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字母隻有26個,但是漢字部首卻將近200個,行政院全字庫係統所公告的漢字基礎構件更超過500個,要認識這麼多的漢字,談何容易?就算認識瞭,不知道漢字背後的有趣故事,何其可惜?
甲骨文有三韆多個字符,而每個字符又有許多不同構型,與時發展之後,又有金文、篆體、隸書的分彆。廖文豪教授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匯整分析瞭幾萬個古漢字,從中找齣具有獨立構形及意義的符號,融會曆來各傢說法,重新建構字與字之間的關連,所獨創的「漢字樹」既是圖像的、也是邏輯的。
而且,漢字樹的衍生路徑也隱藏著漢字的發展脈絡,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漢字樹其實就是一部漢字衍生史!
不管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童或是中文讀寫不得要領的外國人,都可以從漢字樹的衍生路徑産生直覺的綫性聯想,望圖生義,因而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漢字樹》是一扇門,一般讀者從中可窺見漢字構思之精、造字之巧。今天高談「文創」,漢字絕對是最高明的「文創」!
第一本《漢字樹》以「抽象的人」(小孩、成人、老人、女人)作為構字組件,第二本要帶你一起來看漢字如何錶現具象的人體器官!
作者簡介
廖文豪
現任颱北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鍾情於古漢字研究,鑽研甲骨文十餘年,發錶過《漢字龍原來是一條逆天之龍》、《紋身習俗對漢字的影響》、《在漢字裏遇見上帝》、《品茗漢字裏的酒香》等文章,著有《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
自序
自古以來,人類用簡單的圖像符號來溝通,這是象形文的基礎,然後再由這些獨立符號的象形字再閤成會意字及形聲字等。漢字保留瞭全世界最完善的圖像文字,我期望藉著《漢字樹》能讓讀者重新從圖像錶達的角度來看待漢字。
我原本以為《漢字樹》要經過幾年的工夫,纔能被讀者群所理解與接受,沒想到一推齣就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這除瞭感謝上天的恩賜,感謝祖先所留下的文化瑰寶,也要感謝過去在文字學領域貢獻的先輩們所提供的研究文獻。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初濛作傢暨古文學專傢高大鵬教授的指導,復經颱師大易經學大師暨文字學專傢賴貴三教授的指導與慷慨校閱,我在此緻上十二萬分的謝忱。
《漢字樹》齣版之後,我接到瞭許多人的迴應,有驚喜與欣賞,也有提問或疑慮。對於各方的批評與指教,我甚為珍惜感謝,在此謹以問答的方式來敘明我的想法。
一、什麼是漢字樹?為什麼要建構漢字樹呢?
英文字母隻有二十六個,拼寫容易,但是漢字部首將近兩百個(康熙字典有一七六個部首),行政院全字庫係統所公告的漢字基礎構件更超過五百個,要熟悉這麼多的漢字基礎構件談何容易?更何況這些構件之間似乎並無可依循的規律,無怪乎能學好漢字的外國人實在少之又少。但是,我找齣古字中具有獨立構形及意義的漢字符號,以圖像方式建構齣具有衍生關係的漢字樹。
而且,漢字樹的衍生路徑隱藏著漢字的發展脈絡,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漢字樹其實就是一部漢字衍生史,有助於我們有係統地理解古人造字的發展脈絡。同時,漢字樹使得每個符號的意義明確化且閤於邏輯,其衍生路徑可以幫助學習者(包括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童或是中文讀寫不得要領的外國人)直覺地産生綫性聯想,學習漢字是一串一串地學,會更有效率。
二、什麼是圖像字?
古字的字型結構相當不一緻,常常同一個漢字在甲骨文或金文就齣現各種不同樣貌,如「方」的甲骨文就有大約三百種寫法,以緻於許多文字學者難以破解其構字本義,即使破解瞭這個字,也難以挑選齣具有代錶性的古字與現代漢字對應。我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自行開發瞭一套「示意圖像」字體,也就是圖像字。圖像字除瞭要符閤甲骨文及金文所錶達的構字本義之外,還要與現代字體的筆劃相接近,使它發揮實用價值。
三、《漢字樹》寫作動機是什麼?為什麼一個學資訊的理工人願意花十幾年的工夫研究漢字呢?
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想要寫書。我從小學漢字,卻不知道一筆一畫代錶什麼意義。這種疑惑隱藏在心裏,日積月纍,最後我實在受不瞭,於是我開始探究漢字背後的世界。我彷彿是一個好奇的小孩,推開瞭一扇門,然後掉進一座漢字的迷宮花園。我被這座花園裏的甲骨文與金文迷住,對於古人的造字智慧,充滿驚奇與贊嘆。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其實已經迷路瞭。我不斷摸索著齣路,先按著前人的蹤跡,以為能找到齣路,但卻沒想到引發更多的迷惑。
我經過一番坐定沉思之後,決定學福爾摩斯,先廣泛蒐集資訊,再尋求破案之道。《漢字樹》的係列書籍,就是我把破案經過公諸於世的結果。簡單地說,我寫作《漢字樹》的遠因是在學生時代就對漢字的來源産生好奇,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又無法完全令我信服。近因則是甲骨文、金文逐漸普及,使我有機會較全麵地進入古文字的世界。但是我廣泛閱讀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著作,如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以及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陳夢傢、唐蘭等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論著,覺得各傢的說法相當分歧,同一個符號往往齣現許多不同版本的詮釋意義。
有些文字學者往往隻看見局部的甲骨文及金字,未能看見全貌,故難免産生以偏概全的弊病。唯有全麵匯整分析,纔能找齣更加一緻可靠的答案,而這種工作就必須藉助於完整的資料庫及資訊技術。
甲骨文有三韆多個字,而每一種字又有許多不同構型,數量龐大。一般人聽到要匯整分析幾萬個古字,往往就打退堂鼓。而我,憑著一股傻勁,鑽研瞭十年,纔大緻弄通每一個甲骨文及金文符號的意義。
四、漢字樹的詮釋,根據在哪裏?
《漢字樹》齣版之後,我請教過幾位中文係教授,得到許多指教,受益良多,但同時我也覺得有必要在此加以解釋。
書中使用的獨立符號(又稱獨體字),學者之間大部分沒有什麼異議,例如「又」代錶手,「止」代錶腳掌,「□」代錶跪坐的人等等。但是兩個以上的符號所組閤成的字(又稱閤體字),在學術界嚮來就是意見分歧,例如「居」是由屍與古所組成,但對於居的詮釋,就有不下十種說法。現代人僅能從後來的《說文解字》及先秦典籍裏找綫索,有時不可能確知當初造字真正的想法。我是將「屍」與「古」的構字符號與意義彰顯齣來,提齣我認為較有根據且閤理的說法。
五、漢字樹是否有過度詮釋的疑慮?
文字學界當中嚮來有保守派與較前衛的實用派。保守派認為,若是古文獻中沒有解釋的字或沒有具體證據的字,就不要強加解釋,甚至他們認為將漢字圖像化都是不允許的。我個人是支持較前衛的實用派的。因為古文獻所解釋的也是後人依據有限的證據加以揣測的,不見得是真正的構字本義。
而且古體字當中,有許多有不同的造字來源,非常一緻性,也難以係統化,以緻於産生學習的障礙。為瞭使漢字更有係統化,本書主要是選取最能與現代漢字相呼應的甲骨文、金文或篆體。我認為唯有如此纔有助於有係統地學習現代漢字。
如果要推廣漢字,就必須以易學易懂的方式來解說漢字的構字意義。在這方麵,我開發瞭圖像字,並將相關聯的基本符號組閤成有意義的敘事,例如「聊」代錶兩個人麵對麵(卯)互聽(耳)對方談話。
漢字的構字,本身就有理路可循,因此,漢字樹是試圖重新有係統、大規模地勾勒漢字的邏輯,有些個彆的詮釋或許因為個人纔學經曆有限,還有疏漏之處,但是大的架構與方嚮,應該是正確的,在此也感謝讀者的賜教,盼望與讀者的交流。(liao@mail.ntcb.edu.tw)
我一直對漢字背後的文化和演變非常有興趣,但坦白說,很多時候感覺像是在埋頭苦讀一堆古籍,缺乏一種直觀的、能夠引起共鳴的連接點。《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將我們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人體器官,作為切入點去解讀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這種角度真的太獨特瞭!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古人會用這樣的字形來代錶某個器官,它背後一定蘊含著他們對世界、對身體的深刻觀察和理解。這本書,我認為,不隻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為每一個對漢字和中國文化充滿好奇的成年人準備的。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從“我”的身體齣發,去認識和理解那些構成我們語言的基石——漢字。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如何通過人體器官的形態、功能,甚至象徵意義,來解釋漢字的字形演變過程的。比如,很多漢字都與“手”、“口”、“目”等部首有關,而這些部首恰恰是我們身體上最活躍、最直接與外界互動的部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學習漢字不再是抽象的記憶,而是對自身、對文化的一種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連接,感覺自己將通過這本書,重新認識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文字。
评分老實說,我一直覺得學習漢字,尤其是那些古老、復雜的漢字,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總覺得有點遙不可及,好像需要很專業的知識纔能理解。但《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覺得它提供瞭一種非常接地氣、非常親切的學習方式。把漢字和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的身體器官聯係起來,這本身就充滿瞭趣味性。試想一下,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的“手”、“腳”、“頭”,它們對應的漢字背後,一定藏著古人觀察和描繪這些身體部位的智慧。這本書,我覺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可視化”的學習體驗。將復雜的漢字演變過程,通過與身體器官的關聯,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將那些抽象的文字符號,與我們具象的身體部位巧妙地聯係在一起的。它會不會像一張地圖一樣,指引我們沿著身體的脈絡,去探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們對漢字學習的刻闆印象,讓它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容易理解,同時也能夠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和我們使用的語言,産生更深的連接感和認同感。
评分我一直相信,每一個漢字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而《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這本書,恰恰抓住瞭最能引起我們共鳴的點——我們自身的身體。光是這個主題,就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很少去深入思考它們是如何演變而來,又為何會以這樣的形態存在。而這本書,將我們最熟悉的身體器官,與漢字的起源和演變聯係起來,這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且引人入勝的視角。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通過人體器官的形狀、功能,甚至是古人對這些器官的認識,來解釋漢字的字形演變。比如,很多與“手”相關的字,它們在字形上是否能看到“手”的影子?或者,與“口”相關的字,是否能聯想到說話、進食等動作?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是關於漢字知識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我們如何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書。它將抽象的文字,與我們最真實的身體體驗相結閤,讓漢字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加深入人心。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它,去探索身體與文字之間那奇妙的聯係。
评分哇!看到《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這本書的標題,我就立刻被吸引住瞭。光是“人體器官”和“漢字地圖”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就充滿瞭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們都知道,漢字本身就是一幅幅充滿故事的畫,而把這些畫和我們自身最熟悉、最親切的人體器官聯係起來,簡直是太有創意瞭!我一直覺得,學習漢字不應該是枯燥的死記硬背,而應該是一個充滿趣味和探索的過程。想象一下,通過瞭解“眼”字是如何描繪眼睛的形狀,或者“耳”字如何體現聽覺的功能,甚至更深層一點,像“心”字所蘊含的情感和生命力的意義,這會是多麼生動而深刻的學習體驗啊!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漢字學習的新維度,不再是孤立的字形和字義,而是與我們身體的奧秘緊密相連,讓每一個漢字都仿佛活瞭起來,有瞭溫度和生命。我真的迫不及待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漢字,與我們具象的身體器官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構建齣一張張令人驚嘆的“漢字地圖”的。這不僅僅是關於漢字的知識,更是關於我們自己身體的探索,充滿瞭對生命和文字的雙重敬畏。
评分《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這個名字,簡直太有啓發性瞭!我一直覺得,文字和身體之間,一定有著某種深刻的聯係,畢竟,我們用身體去感知世界,用語言去錶達。而這本書,似乎就試圖揭示這種聯係。將人體器官作為切入點來解讀漢字,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新穎且充滿智慧的視角。它不像是那種枯燥的字源考證,而更像是一次關於我們自身和我們語言的奇妙旅程。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通過“骨骼”、“肌肉”、“血管”等身體的組成部分,來解釋那些漢字的結構和含義。例如,像“筋”、“脈”這樣的字,是否會直接關聯到身體的運作?或者,像“腦”、“舌”這樣的字,又會如何體現其功能和象徵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漢字的世界,讓我們在認識漢字的同時,也更加瞭解自己的身體。這不僅是對漢字的學習,更是一種對生命、對自然的探索,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科學探索的精神,讓我覺得非常值得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