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凡爾納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海底故事的經典 幻想小說的里程碑之作 1866年,海上發生一件怪事。許多船員繪聲繪影描述海上有一隻獨角獸般的怪物。它有梭狀外型,時而發出磷光,體積比鯨魚還大,行動速度遠比鯨魚更快。 為了調查此事,來自巴黎的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找了一位擅長分類的僕人龔賽伊和一位捕鯨高手尼德蘭同行。 但他們赫然發現:這龐然怪物並非什麼生物,卻是一艘構造奇特的潛水艇。這艘潛艇叫做「鸚鵡螺號」,由一位國籍與身分不明的船長尼莫管理。 尼莫船長邀請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三人登上鸚鵡螺號,從北緯30度7 分、西經37度15分的位置出發,進行一趟海底旅行。 他們先認識潛艇內的空間:那龐大而精密的工程構造,以及藏書豐富的圖書室和美術館。 而後他們穿上潛水服,出了潛艇,在海底漫步,走在珍珠蛤沙灘上。他們看到:海底森林、火山爆發、珊瑚成群、冰山聳立,還有船艦殘骸。 隨著鸚鵡螺號航向各大洋,他們還要遇到海中生物來襲擊,將與巨大章魚進行殊死鬥。 他們從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到北極海,多數時候在海底前進,有時也浮出海面。經歷十個月的航行,最後,他們遇到一艘戰艦,與之對抗;而尼莫船長也失去了蹤影…. 本書特色 本書經典地位 ‧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所寫的這部《海底兩萬里》,在體裁上包含了:描述、新聞體裁的報導敘述、對話等等寫作手法,內容則從包含故事和科學知識包含再一個想像的情節”海怪來襲” 之下。故事從1869年3月20日開始連載,一開始就受到讀者歡迎。半年後,上篇先出版。直到1870年6月20日刊載完畢之後,再出版下篇。初版賣了五萬冊,是當時的暢銷書。 ‧本故事透過阿羅納克斯教授的第一人稱口吻描述,經由各種對海底奇觀的描述、情節的展開和人物的對話,展現了作者凡爾納對海底世界的非凡想像和他的豐富知識,尤其可以看到他對地質學的理解和他對海洋的感情。 ‧這故事裡塑造的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和艦長尼莫(Nemo,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這兩個名字都留下深刻的作用: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就叫做「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N-571,1954年下水),這也是人類第一艘駛抵北極圈的潛艇。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命名為鸚鵡螺號。而2003年出品的暢銷動畫作品《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裡那隻主角魚就叫做尼莫,其靈感也是來自《海底兩萬里》這個經典的海底歷險故事。 ‧本書兩度被搬上大螢幕,1954年有一部電影,1997年電視重拍。 凡爾納作品對世人的啟發 ‧許多科學家與發明家表示曾被凡爾納的作品啟發,也在科學研究之路上受到他的想像力的指引。其中包括「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科夫斯基,是從凡爾納的月球旅行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宇宙火箭。 ‧凡爾納的小說預見了科學的未來。包括了潛水艇、飛機、坦克、電視、水底呼吸器、霓虹燈、機器人、飛行器、高速列車,甚至美蘇的登陸月球。 ‧他的小說也影響了許多文學作家。與他同時代的詩人韓波,從《海底兩萬里》得到靈感,寫出了著名的長詩《醉舟》。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為《環遊世界八十天》畫了十三幅插圖。 ‧其他受到凡爾納影響的作家還包括:保羅‧克洛戴爾(Paul Claudel)、考克多(Jean Cocteau)、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等等多人。 ‧百年來,凡爾納的小說多部被改編成為電影,其中有些不只被改編一次,包括《格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紀八十天》,等等。也成為許多電影的靈感來源,譬如動畫作品《海底總動員》。此外,他的作品還影響了漫畫、卡通和電玩遊戲。 讚譽與推崇 「凡爾納是科學家之中的文學家,文學作者之中的科學家。」----喬治桑(George Sand) 「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現的過程。」----法國軍事政治家路易‧利奧泰(Louis-Hubert-Gonzalve Lyautey)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凡爾納的孩子。」----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著有《華氏四百五十一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凡爾納 (Jules Verne,1828-1905)


  法國博物學家、科普作家。

  著有六十部科幻小說,有「科幻小說之父」稱譽,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

  第一部小說是《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 1863)。其後幾部知名的作品包括《地心歷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 1864)、《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 1866)、《海底兩萬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 1873)。《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 1873)他的小說非常暢銷,在歐洲大受歡迎。凡爾納也成了富翁。1876年,他購置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1888年獲選為亞眠市議員,擔任此職務直到過世。他在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小說是《大海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1905)。

  凡爾納在小說中放入科學知識,以幻想之名所做的描述往往出於科學根據。因此,從今人已知的事實來對照,凡爾納在一百多年前出自想像而寫的小說乃是預言一般的故事。

改寫者簡介

李達達  (編譯‧重寫)


  自由寫作者。政大新聞系、科管所畢業。得過幾項文學獎。為雜誌與報紙撰寫專欄。從小學到高中特別熱愛地球科學。《海底兩萬里》是他的第一本改寫作品。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01  移動的礁石

西元一八六六年發生了一些離奇的事件。讓歐洲美洲的航海員們特別激動,從商人、船東、船長到各國海軍,都對這件事展現極高的關注。

事件的概況是這樣的:有段時間,幾艘船在海上遇見一種龐然大物,梭狀外型,時而發出磷光,體積比鯨魚還要大,行動速度也遠比鯨魚快。

不只一艘船遇見這龐然大物,眾多的目擊描述都相互吻合。然而種種線索拼湊起來,卻又顯得極不合理。海洋生態學家認定這怪物不可能是現存的鯨魚,海怪的傳言四起。

一八六六年七月二十日,有一位船長在澳大利亞東海岸五海哩的地方目擊到這個龐然大物。這位船長一起先還以為遇上了一塊巨礁,但這塊礁石卻在他面前噴出了兩道150英尺高的水柱。除非礁石上有噴泉,不然這就是一條鯨魚。

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另一艘船在七百海哩外的太平洋面上目擊了這條鯨魚。短時間內出現在兩地,證明了另一件事,這條怪鯨魚游得極快。

兩個星期後,在兩千海哩外,又有兩艘郵輪同時在大西洋洋面上看到這隻海怪。這兩艘船的首尾長度都有一百公尺,但仍然不比這隻海怪長。在此前,人們所觀察到最大的鯨魚從來沒有超過五十六公尺。

這隻海怪不但成為都市裡的熱門話題,也引發了各方論戰。那些懷疑論者與神靈的支持者在各種報刊上筆戰。但就像所有論戰一樣,這個話題在一陣互相嘲諷之中逐漸被淡忘。

直到一八六七年三月五日,一艘滿載兩百三十七名乘客從加拿大出發的郵輪,夜間航行至北緯27度30分、西經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船舷高速撞上了一塊海圖上沒有標明的礁石。幸虧這艘船船體堅固,船殼才沒有破裂,沉入大海。上岸檢查之後,技師們才發現船底龍骨已經部分受損。

三星期之後,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

一八六七年四月十三日,一艘英國籍的大郵輪航行在北大西洋洋面上,北緯45度37分、西經15度12分。下午四點十七分,船上的乘客正聚在大廳用餐,這艘名為斯哥蒂亞號的郵輪左舷後方傳來了一陣輕微的震動。更清楚一點地說,它是被戳了一下。要不是船員大喊船艙進水了,大概只會被誤以為是一波海浪造成的衝擊。

船內大量進水,七個船艙雖然各自密封,但海水已經灌入第五個船艙。幸好蒸氣鍋爐所在的船艙沒有遭到海水入侵,否則爐火熄了將不堪設想。這艘斯哥蒂亞號郵輪,就在半淹水的狀況下,延誤了三天才緩緩駛回港口。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