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各論(上)(二版)

稅法各論(上)(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稅法
  • 各論
  • 稅收
  • 法律
  • 財政
  • 稅務
  • 二版
  • 教材
  • 上冊
  • 專業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本書對於所得稅法及營業稅法進行理論體係分析探討,可使讀者理解各項稅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背後之基本法理,並培養讀者解決稅法問題之能力。

  二、本書可作為大學講授稅法教科書,亦可供法官、律師及實務界人士辦案之參考,並可作為準備國傢考試稅法科目之參考用書,具有理論及實用價值。
現代社會治理中的經濟法前沿探索 圖書信息: 本書聚焦於現代經濟活動與社會治理體係的深度融閤,探討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相關法律規範所麵臨的挑戰、演進方嚮及應對策略。 核心議題與結構設計 本書摒棄傳統法律條文的機械羅列,轉而采用問題導嚮和案例分析相結閤的研究方法,力求揭示隱藏在具體法律製度背後的經濟邏輯和社會價值取嚮。全書圍繞“效率、公平與監管”三大支柱構建內容框架,深入剖析瞭幾個關鍵領域的前沿動態。 第一部分:市場主體行為的重塑與規製 本部分首先審視瞭在新技術、新業態衝擊下,企業組織形式和運營模式發生的深刻變革。 數字經濟環境下的競爭法域: 探討平颱經濟的特殊性,重點分析瞭數據壟斷、算法歧視以及跨界經營帶來的新型反壟斷問題。本書詳細梳理瞭“控製力”在新語境下的界定標準,並結閤歐盟、美國及本土的最新執法實踐,討論瞭如何平衡創新激勵與市場公平競爭。特彆關注瞭對“隱性協議”和“協同行為”的識彆技術及其法律適用性。 公司治理結構的適應性調整: 考察瞭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思潮對傳統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的修正。引入瞭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在公司決策中的法律約束力分析。內容涵蓋瞭董事信義義務在氣候變化風險管理、供應鏈勞工標準等議題上的延展,以及對“漂綠”(Greenwashing)行為的法律規製路徑。 中小微企業融資與風險隔離機製: 分析瞭中小企業在信貸獲取、擔保責任承擔等方麵存在的結構性睏境。重點剖析瞭新型擔保工具的法律效力,以及在企業破産重整程序中,如何實現債權人保護與企業挽救之間的平衡。 第二部分:宏觀經濟調控的法治化路徑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國傢通過法律手段乾預和引導經濟運行的宏觀層麵。 財政金融風險的法律防範: 深入研究瞭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認定標準與化解機製中的法律責任界定。闡述瞭金融監管體係的協同機製,特彆關注瞭影子銀行活動、金融控股集團的穿透監管要求及其法律基礎。對係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處置框架(Resolution Regime)進行瞭比較研究,探討瞭“大而不倒”問題的法律應對。 産業政策的閤法性審查: 探討瞭政府在引導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時,其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的邊界。分析瞭基於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和國內憲製原則,如何對産業政策進行司法審查,確保其不構成不公平競爭或行政濫用。內容包括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名義下政府乾預的審慎分析。 價格機製的法律乾預與矯正: 考察瞭在特定公共服務和自然壟斷領域,價格形成機製的法律規製。討論瞭成本核算方法在價格管製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價格行政行為的法律救濟途徑,旨在確保價格信號的有效性和社會可接受性。 第三部分:涉外經濟活動與全球治理的交匯 本部分重點關注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國內法律體係如何與國際規範有效對接。 投資審查製度的強化與平衡: 詳細分析瞭國傢安全審查機製在審查外商直接投資(FDI)中的適用範圍、程序正義和審查標準。討論瞭如何平衡吸引外資的開放態度與維護國傢核心利益的必要性之間的張力。 國際貿易爭端解決的新維度: 在當前多邊貿易體係麵臨挑戰的背景下,本書探討瞭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新型區域協定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具體法律適用。重點剖析瞭貿易壁壘的隱形化趨勢(如技術性貿易措施、原産地規則的復雜化)及其應對策略。 跨境數據流動的法律規製: 這一前沿議題是本部分的重中之重。本書分析瞭數據本地化要求、數據跨境傳輸的安全評估標準,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在全球範圍內的趨同與衝突。探討瞭數字主權概念在法律實踐中的體現及其對國際商業活動的影響。 第四部分: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分配與責任承擔 本部分迴歸到微觀的法律責任和救濟機製,關注經濟主體在麵對不確定性時的法律後果。 環境責任的延伸與強化: 探討瞭企業在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影響的法律責任,包括延伸至供應鏈環節的盡職調查義務。分析瞭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舉證責任倒置機製和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 消費權益的結構性保護: 針對網絡交易的特點,研究瞭平颱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知情告知義務的界限。重點討論瞭團體訴訟和示範訴訟在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中的法律適用障礙與突破口。 商業信用與法律懲戒: 考察瞭失信聯閤懲戒機製的法律基礎和操作邊界,旨在探討如何通過法律手段重塑商業誠信環境,同時避免對正常經濟活動的過度限製。 研究方法與特色 本書的撰寫強調跨學科視野,深度融閤瞭經濟學原理、公共政策分析與法律條文解釋。通過對最高人民法院判例、監管機構發布的指導意見以及國際法律文件進行細緻的比較分析,力求為法律實踐者、政策製定者和經濟學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法律分析框架。本書尤其注重對新興經濟現象的“法律反應”機製的捕捉,力求描繪齣現代經濟法領域動態演進的全景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清秀


  現職
  東吳大學法律學係專任教授
  法務部行政程序法研修小組委員
  交通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勞動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學曆
  颱灣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研究

  經曆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
  財政部法規委員會委員
  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講座
  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講座
  颱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
  植根法律事務所律師、閤夥律師
  社團法人颱灣行政法學會副秘書長

圖書目錄

二版序
自序

第一章 導  論
壹、稅捐種類的建製原則/1
一、概 說/1
二、有關稅捐種類(稅目)之建置基本要求/2
三、檢 討/4
四、稅捐種類構造、稅目種類以及稅收情形/6
貳、對於所得及財産的課稅/9
一、概 說/9
二、對於所得的課稅/11
三、對於財産的課稅/13
四、對於遺産及贈與財産之課稅/19
參、對於所得及財産之使用的課稅/24
一、概 說/24
二、消費稅/25
三、特彆交易稅/26
四、特彆消費稅/29
五、特彆支齣稅/30
肆、特彆社會目的稅/31
一、關 稅/31
二、特種貨物及勞務稅/32
三、能源稅(環境稅)/33

第二章 個人綜閤所得稅
第一節 概 說/37
壹、前 言/37
貳、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之概念/37
參、所得稅法修正沿革/39
一、因應縮短貧富差距,進行稅製改革/39
二、因應國際化之稅製改革/39
三、2014年財政健全方案,修正「完全設算扣抵製」為「部分設算扣抵製」/42
第二節 稅捐主體:納稅義務人/44
壹、自然人:個人/44
一、境內居住者/45
二、非境內居住者:限製的納稅義務人/47
貳、課稅單位/48
一、夫妻閤併申報課稅/48
二、閤併申報義務的法律性質/49
三、夫妻分居之申報課稅方式/49
四、夫妻閤併申報課稅之閤憲性問題/50
五、夫妻閤併申報課稅新製/51
第三節 所得稅之稅捐客體/54
壹、所得之概念/54
一、泉源說/55
二、純資産增加說/55
三、市場交易所得說/58
四、現行法所採所得理論/60
貳、課稅所得之問題/61
一、非法所得/61
二、互易之所得:沒有現金或財産的收受之所得/65
三、溢價發行股票所取得之溢額部分,是否為課稅所得?/65
四、損害賠償/66
參、境內來源所得與境外來源所得/68
一、區分實益/68
二、境內來源所得之認定標準/69
第四節 稅捐客體之歸屬/80
壹、所得之主體歸屬/80
一、實際從事經濟活動者,為所得歸屬者/80
二、各種所得的歸屬之具體判斷/82
三、藉用他人名義從事經濟活動/89
四、信託與所得稅/91
貳、所得的歸屬年度之判斷原則/99
一、概 說/99
二、現金收付製/99
三、成本費用與收入配閤原則/105
第五節 稅基:課稅所得之計算/106
壹、年度課稅原則/106
一、概 說/106
二、年度課稅製度之緩和/107
貳、客觀的淨額所得原則/109
一、意 義/109
二、成本費用的扣除要件/110
三、費用支齣之種類範圍/121
四、業務費用與個人生活費之區彆/127
參、各類所得之計算/134
一、第一類:營利所得/135
二、第二類:執行業務所得/137
三、第三類:薪資所得/143
四、第四類:利息所得/157
五、第五類: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157
六、第六類: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160
七、第七類:財産交易所得/161
八、第八類:競賽奬金所得/167
九、第九類:退職所得/168
十、第十類:其他所得/169
十一、證券交易所得/172
十二、房地交易所得閤一課稅製度/182
肆、損益通算/192
一、法理依據/192
二、損益通算的類型/192
三、現行法之規定/193
四、損益通算之限製/194
伍、個人損失之跨年度扣除/195
陸、主觀的淨額所得之原則:個人及傢庭生活費所需所得不課稅原則/196
一、概 說/196
二、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基本生活需要/197
三、納稅義務人所扶養之子女及其他扶養親屬之基本生活需要/198
四、通常會增加之生活需要之扣除(列舉扣除額)/200
五、異常生活負擔之扣除(特彆扣除額)/204
柒、物價變動與實價課稅/208
一、物價變動對於課稅之影響/208
二、稅法上因應物價變動之措施/210
第六節 稅 率/212
第七節 減 免/213
壹、所得稅法第4條有關免徵所得稅規定/213
一、基於量能課稅原則而免稅/213
二、基於社會目的政策而免稅/214
三、基於避免重復課稅而免稅者/217
四、基於治外法權而免稅者/218
五、其他理由:奬勵性或員工福利性質之給與/218
貳、重購自用住宅之稅額扣抵/219
第八節 稽徵程序/219
壹、結算申報/219
一、所得稅法第71條規定結算申報/219
二、死亡之結算申報/220
貳、扣 繳/220
一、意 義/220
二、扣繳義務的法律性質/221
三、閤憲性/224
四、扣繳義務之法律關係/229
五、違反扣繳義務之罰則減輕/231
參、核 定/232

第三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
第一節 納稅義務人/233
壹、營利事業/233
一、無限製的納稅義務人/234
二、限製的納稅義務人/235
貳、公益團體/236
第二節 所得歸屬年度之判斷:收益、費用之認列基準/237
壹、收益之認列基準/237
一、概 說/237
二、收益認列基準,應參酌交易習慣以及契約種類之特殊性,保留適度彈性認定空間/238
三、適用類型/239
四、特殊適用類型/245
五、權責發生製的配套措施/249
貳、成本費用與損失之認列基準/250
一、權責發生製與費用收益對應原則/250
二、費用(債務)發生的判斷標準/251
三、一般營業費用之認列基準/252
四、損 失/253
參、成本費用與收益對應原則/256
一、概 說/256
二、營業成本:適用成本與收益對應原則/256
第三節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257
壹、概 說/257
◎營利事業所得額之計算原則/258
貳、收入的計算/263
一、概 說/263
二、投資收益/266
三、資本交易之所得溢價/266
四、資産之評估收益/267
五、退稅款等/268
六、有價證券之轉讓損益/268
七、公司負責人等使用款項設算利息收入/269
八、應付款未支付,而時效完成者,應轉列收益/270
參、成本費用的計算/270
一、成本費用的認列原則/270
二、營業成本/283
三、固定資産的摺舊費用/293
四、遞延費用/303
五、資産之評估損失/307
六、交際費/308
七、捐 贈/312
八、準備金/315
九、稅 捐/319
十、以往年度損失之扣除(盈虧互抵)/323
肆、隱藏的盈餘分配/326
一、概 說/326
二、要 件/326
三、隱藏的盈餘分配之典型行為/329
四、舉證責任/332
五、法律效果/333
伍、特殊行業之所得計算方式/335
一、國際運輸及境外公司來颱技術服務,得採「概算所得」課稅/335
二、國外影片事業之所得額/337
陸、概算所得/337
一、同業利潤標準/337
二、齣售房屋土地之課稅計算方式/338
第四節 稅 率/340
第五節 兩稅閤一製度/341
壹、法人獨立課稅之法理/341
貳、兩稅閤一之立法理由/341
一、股利所得的重復課稅/342
二、扭麯企業財源的籌措方式/342
三、扭麯企業盈餘分配的決策/342
四、檢 討/343
參、2014年財政健全方案,修正「完全設算扣抵製」為「部分設算扣抵製」/344
肆、兩稅閤一的內容/344
一、設算扣抵之原則/344
二、兩稅閤一之適用範圍/345
三、設算扣抵之主要內容/347
四、未分配盈餘加徵10%/349
五、不閤常規之股權移轉調整補稅或一併處罰/352
第六節  公益慈善機關團體所得之免稅與課稅/357
壹、概 說/357
貳、公益團體免稅適用標準/357
一、曆史沿革/357
二、公益團體之免稅適用要件/358
三、公益事業所得,原則上免稅/362
四、收益事業所得,原則上應課稅/364
五、檢 討/364
參、公益團體所得額之計算及查核/365
肆、宗教團體之免稅/366
一、免辦結算申報要件/366
二、非屬銷售收入之情形/367
三、屬銷售收入之情形/367
伍、祭祀公業應否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367
一、未辦財團法人登記之祭祀公業/367
二、已辦財團法人登記之祭祀公業/368
第七節 國際租稅/368
壹、概 說/368
一、國內法的立法措施/369
二、國際租稅條約/369
貳、雙重課稅之排除/369
一、國際間重復課稅之類型/369
二、排除(避免)雙重課稅的方法/371
三、我國立法例/374
參、對於非居住者及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課稅/378
一、來源地原則/378
二、所得之計算/379
三、課稅方法/379
肆、對於利用租稅天堂避稅的防製對策/382
一、租稅天堂之意義/382
二、租稅天堂之租稅對策/384
伍、移轉訂價稅製/389
一、問題的提齣/389
二、移轉訂價稅製的防製方法/390
三、移轉訂價之適用原則/395
四、交易價格之調整/397
五、對應的調整:交易相對人方之調整/397
六、調 查/398
陸、跨國關係企業費用分攤稅製/399
一、問 題/399
二、在稅法上是否認列費用之判斷標準:獨立企業原則/400
三、適用範圍/401
四、除外情形/402
五、勞務費用之計算方法/403
柒、過少資本稅製/405
一、概 說/405
二、過少資本稅製之規製方法/405
三、過少資本稅製(固定比率法)之運用/408
四、我國過少資本稅製之實施/410
第八節 稽徵程序及處罰/414
壹、暫 繳/414
一、預估報繳/414
二、逕行核定暫繳稅款/415
三、免予暫繳/415
貳、結算申報/416
一、申報義務人/416
二、結算申報之種類/418
參、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419
肆、調 查/420
伍、罰 則/421

第四章 所得基本稅額製度
壹、概 說/422
貳、基本稅額/422
參、適用範圍/423
一、營利事業之適用除外/423
二、個人之適用除外/425
肆、營利事業基本稅額/425
一、基本所得額之計算/425
二、營利事業基本稅額之計算/427
三、繳  納/428
四、稅捐規避之調整/429
伍、個人之基本稅額/429
一、個人基本所得額/429
二、個人之基本稅額之計算/431
陸、基本稅額之申報/432
一、申  報/432
二、短漏報之處罰/433
柒、過渡期間之補救措施/434

第五章 營業稅法
第一節 稅捐主體與稅捐客體/436
壹、概 說/436
一、沿 革/437
二、採取消費型加值稅/437
三、多階段加值型營業稅/439
四、稅額計算方式:進項稅額扣抵法/440
貳、稅捐主體/441
一、納稅義務人/441
二、課稅主體之除外:執行業務者/445
參、稅捐客體/446
一、在國內銷售貨物或勞務/447
二、營業人無償的給付/461
三、進口貨物或勞務之行為/465
四、稅捐客體的認定/466
五、稅捐客體之發生/467
六、稅捐客體之除外:免稅/469
第二節 稅捐客體的歸屬、稅基與稅率/475
壹、稅捐客體的歸屬/475
一、概說:納稅義務人之判斷/475
二、信託與營業稅/480
三、課稅期間及其歸屬/485
貳、稅 基/488
一、在給付之交換,為銷售價格/488
二、在互易行為/490
三、在無償等視為銷售行為/490
四、在進口行為/491
五、課稅衡量標準之調整與變更/492
六、差額課稅模式/497
參、稅 率/499
一、加值型營業稅之一般稅率/499
二、按營業總額課稅之特種稅率/499
三、外銷貨物或勞務,零稅率/503
肆、進項稅額/509
一、概 說/509
二、進項稅額扣抵之要件/509
三、進項稅額不準扣抵之情形/512
伍、稽徵程序/524
一、統一發票製度/524
二、稅捐之申報及繳納/528
第三節  營業稅法之罰則體係/531
壹、概 說/531
一、處罰法定主義/531
二、從新從輕原則/532
三、責罰相當性原則/533
貳、營業稅法上罰則類型/534
一、行為罰/534
二、漏稅罰/539
參、漏稅罰之處罰要件/540
一、必須發生漏稅結果/540
二、因果關係存在/549
肆、一行為不二罰/550
一、稅捐秩序罰上一行為之判斷/550
二、行為罰與漏稅罰之關係/551
三、一行為不二罰之類型/552
伍、違章事實之認定與舉證責任/556
一、違章主體之認定/556
二、實際交易對象之舉證責任/557
三、違章處罰程序上之推估/560
陸、漏稅罰之免罰/564
一、自動報繳免罰/564
二、進貨取得非實際交易對象發票,前手已經被補稅處罰者免罰/564
三、逃漏稅之基礎銷售行為已經解約迴復原狀,免處罰漏稅罰/565
柒、逃漏稅行為之類型/565
一、藉牌營業(藉牌承包工程):未辦營業登記而營業/565
二、營業人取得非實際交易對象所開立之統一發票,作為進項憑證申報扣抵銷項稅額案件之處理原則/567
三、閤作契約約定齣名營業人與逃漏稅/571
捌、結論:建議/573
一、增訂第19條之1/573
二、增訂第51條第3項/575
參考文獻/577

附錄
一、稅法各論期中考試模擬試題/589
二、稅法各論期末考模擬試題/597

圖書序言

自序

  本書於2014年11月第一版齣版後,所得稅法以及營業稅法均有相當程度之修正,包括夫妻閤併申報課稅改善方案正式施行、新增房地閤一課稅製度以及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修正等,為能配閤最新法令內容,爰進行修正。又對於國內當前重要租稅議題,如環境稅問題,也在第一章中納入探討。對於稅捐扣繳法律關係以及藍色申報製度,也補充納入分析,以期內容更為完整。又對於薪資所得以及財産交易所得之課稅問題,也進一步分析探討。有關關係企業間之連結稅製,也進一步分析。至於加值型營業稅部分,主要就法令修正部分調整內容。

  本書內容仍有繼續精進空間,相關參考文獻仍可繼續補充,且校對上不週延之處,在所難免,留待日後繼續改善,謹請各方賢達及稅法學愛好者共同雅正。

作者 陳清秀謹誌
於臥龍書房
2016年2月15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來審視颱灣的稅法體係。作者並沒有局限於具體的法規條款,而是從稅收政策、稅收製度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稅法問題。這種宏觀的視角對於我們理解稅法的本質和目的非常有幫助。而且,書中的內容也比較具有前瞻性,對於一些新興的稅收問題,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例如,對於數字經濟稅收、碳稅等問題,作者都提齣瞭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但是,這本書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書中的內容過於抽象,缺乏具體的案例來支撐。其次,書中的語言風格比較學術化,對於初學者來說,閱讀起來可能會比較睏難。最後,書中的內容也比較偏重於理論,對於實際操作的指導性不夠強。總而言之,這本書更適閤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對於需要快速掌握實務操作的從業者來說,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如果作者能夠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並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相信這本書的實用性會大大提升。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畢竟“各論”二字暗示著內容應該更加深入和具體。然而,讀完之後卻感覺像是囫圇吞棗地啃瞭一堆法條,缺乏係統性和邏輯性。作者似乎過於注重理論的堆砌,而忽略瞭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很多章節都隻是簡單地羅列瞭相關的法規條款,而缺乏對於這些條款的深入解讀和分析,更沒有提供足夠的案例來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條款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而且,書中的內容組織也比較混亂,章節之間的銜接不夠自然,導緻讀者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嘗試著將書中的知識點與實際工作中的案例進行對照,發現很多地方都存在差異,甚至有些地方直接與颱灣的稅法規定相衝突。這讓我不得不懷疑作者對於颱灣稅法的瞭解是否足夠深入。當然,這本書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對於稅法基本概念的闡述還是比較清晰的,可以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教材。但是,對於已經有一定經驗的從業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就顯得比較有限瞭。

评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教授在課堂上授課,知識儲備非常豐富,但錶達方式卻有些過於“高深莫測”。作者的語言風格比較正式,用瞭很多專業術語和晦澀的錶達方式,導緻我閱讀起來非常吃力。雖然書中有一些案例分析,但這些案例往往過於抽象,缺乏具體的細節,很難讓我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而且,書中的內容也比較偏重於理論,對於實際操作的指導性不夠強。作為一名在颱灣從事稅務工作的會計師,我更希望能夠看到更多與颱灣實際情況相關的案例,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建議。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對於稅法原理的闡述非常透徹,可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稅法的本質。但是,如果作者能夠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並增加更多與颱灣實際情況相關的案例,相信這本書的實用性會大大提升。總的來說,這本書更適閤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對於需要快速掌握實務操作的從業者來說,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稅法各論(上)》的齣版,填補瞭颱灣稅務教材的一個空白。以往我們學習稅法,總是苦於缺乏一本能夠係統闡述稅法各論的教材,隻能零零散散地從各種資料中搜集信息。這本書的齣現,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框架。作者對於稅法各論的各個方麵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對於一些復雜的稅法問題,也能夠給齣清晰的解答。而且,書中的內容也比較全麵,涵蓋瞭稅法各論的各個重要方麵。但是,這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書中的排版比較擁擠,字體較小,長時間閱讀容易産生視覺疲勞。其次,書中的案例分析不夠深入,缺乏具體的細節,很難讓我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最後,書中的內容也比較偏重於理論,對於實際操作的指導性不夠強。希望後續版本能夠有所改進,在排版、案例分析和實務指導等方麵都能夠有所提升,真正成為一本能夠幫助颱灣財稅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教材。

评分

讀完這本稅法各論,感覺就像經曆瞭一場漫長而艱辛的稅務迷宮探險。作者的行文風格實在過於“學術”,大量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便是有一定財稅基礎的我也常常需要停下來查閱資料,纔能勉強理解其中的含義。更讓我感到睏擾的是,案例的選取似乎與颱灣的實際情況脫節較多,雖然理論上是相通的,但細微的法規差異和實務操作的習慣不同,導緻很多案例對於我們颱灣的從業者來說,參考價值並不高。書中的排版也略顯擁擠,字體較小,長時間閱讀容易産生視覺疲勞。不過,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稅法基本原理的掌握確實非常紮實,對於一些復雜的稅法問題,也能夠給齣深入的分析和解讀。隻是,如果能更貼近颱灣的實際情況,並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相信這本書的實用性會大大提升。總而言之,這本書更適閤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對於需要快速掌握實務操作的從業者來說,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希望後續版本能夠有所改進,真正成為一本能夠幫助颱灣財稅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