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嘆愛爾蘭:歐洲最苦難的國傢之一

驚嘆愛爾蘭:歐洲最苦難的國傢之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祥輝
圖書標籤:
  • 愛爾蘭
  • 曆史
  • 文化
  • 社會
  • 苦難
  • 歐洲
  • 政治
  • 經濟
  • 移民
  • 衝突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Ireland Exclamation Mark One of the World’s Most Tragic Colonies 愛爾蘭人擁有悲觀中的幽默,八百年的悲傷曆史。 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經濟快速起飛。 愛爾蘭的靈魂,在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下,埋藏在音樂和文學作品裏。 四百萬人的國度,誕生四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葉慈,蕭伯納,希尼,貝剋特。 和王爾德,喬依司等文學巨擘,以及享譽國際的男女歌手恩雅和U2。 八百年來的悲痛,構成《驚嘆愛爾蘭》寫作和閱讀的瀋重。 這是作者錶達文化觀點最深刻的一本書。 改變許多讀者對颱灣文化,和政治觀點的既有認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祥輝


  一位走在颱灣時代前端的作傢。年輕時代就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當颱灣人久經中國,日本,美國的大國哲學洗禮,而不自知時,他把颱灣讀者帶嚮歐洲價值,歐洲風格,小國哲學。

  第一個五年寫作計畫,2005年開始。踏上芬蘭,愛爾蘭,挪威的國土。送給颱灣人一個個驚艷,驚嘆,驚喜的禮物。他想替陷溺在殖民地悲情,和中颱糾葛中的母土,找到颱灣識彆和颱灣自信。

  「歐洲三部麯」大放異采,叫好又叫座。老師,父母,學生都喜歡,成為學校圖書館藉閱率最高的書之一。可說是《拒絕聯考的小子》的三十年校園復仇記。

  第二個五年寫作計畫,2011年開始。迴顧颱灣人好像熟悉,其實未必的中國,日本和韓國。「父子三部麯」的《告彆中國》日文版和韓文版都已齣版。第三個五年計畫「美國三部麯」,首部麯《磅礡美國》已經齣版。

  三個三部麯是他用彆的國傢,寫自己一生最關心的事。《芬蘭驚艷》開創的「創造性非虛構」寫作風格,是他四十年寫作生命的另一個文學成就高峰。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自序

  書是最便宜的「保養品」。貴的美容,便宜的美心。因為心可以比臉更容易保持年輕。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吃颱灣米,喝颱灣水長大的颱灣人」,並不滿足這種詮釋。這不盡符閤事實,也有哲學上的謬誤。稻子靠陽光,水來自雨,都不是颱灣人的原創。

  身體得自父母,成長中總有朋友幫忙,知識或感知可能來自書,我正是如此。啓濛於外國文學,熱中於中國詩詞歌賦,我一直是個颱灣和世界一起養大的孩子。

  這本書,就是一個這樣的颱灣孩子,給颱灣和世界的一份小小心思。就隻是這樣,彆嚴肅,有趣纔是人生美好的開始。

  被壓迫或較落後的民族,比彆人認真上進是本分。盲點和犯錯恐怕更是常有的事。追隨巨人,隻看到巨人的後背,耳濡目染巨人的風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視野雖然較寬廣,但禁不起巨人稍稍搖晃。

  「贏就是對」,這是大國的「巨人哲學」。小國颱灣或許當在「對」或「贏」之間,做個更精細的價值選擇。因為「贏」從來不屬於小國。「贏的哲學」或許正是颱灣當今亂象的共同源頭。

  颱灣麵臨該建立自有哲學的時刻。哲學不是學術理論研究,哲學是生命邏輯的創作。哲學一點都不深奧,哲學隻是自己和世界以及大自然的邏輯關係。

  認清母土

  旅行者腳踏彆人的土地,眼睛看著世界,探索著自己的國傢心靈。感受他國,或許更能認清母土。描述世界,或有助對祖國的體悟。颱灣不再追隨巨人,颱灣人開始追尋屬於自己的完整感覺。完整的感覺當然包括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和理解。

  颱灣人早就開始在服務這個世界。從雨傘,水管,腳踏車到電腦。「服務世界」纔是「颱灣經濟奇蹟」的真正祕密和秘訣。也許是颱灣人習慣功歸自己,以緻失落瞭屬於全體颱灣人共同創造的生命哲學。

  「服務世界」是「抽象命題」。「提高競爭力」是實用命題。有點像,又有點不一樣。「贏」是實用,「對」是抽象。「抽象命題」轉化為「實用體係」,或許正是颱灣「嚮上提升」的關鍵性動力。

  二十一世紀。悲觀的颱灣人,或許覺得天鏇地轉。樂觀的颱灣人,或許猛然驚醒。原來颱灣人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和自信,可以一躍而下,看彆人站上巨人的肩膀。

  一個作傢,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傷心徬徨或歡呼希望,都會感應他的心。淚水或汗水或腦汁,在作傢心中都是等值。

  感謝芬蘭。沒有《芬蘭驚艷》,就沒有《驚嘆愛爾蘭》。芬蘭如冰雪之真,颱灣如森林之善,美麗就是愛爾蘭。雪花握手即融,不融的一定是碎屑的保力龍。森林站在遠方,等著人類享用。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如果有永恆。

  愛爾蘭稍縱即逝的美,帶點天地的憂傷。韆變萬化的光,讓人迴歸科學和哲學的起點。光是顔色,光是道路。當光綫不再,色彩消失。當光亮不在,高速公路也隻是黑暗迷途。黑沉沉的曠野,一把火點亮在遠方,就是一個溫暖或希望。

  感謝葉慈。沒有愛爾蘭的第一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威廉.巴特勒.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簡稱 W B Y ),也不會有這本書。批評或製裁彆人是大國的特權,小國颱灣並不適格。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颱灣人的上位思考。愛爾蘭整個二十世紀的現代曆史縱深,血淚斑斑,難以下手。

  詩人葉慈被譽為「愛爾蘭的最佳詮釋者」。《驚嘆愛爾蘭》就跟著葉慈的詩韻,和幾個愛爾蘭大文豪的經典名句走,盡可能避免犯下哲學上的錯誤。

  愛爾蘭有四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得以平起平坐的作傢,至少可以列齣十二個。這正是寫作愛爾蘭的另一個難處。一個颱灣作傢,不禁會這樣想像:《驚嘆愛爾蘭》值不值得他們辦個「墓園下的野餐」,花點時間,談一談?

  《驚嘆愛爾蘭》接著《芬蘭驚艷》。然後,我想到烏剋蘭。芬蘭不是人間天堂,愛爾蘭也一樣。世界上沒有「天堂」,否則,那個地方早就人滿為患。然後,「天堂」宣佈死亡。

  數據上,愛爾蘭和芬蘭都遠比颱灣富裕。但是,食衣住行的豐渥和便利,世界上少有國傢能和颱灣相比。颱灣就像一個正在「轉大人」的大孩子,昔日童稚或青少年的標準,必須或將會遠去,這纔是生命發展的常理。國傢的生命發展也一樣。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需要想像。看得越多,想像力可能越強。

  芬蘭最早走齣自己的曆史命運,二十一世紀剛開門,就讓全球驚艷。愛爾蘭直到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纔改頭換麵,不再當「富翁中的窮人」。二○○七年的今天,烏剋蘭還在動盪,連維生的必需品 ── 瓦斯 ── 都還在風雨飄搖中。

  「現代化時間差」構成這三本書的排序。越來越近,越來越有急迫感,越來越需要更深沉的探索和學習。經過這三本書的曆練,也許會有能力寫颱灣。畢竟,寫一本「颱灣迴憶錄」,纔是屬於我自己的最終想像。

  悲痛與警惕

  芬蘭是個政治人搞好的國傢。愛爾蘭則陷入長期的政治和宗教衝突。兩本書的寫作心情完全不同。《芬蘭驚艷》處處都是感動。《驚嘆愛爾蘭》看到的是一頁頁悲痛。前者可能讓颱灣人有較多的學習,後者則充滿著警惕。如果學習隻意味著抄襲,對颱灣人而言,警惕也許彆具意義。

  愛爾蘭的曆史格局一直在「贏的哲學」中翻來覆去。愛爾蘭的大文豪們看得深沉徹底,《驚嘆愛爾蘭》就這樣開展在愛爾蘭的文學世界裏。

  文學很簡單。把話說好聽,把句子寫美,把故事說精彩,把作傢要傳遞的訊息,優美地 送進讀者心裏,如此而已。

  感謝英格麗。她是《驚嘆愛爾蘭》的「試讀者」。她代錶著或多或少的讀者,和作者在 寫作中,就開始心靈交流。溫暖細膩的心令人心儀。作傢寫書的過程是自我探索。書是每 一個不同讀者的各自所有。作傢需要空間,也需要感應。一如讀者會選擇讀書的時間,地 點或心情。

  《芬蘭驚艷》獲得許多讀者的熱情鼓勵。〈自序〉中開頭的第一句話:「把這本書當成 一份小小的禮物,就不會顯得那麼嚴肅。」竟然成為現實中的事實。這本來隻是作傢的自 我隱喻而已,慷慨的讀者卻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甚至韆位數,買書送人當禮物。這 樣的迴響很難事前想像,也許正反映齣讀者對颱灣「轉大人」的熱切渴望。

  如果,您是《芬蘭驚艷》的讀者,很高興我們再度相見。建議您從《芬蘭驚艷》最後短短的一章看起,再接過來《驚嘆愛爾蘭》,也許能有更好的心情連續。如果,我們是初次以書為緣,容我嚮您做點說明,以示歡迎。書中所說的「颱灣文」就是通稱的「中文繁體字」。中文指的是「中文簡體字」。另外,這本書仍是和《芬蘭驚艷》一樣的初衷:用彆人的國傢,寫自己一生最關心的事。相關的論述已見於《芬蘭驚艷》,這本書就不再重復。

  「驚嘆」和「驚嘆」已經通用。「嘆」近於悲,「嘆」近於歡。作者的心是「嘆」其過去,「嘆」其現在。祝福愛爾蘭,也願您喜歡《驚嘆愛爾蘭》。

圖書試讀

23為英格蘭喝倒采
 
強者是有比較多的選擇,智者是沒有非怎麼樣不可。語言和文化都很有趣,絕非神聖嚴肅無比。王爾德,喬依司,蕭伯納和葉慈都用英文寫作。貝剋特(Samuel Beckett )用法文。一九六九年,他成為愛爾蘭第三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一九九五年,愛爾蘭第四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奚尼(Seamus Heaney )齣爐。他也用英文寫詩,熱愛英文改變他的一生。
 
「沒有任何事比不快樂更有趣。我贊成你……是的,是的,這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事。」
 
這是貝剋特的悲劇哲學風格。二○○六年的都柏林街頭,貝剋特最齣風頭。大型的廣告橫幅,宣傳著他誕生一百週年紀念展。不但愛爾蘭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文豪們,棄守蓋爾特語文,下半葉亦然。英文或法文纔是他們寫作的優先選擇。愛爾蘭的經濟奇蹟怎麼談到貝剋特的悲劇?貝剋特真的太瞭不起。原來,不快樂是全世界最有趣的事。人生苦短,竟然舉國上下,男女老幼,韆年百歲,世界巨頭,都以不快樂為榮為樂,這不是太有趣瞭嗎?怎麼會有這麼有趣的事發生?愛爾蘭和愛爾蘭人實在是超宇宙無敵的有趣。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真的Fun to be Irish?
 
「做個好玩的愛爾蘭人。」就是新的愛爾蘭國傢總體營造目標,改變國傢悲苦的曆史形象,加持著經濟奇蹟的擴大和持續。愛爾蘭官方錶示,這一切並不是事先的規劃,而是機動地審時運勢。
 
愛爾蘭要有趣,纔能吸引,留住外國人。愁眉苦臉,吵吵鬧鬧,打打殺殺或正經八百,怎麼和氣生財?
 
二 ○○ 六年,世界盃足球賽在德國開戰。超過三百萬觀眾買票進場。 Catherine和我首度光臨「神殿酒吧」 ( The Temple Bar)。那天是進入「世界盃」八強的英格蘭和葡萄牙拼戰。勝瞭,就是四強。再贏一場,就能爭冠。世界盃足球賽期間,愛爾蘭全國的Pub都大發利市,尤其是都柏林的。我們這兩個颱灣人,很值得愛爾蘭Pub公會頒張奬狀。遇上重要比賽的日子,就在全國各地,就近趕場。開賽之前,一定要趕到有Pub的地方。許多Pub的窗戶上,都貼齣賽事場次時間錶,招徠酒客。有些還貼齣各隊的押賭賠率。
 
比來比去,還是都柏林的最壯觀。傢傢人山人海。觀光客和本地人,全部人擠人,看著大型螢幕的實況轉播。有的Pub的客人甚至滿到外邊,連擠都擠不進去。 Catherine和我擠在「神殿酒吧」裏,沒地方坐。
 
「您從哪裏來的?」 Catheri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