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霍的上帝(修訂版)

揮霍的上帝(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imothy Keller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口袋版精裝禮物書!

  《揮霍的上帝》一書主要是為了要精確地陳述在基督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精湛本質──福音。對於尚未認識基督福音、或是遠離基督信仰的人而言,這是一本有助穩固根基的入門序論。

  在本書中,提摩太.凱勒引用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基督教寓言故事,揭開關於盼望與救贖,令人意想不到的啟示。書中前五篇,將會揭示這個故事的基本真義;第六篇則會示範,此故事可以如何幫助我們全面性地理解聖經;第七篇則是述及把故事的教導,有效地運用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提摩太.凱勒向來擅長以知識份子的角度,來切入基督信仰,解開藏鎖在平常熟悉的比喻背後,主耶穌寓意的精髓。在這個比喻中,主耶穌表明了上帝揮霍的恩典,是為了無宗教者和道德人士。這本書將挑戰所有敬虔和懷疑的人,用全新的角度來審視基督信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


  出生成長於賓夕福尼亞州,畢業於巴克納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戈登-康維爾神學院 (Golde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威敏斯特神學院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初期牧會於維吉尼亞州霍普威爾市(Hopewell, Virginia)。一九八九年與妻子凱西(Kathy)和三個兒子於曼哈頓(Manhattan)創立救贖主長老教會 (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

  今天,救贖主教會有超過六千人固定參加禮拜天崇拜,也在世界各地幫助建立了將近兩百間新教會。他的作品包括了《禱告解密》(Prayer)、《婚姻解密》(The Meaning of Marriage)、《工作魅力》(Every Good Endeavor)、《慷慨的公義》(Generous Justice)、《山寨版的上帝》(Counterfeit Gods)、《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王的十字架》(King’s Cross),以及《我為什麼相信》(The Reason for God)。作者現與家人居住於紐約。
 

圖書目錄

9導論
19一則比喻

第一篇
23圍繞在耶穌身邊的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4兩種群眾
29為什麼人們喜歡耶穌,卻不喜歡教會

第二篇
39兩個失喪的兒子:「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40失喪的小兒子
44小兒子的計畫
50失落的大兒子

第三篇
57重新定義罪:「我服事你這多年」
58兩種尋找快樂的方法
64兩個失喪的兒子
69更深地認識罪
79兩個人都錯了;兩個人都蒙愛

第四篇
87重新定義失喪:「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
88憤怒與優越感
100為奴與虛空
109哪些人需要明白這些道理?

第五篇
119真正的長兄:「兒啊!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120我們需要什麼?
128我們需要誰?

第六篇
143重新定義盼望:「他往遠方去了」
144我們對「家」的渴望
154回頭的困難
159歷史終了的盛宴

第七篇
165天父的盛宴:「他回來,離家不遠,聽到作樂跳舞的聲音」
168救贖是可體驗的
173救贖是實質的
178救贖是屬個人的
192救贖是共有性的
197芭比的盛宴

205致謝
 

圖書序言

兩個失喪的兒子

在第一幕裡,耶穌透過小兒子描繪出大家都認得的罪。這個年輕人羞辱他的家庭,過著自我放縱、道德淪喪的生活,他完全失去控制,遠離了在故事裡代表上帝的父親,當時所有聽見這個比喻的人,應該都會一致同意:上帝必剪除這樣在過生活的人。

第二幕的焦點則是大兒子。他小心翼翼、分毫不差地順從父親,以此類比便是:順從遵守上帝的命令、完全受控而且相當自律。從傳統標準來看這兩個兒子, 他們一個「壞」、一個「好」,但是兩者都遠離了父親。父親都必須要出去去尋找失喪的兒子,個別邀請他們進來享受祂愛的盛宴。所以在這個比喻裡,不是只有一個失喪的兒子,而是有兩個。

但是,第二幕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講故事的主耶穌刻意將大兒子留在與父親關係疏離的狀態。壞兒子進入了父親的盛宴,好兒子卻不肯;愛跟妓女廝混的人得救了,道德高尚的人卻依然失喪。在故事的結尾,我們幾乎可以聽見那些法利賽人倒抽一口氣的呼吸聲,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他們所學的一切。耶穌並沒有單單地停在這裡,還有更驚人的內容是:為什麼大兒子不進去?他自己說出了理由:「我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原來大兒子失去父親的愛,不是因為他不夠好,而是因為他以為自己夠好。不是因為他的罪行使他與父親隔離,而是因為他以自己的道德記錄為驕傲,成為他和父親之間的藩籬。不是因為他錯誤的行為,反倒是他的義使他拒絕參加和享受父親的盛宴。

為什麼會是如此呢?答案是:雖然外面看起來不一樣,但是在兩兄弟的心中以及這二種生活方式,其所表徵的卻是非常相似。

小兒子最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他不願在父親的看管監督之下,共同分享家庭的產業,他要自己做決定,完全自由地處理自己的財產。要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他大膽地操弄權力、公然地違反社會標準,宣告完全獨立。

而大兒子最想得到的是什麼?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原來他要的是跟他的弟弟一模一樣。他跟小兒子一樣忿恨自己的父親,他不要父親本人,他只想得到父親的產業。當小兒子離家遠去時,大兒子留在父親的身邊,而且「從來沒有違背過父親」。「從來沒有違背過父親」就成為了他掌控父親的方法。他沒有說出口的要求是:「父親,我從來沒有違背過你!所以,你一定要照著我想要的方式去做。」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