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7/02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本書從歐美、日本、中國、東南亞對於臺灣文學史的激盪與啟發出發,
聚焦臺灣,對臺灣文學特有的體質與風貌做出深入而獨到的詮釋。
本書以「聚焦臺灣」為出發點,透過語文現象、社會意識、刊物發行、作家書寫等各種主題研究,和臺灣文學史的脈絡做連結,藉此開拓臺灣文學暨文學史研究的面向。
近年來,各地的臺灣文學系所、研究中心相繼成立,臺灣文學研究已形成重要的學科,並為國際學界所重視。無論是文學史料的整理、作家作品的爬梳以及理論的應用與建構,均已累積相當多的研究成果,既提升臺灣文學的能見度,也強化了相關研究的縱深與廣度。
本書收錄論文九篇,由九位現任或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教授撰寫,各篇論點精采透闢,為臺灣文學研究提出深刻而獨特的見解,展現本土學者集體的學術成果。
著者信息
主編簡介
洪淑苓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兼任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曾任國語日報社《古今文選》特約主編、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
研究專長為民俗學、臺灣民間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曾獲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等。著有學術專書《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臺灣民間文學女性視角論》、《現代詩新版圖》、《二十世紀文學名家大賞:徐志摩》、《民間文學的女性研究》、《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牛郎織女研究》等;並有詩集、散文集多種。
作者簡介(依篇幅序排列)
楊秀芳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蘇碩斌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美娥
輔仁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張文薰
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柯慶明
國立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兼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梅家玲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兼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郭玉雯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何寄澎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考試院考試委員、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洪淑苓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兼任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導言
洪淑苓
《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初探
楊秀芳
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
蘇碩斌
久保天隨與臺灣漢詩壇
黃美娥
一九四○年代臺灣日語小說之成立與臺北帝國大學
張文薰
臺靜農先生詩作中的兩岸經驗
柯慶明
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 和「教育空間」的互涉
梅家玲
《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的現代主義特色
郭玉雯
試論林文月、蔡珠兒的「飲食散文」──兼述臺灣當代散文體式與格調的轉變
何寄澎
越南、臺灣、法國──尹玲的人生行旅、文學創作與主體追尋
洪淑苓
圖書序言
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摘錄)
蘇碩斌
日治時期的臺灣出現過民族主義嗎?
日本殖民時代臺灣人爭取自主的臺灣意識運動,是一種民族主義嗎?方孝謙、荊子馨(Leo T. S. Ching)等學者基本上否定這種日治臺灣出現過民族主義的看法。方孝謙強調殖民體制下臺灣社會的高度異質,論斷當時「人民」論述游移不定,因此他不相信閱讀《臺灣民報》的讀者可得到清晰的民族認同信息,也不接受臺灣人在幾代之間忽然對臺灣詮釋出是「具備首尾一貫民族的意識形態力量,足以鼓舞當下的『臺灣民族主義』」。荊子馨研究一九三○年代日本殖民者在臺灣實施同化與皇民化的矛盾,也指出日本想讓臺灣「成為『日本人』」的作法雖然失敗,但臺灣內部階級混雜的「糾結對立」,其實也造成臺灣人雖然堅持臺灣意識、但卻將自主性置放於在日本帝國的架構中。事實上,安德森本人也曾就臺灣的民族主義發表看法。他認為日本殖民時期的強權,屬於民族主義四個類型中的官方民族主義、而臺灣屬於克里奧民族主義(Creole Nationalism)。因此在臺灣發展的二元式抵抗,只是類似歐裔殖民後裔脫離母國的反抗獨立,並不構成特殊的類型。
不過,政治學者吳叡人則以建構論的精神掌握了民族主義是「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之合而為一」,指出臺灣知識分子早在1914至1915年那個失敗的「同化會運動」中,就在政治上確立了民族自決的攻勢原則,而在文化上,則經過十餘年的守勢與摸索才確立認同的基準。吳叡人認為,日治後期的臺灣社會,因為日本的帝國和民族國家氣勢轉趨強硬,因而在臺灣社會強化了二元對立的「差異」架構,連帶催生了臺灣人的「認同」架構,此即福爾摩沙意識形態(Formosan Ideology)。吳叡人認為日本的東方殖民主義(Oriental Nationalism)既具有排他性格、又強將被殖民者納入國家分工系統,以此論證臺灣人先萌發反日本同化論述的「政治民族主義」,而後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湧現「臺灣文化民族主義」,成為政治與文化的「雙重邊緣性」(double marginality)結合。
圖書試讀
None
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