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再來

菩薩再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佛教
  • 菩薩
  • 輪迴
  • 救贖
  • 因果
  • 修行
  • 善惡
  • 命運
  • 奇幻
  • 東方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這個不安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是……《菩薩再來》
睽違多年,作傢東年又一佛學體悟之作

  從多年前閱讀〈阿含部〉經典原始教義和佛陀自述的佛法法則,東年將其體悟到生活中的苦樂轉化成小說《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和原始教義》、《地藏菩薩本願寺》,用文學的形式詮釋宗教之妙與精要。

  曆經世事變化,多年的沉澱和省思,東年談到:「菩薩再來,是涅槃經和大度智論的概念;菩薩,因為濟度眾生,大悲,發願再來,繼續修學諸佛究竟智慧,而在各處世界,隨願受生,以隨宜方便身,行菩薩道。」或者這個概念還能怎樣認識?原始教義說得比較平實;或說:我現在也是人,所以有這樣的生老病死,或說:諸佛皆齣人間,父母所生,非由天而得;或說:菩薩,是不愚而聰慧的有情生命。可見,在世間菩薩行,並不難。

  在生老病死的無常中輪迴,不得安逸是常人的命運。

  樂,當然不需再多說瞭,苦,是一切世間法的根本;兩韆五百年瞭,還是如此,所以說苦海無邊;因此,慈悲是佛法根本,說的是不苦。

  《菩薩再來》試提,人人可以自視是再來菩薩,再來修煉如何不苦,再來慈悲與人同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東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寫作班研究,曾獲聯閤報、中國時報小說奬,曾任聯經齣版事業公司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1977-2005)、《曆史月刊》總編輯(2003-2009)、曆史智庫齣版公司社長(2005-2009)、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執行長(2006-2010);現任聯閤文學社務顧問、颱北縣大河文化協會理事長、颱灣曆史文化生活影像再造協會理事長。著有短篇小說集:《落雨的小鎮》、《大火》,長篇小說《失蹤的太平洋三號》、《去年鼕天》(同名改編電影)、《模範市民》、《初旅》(英文版Setting Out在美國印行)、《愛的饗宴》、《地藏菩薩本願寺》、《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及原始教義》、《再會福爾摩莎》,散文集一種:《給福爾摩莎寫信》,研究:《桃園開拓軼史》、《桃園縣忠烈祠本事》、《道法自然》、《花神與花祭》、《神社的建築與思想》、〈愚人國〉三部麯:《愚人國》、《城市微光》、《美好時光》。其中《愚人國》榮獲第38屆金鼎奬文學圖書奬。

圖書目錄

自序/一葉扁舟滿目青山
1~36

圖書序言

自序

一葉扁舟滿目青山

    
  二十年前,我整理〈阿含部〉經典中的佛陀自述,寫瞭《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和原始教義》、《地藏菩薩本願寺》兩本小說;現在,再續,又寫《菩薩再來》。如此,希望能以實踐為要,總和瞭各部派的旨趣。

  佛法傳承,先後有原始教義、小乘、大乘和密教之分。密,原來隻是簡易快速的意思。大乘經典大量齣現後,以革新自詡大;後人不明所以,將其他經典所說佛法為小。其實,無論部派對於法,有什麼歧見,那種包含佛教本質和精髓的最簡潔錶述:佛陀發現,存在的各種元素,其間的因果關聯,以及永遠熄滅關聯的方法;這樣的定理,是共同都接受的佛法。

  宇宙、世間以及各種建構宇宙或世俗生命的元素,其間作用力之生滅,是有限或無限,關係存在虛實、靈魂有無,大抵就是部派的歧見;這卻是任何宗教、哲學和科學都無解的問題。若拿這歧見請教佛陀,他還是會說:這種問題的思慮,對現實生活無益。這樣的教法,畢竟是,佛陀希望僅具一般資質的人,用來專心實踐而不是思想。任何人如果好奇佛陀的思想,還是要在那種,反復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的心理狀態;這種集中瞭的思想本身,是一種心理狀態,或是創造這種心理狀態的方法,或是這種心理狀態産生的地方。在這樣集中注意力的狀態中,生命被分解成構成性的活躍元素,這些元素前後左右,或追隨或離散,最後都在集中的注意力下被損毀而靜寂和止滅。這種集中的能力,因此,不能說不是一種神祕。

  菩薩再來,是涅槃經和大度智論的概念;菩薩,因為濟度眾生,大悲,發願再來,繼續修學諸佛究竟智慧,而在各處世界,隨願受生,以隨宜方便身,行菩薩道。這樣的概念,雖然也可見大乘者如何自大,到底還是好的。

  菩薩再來,這個概念還能怎樣認識,原始教義說得比較平實;或說:我現在也是人,所以有這樣的生老病死,或說:諸佛皆齣人間,父母所生,非由天而得;或說:菩薩,是不愚而聰慧的有情生命。可見,在世間菩薩行,並不難。

  佛陀看自己和眾生沉溺欲海,不能節製,在生老病死這樣的人生流程中,不得安逸;經各種嘗試和努力,悟得所謂的佛法,希望眾生也能這樣覺悟。這樣對眾生關懷,就是觀無量經說的:佛心是大慈悲、大智度論說的: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樂,當然不需再多說瞭,苦,是一切世間法的根本;兩韆五百年瞭,還是如此,所以說苦海無邊;因此,慈悲是佛法根本,說的是不苦。

  菩薩再來,這個概念和現象,在我這本新書,以慈悲為慧見,提醒慈悲除瞭慈悲他人,更要慈悲自己;以時時能集中自己的意識和思想為定見,這樣的身心練習和實踐,可能讓自己,隨時再生生活條件的能力,也纔有可能深入生命更高的,甚至於神秘的境界。畢竟,佛陀認為佛法是人人與生俱來的,自有的;所以,自己臨終時,特彆嚮隨侍弟子們強調的教誨之一,是說:法燈明自燈明,要依靠自己,無法依靠其他。

  從前,我寫《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和原始教義》,法鼓山聖嚴法師買去看,還要我簽名;他能夠欣賞佛陀原本身世和教法,因為曾經在日本學習阿含部經典,知道佛陀說什麼。後來,我寫《地藏菩薩本願寺》,也還是根據原始教義的佛法法則,詮釋生活中的苦樂,如行雲流水,都是如來如去的。現在,我再寫《菩薩再來》,以為人人可以自視是再來菩薩,再來修煉如何不苦,再來慈悲與人同樂。

東年
二O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圖書試讀

1.
 
金教授再次錶示自己確實看到護士推著病床在眼前跑過;林茉莉聽後,手上懸著的羊毫繼續落下觀音菩薩的臉,把剛染上的橘紅色洗平。
「妳佛畫還是唐卡,我看畫得很好。」金教授說:「不像一般畫成肖像,沒生氣。」
 
林茉莉不知道他是客氣話還是贊賞,隻知道自己工筆畫,和一般把色彩拘泥在綫型結構中的觀念不同,也清楚自己的綫型鋪陳不能精準,所以隨類、隨情、隨意賦彩;就這點來看,她認為自己並沒完全獲得父親遺傳。她父親年輕時得過幾種奬,後來寜願枯站海邊或坐湖邊釣魚,偶而在畫本素描這些景色,說以後有空再來好好畫;釣到比較大的魚,他纔會認真做魚身拓影。有一次她問他為何不再畫,他錶示一個虛無和功利的社會隻會對裝飾畫有興趣,這樣畫畫沒意思。他的漁拓起先隻是一般拓法,後來認為嘉鱲應該有點紫紅,而黑鯛的黑色裏蘊含一點點墨藍,還有金綫。這樣不從俗以及在黑白中賦彩,就是她後來畫工筆的想法。
 
「護士推病床在山上跑也奇怪──」金教授又說:「可惜妳沒看到。」
 
林茉莉把羊毫在筆洗中洗後擱上筆山,走近落地窗去探看。這樓房是老厝改建,保留有原來的三閤院地。右廂樓頂斜麵滾落雨水,有些瀑布段落在背襯的路燈下看起來縷脈分明。雨點喧嘩,錯亂閃爍,同樣剔透晶亮;光暈中還能看到豪雨自相摩擦,碰撞齣氤氳。迷漫霧氣後的陰暗樹林和山徑,就是金教授說的,那裏剛有一個護士推著病床快步跑過。她纔這樣想像,樹林下忽然照進一道手電筒光,晃動到處,能看到雨點紛紛打在潮濕葉片,或在流水路麵濺起水花。
 
「好像有人來──」金教授說:「這樣大雨,又是晚上,啊,有一個晚上下雨,我看到兩個荷蘭士兵追一個西班牙士兵──」
 
林茉莉忍不住笑起來,終於說:「教授怎麼看齣荷蘭兵和西班兵?」
 
「呃,這當然都很奇怪,我們這裏怎麼會跑齣古代的荷蘭兵和西班牙兵,還騎馬──」金教授說:「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也到過美洲,我因為工作需要參考,讀科學史,順便把曆史文化也看瞭,收藏很多圖片──啊,希望沒嚇到妳。」
 
金教授經常會空望什麼地方發神或心不在焉,她不免就猜疑他是否神誌有問題;「沒沒,我隻是好奇──」她呼吸瞭一口氣說:「真是有點怪怪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菩薩再來》,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又像是一次深刻的喚醒。我一直相信,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力量,隻是我們常常被日常的瑣事所濛蔽,難以察覺。我特彆喜歡那種帶有東方哲學韻味的文學作品,它們總能以一種非常含蓄而深刻的方式,觸及到生命的本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充滿智慧和靈性的世界,讓我感受到那些古老的故事中蘊含的永恒真理。我想知道,在作者的筆下,“菩薩再來”會以何種形式齣現?是某種具體的事件,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期待它能夠引發我對於生命、信仰以及個人成長的深刻反思,讓我對這個世界有更溫柔的理解。

评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瞭《菩薩再來》這本書的宣傳,它那種簡練而充滿意境的標題,立刻就吸引瞭我的目光。我一直認為,偉大的故事往往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而是能夠直擊人心,觸及靈魂。我本身就對亞洲文化,特彆是佛教文化有很深的著迷,常常會從一些古老的經文和傳說中汲取靈感。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一場心靈的旅程,讓我能夠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感受那些關於修行、覺悟和慈悲的深刻體驗。我希望它能夠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以更積極、更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麵對這個世界。有時候,一本好的書,就像是一盞明燈,能夠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评分

我是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得知《菩薩再來》這本書的,她當時說這本書讓她思考瞭很久,而且對她的人生觀有瞭一些新的啓發。我平時閱讀的範圍比較廣,但最近對一些涉及宗教、哲學和人文關懷的作品特彆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探討人性、因果以及生命意義的書籍,往往能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菩薩”這個詞本身就承載著一種美好的寓意,代錶著慈悲、智慧和無私的奉獻。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通過故事,展現齣人性的光輝與復雜,以及在睏境中,那些超越凡俗的力量是如何顯現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慈悲和智慧的指引,讓我們不至於在紛擾的世界裏迷失方嚮。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蠻吸引人的,那種淡淡的水墨風格,配上幾個寫意的菩薩形象,讓人一看就覺得很有故事感,也很安靜。我一直對佛教文化和一些經典故事有濃厚的興趣,所以看到這個書名《菩薩再來》的時候,就立刻被勾起瞭好奇心。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帶我進入不同時空、不同世界的故事,尤其是關於修行、慈悲和救贖的主題。總覺得在現代社會,我們有時候會忽略掉內心深處一些更重要的東西,而這些故事恰好能提醒我們,迴歸本真,保持善良。我個人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引人深思的哲理,或者講述一些感人至深的命運故事。有時候,一本好書就像一位智者,能夠點撥迷津,給予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精神上的一個加油站,讓我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和力量。

评分

收到這本《菩薩再來》後,我首先是被它那種沉甸甸的質感給吸引住瞭。書頁的紙張很厚實,印刷也相當精美,感覺像是很有誠意的作品。閱讀的體驗很重要,好的紙張和排版能讓眼睛更舒服,也更能沉浸在故事裏。我一直覺得,一本能夠觸動人心的書,不隻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和思想的啓迪。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些關於人間疾苦、眾生相以及菩薩大慈大悲的情懷。我尤其好奇,書中的“再來”究竟是指什麼,是曆史的輪迴,還是某種精神的傳承?我希望它能帶給我一種超越現實的感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不如意,如果能從書中找到一些慰藉和啓發,那將是極大的幸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