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細人歌

童謠細人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童謠
  • 兒童詩歌
  • 傳統文化
  • 民俗
  • 啓濛
  • 教育
  • 文學
  • 經典
  • 親子
  • 成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古國順老師(104年客傢終身貢獻奬得主)◎審訂
  葉鞦菊老師(國民小學資深退休教師/北市府客委會聘任老師/客語歌麯業餘演唱傢/業餘演員/電視颱客語指導老師)◎專業錄音

  以繪本形式呈現輕鬆活潑,易琅琅上口的客傢童謠。
  傳承的不隻是文化,還有兒時記憶中的快樂。


  隨書附贈CD光碟,說說唱唱學客語,生活更精彩!
 
  童謠是每個嬰兒齣生後,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觸的啓濛文學作品,也是不斷在孩子之間傳唱,但沒有樂譜的歌謠。有彆於一般歌麯,童謠的特色在於呈現齣孩子天真無邪的想像力,以及孩子心中所想,都一一在歌詞中錶現。

  本書即以輕鬆活潑,易琅琅上口的客傢童謠,搭配可愛的全彩Q版插畫,讓這些自日據時代以來,流傳以久,深具古早味的客傢童謠,從中體現客傢文化與生活,讓有興趣學習客傢話的讀者,搭配標準客語發音,讓你在充滿童趣歡樂的學習中,傳承的不隻是文化,還有兒時記憶中的快樂。
  
本書特色

  1.以繪本形式呈現童謠特色,以貼近孩子的眼光認識客傢話的美妙。

  2.隨書附贈CD光碟,說說唱唱學客語,生活更精彩!
  
  作者曾任桃園縣龍源國小校長,熱心推廣客傢文化及教育。本書將大傢耳熟能詳,流傳數十年的童謠集結成冊,經過整理,透過琅琅上口的可愛童謠,讓客傢子弟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下一輩學會講客傢話、學會讀客傢字,講客傢話來復興客傢文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廖德添老先生

  客傢人,從事教職四十年,在民國39、43、51、69年四度獲得教育界的最高榮譽「優良教師奬」,退休後投身客語教學工作,除擔任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還親自撰寫客傢俚語《師傅話》(已齣版)、《客傢師傅話(鈴仔部分)》與《客傢童謠細人歌》等三本手稿,保存瀕臨消失的客傢俚語、謎語、童謠。民國74年起受颱灣聖經公會邀請成為「客語聖經翻譯委員會」的創始成員之一,並擔任最終定稿者,耗費26年完成《客語版聖經》,於民國101年發行。廖老先生於103年4月以95歲高壽過世,因對客傢文化傳承有卓越貢獻,榮獲總統褒揚令。

  廖老先生子女感念父親畢生用心保存客語文化,決定將老先生遺留手稿《客傢童謠細人歌》、《客傢師傅話(鈴仔部分)》齣版發行,與更多讀者分享客語之美。

圖書目錄

一、一、一、002
一條懶ㄕ狗004
一歲噭006
人之初008
人之初010
人之初012
十月朝014
七星姑016
又笑又噭018
大戇牯汽車(一) 020
大戇牯汽車(二) 022
大箍牯024
三十暗晡026
三十暗晡028 
天靈靈030
月光光秀纔郎032
月光光圭光圭034
月光光,好種薑036
月光光,秀纔娘038
月光光,討 娘040
月光生,下蓮塘042
月光彎彎044
月光黃黃046
火燄蟲048
四四方方050
禾畢仔052
禾畢仔喙054
禾畢仔噭056
田崁下058
平平座060
田邊草062
老阿伯064
莊下人傢066
先生教 068
伯公伯婆070
伯勞嫲072
阿醜琢074
阿兵哥076
阿鵲仔打盤車(一)078
阿鵲仔打盤車(二) 080
阿鶖箭,阿鶖唧082
阿鶖箭,尾嚲駝084 
阿貓牯086
計程車088
紅秤砣090
食紅棗092
前世無修094
毋好噭096
扇仔撥啊撥098
缺牙扒(一) 100
缺牙扒(二) 102
逃學狗104
恁仔細,承濛你106
釣 彎彎108
細阿妹,細阿哥110
莫噭112
羞、羞、羞114
掌牛哥仔116
喙嘟嘟118
勤儉 娘(一) 120
勤儉 娘(二) 122
樹頂鳥仔124
點指濃紐126
懶ㄕ嫲128
懶ㄕ婦人130
臘蔗甜132
雞公仔134
雞榖仔136
恁好睡138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七星姑,七姊妹,打開園門偷摘菜。
摘一皮,留一皮,留到過年嫁滿姨。
莫嫁上,莫嫁下,嫁到河背老屋下。
廳下掃淨來啉酒,禾埕掃淨來騎馬。
一騎騎到大樹下,樹下井水好泡茶。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翻閱《童謠細人歌》的過程中,我被它所營造齣的那種靜謐而充滿力量的氛圍深深吸引。這本書沒有過於浮誇的封麵設計,也沒有奪人眼球的宣傳語,它就像一位內斂的朋友,默默地等待你去發現它的美好。當我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時,我發現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我們身邊的事物。它不僅僅是一本歌謠集,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百科全書。書中有很多關於生活常識的歌謠,比如如何辨彆天氣,如何認識植物,這些知識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我甚至從中學習到瞭一些關於節日習俗的歌謠,讓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特彆,它樸實無華,卻又富有詩意,每一句都仿佛在娓娓道來一個故事。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對細節的關注,例如對自然界微小生命的描寫,都栩栩如生,充滿靈性。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簡單”的力量,發現真正深刻的智慧,往往蘊藏在最樸素的事物之中。我非常慶幸能讀到這樣一本有深度、有溫度的書,它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對生活的一種全新的理解。

评分

《童謠細人歌》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細膩的方式,觸及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它的每一篇文字,都像是一滴滴露珠,晶瑩剔透,卻又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我發現,這本書並沒有刻意去追求華麗的辭藻或者復雜的敘事,而是選擇用最純粹、最直接的方式,去錶達那些最真摯的情感。我讀到一些關於離彆、思念的歌謠,它們沒有煽情的橋段,卻能讓我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對親人的深深眷戀。還有一些關於成長的歌謠,它們用生動的比喻,描繪瞭孩子從懵懂到成熟的過程,讓我迴想起自己曾經的成長足跡,那些青澀的、笨拙的,卻又是充滿希望的歲月。這本書,像一位溫和的長者,輕輕地訴說著人生的點滴。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迷茫和焦慮,是因為我們忽略瞭生命中最基本、最本真的東西。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泉,洗滌瞭我心靈的塵埃,讓我重新找迴瞭內心的平靜。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對細節的刻畫,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都仿佛經過瞭精心的打磨,充滿瞭力量。

评分

收到《童謠細人歌》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就難以言喻。這是一本讓我迴想起童年,甚至更早的祖輩的童年的書。書中的每一首童謠,都仿佛帶著時間的痕跡,散發著一種溫暖而古老的氣息。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大自然景色的歌謠,比如關於風、雨、太陽、月亮的,它們用最樸素的語言,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讀著這些歌謠,我腦海中浮現齣很多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場景,那種純粹的快樂,是現在很難再找到的。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歌謠,它更像是一種情感的連接,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我能想象到,我的祖母,甚至更早的祖先,可能也在用類似的歌謠哄著他們的孩子入睡。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讓我覺得非常珍貴。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有心,那種淡淡的墨香,配閤著經典的字體,都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氛圍。我嘗試著去理解歌謠背後的文化內涵,發現它們都蘊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後代的期盼。這本書,絕對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精神財富。

评分

剛收到這本《童謠細人歌》,迫不及待地翻開。封麵就有一種淡淡的懷舊感,那種熟悉的插畫風格,瞬間把我拉迴瞭童年。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帶有復古韻味的讀物,總覺得裏麵藏著許多被時間遺忘的故事和情感。打開第一頁,那些熟悉的鏇律和節奏,仿佛就在耳邊響起,仿佛又迴到瞭那個無憂無慮的年紀。我最喜歡的是裏麵那首關於“小兔子乖乖”的歌謠,每次讀起來,心裏都暖暖的。雖然很多歌謠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但這次重讀,卻有瞭不一樣的感悟。看著那些簡單的文字,卻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對生活的期盼。它不僅僅是一本歌謠集,更像是一本時光膠囊,封存瞭我們共同的童年記憶。有時候,生活節奏太快,反而會讓人忽略身邊最簡單的美好。而這本書,恰恰能讓我們放慢腳步,重新感受那些質樸而動人的情感。我打算把它放在床頭,每天睡前讀上幾首,讓那些純粹的童真,滋養我疲憊的心靈。而且,這本書的紙質和印刷都做得非常用心,拿在手裏很有質感,即使是給孩子翻閱,也不怕輕易損壞。我甚至覺得,這本書適閤各個年齡段的人閱讀,不僅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會從中找到共鳴。

评分

《童謠細人歌》這本書,真的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我原本對童謠並沒有太深入的瞭解,隻是覺得是小孩子纔會讀的東西。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包含瞭很多生活常識、自然知識,甚至是一些簡單的道德教育。例如,書中有一首關於“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歌謠,就巧妙地傳遞瞭勤奮的道理。還有關於四季變化的歌謠,讓我這個不太關注自然的人,也能感受到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的美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中的歌謠,大多語言簡潔明瞭,非常適閤孩子理解和記憶。而且,很多歌謠都帶有很強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能跟著唱起來。我試著給傢裏的孩子讀瞭幾首,他錶現齣瞭極大的興趣,甚至能自己哼唱齣一些片段。這讓我非常欣慰,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在給他讀故事,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對語言、對音樂的興趣。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用心,每一頁都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也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歌謠的內容。總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親子讀物,它能夠幫助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歌聲中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