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精選自本社已出版的學術書籍,請讀者注意不要重複購買。
本套書共八本:《質性研究的設計》、《訪談研究法》、《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焦點團體研究法》、《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質性資料的分析》、《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質性研究的品質控管》。
1. 質性研究的設計 本書是SAGE出版社「質性研究方法大全系列叢書」中的第一本。這一套叢書總計有八本,針對進行質性研究的過程提供最廣泛而且最深入的介紹。
本書針對如何策劃出有效率的研究設計提供廣泛的指導,烏文.弗里克深入探討設計質性研究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包括形成研究設計、挑選合適的策略、概念架構以及資料來源、以及資料的蒐集與分析。除了討論諸如質性研究之資源等實務問題外,本書還將涉及諸如質性研究之質性等方法論議題以及倫理上之議題。不同於本叢書其他著作只針對特定質性研究之研究設計作討論,本書加入了比較性的觀點。比方說,本書對於抽樣之討論牽涉到不同的層次(族群、地點、文件或內部資料、訪談等等層次)。本書還強調如何從比較概括性研究興趣與個人或政治背景,進而進展為研究問題。進行質性研究工作所需之資源與門檻也是本書關注之議題。因此,在使用本書時,讀者可搭配這一套叢書中的其他七本,作為對於質性研究方法的整體介紹的一部分,讀者更可以獨立使用本書,作為設計質性研究的入門。
2. 訪談研究法 訪談是質性研究收集資料的重要取徑,本書根據可瓦里先生(Steinar Kvale)長久累積的訪談經驗,細緻地討論訪談會遭遇到的種種處境。本書觸及如何做訪談、學習訪談的技術,以及關於訪談的知識論、倫理等議題。在對訪談有基本的認識後,更進一步地詳述完整訪談研究過程的步驟,從最初的研究發想,到最終成果發表,除了指導如何利用訪談來收集質性資料外,亦探討訪談後的分析階段。本書章節包含訪談研究簡介、訪談研究規畫、進行訪談、訪談謄本製作、分析訪談、提升訪談品質等主題,內容深入淺出,帶領讀者按部就班一步步深入探索訪談方法,是初學者最好的入門指南。
3. 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 本書可以與該叢書的其他部分共同使用,以提供整體性的質性研究方法介紹;也可以獨立閱讀,作為進行民族誌和觀察研究法的入門書。本書內容涵蓋作者精心挑選的個案、觀察、訪談以及錄音資料,並考量到倫理議題,透過民族誌的田野工作與觀察研究法,引介讀者進入取得研究資料的實務世界。
4. 焦點團體研究法 本書可以與該叢書的其他部分共同使用,以針對質性研究方法提供整體性的介紹;也可以獨立閱讀,作為進行焦點團體研究的入門。焦點團體研究向來係社會科學中十分受到歡迎之搜集質性資料的方法。本書提供實事求是的建議,幫助讀者規劃並組織成功的焦點團體。作者探討了使用焦點討論的優缺點,並且展現出如何能有效地搜集並分析資料。
5. 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 本書主要闡述視覺資料的運用、分析視覺資料的方法取徑、田野調查實例與最後的呈現方式。在質性研究中,視覺資料除了提供立即的感官衝擊之外,其所蘊含的內在意義,往往成為研究分析中所特別關注之處。本書在簡要介紹視覺資料的歷史沿革之後,為研究者與讀者提供相關論述、術語解釋,並實際闡述質性研究採用視覺資料時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及必須深入探討的相關議題。研究者所選擇的方法取徑,將產製出不同的分析角度與觀點,本書簡要地摘述例證,並分別探討靜態攝影、電影與紀錄片等不同媒介所產製的影像內容,進行系統性比較與論述。當視覺資料再現某些議題時,往往隱含許多肉眼無法立即辨識的議題,研究者在產製或創造視覺資料時,必須時時反思,而觀者在解讀視覺資料時,更應明辨這些資料所隱含的概念與觀點。
6. 質性資料的分析 《質性資料分析》說明了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分析工具,以及在分析概念性以及具有主觀性的質性資料過程中,研究者所會遭遇到的獨特挑戰。作者在書中呈現了質性資料分析的主要步驟:資料蒐集、編碼與分類,對於不同類型資料例如傳記、敘事的分析方式、如何利用圖表對資料作比較性的分析、發展主題性編碼與資料分類,以及最重要的,電腦程式在質性資料分析上的應用。
作者強調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不同處在於,資料蒐集與分析的不可分。研究者應該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藉由撰寫各種筆記、備忘錄,以及研究日誌,以期在資料蒐集的階段就開始對於編碼概念的發想、與其他研究者互相交流協助;持續的撰寫能夠幫助研究者確立資料蒐集的方向以及適當的分析架構。作者並且提出在質性資料分析與研究報告的呈現上,研究者必須要思索的研究品質與倫理議題。適當的匿名化以及質性資料保存的正確方式,是研究者保護研究對象、提供後續研究資料的責任與義務。
7. 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 雷普利(Tim Rapley)所主筆之《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Do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 and Document Analysis)為賽吉出版社「質性研究方法大全」此一系列叢書中第七本。該叢書總計八本,對於進行質性研究的過程提供最廣泛也最詳盡的介紹。本書則是將此種關注的焦點,擴展到與分析對話有關之不同類型的資料。在本書中關注的焦點包括現有之資料,記錄日常對話,以及追溯論述的蹤跡。因此,對於所謂實務的議題,包括諸如建立檔案、謄寫錄影資料、以及如何將此種探討之資料類型加以分析其論述等議題,儘管在本系列其他單冊中關於訪談、焦點團體等涉及對話的討論中均有所著墨,但本書將提供格外深入並且有系統地介紹。特別是引領讀者瞭解這些研究方法對於處理社會科學中一些重要問題的實用性。作者逐一羅列出在搜集與分析這些類型資料時所可能面臨之特殊挑戰,以及特別相關的倫理議題,內容廣泛,相當具有可讀性。
8. 質性研究的品質控管 品質議題對質性研究而言相當重要卻經常遭到忽略。《質性研究的品質控管》一書旨在探討如何定義與評估研究品質的問題。作者檢視了在教學、計劃、評估和出版質性研究時,應該如何辨別研究品質優劣的方法。他先從如何處理研究品質的問題開始談起,包含各種標準、效標、審核表、指導方針與策略。接著論及多種三角交叉驗證法的概念,涵蓋方法論的、民族誌的、量化及質性研究中的三角交叉驗證法,並舉實例說明如何使用它們來控管研究品質。此外,作者也談到品質、創意和倫理議題的關聯性。最後,以探究研究過程與透明度來總結這一連串的討論。本書可以與賽吉出版社《質性研究法大全》系列叢書對照使用,也可以作為專書獨自運用。相信對於任何參與社會、健康、商業與教育等研究領域的讀者來說,閱讀本書皆可獲益良多,從詳實的闡述中學習到各種實用策略,大力提升讀者分析與改善質性研究品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