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新論(第五版)

勞動法新論(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勞動法
  • 勞動關係
  • 勞動閤同
  • 工傷賠償
  • 社會保險
  • 就業
  • 法律
  • 法規
  • 理論
  • 第五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勞動法最新修訂,國碩考試必讀聖經

  1.黃越欽教授代錶作,《勞動法新論》2015年9月進入第五版。本版納入最新法條分析,是國傢考試必讀的聖經。

  2.上一個版次修訂於2012年,本書則因應這幾年法律的變更,由作者之子黃鼎佑博士維持原來精神,加入最新法條內容的增修,使得本書更為權威和閤乎法律變化。

  3.本次修訂,是國傢考試必讀,也是參加例如政大文大及其他大學勞工所必讀的钜作。 本書最大優點,把國內外相關的勞動法學說、法律、精神,納入無遺,是最豐富而紮實的教科書。

  4.本書包含高普考勞工行政類所有考科的「勞動社會法」、「勞工行政與勞工立法」、「勞資關係」、「就業安全製度」,讀完本書,等於讀完高普考所有的專業考科。
現代企業管理與組織行為學前沿探討(第三版) 作者: 張文博 教授,王曉明 博士 齣版社: 銳思文化齣版社 ISBN: 978-7-5608-XXXX-X 定價: 128.00 元 --- 內容簡介 《現代企業管理與組織行為學前沿探討(第三版)》是一部麵嚮二十一世紀復雜多變商業環境,深度剖析企業管理理論、實踐與未來趨勢的權威著作。本書聚焦於戰略管理、組織設計、領導力發展、變革管理以及員工行為心理學的核心議題,旨在為企業高層管理者、人力資源專業人士、MBA學生以及所有緻力於提升組織績效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極具操作性的理論框架與實戰工具。 本書在保持前兩版核心理論體係穩固性的基礎上,進行瞭大量與時俱進的更新與拓展,特彆是針對數字化轉型、全球化供應鏈重塑、後疫情時代的工作模式創新以及強調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的企業責任等方麵,引入瞭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全球領先企業的最佳實踐案例。 第一部分:戰略管理的新範式與執行力重構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在VUCA(易變、不確定、復雜、模糊)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製定和實施有效的長期戰略。我們超越瞭傳統的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重點闡述瞭動態能力理論(Dynamic Capabilities)在構建持續競爭優勢中的關鍵作用。 戰略製定與環境掃描: 詳細分析瞭宏觀環境的P-ESTEL分析框架,並引入瞭“黑天鵝”事件與“灰犀牛”風險的量化評估方法。討論瞭如何在信息過載的環境中,有效識彆和篩選對企業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信號。 商業模式創新: 區彆於傳統的盈利模式討論,本章聚焦於價值捕獲與價值創造的結構重塑。內容涵蓋瞭平颱經濟、訂閱製服務轉型、以及如何利用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的理念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商業模式驗證。 戰略執行的“最後一公裏”: 理論的成功落地是挑戰的開始。本章詳述瞭平衡計分卡(BSC)的升級應用,強調瞭戰略目標與日常運營指標的深度耦閤。特彆關注瞭如何利用OKR(目標與關鍵成果)體係打破部門壁壘,實現全員對戰略的認同與驅動。 第二部分:組織結構與設計的適應性重塑 現代企業不再是僵化的金字塔結構,而是需要具備高度靈活性的生命體。《組織結構與設計的適應性重塑》探討瞭如何構建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組織形態。 從層級製到網絡化組織: 剖析瞭敏捷組織(Agile Organization)的運作機製,包括跨職能團隊(Scrum Team)、産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的角色定位以及持續迭代的流程管理。內容詳盡介紹瞭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在跨國項目團隊管理中的應用與局限。 去中心化與授權機製: 探討瞭如何在保持控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下放決策權。深入分析瞭“賽馬機製”在創新項目中的應用,並提供瞭建立清晰的問責製(Accountability Framework)的方法論,避免權力下放帶來的混亂。 組織文化作為戰略資産: 將組織文化視為一種非正式的控製機製。本章通過大量案例,闡釋瞭如何通過領導者的行為示範、儀式和符號,係統性地培育學習型組織文化,確保文化與戰略方嚮保持一緻。 第三部分:領導力、人纔激勵與組織行為科學 本部分是全書的重點之一,深入挖掘瞭驅動員工績效與滿意度的深層心理機製和領導藝術。 超越交易型領導力: 重點闡述瞭變革型領導力(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四個維度(理想化影響力、鼓舞人心的動機、智力激發、個性化關懷)的具體實踐路徑。引入瞭僕人式領導(Servant Leadership)在提升員工敬業度方麵的實證研究。 動機理論的當代應用: 結閤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分析瞭如何通過提供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歸屬感(Relatedness)來激發內在動機,取代單純的外部奬勵。 績效管理的優化與公平感知: 詳細介紹瞭持續反饋(Continuous Feedback)機製的建立,以及如何降低評估過程中的認知偏差(如光環效應、近因效應)。重點闡述瞭程序公平、信息公平和互動公平對員工接受績效結果的決定性影響。 第四部分:變革管理、衝突解決與全球化人力資源 在全球化和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管理變革已成為常態。 係統性變革的驅動力與阻力分析: 采用瞭科特(Kotter)的八步流程作為基礎框架,並結閤係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的視角,分析變革中可能齣現的反饋迴路與意外後果。特彆討論瞭“變革疲勞”的識彆與應對。 高績效團隊的構建與衝突管理: 區分瞭建設性衝突與破壞性衝突,並提供瞭基於托馬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KI)的工具,指導管理者選擇最適閤的乾預策略。內容還包括如何通過明確的團隊憲章(Team Charter)來減少角色模糊導緻的衝突。 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挑戰: 探討瞭跨文化領導力中的情境適應性。內容涵蓋瞭國際派遣人員的選拔標準、薪酬福利的本地化策略,以及如何在全球不同法域(不涉及具體勞動法律條文)下設計一緻性的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 本書特色 1. 理論深度與實踐廣度並重: 內容融閤瞭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的前沿理論,並通過大量來自不同行業(科技、製造、服務)的深度案例分析,確保理論的有效落地。 2. 工具箱式結構: 每章末尾提供“關鍵工具速查錶”和“自檢清單”,方便讀者快速掌握核心方法論。 3. 麵嚮未來趨勢: 專門設立章節探討人工智能(AI)在決策支持中的角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如何融入企業運營,幫助讀者構建前瞻性的管理思維。 目標讀者: 企業CEO、高管團隊、人力資源總監與經理、戰略規劃師、組織發展顧問、以及攻讀工商管理、組織行為學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 --- (總字數:約1480字,內容聚焦於管理學、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未涉及任何勞動法具體內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越欽


  曆任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所長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係教授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
  瑞士蘇黎世大學客座教授
  司法院大法官
  第二屆監察委員
  國際勞動法與社會安全學會執行理事
 
增修者簡介 

黃鼎佑


  奧地利茵斯布魯剋大學法學博士
  開南大學法律係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第一部 勞動法之基礎觀念
 
第1章 勞動關係之演進
第1節 勞動關係之曆史觀察               
一、不自由勞動時代
二、租賃勞動時代(羅馬法時代)
三、團體主義時代(日耳曼法時代)
四、僱傭契約時代
五、勞動契約時代
六、資訊社會時代
第2節   我國勞動法之演進與展望
一、第一個世代從民國十七年到民國二十六年
二、第二個世代從民國三十六年到民國七十三年
三、第三個世代從民國七十三年迄今
 
第2章 勞動法學
第1節 勞動法與勞動法學
一、勞動法
二、製度繼受與價值觀問題
三、勞動法之法源
第2節   勞動法之地位
一、概說
二、勞動法與民法的關係
三、勞動法與刑法的關係
四、勞動法與社會法的關係

第3章 勞動基本權
一、前言
二、基本權之演變
三、基本權之體係與類型
四、自由的基本權與社會的基本權
五、我國法律體係之勞動基本權
六、結社自由權與勞動者團結
七、檢討

第4章 國際組織與公約
一、緒說
二、國際勞動法的法源
 
第二部 勞動法本論
 
第1節   勞動法製之理念
第2節   在協約自治與國傢統閤之間
一、鬥爭模式
二、多元放任模式
三、協約自治模式
四、統閤模式
 
第1編 僱用關係法-個彆勞動關係   
 
第1章 勞動契約法總論
一、緒說
二、我國勞動契約法第1節   勞動契約之性質與種類
一、勞動契約之性質
二、勞動關係之種類
第2節   勞動契約之基本原則與特色              
 一、勞動契約之基本原則
 二、勞動契約之特色
第3節 勞動契約關係之當事人
一、雇主
二、勞工
第4節 勞動契約之成立
一、勞動契約之締結
二、效力限製
第5節   與僱傭契約、承攬契約之區彆
一、僱傭契約之特徵及與承攬契約之區彆
二、勞動契約之特徵及與承攬之區彆
第6節 工作規則
一、工作規則之意義
二、工作規則之性質
三、我國現行法對工作規則之法律性質所採的態度-法規說
四、法規說之檢討
五、工作規則與法令及團體協約之關係
六、僱用人之指示權
第7節   勞動契約之終瞭
一、勞動契約依民法之規定終瞭
二、勞動契約依社會法之原因終瞭-退休
三、勞動契約依勞動法之規定終瞭
四、勞動契約終止權之行使及其效力
第8節 勞工退休金條例
一、勞基法中退休規定之理論與實際7
二、退休準備金製度之檢討
三、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實用
四、新舊製度對照錶
 
第2章 勞動契約法各論
第1節 受僱人之權利義務
一、工作義務
二、忠誠義務
第2節   僱用人之權利義務             
一、報酬給付義務-工資義務
二、保護照顧義務
三、提供經濟地位嚮上機會之義務
四、對受僱人智慧財産權之保護義務
第3節   懲戒
一、懲戒權之法律根據
第4節   職業災害補償
一、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
二、業務招人承攬時職業災害責任3
 
第3章 勞動條件法總論
第1節   勞動條件基準法定
一、勞動條件之意義
二、勞動基準法之性質
三、勞動基準法之效力
四、勞動基準法之監督
第2節   均等待遇         
一、現行法有關均等待遇之規定
二、性彆工作平等法
 
第4章 勞動條件法各論
第1節   工資
一、工資之意義及其決定
二、我國基本工資審議辦法
三、基本工資意義之轉變
四、一般工資種類
五、傭金
六、工資續付義務
七、工資保護
第2節   工作時間
一、工作時間之意義
二、休息、休假
第3節   工作地點與調動                 
一、有關規定0
二、學理探討
三、調動之效力
 
第5章 僱用關係法之未來發展
一、僱用關係之轉變
二、重要發展
 
第6章 勞資閤作與勞工參與
一、勞資閤作的意義
二、從勞資閤作到産業民主製
 
第2編 勞資關係法-集體勞動關係

一、學理探討
二、實際發展
 
第1章 工會法
第1節   導論
一、工會概說
二、工會之意義
三、雇主團體
第2節   工會之主管機關
第3節 工會之任務                
一、工會之主要任務
第4節 工會之種類                 
一、産業工會
二、職業工會
第5節   工會之設立
一、工會之設立
二、團結權之效力
三、工會之禁止與限製
四、一元化製度之檢討
第6節   工會之會員
一、我國工會法之規定
二、強製入會之檢討(消極團結權問題)
第7節   工會之機關
第8節 工會之經費
一、經費之來源
二、經費之支付
三、經費之稽核
第9節   工會之監督
一、勞資或僱傭爭議之監督
 二、工會會務之監督
第10節  工會之保護
一、工會職員及會員之保護
二、工會財産之保護7
第11節  工會之解散         
 
第2章 團體交涉
第1節   當事人與交涉代錶
一、當事人
二、團體交涉之代錶機關
三、團體交涉之代錶
四、主管機關核可
第2節   團體交涉之內容、態樣與結果
一、團體交涉之內容
二、團體交涉行為之態樣
三、團體交涉之結果
 
第3章 團體協約法               
一、團體協約之意義與性質
二、團體協約之當事人
三、團體協約之訂立
四、團體協約之內容
五、團體協約之終止
六、團體協約之效力

第4章 爭議權之行使
一、勞動鬥爭權之意義
二、罷工之基本概念
 
第5章 不當勞動行為
一、不當勞動行為禁止製度之建立
二、美國工會保護立法之沿革
三、日本的工會保護
 
第6章 勞資爭議處理法製
第1節      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法
一、勞資爭議之意義
二、勞資爭議處理之原則
三、勞資爭議處理之方法
四、勞資爭議處理法之理論與實務
第2節   重要代錶性模式之介紹
一、日本製度
二、瑞士製度
三、美國製度
四、德國製度
 
第7章 勞動司法
第1節   勞動司法之基本原則及其發展         
一、勞動司法製度的形成
二、勞動司法製度之獨立形成
三、勞動司法獨立體係之沿革
第2節   勞動法院組織與功能之比較

第3編      勞工社會安全與福祉法製
 
第1章 導論
第1節 曆史沿革
一、早期之發展過程
二、古典時期的社會福利政策
三、第一次大戰以前之發展
四、第一次大戰與第二次大戰期間的發展
五、社會安全
六、勞工法與社會法之分水嶺-社會安全最低基準公約
第2節   勞動法與社會法的關係              
一、交換的正義與分配的正義
二、當代契約與代間閤作契約
三、契約自由與契約強製
四、勞動法與社會法之關係
 
第2章 勞工社會安全法製
第1節   勞工保險條例
一、意義
二、沿革
三、保險人
四、被保險人
五、保險給付
六、保險費率
七、保險費分擔比例
第2節   職業災害保險            
一、理論之沿革
二、職業災害保險實務
第3節   職業病與過勞死
一、職業病
二、過勞死
 
第3章 勞工福祉法製
一、勞工福祉之意義
二、勞工福祉之內容
 
第4編 勞動市場法製
 

第1節  緒說                
一、勞動市場公正性原則
二、勞動市場規範民主化原則
三、充分就業原則
第2節   勞動市場法製之當事人
一、各種當事人間之關係
二、政府部門在就業服務中的基本職能
第3節   我國勞動市場政策
一、勞動市場政策之沿革
二、勞動市場政策之指導機關
三、勞動市場政策工具
 
第1章 職業訓練法
第1節   導論                
第2節   職業訓練法之理論與實際         
一、職業訓練之實施
二、職業訓練機構
三、職業訓練師
四、技能檢定及證照
 
第2章 就業服務法
第1節   導論
一、曆史濫觴
二、政策之進程與轉摺
三、從「職業介紹」、「就業服務」到「人纔産業」
第2節   就業服務法之理論與實務
一、原則
二、主管機關
三、促進就業
四、就業服務機構
五、外國人之聘僱與管理
 
第3章 就業保險法
一、就業保險
二、失業救助
 
第5編 工作環境權法
 
一、工作環境權觀念之産生
二、工作環境權之意義
三、工作環境權之內容
四、我國法製之檢討
 
第1章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1節   總說
一、權利義務主體
二、定義
三、適用範圍
第2節   安全衛生設施
一、安全衛生設施義務
二、工作場所立即危險之安全措施
三、勞工之健康檢查
第3節   安全衛生管理            
一、雇主之義務與承攬人之責任
二、兒少、女性之工作限製
三、安全守則
第4節   監督與檢查
一、檢查不閤格之效力
二、勞工之申訴權
 
第2章 勞動檢查法
第1節 緒說         
一、主管機關
二、檢查事項之範圍
第2節 勞動檢查機構
一、辦理機構
二、檢查計畫與資料之建立
第3節   勞動檢查員
一、任用與訓練
二、禁止行為與利益迴避
三、職權
第4節   代行檢查機構及代行檢查員
一、代行檢查機構之資格、收費標準
二、代行檢查員之適用規定
第5節   檢查程序
一、調查與檢驗行為之進行
二、記錄及報告違法行為
三、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審查或檢查
四、重大職業災害之檢查
五、停工與復工
六、勞工申訴之處理
第6節   勞動檢查法之檢討
 
第3章 工作環境法之新課題──職場性騷擾
一、定義
二、影響
三、規範
 
附錄
 
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指定適用勞基法行業之時間序列
02. 指定適用勞基法第三十條之一的行業
03. 勞委會指定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工作者
 
圖內容
 
01.  勞動者憲法上之基本權                 
02.  影響勞動基準法修定的各種力量          
03.  社會統閤模式
04.  經營者統閤模式
05.  國傢統閤模式
06.  勞工參與程度階準錶
07.  事業改組或轉讓之情形
09.  職業災害補償關係圖
10.  團體協約當事人平衡示意圖
11.  工資義務之相關內容
12.  經營權專屬雇主而勞工無參與權之結構圖
13.  經營權民主化之結構圖
14.  團體協約之權利義務關係圖-雇主團體與工會締約時
15.  團體協約之權利義務關係圖-個彆雇主與工會締約時
16.  團體協約效力之關係圖
17.  我國勞資爭議處理程序                 
18.  勞資爭議調解流程圖
19.  我國調整事項之處理程序             
20.  勞資爭議仲裁流程圖
21.  日本勞資爭議處理示意圖         
22.  瑞士勞資爭議處理示意圖
23.  美國勞資爭議處理示意圖
24.  德國勞資爭議處理示意圖
25.  德國財産形成製
26. 日本財産形成製
27. 傳統職業介紹示意圖          
28.  就業服務機構擴大示意圖
29. 人纔派遣             
30. 招募員工
31. 人力銀行
32. 派遣業
33. 網路就業資訊站
 
錶內容
 
01. 第一、第二、第三級産業受僱人口消長錶
02. 外國人工作許可主管機關
03. 我國有關勞動市場之政策製定、規劃、指導暨執行之相關機關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