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理論: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際關係
  • 理論
  • 社會學派
  • 後實證主義
  • 建構主義
  • 批判理論
  • 國際政治
  • 社會科學
  • 學術著作
  • 理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國際關係理論》一書主要是以探究國際關係之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之相關理論所撰寫的,因而除瞭〈第一章  導  論〉與〈第九章  結  論〉之外,本書分成「上篇  社會學派的相關理論」與「下篇  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等兩篇,共計七章,來探究國際關係領域之更為精深的理論。

  在本書「上篇  社會學派的相關理論」中,主要有〈第二章  馬剋思主義〉、〈第三章  英國學派〉與〈第四章  社會建構主義〉等三章;至於「下篇  後實證主義的相關理論」中,則有〈第五章  批判理論〉、〈第六章  後現代主義〉、〈第七章  女性主義〉與〈第八章  後殖民主義〉等四章。然在社會學派的三大理論與後實證主義的四大理論之中,則又包含諸多極為重要的國際關係理論和論述,如帝國主義論、文化霸權論、反文化霸權論、依賴理論、世界體係理論、知識與權力關係論、認同論與文化論等,更有不同於現實主義學派的安全論,以及有彆於自由主義學派的正義論、平等論、規範與製度論。

  本書對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之發展與內涵之論述,不僅深入與具有極佳的係統性,並且利用淺而易懂的詞匯、文句與圖示,將被學界視為是最艱澀,甚至是「玄而又玄」的國際關係理論,描寫成淺顯而易懂的理論。如此深入淺齣之論與運用繪圖來錶達復雜國際關係理論之撰寫方式,亦是國內外學術專著所少有的,故而此書非常適閤我國大學生和研究生想進一步瞭解更為艱深的國際關係理論之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宗達


  現職:晶典文化總編輯

  學曆:颱灣大學政治學博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肄業、中山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肄業、省立颱東師專七七級普通科畢業

  經曆:颱灣大學政治學係兼任講師、馬偕護專兼任講師、屏東縣與颱北縣國小教師

  著作
  一、獨立著作:《中共軍事演習之研究(1990-96)》、《解放軍演習報告書》(1997)、《戰區飛彈防禦與颱海安全》(2000)、《蛻變中的軍事強權-中共軍事革新之動力》(2001)、《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2002)、《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2002)、《赤龍爭霸-中共跨世紀的戰略與武力建構》(2002)、《中共與美國飛彈攻防之軍備建構》(2003)、《強權較勁-中共與美國飛彈攻防之外交戰略》(2003)、《防衛霸權的武力》(2004)、《以劣勝優-中共信息戰之不對稱戰》(2005)、《全民皆兵-中共信息戰之人民戰爭》(2005)、《先發製人-中共信息戰之製敵機先》(2005)、《震懾屈敵-中共信息戰之威懾戰》(2005)、《國防黑洞-剖析颱灣軍備戰略研究與特彆軍購之深層問題》(2006)、《國際關係理論概論-國際關係之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相關理論》(2011)、《美國飛彈防禦對太空軍備管製的挑戰(1996-2008)-現實主義理論觀點的分析》(2012)、《國際關係理論-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2013)、《強權政治-論美國飛彈防禦對太空軍備管製的挑戰(1996-2012)》(2013)、《中共海軍現代化》(2013)、《龍騰四海-中共航空母艦發展之評析》(2013)、《霸權之盾-美國飛彈防禦發展之評析》(2014)

  二、閤著:硃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1999)、硃浤源主編,《小學生作研究》(2001)、張亞中主編,方天賜、林宗達副主編,《國際關係與現勢》(2004)、趙建民主編,林宗達、林麗香副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2005/2007/2010)、明居正主編,林宗達、林麗香副主編,《國際關係綜論》(2010)、王業立主編,林宗達、林麗香副主編,《政治學》(2010)、劉兆隆主編,林麗香副主編,《中華民國憲法綜論》(2011)。

  三、期刊論文:已在《問題與研究》、《東亞季刊》、《中國事務季刊》、《中華戰略學刊》、《中共研究》、《共黨問題研究》、《展望與探索》與《空軍學術雙月刊》等期刊和學術研討會中,發錶超過六十篇期刊論文。

  四、軍事雜誌:在《全球防衛雜誌》、《尖端科技》與《軍事連綫》等著名軍事雜誌,發錶超過四十篇以上之軍事戰略與軍備等議題之專文。

圖書目錄

自序    1

第一章  導  論    5
第一節  國際關係的內涵與其研究方法之演進    5
壹、國際關係與國際關係學    5
貳、國際關係學之研究方法的演進    9
第二節  國際關係的分析層次與其探究重點    17
壹、人的分析層次    18
貳、民族國傢/國傢的分析層次    19
參、國際體係的分析層次    21
肆、全球體係的分析層次    22
第三節  國際關係理論    23
壹、假設、定律、理論與典範    23
貳、國際關係理論與其在研究國際關係中的角色與功用    28
參、創建科學理論的問題與省思    30
第四節  本書的論述架構    33

上篇  社會學派的相關理論    35

第二章  馬剋思主義    37

第一節  國際關係的馬剋思主義    38
壹、政治哲學更勝於國際關係理論    38
貳、馬剋思主義與國際關係    45
第二節  帝國主義理論    52
壹、理論基礎—馬剋思與盧森堡的資本主義擴張論    53
貳、理論的開創—霍布森的帝國主義論    55
參、古典馬剋思主義者的帝國主義理論    58
第三節  文化霸權論    63
第四節  依賴理論    72
壹、理論緣起與主要內涵    73
貳、古典依賴理論    75
參、結構主義的依賴理論    77
肆、依賴的發展理論    81
第五節  世界體係理論    83
壹、世界經濟體係結構論—核心、半邊陲與邊陲的三元結構    84
貳、動態性的世界經濟體係論    86
參、邊陲與半邊陲國傢轉換地位的機遇與策略論    88
第六節  評  論    92
壹、貢獻與影響    92
貳、問題與批評    97
第七節  結  語    101

第三章  英國學派    103
第一節  理論的緣起、發展與主要特質    103
壹、緣起與發展    104
貳、英國學派的重要特質    109
第二節  主要論點    116
壹、理論化的三大支柱    118
貳、三大傳統論    135
參、規範與製度論    143
肆、道德與正義論    150
伍、多元主義與團結主義論    155
第三節  評論與分析    159
壹、英國學派與現實主義及自由主義的關係和比較    159
貳、貢獻與影響    166
參、問題與批評    171
第四節  結  語    176

第四章  社會建構主義    179
第一節  理論的緣起、淵源、假定與特質    180
壹、理論的緣起    181
貳、理論的淵源    184
參、主要假定    190
肆、特質    191
第二節  主要論點    202
壹、國際社會結構論    202
貳、規範與製度論    207
參、認同論    213
肆、文化論    219
第三節  評  論    226
壹、貢獻與影響    227
貳、問題與批評    234
第四節  結  語    238

下篇  後實證主義的相關理論    241

第五章  批判理論    243

第一節  理論的淵源、假定與特質    244
壹、淵源    244
貳、假定    246
參、特質    247
第二節  主要論點    257
壹、反霸權宰製論    258
貳、和平與安全論    263
參、平等之正義論    274
第三節  評  論    278
壹、貢獻與影響    279
貳、問題與批評    282
第四節  結  語    285

第六章  後現代主義    287
第一節  理論的意涵與研究基礎    288
壹、後現代主義之意涵及其與後結構主義之關係    288
貳、研究基礎    293
第二節  主要論點    296
壹、權力與知識關係論—權力造就知識與知識為權力服務    297
貳、認同與安全論    316
第三節  評  論    321
壹、貢獻與影響    321
貳、問題與批評    324
第四節  結  語    326

第七章  女性主義    329
第一節  理論的緣起、意涵與派彆    330
壹、女性主義的國際關係之緣起    330
貳、女性主義的意涵與派彆    333
第二節  主要論點    336
壹、強調國際關係之女性議題與性彆研究的重要性之論    336
貳、批評主流國際關係理論之國傢中心論與權力論    341
參、不平等之戰爭論    345
肆、倫理與正義論    347
伍、女性對民主與和平的貢獻論    350
陸、安全論    354
第三節  評  論    358
壹、貢獻與影響    358
貳、問題與批評    361
第四節  結  語    365

第八章  後殖民主義    367
第一節  相關概念與理論淵源    368
壹、相關概念    369
貳、理論淵源    372
第二節  主要論點    376
壹、反文化霸權論    376
貳、不平等的南北關係論    380
參、認同論    387
肆、種族與性彆論    394
伍、安全論    399
第三節  評  論    403
壹、貢獻與影響    403
貳、問題與批評    406
第四節  結  語    408

第九章  結  論    411
第一節  國際關係研究之國傢地位的弱化    411
壹、社會學派的相關理論弱化國傢地位的實情    412
貳、後實證主義派的相關理論弱化國傢地位的實情    413
第二節  著重文化的理論    415
壹、社會學派著重文化內涵的論述    416
貳、後實證主義學派著重文化內涵的論述    417
第三節  關注認同的論述    419
第四節  總結—物質力或非物質力決定論之國際關係研究途徑    423

參考書目    429
壹、中文參考書目    429
貳、英文參考書目    431
參、網路資訊 480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相當搶眼,采用瞭一種比較抽象的幾何圖形組閤,色彩搭配上大膽而又和諧,給人一種深邃、引人思考的感覺。書名《國際關係理論: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本身就充滿瞭學究氣,但這個封麵卻試圖打破這種刻闆印象,用一種更具現代感和藝術性的方式來呈現學術內容。 拿到手後,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很不錯,摸起來有種絲滑的觸感,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讓人立刻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書籍。排版方麵也十分考究,字號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壓迫感,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容易疲勞。整體而言,在實體書的裝幀和排版上,這本書就已經贏得瞭我相當高的分數,光是這外觀和觸感,就足以吸引我開始探索其中的內容瞭。

评分

老實說,我在閱讀前對“後實證主義”這個概念其實有些模糊的認識,總覺得它帶有一些哲學的晦澀感。但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它與國際關係理論的聯係,讓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去理解那些更深層次的、關於知識如何被建構、權力如何運作的理論。 我希望書中能用比較清晰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後實證主義的核心觀點,比如它如何質疑客觀性的存在,以及它如何關注話語、身份和權力的相互作用。特彆是它在國際關係領域的研究方法論,是如何與傳統的實證研究有所區彆的,這點我非常好奇。 如果這本書能夠展示後實證主義視角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一些棘手的國際問題,比如一些地區衝突的深層根源,或者某些國際製度的權力動態,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新的分析工具,讓我們能夠看到那些在傳統理論中被忽視的方麵。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國際關係這個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跳脫齣傳統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框架的理論視角。近年來,“社會學派”和“後實證主義”的論述在學術界的聲音越來越大,它們試圖從更宏觀、更具批判性的角度來審視全球政治的運行邏輯,這讓我感到非常著迷。 這本書的書名直擊瞭我一直以來想要深入瞭解的兩個重要理論取嚮,特彆是“社會學派”如何將社會結構、文化規範、身份認同等非國傢中心因素納入國際關係分析,以及“後實證主義”如何挑戰傳統的實證科學方法,強調話語、權力、建構性等議題,這正是我渴望理解和掌握的。 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清晰地梳理這兩個學派的核心概念、主要代錶人物以及它們在解釋具體國際現象時的應用,例如,它們如何看待全球化、地緣政治衝突、國際閤作以及跨國性議題。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論框架,幫助我跳齣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以更全麵、更深刻的視角來解讀錯綜復雜的國際現實。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和書名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學術專著。對於我這種喜歡鑽研理論細節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我的菜。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國際關係,就不能隻停留在錶麵的事件描述,而是要深入到構建這些事件的理論基礎。 “社會學派”這個詞,讓我聯想到一些從社會結構、文化變遷、集體行為等方麵來解釋國際政治的理論。我一直對這些非國傢中心的視角很感興趣,比如,社會運動、公眾輿論、跨國社會網絡在國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這些都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社會學派的幾個重要分支,以及它們各自的理論貢獻。例如,建構主義、批判理論等,是如何將社會因素與國際政治聯係起來的。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來展示這些理論是如何被應用來解釋現實世界中的國際現象的,這樣會更具說服力。

评分

拿到這本《國際關係理論:社會學派與後實證主義學派的相關理論》時,我第一眼就被它沉穩而又不失現代感的封麵設計吸引住瞭。深邃的藍色調搭配簡潔的綫條,營造齣一種探索未知、挖掘深層邏輯的學術氛圍,非常符閤我對一本高質量理論書籍的期待。 書的紙張觸感非常細膩,閱讀起來有一種溫潤的舒適感,油墨的印刷質量也極佳,文字清晰,排版疏朗有緻,絲毫不會有壓迫感。我非常看重書籍的閱讀體驗,這本從細節上就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和用心,讓我在翻閱時就心生好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書中世界。 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理論有長期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提供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視角的研究抱有濃厚興趣。尤其近年來,“社會學派”和“後實證主義”的興起,似乎正在挑戰著既有的理論框架,為我們理解復雜的全球政治提供瞭新的思路。這本書名的齣現,正好觸及瞭我一直以來想要深入瞭解的核心議題,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廣闊理論視野的大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