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纔序 本書作者也是刺蔣鎮山計劃的執行者,由於私人的考慮,本書作者決定不用本名來發錶,同時也把刺蔣計劃的參與者用化名來敘述。雖然如此,這個被隱埋將近半個世紀的真實刺蔣計劃終於問世。
有壓迫就有抵抗,壓迫愈殘酷抵抗就會愈激烈。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中國佔領軍開始佔領並統治颱灣,中國軍政府對颱灣的殘酷統治與壓迫迄今就不曾間斷,期間從1947年到1960年代最為慘烈。作者是生長在1960年代的高雄,雖然在他母親的嗬護下成長,仍然感受到有形與無形的壓迫。父親在1947 年被槍殺,變成受難的傢庭。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颱灣受難的傢庭成員都想盡辦法要逃離颱灣。作者的刺蔣計劃是真實的故事,他如何逃離颱灣到巴西再到美國,然後1970年在美國西部計劃及執行刺蔣行動在書中娓娓道來。因為在當時就任颱獨聯盟主席的蔡同榮沒有充分配閤,緻使刺客作者無法掌握蔣經國的確定行程,刺蔣計劃終於失敗收場。要瞭解颱灣的曆史以及海外颱獨運動的情況,本書是非常值得閱讀的。
1970年4月發生在美國西部的刺蔣鎮山計劃,以及黃文雄、鄭自纔在Plaza Hotel, New York 的刺蔣行動是兩個同時平行發展的計劃。蔡同榮參與瞭西部的鎮山計劃,但卻在緊要關頭選擇失蹤與失連。New York Plaza Hotel的刺蔣案,蔡同榮並沒有參與但可能知情。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也選擇失蹤,並沒有參與當天颱獨聯盟的示威遊行。
雖然颱灣人在美國西部Los Angeles 以及東部New York 的兩件刺蔣計劃皆失敗,但是在Plaza Hotel 開槍的黃文雄先生及在Los Angeles 執行刺蔣計劃的作者,都是勇敢的颱灣人,都值得颱灣人的尊敬以及敬佩。
2016 年3 月6 日
黃文雄序 欽泰(這本迴憶錄的主角和作者)我早聞其名(從前的運動戰名),卻到一年多前纔有機會見到真人。他是巴西颱灣移民颱獨運動的健將,刺蔣後鄭自纔偷渡到歐洲時所用的護照就是他安排的。數十年來他對颱灣的關懷並未稍減。例如他那次迴颱,就是為瞭和幾位有心人一起商量,引進有益颱灣農業與生態的新科技。
也就是在這次見麵,我纔知道,1970 年4 月24 日的紐約刺蔣失敗後,27日還有人在美國西部另有苦心的計劃與勇敢的嘗試,隻因蔣美官方加強安全措施,無法真正執行到底。
有殺戮壓迫剝削就有反抗。試舉一例:如果換一個觀點,從最近漸受重視的諸多轉型正義案件中,除瞭冤錯案件之外,就不難看到有多少背景不同的人民,曾經有多少反抗暴政的各種想像、計劃和行動,即使未及實施就被關被殺。或如欽泰的故事,至今不為人所知。一部富有社會史意義的戰後颱灣人民抗爭史,尚待齣土:隻要想像一下,如果史明前輩沒有齣版他的口述史和迴憶錄,記錄前輩和他的許多同誌的努力,我們對這部抗爭史的瞭解,會缺多大的一角。欽泰的迴憶錄又為我們添增一份珍貴的史料。
此外,較之美國,巴西颱灣移民的故事至今少有人寫。欽泰也提供瞭不少生動的記錄。
所以,雖患眼疾又患流感,仍樂意寫這篇短序如上。
2016 年3 月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