遍受到讀者的喜愛。
★作者從地形、地理、氣候、環境等面向尋找歷史的答案,並配合古地圖、浮世繪及現地觀察調查的方法來解開謎團。文字通俗有趣,而且條理分明。
★全書搭配數十張地圖、繪畫和數據資料等,做為調查和解謎的證據。
★作者精通日本全國的「地形」,以不同於歷史學者人文社會學的視角來解開日本史上的各種謎團,為歷史思考提供另一扇門。讀者從本書可體驗到推翻固有歷史概念的興奮與解謎的快感。
名人推薦 蔡錦堂∣前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李拓梓∣「自由評論網」人氣專欄「政治的日常」專欄作家
「以資料數據為基礎,推翻固有的歷史常識。正因為如此,這本書不但有趣,又令人心服。」──養老孟司(東京大學榮譽教授、評論家、暢銷作家)
「大部分的日本國土是由人打造的。因此,解讀國土就可以解開日本史的謎團。」──荒俁宏(翻譯家、評論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