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歌

木魚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露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他是天才,但被從祖譜上除名; 他創造無數奇蹟,帶來龐大商機,卻無人幫他正名出聲。 劉錦濃一生栽培果樹,培育出許多新品種,美國果樹栽培學會授予他獎章,表揚他培育出「劉橙」的功績。他以果園為舞台,施展魔法創造了好多奇蹟,現在人們稱他為「植物魔術師」。 這是劉錦濃的傳記,卻沒有他發聲之地,一如他的真實人生。作者巧妙透過他的親生母親心珠、關係曖昧迷離的白人養母芬妮、黑人奴隸同事喜芭,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與社會背景的三位女性,側面訴說劉錦濃的人生故事。 同村人蔑稱劉錦濃「無辮人」,因為他沒有從地大物博的美國帶回財富或新奇的科技,只帶回一堆書籍和不容於家族的想法,最後從祖譜上給除名了;他培育「劉橙」對佛羅里達柑橘產業貢獻了數百萬美元,在數屆世界博覽會上受到推崇,但是在歷史上遭到消音禁聲,為他而立的紀念胸像中文名也是誤譯,無法正名。 劉錦濃的沉默安靜造就一部經典文學,讓我們看見一位孤獨的成功者,如何在歷史的洪流中載浮載沉。 是啊!劉錦濃不只栽培了更甜的水果,也樹立了中國美好傳統的典範。 「亞美/華美文學」不容遺忘的一章 「木魚歌」是十九世紀中國南方女性所吟唱的一種哀歌。她們被迫與前往美國新大陸生活的丈夫、兒子或兄弟分離。這些離家的男性雖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離鄉背井,但他們在異鄉也面臨漫長的契約奴役生活及種族歧視;而他們選擇了默然承受。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劉錦濃是位開拓者,他抓住在美國的機會,在當地培育出耐寒柑橘新品種,至今仍為後人所懷念。《木魚歌》透過三位關心劉錦濃的女性—─他在中國的母親,愛慕他的新英格蘭中年未婚女子,及出生奴隸家庭的同事之口,訴說他如何適應新文化、嘗到成功滋味以及挫敗的故事。 名人推薦 豐富美麗的敘事,滿載細微的文化差異元素與精雕細琢的故事角色。── 《書選》(Booklist) 令人敬佩的歷史考察及精緻的刻畫……一則激勵人心的故事。──《舊金山新聞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作者非凡的文學成就在於,她為故事中三個文化背景相異的角色創造出截然不同的聲音。而這三個角色也分別表露自身文化豐富的傳統與價值。──《聖羅沙民主新聞報》(Santa Rosa Press Democrat) 以優美辭藻寫成的歷史小說……成功地將亞裔移民經驗置放在種族、階級及性別議題的框架之中。── A. 一則動人的故事:訴說一個寂寞、專注的生命。──《出版家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這部小說最出色之處也許是裡頭詳盡、深入且涵蓋面甚廣的考察……劉錦濃的人生似乎太精采而顯得不可思議;但可以確知的是,林露德在故事中貼合現實地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和時代。──《克萊特雙周刊》(Kliatt)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


  林露德出生於美國,父親是蘇格蘭裔美國人,母親是來自香港的華人。

  1979年,出版第一本介紹華人歷史的著作《在美華人史話》。從此,她以樸素的文筆刻畫了一系列華人女性,她們一改往常文學作品中依附、懦弱的形象,展現了華人婦女在美國文學中的新形象。

  1981年,出版第一本傳記小說《千金》,在美國亞裔文化圈引起巨大反響。隨後,《生還》、《華裔美國人肖像1828—1988年個人履歷》、《木魚歌》等優秀作品相繼問世,無不寄托了林露德希望華人通過努力改變個人命運、實現社會價值的理想。

  林露德的獨特之處在於作品多建立在調研基礎上。她的每部作品幾乎都要花上7到10年時間來創作,這讓她在新人輩出的華裔文壇並不顯眼。直到2007年,林露德獲得美國華人歷史學會頒發的“蘇蕭佩瓊精神獎”,才讓很多人重新發現林露德這顆在華裔文學界並不耀眼,卻始終默默散發光芒的星星。

譯者簡介

馮品佳


  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英美文學博士(1994),現任交通大學外文系暨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合聘研究員,與中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曾任交通大學教務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外文系系主任,交大電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Fulbright訪問學者,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2004-2006, 2006-2008),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2010-2012),以及國科會外文學門召集人。

  曾獲得2007與2010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以及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2)。

  主要研究興趣為英美小說,女性書寫,離散文學與文化研究,少數族裔論述以及電影研究。論文發表於《歐美研究》、《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Contemporary Women’s Writing、Feminist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MELUS、Tamkang Review等國內外期刊。另著有中外專書數本;譯著有Love以及《木魚歌》兩部小說。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1心珠︱中國,台山  1842~1870

我七歲冬天那一年被鬼魂打上了印記。一個鬼魂。我爺爺的鬼魂。
早在我出生之前,他就因為年紀大與吐血病臥病在床。從我會爬開始,我就成了他的腿。我跟在他的菸草後面,替他填滿長長的竹煙筒上的煙鍋頭,因為覺得自己很重要而洋洋得意。當他抱怨太熱的時候,我替他搧風。

他覺得太冷,我爬到棉被下面替他搓手腳取暖。他咳得面色發紫,暴露、跳動的青筋彷彿要從皮膚裡蹦出來,我握著小拳頭替他搥背。他叫我心珠,心裡的珍珠。

每年秋天,河邊吹來的風越來越冷冽,他就咳得更厲害;他那黃如舊象牙的皮膚因為高燒而漲紅。我娘說那是因為從磚牆透過來的風,偷偷跑到他身體裡去了:一定要逼他發汗,這樣風才會從他的毛孔中排出來。

有三天三夜,她把我們所有的棉被和冬衣堆在他身上。她餵他喝薑蒜熬的湯。慢慢地,他燒退了。他的目光不再散渙無神。等他叫我替他拿煙筒,我聽到煙鍋頭敲在被煙燻黑的牆上發出熟悉的喀喀聲響,我知道我爺爺又回過神來了。

我七歲時,他一過中秋就開始發燒。那年收成特別好,地方上最大的地主雇了個戲班子和特技雜耍來慶祝。大家都去看表演,就連爺爺也去了。因為他走不動,他坐在椅子上去的。大我六歲的哥哥快跟我爹一般高壯,他和我爹合力扛著椅子。鑼聲響起、英雄高高站在台上的時候,我爺爺咧嘴笑了,露出沒牙的牙齦。我最愛的是雜耍,接下來好幾天我在爺爺的棉被上翻來滾去,東倒西歪學他們倒立和翻觔斗。

我年紀太小,不知道爺爺比以前病得更重。即便他眼白變黃,額頭冒著油亮的汗珠,我都不擔心。我們家的水牛,嘴裡滴著成串透明又長又黏的口水,那才病得重咧!整個冬天哞哞哀鳴,吵得全村不得安眠,可是一到春天牠又上田去了,被我娘的湯藥給醫好了。

我娘的草藥向來藥到病除,我也不清楚送終的儀式,因此我娘替爺爺換上新衣服的時候我還為他高興。我爹和我哥拿了六七片木板,安放在正廳的兩個高架上,離爺爺的床不遠,在祖宗供桌和前門之間。然後他們把爺爺放在木板上。雖然他困難地喘息,僅存微弱殘聲,我仍然認為他一定很快就會要他的煙筒了。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