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語言風格學又可分為三個次領域,即音韻風格學、詞彙風格學、句法風格學。以往研究「語言風格學」大多偏向分析文學語言,至於用語言風格學來分析非文學語言者較為少見。因此本書即嘗試將語言學豐富的分析經驗,由自然語言轉移應用到屬於非文學語言上。

  本書是在《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2002)之基礎上,再把近四年來之研究成果灌注其中,做了些許幅度的拓展與延伸。語料方面,除了研究廣告標語外,更擴及新聞標題、網路語言、流行歌詞等之語言風格研究。並將近十年來(2003至2013),在台北《中國語文月刊》所發表有關語言學之通俗小文章,置於本書之附錄,期許本書之內容深入淺出,以方便同學檢閱。並冀本書對欲進一步探討語言風格學各方面的人,能起登堂入室的津梁作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慧美


  東海大學中文博士

  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曾主講語言學概論、語音史、聲韻學、訓詁學、教學語言藝術、古音研究、聲韻學與國文教學專題研究、音韻學專題研究、詞彙學研究、語言風格學研究等課程。

  1988年於《大陸雜誌》發表〈朱翱反切中的重紐問題〉,並陸續於學報、期刊發表有關「上古音」、「中古音」、「現代音」、「語言風格學」等方面之論文七十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語言風格之定義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第四章  語言風格和語言要素
第五章  廣告標語之音韻風格
第六章  廣告標語之詞彙風格
第七章  廣告標語之句法風格
第八章  反覆形式之廣告標語研究
第九章  新聞標題之音韻風格研究
第十章  諧音之新聞標題研究
第十一章  新聞標題中兩類重疊詞的語法功能研究
第十二章  網路語言之語言風格研究
第十三章  周杰倫專輯歌詞中之音韻風格研究

附錄:一、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陰平字為例
附錄:二、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陽平、上、去聲字為例
附錄:三、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不只聲調不同之字為例
附錄:四、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輕聲字為例
附錄:五、現代漢語歧義-詞義的歧義
附錄:六、現代漢語歧義-語法的歧義
附錄:七、現代漢語不規則字音舉隅
附錄:八、現代漢語不規則字音-類化作用與舉隅
附錄:九、罵詈語舉隅-關「蛋」什麼事?
附錄:十、流行歌曲歌詞中之修辭舉隅-以譬喻句為例(上)
附錄:十、流行歌曲歌詞中之修辭舉隅-以譬喻句為例(下)
附錄:十二、廣告標語重疊詞析論
附錄:十三、考「爽」
附錄:十四、上古「魚」部字不同流合「ㄨ」
附錄:十五、上古「歌」部字的音變歷史〉
附錄:十六、奇妙的【i】介音
附錄:十七、漢語中唇音和【u】
附錄:十八、上古「陽」部字的音變歷史
附錄:十九、上聲姓氏名字的聲調搭配—以彰化師範大學教師之姓名為例
附錄:二十、曾「參」先生,請問您的名字如何唸?
附錄:二十一、論京劇中之尖團音──以鎖麟囊春秋亭唱詞為例
附錄:二十二、章魚口(合口)與鯊魚口(開口)之變化舉隅〉
附錄:二十三、諧音歇後語之語音探析
附錄:二十四、順口溜之音韻風格探析
附錄:二十五、繞口令之韻律風格探析
附錄:二十六、淺談慣用語的構詞結構—以三字格動賓、偏正結構為例
附錄:二十七、罵詈語舉隅---以「狗」為例
附錄:二十八、與笑同行---談幽默的藝術
附錄:二十九、咬文嚼字---談語言與「吃」的文化
附錄:三十、委婉之罵人藝術
附錄:三十一、諧音雙關之笑話探析
附錄:三十二、巧舌能如簧一聽便難忘---談口語表達
附錄:三十三、詞彙與「行」的文化

圖書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語言風格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語言學和文學相結合的產物。也就是利用語言學的觀念與方法,來分析文學作品的一條新途徑。現代的語言風格學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是音韻、第二是詞彙、第三是句法。
竺家寧先生在《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中說過,傳統的風格研究有幾個特徵:

1. 重視綜合的印象,而不是分析性的。
2. 重主觀的直覺,認為能客觀的、知覺的描繪出來,往往已脫離了「美」。
3. 傾向以高度抽象的形容詞來區分風格。
4. 重視體裁風格。

例如:曹丕〈典論〉: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陸機〈文賦〉:
詩緣情而綺靡  賦體物而瀏亮
碑披文以相質  誄纏綿而悽愴
銘博約而溫潤  箴頓挫而清壯
頌優游以彬蔚  論精微而朗暢
奏平徹以閑雅  說煒曄而譎誑

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提出文章的風格有「八體」:
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

針對十二位作家進行風格描寫,劉勰用的仍是這個老辦法:
賈誼俊發  司馬相如傲誕  揚雄沉寂
劉向簡易  班固雅懿    張衡淹通
王粲躁銳  劉禎氣褊    阮籍俶儻
嵇康儁俠  潘岳輕敏    陸機矜重

唐代的司空圖(837-908)《詩品》:把文學風格分為二十四品
雄渾  沖淡  纖穠  沉著  高古
典雅  洗煉  勁健  綺麗  自然
含蓄  豪放  經神  縝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實境  悲慨  形容
超詣  飄逸  曠達  流動

要想出這麼多不同的形容詞,的確要花費不少心思,但是對文學作品的風格特性而言,到底能藉著這些形容詞傳達多少訊息?透露多少具體的意蘊內涵?也的確是令人疑惑的。

從事語言的研究,就是要透過自然語言表現在外的具體行為(言語),去掌握為大家所習焉不察的內化之規則,並進而探索人類語言規則的共同特點(語言)。這也就是要透過言語,去研究語言。「自然語言」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話,它是約定俗成的社會現象。從十九世紀末葉以來,語言學發展快速,到了二十世紀初,索緒爾開啟了結構主義的新觀念,不但重視過去之歷時演變的研究,更重視共時的語言研究,於是語言學便成為第一個走上科學化、系統化的人文學科。而語言結構的觀念也影響到了文學、詩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等學科。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