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子》為例,雖然佐野洋子重復地寫她多麼討厭母親,因而花很多錢把她送進高級養老院,算是花錢拋棄瞭母親,但是心中的罪惡感也始終非常沉重,使她經常忍不住哭泣起來。更可憐的是,當寫起收錄於本書的文章之際,作者已經六十七歲,前一年因癌癥割掉瞭一邊的乳房,而且還沒擱筆之前,就開始齣現跟母親剛患上癡呆癥時類似的癥狀。看著本書,讀者會發覺:作者一開始是描述母親癡呆的種種癥狀,後來她的文筆都受瞭疾病的影響,把同一句話重復地書寫瞭好幾次。最後,六十九歲的作者嚮已故母親說道:「我也快去瞭,謝謝,我也馬上去。」且讓我提醒你:日語裏「謝謝」一詞的意義等同於英文的「I love you」。佐野洋子是說話算話的:她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就瞑目,享年七十二。也就是說,從她母親九十三歲去世到她自己斷氣隻有四年時間而已。而那四年裏,她都一直都受到癌細胞摺磨。該可以說,她拿自己的生命換得瞭打開潘朵拉箱子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