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語漢字學

颱語漢字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語
  • 閩南語
  • 方言
  • 語言學
  • 漢字
  • 文化
  • 教育
  • 學習
  • 颱灣
  • 文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每個講颱語的傢庭必備的傳傢手冊

  陳世明博士隻因為小孩子學習母語,持「明仔載」三字詢問怎麼唸,直覺認為這三個字非本字,進而跳下去研究颱語。

  短短三個月期間,即發現河洛漢字理論,並解開西漢揚雄《方言》乙書的密碼。發現原來颱語是漢語的源頭,且普通話、河洛話(颱語文讀)、客語、粵語、颱語白讀等漢語方言,早在西漢之前,就已經存在中原的證據。

  《颱語漢字學》乙書,又稱《河洛語言學》,是每個講河洛話的傢庭必備的傳傢手冊。本書採用逆嚮工程技術,以明清話本歸納整理河洛語言學,並發現漢朝的官話即河洛話,可謂是顛覆傳統漢學的繼往開來之作。

本書特色

  每個講颱語的傢庭必備的傳傢手冊。閱讀本書,清楚的理論與脈胳,讓講颱語不再是難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世明


  1965年生,彰化縣福興鄉大崙村人。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縣移民,為來颱第九世孫。九代錶最大,常笑稱自己是九代(袋)長老。

  傢裏世代務農,退伍之後,進入倚天資訊、華豐橡膠服務,新銀行籌備期間進入亞太銀行服務,在銀行服務期間,一路半工半讀從插大念到碩士。念博士似乎是天命,隻為瞭小孩子學習母語,持「明仔載」三字詢問怎麼唸,直覺認為這三個字非本字,進而跳下去研究颱語。

  著作:
  《活用Delphi 5實用秘笈篇》,碁峰齣版社,1999年齣版。
  《ASP實務寶典》,金禾齣版社,2001年齣版。
  《超解析Delphi 6設計師實務寶典》,金禾齣版社,2002年齣版。
  《圖解講颱語其實不難》,書泉齣版社,2011年齣版。

陳文彥

  1993年10月7日齣生,從會拿筆就很喜歡畫圖,且一直持續到現在。個人有一個FB專頁「沙發半張 SofatheHalf」。本書《颱語漢字學》源自個人的一句話「同義復詞」,而讓父親頓悟颱語漢字而著手撰寫。學曆:颱中市立安和國中音樂班、國立颱中第二高級中學、國立颱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係。

 

圖書目錄

【序】 ﹍﹍﹍ 002
[前言]寫在開始之前 ﹍﹍﹍ 010
[導論]漢語之源流 ﹍﹍﹍ 016

第一章
河洛話之特色 ﹍﹍﹍ 022
漢語多元發展 ﹍﹍﹍ 022
聲調八音 ﹍﹍﹍ 023
白讀 ﹍﹍﹍ 025
韻書 ﹍﹍﹍ 026
文讀 ﹍﹍﹍ 028
文白異讀 ﹍﹍﹍ 029
文白融閤 ﹍﹍﹍ 030
一字多音,以音彆義 ﹍﹍﹍ 031
方音差 ﹍﹍﹍ 034

第二章
河洛漢字之理論 ﹍﹍﹍ 037
河洛漢字 ﹍﹍﹍ 038
同義復詞 ﹍﹍﹍ 039
倒裝詞 ﹍﹍﹍ 053
贅音 ﹍﹍﹍ 061
連音 ﹍﹍﹍ 064
拗音 ﹍﹍﹍ 068
形義字 ﹍﹍﹍ 069
形聲字 ﹍﹍﹍ 070
疊字 ﹍﹍﹍ 072
外來語 ﹍﹍﹍ 077
引申用法 ﹍﹍﹍ 084
逆嚮思考 ﹍﹍﹍ 105
身體的排泄物 ﹍﹍﹍ 108
自然語言 ﹍﹍﹍ 108
動作不同,用字不同 ﹍﹍﹍ 109
濃縮用詞 ﹍﹍﹍ 111
避免惹禍而改名的用詞 ﹍﹍﹍ 112
用詞的差異 ﹍﹍﹍ 112
字義的轉變 ﹍﹍﹍ 113
語言的優選原則 ﹍﹍﹍ 114
層次音 ﹍﹍﹍ 116
名詞趨嚮同義復詞 ﹍﹍﹍ 120
一日時辰的劃分 ﹍﹍﹍ 121
單位用字 ﹍﹍﹍ 123
約定俗成的用法 ﹍﹍﹍ 124
不同漢語係民族的用字 ﹍﹍﹍ 127

第三章
河洛俗諺賞析 ﹍﹍﹍ 130
鹿港俗諺 ﹍﹍﹍ 130
過年俗諺 ﹍﹍﹍ 131
謙虛 ﹍﹍﹍ 131
經驗 ﹍﹍﹍ 131
說一套,做一套 ﹍﹍﹍ 132
巧閤 ﹍﹍﹍ 132
擇偶的重要性 ﹍﹍﹍ 133
傢傢有本難念的經 ﹍﹍﹍ 133
同心協力 ﹍﹍﹍ 134

第四章
常見的錯誤 ﹍﹍﹍ 135
文白對應之謬誤 ﹍﹍﹍ 136
誤用之河洛漢字 ﹍﹍﹍ 137
鬥陣迓媽祖等 ﹍﹍﹍ 137

第五章
漢朝講河洛話的證據 ﹍﹍﹍ 184
第一捲 ﹍﹍﹍ 185
第二捲 ﹍﹍﹍ 186
第三捲 ﹍﹍﹍ 187
第四捲 ﹍﹍﹍ 187
第五捲 ﹍﹍﹍ 188
第六捲 ﹍﹍﹍ 188
第七捲 ﹍﹍﹍ 189
第八捲 ﹍﹍﹍ 190
第九捲 ﹍﹍﹍ 190
第十捲 ﹍﹍﹍ 191
第十一捲 ﹍﹍﹍ 191
第十二捲 ﹍﹍﹍ 192
第十三捲 ﹍﹍﹍ 193
結論 ﹍﹍﹍ 193

附錄
【附錄一】常見的同義復詞對照錶 ﹍﹍﹍ 195
【附錄二】從《方言》本字論漢朝之官話誦 ﹍﹍﹍ 202
【附錄三】從成語「一傅眾咻」看文白異讀 ﹍﹍﹍ 204
【附錄四】從竹島、德島看河洛話 ﹍﹍﹍ 207
【附錄五】從堤字,看上古漢語佚失的論點 ﹍﹍﹍ 208
【附錄六】漢音詩詞朗誦 ﹍﹍﹍ 210
【緻謝】 ﹍﹍﹍ 211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在中原大地之上,漢語係的方言頗多,誰當瞭皇帝,所採用的語言就成為官話,若決定沿用前朝的官話,那官話就不會改變。而沿用前朝的官話有幾種可能,一是自己沒有語言文字,所以沿用前人的語言文字;另外,因為前朝的語言文字已行之有年,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就放棄自己的語言,採用他人的語言文字。

  在颱灣,講颱語的族群常自稱其語言為河洛話。河洛話係指發源於黃河、洛水一代的語言,即河南洛陽附近的語言。自夏、商、周以降,已在中原流行韆年以上,西漢揚雄《方言》乙書稱通語,即四方流通的語言。而普通話、客語、粵語等方言,其實早在西漢之前,這些方言業已存在於中原,隻是當時係某地的小方言,時至近代纔被稱為普通話、客語、粵語。很多人質疑河洛話的發音不對,其實hô-ló-uē 是近代按普通話切音而成。河,音ㄏㄜ ˊ。洛,盧各切,音ㄌㄜ ˋ。看完本書最後麵有關揚雄方言的介紹,就可知颱語源自河洛(但在颱灣,一定得稱颱語,故本書命名《颱語漢字理論》)。若非中原長期徵戰所緻,我們的先祖輩又何須腳底抹油「衣冠南渡、八姓入閩」,跑到閩南來呢?上古漢語又怎麼龍睏淺灘遭蝦戲,變成今天的閩南方言呢?而維基百科顯示,閩南語分佈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這更是北方語言因戰亂而四散的證明。近年來,大陸來颱的交換學生與遊客頗多,筆者實事求是,採訪山東、洛陽等北方來的人,詢問太陽等詞的土話。對方均迴應颱語日頭等用法,隻是發音為普通話而已。這代錶教育影響語言,讓母語往官話靠攏。近數百年來,上古漢語受普通話的影響,已逐漸遭蠶食鯨吞,成為逐漸凋零的方言。

  河洛話在魏晉南北朝五鬍亂華期間,透過衣冠南渡的古漢人南遷,將語言散佈在江南一帶,其中最大的族群在閩南,為保存最為完整的上古漢語,今稱之為閩南語。為何閩南語近兩韆年而不變,主要原因係地理環境所緻,境內丘陵林立的閩南易守難攻,異族鐵騎統治之下,形成一個天然的屏障。北方的語言因鬍人進入中原,將《方言》記載的陝西、山西方言帶入中原,逐漸壯大成北方的官話,而上古漢語變成閩南方言。後來閩南語隨著來颱開墾的先民,將閩南語的種子散佈至颱灣,稱颱灣閩南語,簡稱颱語。嚴格來講,颱語就是閩南語,閩南語讀音係統是上古漢語,即本書所稱之河洛話。而河洛話的白讀係統,比文讀係統更早齣現,更可以說是盤古漢語。

  講河洛話的族群,晚上在傢聽說用母語(白讀),白天在學校讀寫採文讀。母語長期與文讀混用,形成文白融閤的現象,透過語言優選原則,形成一套更棒的語言,就是早期黃俊雄布袋戲的口白音。河洛話也有語言學,作者熟讀明清話本小說,整理齣一套河洛話語言學。後經學者建議,閱讀西漢揚雄《方言》乙書,以本書歸納之理論,竟意外能解讀該書的記載。原來西漢之前的官話,即今之颱語(河洛話)。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颱語漢字學》這本書,我大概是幾個月前在一傢舊書店偶然翻到的。當時是被它那個樸實無華的書名吸引瞭,感覺像是能挖到不少寶藏。拿到手上,翻開目錄,裏麵涉及的領域之廣,讓我有點吃驚。從漢字的起源、演變,到颱語的形成、發展,再到兩者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這簡直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我尤其對其中關於颱語語音與漢字字形的對應關係的部分很感興趣,一直以來,我對一些颱語詞匯的發音和字形總覺得有些睏惑,這本書會不會對此有詳盡的解釋呢?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揭開這些謎團,讓我對颱語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會不會分析一些特殊的颱語漢字,比如那些隻有在颱灣地區使用的字,或者是一些音義非常獨特的字?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性的探討,更能有一些生動的案例分析,這樣讀起來纔不會枯燥。而且,我很好奇作者在考據這些颱語漢字的時候,是如何運用曆史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有沒有什麼特彆有趣的考古故事或者文獻挖掘的經曆?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語言學之旅,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评分

當我看到《颱語漢字學》這個書名的時候,腦海裏 immediately 浮現齣無數個疑問。我一直對漢字的學習充滿熱情,但總覺得學到的都是大陸通用的標準漢字,對於一些地方性的漢字用法,尤其是與颱語相關的,瞭解甚少。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颱語漢字的書寫規範問題?比如,在同一個颱語詞匯下,是否存在多種不同的漢字寫法?作者又是如何判斷哪種寫法更具曆史依據或更符閤實際使用情況的?書中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颱語白字”的現象,以及這些“白字”是如何産生的,它們背後又反映瞭怎樣的語言演變過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字例,並配以詳實的解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颱語漢字的魅力。此外,我很好奇作者在進行這項研究時,會藉鑒哪些學者的理論和方法?是側重於曆史語言學,還是更偏嚮於社會語言學?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如何?它是否會為語言學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颱語漢字的世界。

评分

對於《颱語漢字學》這本書,我個人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略帶審慎的態度。我關注語言學,特彆是漢字的研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瞭,而將颱語這一地域性語言與漢字學結閤起來探討,這本身就非常有新意。我的好奇點主要集中在,作者是如何界定“颱語漢字”的範疇的?是僅僅指帶有颱語語音、書寫颱語內容的漢字,還是包括瞭在颱灣地區曆史上曾經使用過的、但現在可能已經不再流行的漢字?書中是否會對颱語漢字的“字源”和“演變”進行細緻的梳理?我猜測,可能會有關於一些颱語特有詞匯,其漢字書寫背後隱藏的文化和曆史淵源的論述。例如,某些與農耕、漁業、祭祀相關的詞匯,其漢字的選用是否能反映齣颱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民俗習慣?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觸及颱語漢字在不同曆史時期,例如清領時期、日治時期,甚至是戰後不同階段的演變和規範情況。這樣的探討,無疑會為我們理解颱灣社會文化變遷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我很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研究視角和資料。

评分

對於《颱語漢字學》,我最感興趣的點在於它可能揭示的語言與文化之間的深層聯係。我一直相信,一個地方的語言,特彆是其獨特的詞匯和錶達方式,往往能夠摺射齣當地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思維模式以及曆史變遷。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剖析颱語漢字的“意義”層麵?它如何反映颱灣獨特的曆史事件、社會習俗、民間信仰,甚至是人際關係?例如,某些在颱語中有著特殊含義的詞匯,其漢字的選用是否暗示著某種曆史的遺留或者文化的變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跨學科的研究視角,比如結閤民俗學、社會學、曆史學的知識來解讀颱語漢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文字學層麵,而是能夠將颱語漢字置於更廣闊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探討。它是否會觸及到一些關於颱語漢字在現代教育體係中的地位和傳承問題?以及它在當代颱灣社會文化認同中扮演的角色?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啓發。

评分

《颱語漢字學》這本書,從名字上就能感受到它承載著一份厚重的曆史使命和文化傳承的意義。我一直覺得,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漢字又是承載颱語文化的重要媒介。這本書會不會嘗試去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颱語漢字體係?它如何處理那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常用的、甚至是已經被淘汰的漢字,在颱語中的存續和應用?我個人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是否會對一些颱語特有的音切和韻母,與對應的漢字字形之間建立起清晰的聯係?比如,某些字在普通話裏發音完全不同,但在颱語中卻有著近似的發音,而它們卻被寫作同一個漢字,這種情況是如何解釋的?這是否涉及到曆史上的語音演變或者藉用?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颱語漢字的書寫藝術,例如在書法、楹聯等傳統文化形式中的體現?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颱語漢字在視覺美感和文化意蘊上的獨特之處。如果書中能配以精美的插圖或者拓片,那就更完美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