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24書店2015年度百大,糖尿病書籍銷售NO.1。
作者曾經血糖值高達379 mg/dL,
決心針對每種食物一一測量飯後血糖值,
終於發現瞭穩定血糖的祕密──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降血糖食物也不同!
榖類中毒者(極地體質P型)吃肉類纔能降血糖,
肉類中毒者(熱帶體質T型)吃榖類纔能降血糖。
病友能夠透過吃對食物、安全地逐步降低藥量、穩定血糖
一、不是蔬菜,而是肉類能讓血糖降低? 申醫師是不愛吃肉的人,平常隻吃麵飯和蔬菜,卻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血糖值高達379 mg/dL。他一開始遵守「不吃白米飯,改吃糙米、五榖雜糧,並吃大量蔬菜」的飲食原則,但是小米、糯米、地瓜、大麥等等,這些反而會讓他的血糖升高。後來他針對每種食物一一測量飯後血糖值,發現自己是屬於適閤吃肉類的體質,肉類纔能讓他的血糖降低。
二、糖尿病全新概念──以體質正確挑選食物 申醫師發現90%的亞洲人為極地體質P型和熱帶體質T型。P型的人適閤吃肉類,T型的人適閤吃榖類。人們因為吃與自己體質相反的食物,纔會招來糖尿病。這就是為何同一種食物,有人吃瞭會降血糖,有人吃瞭卻會使血糖升高的原因。所以,體質不同,降血糖食物也不同!
三、吃與體質相反的食物會纍積毒素,檢測你是哪一種體質? 作者建議糖尿病友寫1週的用餐日記來瞭解自己的體質類型,檢測自己屬於榖類中毒或是肉類中毒來判斷自己是哪一種體質?(見p.75-76檢測錶)
1.榖類中毒者(極地體質P型):1週內多以榖類或蔬菜為主食,這種人容易掉發、皮膚失去彈性、愛吃甜食、飲料、對事物失去熱情等。榖類中毒者為適閤吃肉類,必須以肉類代替榖類。
2.肉類中毒者(熱帶體質T型):1週內多以肉類為主食,這種人性格比較具攻擊性、沒有耐性、有記憶衰退的現象、沒有肉就沒食慾、喝湯會再加鹽巴……等。肉類中毒者為適閤吃榖類,必須以榖類代替肉類。
以上兩種體質,隻要按照本書提供「解糖菜單」,遵守早午晚餐、零食的飲食原則就能成功穩定血糖。
四、3個月這樣吃,成功停止藥物,一輩子穩定血糖! 1.以申醫師研發的「解糖菜單」做為3個月的飲食準則
第一:戒除中毒的食物,吃適閤體質的食物。
第二:以豆腐及豆類料理,攝取足夠的植物性蛋白質。
第三:以蔬菜及海藻類促進排毒效果。
第四:有飢餓感時,吃健康點心。
※提供符閤颱灣人飲食習慣的美味食譜
2.積極攝取能夠穩定血糖的食物
米糠、堅果類、牛蒡、豆、番茄、紅辣椒、洋蔥、海帶、醋、水蘿蔔泡菜等等都是對糖尿病好的食物。本書告訴你怎麼吃吸收最好?如何烹調最能留住養分?
3.以解糖果汁來穩住血糖
除瞭吃適閤體質的食物,如能再加上以蔬菜製成的「解糖」果汁,便可更快速達到身體的均衡,血糖也能在短時間獲得穩定。解糖果汁依體質區分成根莖果汁與葉菜果汁,一天上一次以上大號的人喝前者,2~3天纔上一次大號的人喝後者(*針對製作解糖果汁的方法,包括材料、份量,製作方法、效能等等本書都有詳細解說。)
4.測試食物尋找適閤自己體質的食物
如何纔能知道何種食物適閤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測量血糖,也就是「測驗食物」。一餐隻吃一種食物來測量血糖並加以記錄,就能發現讓血糖升高的主嫌是哪一種食物。曾經有一位病患,已經按照申醫師的解糖菜單吃,卻始終找不齣血糖飆升原因,後來透過食物測試,後來發現為瞭顧健康纔吃的核桃竟然是罪魁禍首。所以,一定要觀察身體反應來選擇食物,能夠相信的隻有自己的血糖值。(#本書末頁附贈食物測試&用餐日記筆記)
5.以肌肉運動與有氧運動加速復原
肌肉會消耗葡萄糖,榖類中毒患者的運動以增加肌肉量為主,像是啞鈴、槓鈴、腿部訓練等;肉類中毒患者有過多脂肪纍積在身上,所以以燃燒體脂肪的運動為主,如跳繩、騎腳踏車、走路、慢跑、遊泳等。預防糖尿病併發癥的3種運動:眼睛、呼吸、腿部運動。
6.安全戒掉糖尿病藥
跟著本書飲食原則進行的病友,作者提供安全戒糖尿病藥的漸進式步驟,韆萬不能任意擅自停止藥物。
五、糖尿病友成功降血糖案例 1. 宋民奎/男,39歲:空腹血糖值189mg/dL→95mg/Dl。
2. 崔南賢/男,46歲:飯後血糖值300mg/Dl→130 mg/dL,頭痛、疲勞都消失瞭。
3. 金淑子/女,57歲:飯後血糖值超過500mg/dL→醫生診斷已康復。
4. 吳昌植/男,65歲:空腹血糖值250mg/dL→纔吃一星期解糖菜單,就下降到106mg/dL。
5. 樸榮修/男,60歲:飯後血糖值270mg/dL→140mg/dL。
6. 楊俊哲/男,43歲:飯後血糖值300mg/dL→150mg/dL,體重減輕4kg,改善手腳發麻情況。
7. 金英淑/女,54歲:飯後血糖值270mg/dL→血糖值正常,不用再吃糖尿病藥、血壓藥。
8. 李浩永/男,28歲:空腹血糖是327mg/dL→95mg/dL,改善睡眠品質,瘦瞭8kg。
六、解糖菜單的驚人效果 1. 血糖值不再上下起伏,穩定地控製住。
2. 身體功能恢復正常,可以停止吃糖尿病藥物。
3. 癥狀輕的糖尿病患者,3 個月之內就能戒掉西藥。
4. 重度糖尿病患者,可將西藥的服用量減至最低。
5. 能同時解決慢性疲勞和性功能障礙等癥狀。
健康推薦 陳建宏(颱北市聯閤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閤科主任)專文推薦
申東珍院長在本書中介紹的「食物測試」,有如哥倫布的雞蛋。道理似乎很理所當然,可卻從未曾有人發現。雖然有很多的體質醫學,可是,糖尿病患者在尋找適閤體質食物的方法中,還有比這更清楚的嗎?本書並非是給你魚吃,而是教你釣魚的方法。比任何人更能夠對糖尿病患者,感同身受的申東珍院長的診療哲學和堅持,完完整整的裝在本書裏麵──全世一(CHA醫學大學聯閤醫學研究院 特聘教授)
每個人都希望沒有病痛、健健康康的生活。為此,我們尤其要小心以及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是萬病的根源。如果,無可避免地罹患糖尿病,具備戰勝糖尿病的正確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書中介紹的方法,講解的十分體貼、仔細,而且還淺顯易懂。本書不隻是糖尿病,針對實現現代人的願望──「健康人生」,也將是最關鍵的一把鑰匙。──徐載傑(包募羅(pomona clinic)醫院院長 大韓自然治療醫學會會長)
雖然有很多醫院,但是醫生始終忙碌、病患依然在生病。本書裏麵有過去很難找得到的好方法,還有麵對親切醫生的喜悅。內容清楚記載,一位戰勝糖尿病的醫生,他自己的親身經曆,還有治療過眾多病患的寶貴經驗。希望藉由本書,不僅止是「糖尿病」,讓因為病魔的侵襲而飽受煎熬的廣大民眾,都能重拾起喪失已久的勇氣和希望,理直氣壯的去對抗病魔。另外,期待本書能導正目前「生病吃藥就行瞭!」的錯誤觀念,徹底改變病患日趨增加的令人遺憾的現況。──閔成旭(MBN「大拇指帝王」的節目製作人)
戰勝糖尿病的醫師教你正確挑選食物:體質不同,降血糖食物也不同!吃對食物,3個月成功停止藥物,一輩子血糖平衡!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本由資深內分泌科醫師傾注數十年臨床經驗編寫的,針對廣大糖尿病患者和關注血糖健康人士的實用指南。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簡單羅列“能吃”或“不能吃”的食物清單,而是深入探討瞭個體化營養策略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食物”,隻有最適閤您個人體質的“平衡膳食”。 糖尿病的復雜性在於其背後驅動因素的異質性。不同患者的胰島功能受損程度、胰島素抵抗水平、閤並癥(如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的差異,以及生活習慣和遺傳背景的獨特性,決定瞭單純的“低糖飲食”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導緻營養失衡。本書正是基於這一深刻洞察,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化、可操作、注重長期可及性的飲食調整框架。 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層層遞進,確保讀者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 第一部分:打破迷思——理解您身體的“獨傢”血糖密碼 許多糖尿病患者多年來都在與“禁忌食物”作鬥爭,卻鮮見成效。本部分將首先解構當前社會上流傳的關於糖尿病飲食的常見誤區。 “談糖色變”的誤區: 深入分析碳水化閤物的種類(慢消化與快消化)及其對血糖的實際影響,區分“壞碳水”和“好碳水”。 蛋白質與脂肪的再認識: 探討高蛋白飲食和特定脂肪酸(如Omega-3、單不飽和脂肪酸)如何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和心血管健康,尤其針對閤並高血脂的患者,提供精細化的脂肪選擇標準。 食物的“個體反應性”: 介紹血糖反應的“時間差”概念。為何A先生吃瞭白米飯血糖平穩,而B先生卻飆升?引入“血糖指數(GI)”與“血糖負荷(GL)”的實際應用,並強調食物搭配比單一食物更關鍵。 體質分類的初步劃分: 基於中醫體質辨識理論與現代醫學指標的結閤,初步引導讀者識彆自己可能偏嚮的體質類型(如濕熱型、氣虛型、肝鬱型等),為後續的食物選擇打下基礎。 --- 第二部分:體質細分與精準食物挑選模型 這是本書最具創新性和實踐價值的部分。醫師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將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求細化到不同的體質維度,提供定製化的食物選擇方案。 針對“胰島素抵抗型”為主的患者: 這類患者通常伴有超重或中心性肥胖,對精製碳水反應劇烈。重點推薦:優化縴維攝入的策略(側重可溶性縴維)、特定時間段的蛋白質攝入窗口,以及如何利用天然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來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針對“胰島功能衰退型”為主的患者: 這類患者可能血糖波動大,對低血糖的風險管理更為重要。重點推薦:少量多餐的頻率設計、選擇穩定釋放能量的食物組閤,並介紹富含抗氧化劑的深色蔬果如何輔助保護殘餘的β細胞功能。 針對“閤並脂肪肝/代謝綜閤徵”的患者: 強調對肝髒負擔的減輕。深入解析果糖的代謝路徑,推薦有助於改善肝髒脂肪堆積的特定植物油和堅果種類,以及限製酒精和加工食品的嚴格標準。 針對“閤並腎髒問題”的患者: 提供如何在控製血糖的同時,安全管理蛋白質攝入量和磷、鉀等微量元素的膳食指南,確保腎髒負擔最小化。 --- 第三部分:烹飪與進食藝術——讓食物發揮最大效能 選擇正確的食材隻是第一步,如何處理和食用它們,直接決定瞭最終的血糖反應。 “結構改變”的力量: 詳細說明蒸、煮、烤、炒等不同烹飪方式對食物分子結構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物理方法(如米飯冷卻、蔬菜焯水)降低其GI值。 食物“黃金組閤”法則: 提齣“主食-蛋白質-脂肪-縴維”的進食順序研究。實踐證明,改變進食順序能顯著平抑餐後血糖峰值。本書提供多種場景下的組閤範例。 飲品的陷阱與替代: 揭露市售“健康飲品”的含糖量陷阱,並提供自製低GI飲品(如草本茶飲、發酵飲品)的配方,強調水分攝入對血糖濃度的調節作用。 外食族的自救指南: 針對商務宴請、餐廳就餐等不可控環境,提供“點菜策略地圖”和“餐盤分配法”,幫助患者在社交場閤也能堅守飲食底綫。 --- 第四部分:從“管理”走嚮“重塑”——3個月的行動藍圖 本書超越瞭基礎飲食調整,提齣瞭一個循序漸進的、旨在“逆轉”或“長期穩定”血糖的營養乾預計劃。 第1-4周:基礎排毒與清晰化階段: 重點是徹底戒斷加工糖和精製碳水,穩定基礎血糖,並進行為期一周的食物日記記錄,建立對自身身體反應的敏感度。 第5-8周:體質適配與結構優化階段: 根據第一階段的反饋,開始引入第二部分量身定製的食物,重點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開始嘗試醫生建議的“間歇性進食模式”(若適用)。 第9-12周:強化與替代方案建立階段: 目標是讓身體適應新的營養輸入。本階段會重點介紹如何選擇營養密度高、升糖指數低的天然食物作為主要熱量來源,為後續的長期維持打下堅實基礎。 藥物減量的安全窗口: 醫師結閤臨床經驗,詳細闡述瞭在血糖穩定趨勢齣現後,患者應如何與主治醫生溝通,安全、科學地評估藥物減量的可能性,強調絕不能在未谘詢醫生的情況下自行停藥。 --- 第五部分:終身血糖平衡的維護與心理解讀 糖尿病管理是一場馬拉鬆,心態和生活方式的調整至關重要。 “享受食物”的心態重建: 如何在嚴格的飲食框架內,找到滿足口腹之欲的平衡點。介紹“彈性飲食”的原則,避免因過度苛求導緻的暴飲暴食和挫敗感。 應對壓力與睡眠對血糖的影響: 探討皮質醇等應激激素如何影響胰島素抵抗,並提供通過食物和生活習慣來緩衝壓力反應的實用方法。 血糖波動與情緒的相互作用: 分析低血糖和高血糖時可能齣現的情緒變化,教導患者識彆身體發齣的信號,並采取即時的、基於食物的乾預措施。 傢族與社交支持係統建立: 如何讓傢人理解您的飲食需求,以及如何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融入整個傢庭的日常,實現“一輩子的血糖平衡”。 本書以其嚴謹的醫學基礎、細緻入微的個體化指導和強大的實操性,必將成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和關注自身代謝健康人士案頭不可或缺的權威指南。它提供的是一套思維模式的轉變,而非簡單的食譜,最終目標是幫助您學會為自己的身體量身定製,實現長久的健康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