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強調理財的實務麵,更著重在心理層麵,隻要養成48個生活習慣,就能改變金錢運,讓「變有錢」不再是件復雜而遙不可及的事。
・除瞭可改善「 金錢運」,「健康運」、「工作運」也能一併提升!
・運用圖例示範,簡明易懂,並有「金錢充裕」、「為錢奔忙」正反兩組對照,更能切中人心。
在學習投資、存款、節稅等理財術之前,要先好好學習「與錢相處」的方法,纔能成為幸福的有錢人!
本書運用各種生活實例,簡明扼要點齣成為有錢人該養成的48個想法與習慣,幫助讀者培養「容易被錢愛上 」的「有錢人體質」。
作者簡介
中榖彰宏
1959年齣生於大阪。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畢業。之後進入博報堂,擔任八年的廣告策畫,於1991年離職,自行創立株式會社中榖彰宏事務所。主辦「中榖塾」,在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與專題研討會。
譯者簡介
珂辰
日本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主修日本語學。曾擔任大學日文講師,目前是專職譯者。
[前言]想得到金錢的青睞,
無論獲利、打平還是損失,都要抱持感謝的心
PART 1 和金錢的好關係,能帶來幸福
2 過著充實豐盈的人生
有錢能豐富想像力
3 幸福在堅持裏
有錢就能訂定長期計畫
4 從散漫的人生轉變為豐富的人生
對錢的事情一闆一眼,生活也能井然有序
5 有錢人的生活其實很簡單
想到「隨時都能買」,就不會買不需要的東西
6 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昂貴的
東西的價值,是由使用者決定
7 這樣做,纔能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
先看標價的話,永遠無法瞭解東西的價值
8 「節約」不等於「悲慘」
彆做「讓自己不開心的節儉」
9 學彆人投機取巧會變窮
學彆人投機取巧的人會損失更多
10 把錢花在喜歡的東西上
沒錢時所做的事,是真正喜歡做的事
11 賺瞭錢老實繳稅可以幫助社會
有瞭錢,纔能做比錢更重要的事
12 說「討厭錢」的人,賺錢會很辛苦
練習說「我最愛錢!」
PART2 得到金錢青睞的人做的事
13 為他人付齣的人會成功
接受感謝的同時,也收取費用
14 尊敬收錢的對方
付錢時,要先整理好紙鈔
15 金錢不是難以啓齒可恥的事
索取發票不用難為情
16 無法管理感情的人,也無法管理金錢
拒絕人情保險
17 重新審視自己的習慣
帳單寫錯時,無論金額多少都要立即反應
18 看標價的人、不看標價的人
不敢光明正大看標價的人,會敗給金錢
19 訓練對金錢的平衡感
不均攤付費的人會成為有錢人
20 下判斷時,不要被價格影響
中價位的商品,其實最不劃算
21 用好東西能提升心理狀態
在高級餐廳開會,就沒有人會抱怨
22 管理「感情」與「知識」
看利息之前,先看手續費
23 不在傢裏堆放無用物品
懂得整理整頓的人,沒有金錢上的睏擾
24 想用錢換取什麼東西?
一切以金錢為目的,反而會讓金錢遠離
25 健康運與金錢運必定息息相關
管理健康等於管理金錢
26 身體狀況不佳時,要先還清債務
懂得盡早去醫院的人,就會有好財運
PART3 學習金錢相關知識就不會有金錢上的煩惱
27 想擁有輕鬆賺錢的能力,一定要學習金錢的知識
講「我對錢沒興趣」的人,會為瞭錢吃苦頭
28 不認為「金錢最重要」,所以纔「喜歡錢」
對錢淡然的人,可以心平氣和談論錢
29 看破錢的陷阱
一般人對錢,常「在小處敏銳,在大處粗心」
30 賺大錢的人往往保持沉默
不說「沒錢」
31 被騙後惱羞成怒的人,永遠不懂學習
被騙後覺得佩服的人,就不會再受騙
32 凡事不可能毫無風險
天下沒有零風險高報酬率的事
33 平時充實自己,就不會被騙
隻會節儉跟儲蓄的話,無法成為有錢人
34找一位可以迴答你任何問題的人
有一位能讓你商量金錢問題的人
35 自己管錢
拿一年份的零用錢學習理財
36 有金錢的知識就能避免風險
一旦學到的知識變成金錢,就會燃起鬥誌
37 學習如何管理對金錢的感情
循正規工作,就能躋身中産的時代已結束
【專欄】「辛苦賺錢的人」的五大特徵
PART4 成為有錢人的工作術。
38 花瞭多少勞力與經費?
一窩蜂追求「熱門行業」的人,往往會失敗
39 不可採取短期獲利的賺錢方法
正職比副業重要。
40 賣智慧最賺錢
用腦袋賺錢的人把錢花在腦袋上
41 缺乏預算時,不能把錢的事情留在最後纔說
先講預算問題,纔能得到對方信任
42 認真賺錢,確實繳稅
節稅三萬元,卻損失十萬元
43 有錢人懂得如何設下停損點
一旦設下停損點,心情也會變輕鬆
44 用自己的錢買時間(經驗)
經驗可以成為生財利器
45 選擇「即使要付錢也想做」的工作
分辨「貴」與「比較貴」的差彆
46 把握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機會
花時間賺大錢,內心卻很貧瘠
47 預測自己十年後的收入
最佳狀態不會永遠持續
48 學會慢慢增加財富的方法
慢慢、確實地變成有錢人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財富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大部分都聚焦在投資技巧、理財規劃,或者心靈雞湯式的勵誌。然而,《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這本書,它的切入點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我尤其欣賞它強調的“行為學”視角。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執行力;我們遇到的問題,根源可能不在於市場如何波動,而在於我們自己內在的驅動力、思維模式以及行為習慣。這本書的書名就很有意思,“不愛錢,你有事嗎?”這句話,直接點破瞭很多人可能存在的對金錢的某種抗拒心理,或者是一種不健康的金錢觀。它暗示瞭,想要變得有錢,首先要從“愛錢”開始,而這種“愛”並不是盲目的貪婪,而是通過一係列積極的行為去實現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抽象的行為學原理,轉化為48個具體、可實踐的“招財行為”的?這些行為是否涉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小的習慣到大的決策?它會不會揭示一些我們可能忽視的,但卻能有效吸引財富的行為模式?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真正能夠改變我行為,進而改變我財務狀況的係統性方法。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於“行為學”這個領域的研究一直不太瞭解,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有點遠。但是當我在書店看到《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這本書時,立刻被它的書名和概念吸引住瞭。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財務上遇到瓶頸,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投資,而是我們的內在行為模式,或者說是潛意識裏的某些信念,在阻礙我們。這本書提齣的“招財行為學”這個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它暗示著,成為有錢人不僅僅是靠運氣和努力,更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來培養的行為方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復雜的行為學理論,轉化為48個具體、可操作的“招財行為”的?這些行為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金錢觀?又會如何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像我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但有更科學、更具體的指導?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這本書會揭示哪些關於金錢和行為之間不為人知的聯係。它會不會教我們如何調整心態,擺脫對金錢的負麵情緒?會不會引導我們去發現和擁抱那些能夠帶來財富的機會?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不隻是在書本知識裏,更是在我們自身的行為和意識的改變中。
评分我最近生活有點卡關,感覺每天忙忙碌碌,但存款卻沒怎麼增加。這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的金錢觀齣瞭問題?《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不愛錢,你有事嗎?” 這句話太有衝擊力瞭,它直擊瞭很多人可能不願意承認但卻真實存在的心結:是不是對金錢抱持著一種不健康的、甚至是負麵的態度?我一直覺得,談論金錢,尤其是“愛錢”,在颱灣社會有時會被視為比較功利或俗氣,但這本書卻直接挑戰瞭這種刻闆印象,它把“愛錢”這件事,包裝成瞭一種積極的、值得追求的“招財行為”,而且還是基於“行為學”的!這讓我覺得很新鮮,也很佩服作者的勇氣和洞察力。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怎麼從行為學的角度,解釋為什麼很多人“不愛錢”或者“不敢愛錢”,以及這些行為模式是如何阻礙我們積纍財富的。同時,我也很期待它會提齣哪些具體的、可以通過改變行為來“招財”的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實際的啓發,讓我能夠更健康、更正麵地看待金錢,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培養齣那些能吸引財富的習慣。
评分哇,收到這本《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真的讓我眼睛一亮!平常看很多理財書,不是講投資技巧就是講儲蓄方法,雖然也很實用,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好像把“錢”這件事給隔離瞭,變得很冷冰冰。這本書光看書名就很有意思,“不愛錢,你有事嗎?” 這句話簡直說到我心坎裏!誰能不愛錢呢?愛錢不是貪婪,而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對自己辛苦付齣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一種保障。這本書的主題就很有顛覆性,它不是告訴你“怎麼省錢”,而是告訴你“為什麼你應該更愛錢”,並且從行為學的角度切入,這一點我覺得非常新穎。我很好奇,作者到底是怎麼把“愛錢”這件事,包裝成一種“招財行為”的?是會教我們怎麼改變心態?還是會引導我們去做一些看似平常但實際上能吸引財富的行為?我很期待書中那些“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聽起來就像是隱藏在生活細節裏的寶藏,隻要掌握瞭竅門,就能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離財務自由更近一步。感覺這本書會是一本很有趣、很有啓發性的讀物,絕對不是那種看瞭就睡著的教科書,而是那種會讓你讀完後,對金錢觀和生活方式都有所改觀的“魔法書”。
评分最近接觸到一些關於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知識,覺得很有意思,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理性選擇”,其實背後都有很深的心理機製在影響。《不愛錢,你有事嗎?: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學》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我覺得它很“敢講”,也很有料!“不愛錢,你有事嗎?”這句話,簡直是戳中瞭很多人心底的秘密!在這個時代,誰能說自己“不愛錢”呢?愛錢不是罪,也不是俗氣,而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未來風險的防範,更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證明。這本書把“愛錢”這件事,上升到瞭“招財行為學”的高度,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獨特。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行為學的視角,來解讀“愛錢”這件事的?它會揭示哪些我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的,卻正在阻礙我們緻富的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那“48個變身有錢人的招財行為”到底是什麼?聽起來就像是武功秘籍一樣,一旦掌握,就能開啓財富之門。我很好奇,這些行為是需要刻意去練習,還是通過改變某種思維方式,就能自然而然地錶現齣來?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賺”錢,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能吸引錢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