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故事

漢字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若學習情況不錯,一般人在小學畢業時,常用漢字泰半都認識瞭,但據本書的看法,那隻是初淺的「識字」罷瞭,談不上熟知。要算得上熟悉漢字,得摸清其底細,也就是原創構想及流變演進。龍子仲的《漢字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讓人讀時既嘖嘖稱奇,又不時莞爾一笑,讀後則對漢字加深一層認識體悟,懷抱彆樣的情思遐想。

  作者觀念新穎,不拘泥於一格,竟將伏羲老祖與夏威夷草裙女孩相提並論,還說造字的倉頡像極當代的前衛藝術傢,他對於字詞的考證自然也就頗具創見,例如對於「春」的古字的解釋:「這個字的上麵是一個有點變形的『木』字……那棵樹長得似乎有點幸災樂禍,你看它的葉子,一扭一扭的,簡直快把自己長瘋瞭。這麼個長法,我都擔心它長成腦震盪。這就是春天,是草木們的狂歡節。」

  全書共介紹近兩百個漢字的「故事」,有些是單字獨挑大梁,更多則是群字共同演齣。在引薦完造字的祖師爺後,本書竟以「鬼」字緊接其後,繼之以「人」字大傢族,以及錶達各種人事、自然與抽象事物的漢字。

  難得的是,作者能與時俱進,不忘介紹幾個網路時代的流行漢字,然而與老祖宗相比,現代人的創意未免相形見絀。以「公」的古字為例來說,不同的字形竟流露齣截然不同的情緒,有的像在傻笑,有的臉拉得老長,有的彷彿在打嗬欠,有的幸福洋溢,還有的一臉錯愕。

  漢字之妙,當真匪夷所思。漢字的故事,言說不盡。

本書特色

  有彆於一般說文解字的書籍,已故的龍子仲所寫的這本,係以輕鬆詼諧的語調,娓娓道來將近兩百個常用漢字的源流、演變,以及可能的造字概念發想──古人在創造文字時,究竟是怎麼構思的。

  看作者有如神探般地大膽假設、縝密推理、小心求證,所得齣來的結果,真要叫人拍案叫絕,不隻為作者,更為瞭我們的老祖宗,他們在幾韆年前的簡樸生活裏,怎會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呢?要為一些有具體形象的事物造字,其實並不算太難,但要為純然抽象的事物造字,那真可謂古代的文創事業瞭。這也讓學習漢字多瞭另外一層功用──瞭解古人的生活型態與思想觀念。所以,漢字本身就構成瞭一套微型的中國人類文化史,可與文物典籍、考古發現相互援引佐證。

  除瞭考究甲骨文與金文外,作者也找瞭自然界的景物或畫象,讓人對漢字的源流一目瞭然。例如透過一張蜥蜴圖,讀者就能領略「易」其實是「蜴」的古字,而《說文解字》的解釋:「易:蜥易,蝘蜓,守宮也」,不免顯得纍贅而詰屈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龍子仲


  (1963-2011),齣版傢、作傢、學者。1985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係,同年留校任《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後參與籌備成立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並在該社任職,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青年圖書編輯」稱號。

  曾主持《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的編輯、整理工作,並參與《抗戰史叢書》、《科學傢爺爺談科學叢書》、《跨世紀學人文存叢書》等大型叢書的編輯、協調工作。其策劃編輯的《郭小川全集》被媒體譽為「曆史主義態度的編輯個案」,獲桂版圖書一等奬。所策劃、責編的《中國畫論研究》、《思考中醫》、《中國古代茶文化全書》,以及《戊戌前後的痛楚與夢叢書》,都影響社會甚巨。

  有《懷揣毒藥,衝入人群──讀〈野草〉劄記》、《王半塘研究》、《最後的詩情》等專著,齣版過作品集《古典的心情》。發錶的小說、散文、學術論文多次獲奬。
 

圖書目錄

開篇:誰的記憶裏沒有文字
穿樹葉的祖師 
那一刻鬼哭狼嚎 
誰是鬼的身影? 
人物大變形
到傢裏看看 
人多故事多
酒和好心情
美也許是一種麵具 
一根神奇的木頭 
不是草船也藉箭
寫寫畫畫 
太陽的步伐 
年的身分證 
四季:春 
四季:夏 
四季:鞦
四季:鼕 
指手畫腳的空間
藉題發揮的空間 
數目字
網路時代的時髦漢字
歲寒三友 
動物領袖 
五行字 
人生識字憂患始
漢字常識
 
閱讀迴味
附錄:本書引用古字錶
 

圖書序言

開篇

誰的記憶裏沒有文字


  我們現代人,從一懂事起,就開始認字、讀書,上完小學上中學,上完中學還要上大學……。直到二十來歲,書總算讀完瞭,齣瞭社會,辛辛苦苦找一份職業,掙錢養命。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簡單地說,這就是「文明的規矩」所給予的生活。

  所有規矩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套或有形或無形的文字闡釋原則。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就是一種擁有文字來支配自己行為的動物。隻要你是人,你的記憶裏就不可能沒有文字。這是很奇妙的。你去看彆的動物,會發現牠們的生活彷彿僅僅是圍繞著肉體的發育和需求而展開的。但是「人」不一樣,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語言文字所指明的幅員而展開的。可見文字對我們有多重要瞭。

  中國人的特點,在於中國人使用的文字很特彆。我們的漢字,不是簡單地用一些錶示聲音的符號來記錄語言,而是針對不同的事物或意義畫齣不同的符號,當這些符號排列起來,它們之間就呈現齣瞭一種特彆的關係,我們就是這樣來錶達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地去背誦許許多多中國文化的訓條,隻要真正掌握瞭漢字,這個文化也就在你心裏紮下瞭根。然後,不管你走到哪裏,你的生命中都會發齣中國文化的苗木,供你在人生的歲月陰晴中,遮風避雨,休憩納涼……

  你也許會說:「漢字還不簡單嗎?上過小學的人,基本上都認識漢字!」這話當然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在這裏我要提齣兩個概念,請你一定要牢記。這兩個概念,一個叫做「識字」,另一個叫做 「知字」。「識字」和「知字」其實是不同的。我們上完小學之後,常用的漢字基本上都認識瞭,這隻是「識字」。但是,認識瞭,並不一定就知曉。就好像我們平時走在大街上,看見很多人。你看見他們,知道他們的樣子,但如果那不是你的熟人,他對你來說也隻能算是陌生人,因為你並不知道他的底細。

  什麼是熟人呢?你知道他的來曆,知道他住在哪兒,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傢裏都有些什麼人……,這算是熟人。「知字」的意思,就是要把字變成這樣的熟人。隻有熟人,他在你腦子裏纔會有故事存在;而有瞭故事,纔算是真正有瞭喜怒哀樂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講講漢字的故事……
 

圖書試讀

誰是鬼的身影?
 

既然提到瞭「鬼」,索性就從鬼說起吧。
 

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呢?目前科學的答案當然是:沒有。那麼,古人的記載中為什麼卻有那麼多關於鬼的故事?僅僅因為古代人太無知、太迷信嗎?恐怕不那麼簡單。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鬼故事嚇得晚上不敢齣門的經曆,但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鬼究竟是什麼。其實,這個答案,甲骨文裏頭早就告訴給我們瞭。最早的「鬼」字是怎麼寫的呢?是這樣的:
 

它的下麵是一個跪著的人,上麵這個像「田」字的,並不是一塊田,而是一張麵具。人戴著可怕的麵具,這就是古人眼裏的鬼。古人喜歡玩一種「鬼的遊戲」,把自己的力量轉移到鬼身上,再從那裏麵獲得某種對世界的解釋。所以,我們可以得齣這樣一個結論:鬼都是人扮的。
 

因為這種麵具十分可怕,看上去不舒服,所以古代錶達畏懼的「畏」字也跟「鬼」字有部分相似:
 

它的左邊是一根打人的樹枝,右邊那個人的頭上,也畫成瞭「田」字的樣子,想像得齣,是一種像鬼麵具一樣猙獰恐怖的錶情。我們大緻可以判定,人畏懼時候的錶情跟鬼麵具的錶情是比較相似的。這種錶情當然不會令人舒服,於是「鬼」又跟「醜」聯係在一塊兒瞭。錶示樣貌醜陋的 「醜」字是這麼寫的:
 

它的左邊,是一個酒罈子,裏麵畫瞭幾個點,錶示液體,應該是一隻裝滿酒漿的罈子。這個字形也就是我們今天寫的「酉」字,在古代,它就是「酒」的意思。右邊的字形就是上麵說到的「鬼」字。閤起來就有「酒鬼」的含義。可見,古人也認為縱酒後的醉態是不雅的,也就是醜的。這是一個形聲字,「醜」和「酉」讀韻相同,所以「酉」又可以用來提示讀音,真是一舉兩得。
 

另有一種「醜」字的寫法是「媿」,同樣有一個「鬼」字旁。這一種寫法就有意思瞭,為什麼是「女」字旁呢?大概古代扮演鬼的多半都是女人和下人。古代這種扮鬼的人,實際上是溝通鬼神、跟鬼神打交道的人。他們有兩種稱呼,分彆是「巫」和「覡」,男性稱為覡,女性稱為巫。可見女人參加扮鬼活動在當時是很普遍的。整天扮成一副鬼臉的樣子,看上去當然就醜瞭。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